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國代議制的確立和完善》教學設計和思考

2018-07-26 04:25袁施松
新課程·教師 2018年3期
關鍵詞:英國

袁施松

摘 要: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教學活動的運行,取決于教學設計的合理性、科學性和實用性,前段時間參加了公開課《英國代議制的確立和完善》,對本課進行了梳理和設計,有一些收獲和思考。

關鍵詞:英國;代議制;光榮革命;責任內閣制

一、教學資源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課是人民版高中歷史必修一專題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確立與發展》第一課,課標要求:了解《權利法案》制定和責任內閣形成的史實,理解英國資產階級君主立憲制的特點。英國是近代議會制度的發源地,英國君主立憲制的形成為美國和歐洲大陸民主政體的建立提供了重要的借鑒。因此,英國代議制在人類政治文明進程中具有開創性。本課重點:光榮革命、《權利法案》和英國責任內閣制的形成。本課難點:理解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特點。

(二)學情分析

本課的授課對象是高一學生。高一學生在初中時已學過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相關內容,有一定的知識基礎。同時,高一學生有一定的閱讀和分析能力,但還是善于形象思維,理性思維能力還有待提高,對代議制和君主立憲等問題的理解還有一定的難度。因此,要在教學中創設情境,并進行啟發式討論。

二、教學目標設計

(一)知識與能力

1.知道光榮革命的背景、結果與影響。

2.了解《權利法案》的內容及其作用。

3.認識責任內閣制的形成和作用。

4.理解英國資產階級君主立憲制的特點。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故事的講解、材料的分析和問題的探討培養學生史論結合的意識以及在此基礎上了解歷史材料研習的基本方法。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會君主立憲制取代君主專制是人類歷史進程中的一大進步,能夠認同和平、漸進的改革方式是實現政治進步的重要途徑。

三、教學設計和過程

(一)導入新課

幻燈片展示20世紀初世界殖民地圖,讓學生找出英國所處的位置,并對比英國本土和殖民地。

師:英國地處歐洲大陸之外,是一個島國。無論是從人口還是土地面積來看英國都是小國,但卻在近代崛起為一個世界大國。那么,英國是如何從一個孤懸海外的小島發展成為雄霸全球的“日不落帝國”的呢?英國崛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其中關鍵的一環是:英國率先確立起了一套適合自己國情的民主政治體制——代議制。

[設計意圖]創設情境,提出疑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思考與交流,了解英國崛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制度創新是其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從而引出英國代議制的課題。

(二)新課教學

概念分析:什么是代議制?

幻燈片展示教材第120頁知識鏈接中的關于代議制的定義:

教師引導學生精讀定義,找出解釋代議制的關鍵詞語,理解代議制的內涵。比較和希臘直接民主的特點。

[設計意圖]通過比較,引導學生掌握代議制選舉代表,間接參政議政的特點,同時點明代表們權力來源,權力來自人民。

1.代議制的奠基

提問:為什么偏偏是英國最早開創了現代民主制度?

幻燈片展示:查理一世、克倫威爾、查理二世、詹姆士二世、威廉三世的肖像及王權更替順序。

師:在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期間,王位幾經更替。在革命過程中殺了一個國王然后請回了一個國王,驅逐了一個國王的同時“進口”了一個國王。大家說一說以上四位國王在革命中的命運是怎樣的?

生回答:(預期效果)查理一世被推上了斷頭臺,被殺,請回了查理二世復辟斯圖亞特王朝,侵犯了資產階級和新貴族利益的詹姆士二世被放逐,瑪麗和威廉三世被議會請來英國當國王。

教師強調“光榮革命”:1688年,英國議會向詹姆士二世的女婿、荷蘭執政威廉發出邀請,請他到英國保護他們的自由。絕望的詹姆士二世逃往法國。這場政變在英國歷史上有一個高大上的名字,史稱“光榮革命”。

[設計意圖]:通過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期間英國人對國王存廢的多次選擇,讓學生了解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經過。

師提問:這場革命為何被稱為“光榮革命”?“光榮”體現在哪里?

生:(預設)沒有流血的宮廷政變。

師:真正“光榮”的地方是它以不流血的方式達到了革命的效果。表面上,一切都沒有變但實際上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因為國王是議會請來的,意味著國王權力的來源就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生:由君權神授變成了議會賦予。

師:“光榮革命”成為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勝利的標志,為英國民主政治的建立奠定了政治基礎。

[設計意圖]理解英國“光榮革命”的內在含義,為下面學習《權利法案》等內容做好鋪墊。

師提問:那么如何避免這個請來的國王不重新走向獨裁呢?

生:限制新國王的權力。

師:議會采取什么措施來限制國王的權力呢?

生:頒布《權利法案》。

(幻燈片呈現教材第119頁關于《權利法案》內容的描述)

提問:《權利法案》限制了國王的哪些權力?保障了議會的哪些權力呢?

生:限制了國王的立法權、征稅權、軍事權;保障了議會的言論自由、定期集會權。

師:《權利法案》頒布在英國代議制的形成和完善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呢?

生:限制了王權,擴大了議會的權力。

師:結果是把實際權力逐漸轉移到了議會手中,確立了議會權力高于王權的原則?!稒嗬ò浮返念C布為英國君主立憲制奠定了法律基礎。

教師補充《王位繼承法》確立司法權獨立于王權的原則和王位繼承由議會決定的原則

[設計意圖]通過對教材文本的解讀,既培養了學生的閱讀和分析能力,又使學生了解《權利法案》旨在限制國王和保障議會的權利。隨著《權利法案》的頒布,使得議會的權力逐漸高于王權。

2.代議制的完善

師提問:《權利法案》頒布后英國國王還有沒有權力。

生:有。

教師指導學生閱讀教材的第三目“小密室的演變”,從中找出答案。得出結論國王在《權利法案》后還保留行政權。

師:今天的英國國王并不直接負責國家的政務,那么在《權利法案》之后,英國國王又是如何喪失這些剩下的權力呢?原來,在英國歷史上,權力的轉移除了直接的爭奪外,還因為許多偶然事件,他們形成了很多先例、慣例,逐步塑造了英國的政治局面。我們通過三則故事來了解一下。

幻燈片展示故事一“不懂英語的國王”

提問:不懂英語的國王逐漸喪失了什么權力?

生:(預設)行政大權。

師:行政大權最終轉向了首相,國王的權力大大縮水,慢慢成為“統而不治”的國家元首。

幻燈片展示故事二:英國首相斯諾因議會不信任案而辭職的先例

提問:當內閣與議會出現矛盾時,內閣是如何應對的?

生:首相率全體閣員集體辭職。

師:那么議會的權力會不會太大呢,既能決定要這個首相又可以不要這個首相,英國人又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的呢?

幻燈片展示故事三:英國首相小皮特因議會的不信任案解散議會提前大選的先例。

提問:按照慣例,小皮特政府應該怎么做?當時他做了什么嘗試。

生:集體辭職,解散議會提前大選,繼續執政。

提問:這兩個故事中,我們看到當議會與內閣出現矛盾時,內閣有幾種解決方案?

生:(預設)如果議會通過對政府的不信任案,內閣就要垮臺,但是首相也可以不辭職,提請國王解散議會,重新選舉。

[設計意圖]通過三則故事,幫助學生理解英國責任內閣制的形成過程,并引導他們認識尊重傳統和遵循慣例是英國責任內閣制形成的重要原因。

3.代議制的特點

教師引領學生通過分析英國代議制運作模式示意圖,引導學生直觀理解英國代議制的運作程序。結合教師講解,幻燈片逐步展示英國君主立憲制運行模式示意圖。

師:現在我們來看一下國王、議會、首相(內閣)三者之間的關系。18世紀中葉責任內閣制建立后,國王的權力又發生了什么變化?

生:行政權轉移到了內閣手上,國王成為“統而不治”的虛君,沒有權力了。

師:那英國的議會是如何組成的呢?英國議會是由上院和下院組成的,上院是貴族院,世襲并由國王任命,下院由選舉產生的。

師:內閣是如何產生的?

生:內閣和首相由議會下院產生。議會可以通過不信任案導致下臺。

師:內閣和議會的關系如何?

生:內閣由議會產生,對議會負責,受議會監督。

師:那么在國王、議會、內閣三者之間,哪一個處于權力的中心呢?

生:議會。

[設計意圖]通過對英國君主立憲制運作模式的講解,一方面引導學生進一步理解英國資產階級君主立憲制的特點,另一方面讓學生能夠體會英國政治制度設計上的智慧。

4.小結和升華

選用了英國歷史學家湯因比的一段話:

“英國順利地在舊瓶里裝進了新酒,還不至于引起舊瓶爆炸?!蓖ㄟ^小結使學生了解英國這種“舊瓶裝新酒”的和平漸進模式,實際上成就了英國的制度創新。帶來了英國政治和經濟的發展,奠定了英國霸權的基礎,使英國由一個處于歐洲邊陲的小國一躍而成為雄霸全球的“日不落”帝國。

[設計意圖]呼應導入部分提出的問題,并由此引導學生更進一步地領悟本課的靈魂——即“和平漸進的政治制度創新”。

四、教學設計的反思

在本課的設計、整理及上課實踐中,筆者始終在思考下面幾個問題:

1.如何對教材進行處理,突出新課程以生為本的課程觀

教科書不是歷史,教材只是教學中的一環,本身并不能代替真正的歷史。新課程強調“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而“用教材教”必須對教材進行二次開發,從學生的認知出發,形成歷史邏輯,從而加深學生對歷史的理解和認識。通過教學設計,以問題為載體對教材進行解讀和深化,適當取舍,從而帶領學生領悟和解讀歷史。圍繞代議制的政治和法律基礎,代議制的完善和代議制的特點進行設計,雖然這課設計談不上高大上,但符合授課學生的實際情況,突出了新課程以生為本的課程觀,符合學生認知特點,思維性、邏輯性比較突出。

2.如何在歷史課堂教學中通過課時中心演繹歷史的邏輯

歷史的發展應該是有內在邏輯性的,通過課堂如何去演繹這種邏輯?從而形成學生的學科思維,鍛煉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呢?筆者認為一堂課要有一個課時中心,并圍繞中心進行課堂教學設計。本課的課時中心定為代議制,圍繞著代議制的政治和法律基礎,代議制的完善和代議制的特點進行設計,把英國代議制建立和運行邏輯化、思維化,簡潔明了。

查閱本課的網上資料,有很多優秀的設計。好的教學設計是一種境界、一種格調、一種生命,更是靈魂的搏擊和思想的燃燒。教學設計是一種梳理教材的過程,更是施教者思維落實的過程,是化繁為簡的創作過程。設計創作需要思考、需要靈感、需要天賦、需要實踐的證明,更需要從學生認知出發對教材的二次開發。本文管中窺豹,只見一斑,希望能夠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誗編輯 薄躍華

猜你喜歡
英國
Fancy a curry?Millions do!
When is the festival?
Myths and legends-South Asia(Thailand)
Reading skills praCtice:A train timetable
Myths and Iegends-Europe
Writing skills practice:A social networking site
Myths and legends-Polynesia Southwest Asia(Ancient Mesopotamia-Sumer)
Myths and legends-Polynesia
Writing skills praclice:A postcard from Scotland
英國“脫歐”的經濟賬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