?

廠級自動發電控制系統優化設計

2018-07-19 02:50戴錫輝
綜合智慧能源 2018年5期
關鍵詞:輔機全廠煤耗

戴錫輝

(廣東紅海灣發電有限公司,廣東 汕尾 516623)

0 引言

火電機組的調度大多采用單機組自動發電控制(AGC)直調方式,即由電力調度中心AGC主控端將負荷指令直接發給每臺機組,由調度端直接控制每臺機組負荷。這種方式缺乏對各機組輔機運行方式的優化調節,不能在發電廠內部實現各臺機組負荷的經濟分配,增加了電廠的整體煤耗,并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發電機組的使用壽命和檢修成本,不能適應當前低碳經濟和節能減排政策的要求。

1 機組 AGC概況

廣東紅海灣發電有限公司現有2臺600 MW超臨界、2臺660 MW的超超臨界火力發電機組,4臺機組均采用單機組AGC直調方式。遠動系統為雙機雙網結構,由至廣東省電力調度中心(以下簡稱中調)的雙主機、500 kV測控系統、發電機測控系統、網絡交換機、光電轉換器等組成。主機及各測控屏間均通過A,B網交換機連接,進行數據采集和傳輸。

(1)至廣東中調雙主機為國電南京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PSX600U型服務器,A,B主機通過交換機與500 kV測控系統以及#1~#4機組測控屏進行通信,采集廣東中調所需的遙信、遙測信號,經調度數據網將信息傳輸至中調側。

(2)#1~#4發電機測控系統為國電南京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PSR662型測控裝置,主要采集#1~#4發電機的電壓/電流/頻率(含遠動及分散控制系統(DCS))、有/無功(含遠動及DCS)、AGC狀態、AGC指令返回值、電力系統穩定器(PSS)狀態、一次調頻投退狀態、自動電壓控制(AVC)系統投退狀態,同時還采集發電機出口開關、隔離開關、接地刀閘位置狀態等遙信、遙測信號。中調側下發的#1~#4機組AGC指令由遠動主機接收后,遠動主機將接收到的碼值轉發給發電機測控裝置,并由其轉換為4~20 mA直流信號,再送至機組DCS進行調節。

2 廠級AGC系統構建及整體設計

廠級AGC系統采用高性能工業可編程邏輯控制器(PLC)進行全廠指令的實時計算與分配,同時設有主、從計算站,通過心跳方式進行冗余。計算站與性能服務器等廠級AGC系統設備通過交換機構成具有雙通道的星形網絡。利用與調度的現有通信通道及規約接收有功調節指令,通過硬接線與通信方式實時采集與AGC控制相關的開關量/遙測量(機組投退開關、有功出力等),對遙測量進行信號有效性判斷與平滑濾波。通過主、備PLC完成負荷優化分配計算,并通過對應的通信方式與通道下發至廠內其他機組。通過性能計算服務器采集廠級信息監控系統(SIS)、煤耗在線系統中機組相關運行數據,進行耗差分析,計算各臺機組各負荷段的鍋爐效率、汽機熱耗、廠用電率、發電標煤耗、供電標煤耗(能自動剔除錯誤數據)。

廠級AGC系統根據SIS獲取的煤耗相關信息以及DCS上傳的機組狀態與操作數據,進行機組負荷分配計算,計算完成后,機組響應廠級AGC指令;同時,值長可根據各機組當前運行工況手動在廠級AGC系統上設置偏置,從而實現電廠側機組負荷的自主分配。廠級AGC系統構建及整體設計如圖1所示。

圖1 廠級AGC系統構建及整體設計

3 廠級AGC系統軟件結構與流程

廠級AGC系統軟件用C++語言編寫,整體采用模塊化設計方式,確保系統隨時處于正確的狀態,同時便于系統后續的軟件維護與升級。軟件整體功能結構如圖2所示。當廠級AGC無法順利接收廠級負荷指令,或小于2臺機組處于廠級AGC模式,導致自動分配模式無法繼續時,將所有機組退出廠級AGC模式至本地方式,待調度員下發指令進行后續動作,運行方式包括以下幾種。

(1)廠級AGC手動控制模式。廠級AGC方式下各機組的單元機組協調控制系統(CCS)、廠級AGC投入,廠級負荷指令從廠級AGC負荷自動分配系統上由值長手動給出,通過優化分配算法給出各機組負荷指令。需要說明的是,這種值長手動分配方式事實上就是所謂的手動偏置方式,并不推薦在總負荷指令未發生改變時使用,因為極易導致一次調頻質量被考核。

(2)自動分配模式。中調AGC方式下總負荷指令由中調能量管理系統(EMS)給出,機組AGC方式下各機組CCS,AGC投入,但各機組負荷指令由廠級AGC負荷自動優化分配系統給出,無需手動干預。

(3)單機AGC方式。單機AGC方式下各機組CCS,AGC投入,各機組負荷指令由中調EMS給出。

圖2 廠級AGC系統軟件功能與流程

(4)本地方式。該方式下各機組CCS,AGC投入,機組保持當前功率。

系統自動檢測當前全廠負荷指令與實發功率狀態,根據機組狀態自動選擇最佳的分配策略,并平滑、無擾切換。

4 廠級AGC系統功能設計要點

(1)廠級AGC系統功能主要影響因素。在主要輔機與協調控制系統正常運行的情況下,全廠變負荷速率的主要影響因素包括單機最大變負荷速率、分配算法以及機組運行狀態等。為確保全廠在所有工況下都能滿足對應的變負荷速率要求,需要考慮底層的協調控制系統優化,高能耗輔機出力優化,全廠運行于電網的模式、機組狀態辨識與分配算法設計。

(2)關鍵輔機控制系統與運行優化。對磨煤機等關鍵輔機的運行方式進行優化,確保關鍵輔機的運行方式、控制邏輯適應快速變負荷要求,進一步提升機組變負荷能力;同時,針對關鍵輔機啟停,設計合理的全廠統籌策略,降低輔機能耗。

(3)全廠運行于電網的模式及機組運行狀態辨識。針對全廠當前運行于電網的具體模式(如承擔基本負荷方式、大范圍調峰模式、小出力高頻度AGC調頻方式),確定對應的限制條件,綜合全廠狀態選取合適的分配算法。

(4)一次調頻影響。根據全廠目前所處的電網運行模式,分析當前分配方式下機組一次調頻動作量與裕度對分配算法的影響,確定分配算法對一次調頻的處理策略。機組負荷處于[40%Pe,100%Pe](Pe為額定負荷)區間時,考慮偏置設定對一次調頻的影響;機組負荷處于上述區間外時,平行分配機組間負荷。

(5)臨界負荷區。該系統將主要輔機啟停的負荷區間段,即臨界負荷區,作為算法的約束條件加入計算過程,統籌解決臨界負荷區問題,并根據96點曲線趨勢做出優先判斷,確保磨煤機等設備的順利啟停。

(6)廠級AGC系統故障。廠級AGC系統與RTU發生通信故障時,保持最后一個有效廠級負荷指令,并維持當前分配目標,直到系統恢復正?;蛘{度同意強制退出廠級AGC方式。當廠級AGC系統無法正常工作時,所有機組自動切出廠級AGC方式至本地方式,等待調度員的進一步指令。

(7)機組DCS故障。機組DCS與廠級AGC系統發生通信故障時,保持最后一個有效負荷指令,切出廠級AGC方式至本地方式。

(8)投、退權限控制。按照技術要求,系統設計為調度側與電廠側雙向控制,即調度側與電廠側同時允許投入時方可投入廠級AGC方式,任何一方退出都將退出廠級AGC方式。

(9)事件與報警記錄。系統操作過程觸發的事件與報警記錄,按照時間順序記錄在對應的數據庫中,便于追溯。系統計算數據、日志數據存儲于數據庫中,并提供2年的有效記錄期。

(10)煤耗曲線擬合。利用從機組SIS所獲得的數據進行機組煤耗曲線擬合,所獲得的煤耗曲線作為分配的基礎。

(11)機組能耗動態監測與狀態評估。利用在SIS中獲取的機組運行數據,監測機組全工況段能耗,分析能耗畸變點,作為分配策略的參考。

5 結束語

經過系統調試試驗,廣東紅海灣發電有限公司廠級AGC項目成功投入運行,各通道精度、負荷指令分配、變負荷速率以及一次調頻響應均滿足電網要求,并使電廠側獲得了每臺機組的負荷分配權。

猜你喜歡
輔機全廠煤耗
核電站全廠機械聯鎖裝置協同管理平臺的應用
耗差法與正平衡修正法耦合分析的燃煤機組煤耗評估
基于PI數據和供電標煤耗的機組冷端優化研究
基于最小二乘法的煤耗預測在火電調峰經濟性中的應用
兩點法確定供電煤耗-負荷特性曲線研究
汽輪機輔機常見故障及檢修方法分析
火電廠輔機變頻器低壓穿越技術研究
淺談電廠鍋爐輔機的檢修與維護
火力發電廠全廠水平衡試驗探討
輔機冷卻方式選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