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蛋雞場重點食源性致病菌綜合防控技術指導意見

2018-07-28 02:30
中國畜牧獸醫文摘 2018年6期
關鍵詞:食源性產蛋致病菌

(南京市畜牧獸醫站,江蘇南京 210012)

食源性疾患的發病率居各類疾病總發病率的前列,引發人類食物中毒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尤其是畜禽產品,是食品安全關注的核心問題[1]。我國常見的主要食源性致病菌有沙門氏菌、大腸桿菌、彎曲桿菌等。據統計世界各國的種類細菌性食物中毒中,沙門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常列榜首。彎曲桿菌是腹瀉病四大全球病因之一。大腸桿菌在一定條件下可引起腸道外感染[2]。蛋、家禽和肉類產品是主要傳播媒介,雞蛋作為人類非常重要的食物,是食源性病原傳遞給人群的重要途徑。因此根據研究和調查結果,指導蛋雞場開展食源性致病菌的綜合防控顯得尤為重要,不僅可以提高蛋雞場疫病防控水平和健康養殖水平,也是保障蛋品安全,保護消費者健康的重要手段。

1 消毒措施

1.1 車輛進場消毒

雞場大門口設置車輛消毒池,要有足夠的長度,一般是一個汽車輪子的周長,使進入的車輛都能通過,或車輛噴淋裝置,上蓋頂棚,防止陽光照射和雨水??捎?%~2%燒堿水,或5%的含氯制劑消毒藥,消毒藥定期交替使用,保持有效濃度和效果。做好消毒記錄,定期開展消毒效果分析并完善。

1.2 人員消毒

凡進入場內的人員要通過消毒通道進入,腳踏消毒池并經紫外燈照射或消毒液噴霧。進入生產區的工作人員應穿工作服、帽、鞋,工作服不準穿出生產區。必要時人員進入雞舍要換穿本舍的工作服、帽、鞋等。工作服、帽、鞋一次性的要集中收集進行無害化處理,多次用要定期清洗及更換,清洗工作服可用陽光消毒或福爾馬林熏蒸消毒。

1.3 雞的消毒

消毒藥必須選擇在使用濃度下帶雞消毒,對環境、雞的生長和產蛋無不良影響,對雞只無急性和慢性毒性作用,無致癌、致畸、致突變作用的中、高效消毒劑。殘留消毒劑在雞肉或雞蛋中殘留不超標,不影響肉、蛋品質。消毒液的濃度要均勻,對不易溶于水的藥應充分攪拌使其溶解。消毒藥液溫度由20℃提高到30℃時效力可增加2倍,所以配制消毒藥液時要用熱水稀釋,一般應控制在40℃以下,應現用現配,一次用完。使用霧化效果較好的自動噴霧裝置或農用小型背包式噴霧器,霧粒大小控制在80~120μm,噴頭距雞體50cm左右為宜。噴霧時噴頭向上,先內后外逐步噴霧,1~4周齡每周帶雞消毒1~2次,4周齡以上每周天帶雞消毒1~3次,最好早、晚消毒。密閉式雞舍亦可用大瓶加過氧乙酸、惠福星等易揮發的消毒藥掛放在進風口處,隨著空氣進入雞舍,達到雞舍空氣消毒的效果。

1.4 空舍消毒

雞舍空舍一般為20~30d,遵循消毒-清洗-大消毒-再消毒的程序。雞全部出舍后,首先使用消毒藥實行噴霧消毒,消毒后將雞糞、墊料,頂棚上的塵埃與蜘蛛網等進行清掃。清掃結束后,對雞舍的地面、墻壁、雞籠等用高壓水槍沖洗。待舍內地面水干以后,進行大消毒,可采用噴灑、熏蒸、火焰灼燒等方式進行。地面墻壁矮處要用熱燒堿水或石灰乳潑灑,對雞籠及屋頂,用抗毒威、百毒殺等無腐蝕性的消毒藥用高壓水槍或農用噴霧器進行噴霧消毒。

1.5 環境消毒

籠具、飼槽定期擦拭,保持籠具、飼槽潔凈。場內雜草定期清理,路面、雞舍周邊地面定期消毒。場區內的垃圾箱定期清理并消毒。及時清糞,保持雞舍內外的環境衛生,定期消毒。雞只死亡后立即將尸體移出雞舍,在火化或運離雞場前,將尸體存于蟲蟻無法入侵的密閉區域,病死雞及時進行無害化處理。

1.6 收集、運輸、接收和儲存過程的消毒

蛋托、蛋箱和蛋庫等用具和地點定期消毒;蛋框用5%燒堿水浸泡,浸泡液體每周更換一次。運雞車廂,每天使用后應清洗,再用2%~3%來蘇兒噴霧消毒。

2 飼料質量控制

對原料選擇、生產加工、運輸儲藏乃至銷售飼喂等各個環節都要采取適當的措施進行控制。選擇優質原料,加工生產方法要正確。禽的飼料應當經過81℃1分鐘以上加熱處理[3]。高溫顆粒飼料要嚴格控制含水量。防止飼料在運輸、貯藏和使用中被食源性致病菌污染,包裝必須嚴密,袋裝飼料不應該直接堆放在地板上而應放在木質托板上,以利通風,防止霉變。飼料中可以添加適量微生態制劑提高雞群腸道健康水平。盡量密閉給料系統,避免飼料二次污染。料塔儲存的飼料最好不要超過3天。定期檢測飼料中食源性致病菌的含量等各項防控措施。

3 水源質量控制

蛋雞場盡量使用自來水,如果只有地下水,最好使用凈水設備,每月對水管進行1次酸化和清洗,并定期對水樣抽檢,關注水中食源性致病菌的動態。所有水塔和儲水裝備都需加蓋,并定期對水塔和儲水裝備以及水管進行消毒。

4 蛋品質量控制

4.1 集蛋過程

每次收集產蛋前,集蛋人員必須洗手消毒,產蛋收集后應盡快運至蛋庫儲存。定期抽檢產蛋,檢測蛋殼及蛋內容物食源性致病菌數量。

4.2 運輸過程

確保雞舍送出的蛋托、蛋箱和手推車都是清潔的,在各次運送之間均應清洗消毒運輸工具。最好選擇使用一次性蛋托、蛋箱。

4.3 接收與儲存

所有雞蛋到達蛋庫后,必須立即消毒,然后才能入庫。蛋庫的地面、墻壁,以及設備的表面應使用平滑耐久的材料,包括通風在內的設備,應可拆卸,便于清潔。雞蛋運出后,應進行全面清潔并消毒。

5 雞群質量控制

5.1 雛雞選擇

初生雛雞進入育雛舍之前要嚴格挑選,凡臍帶愈合不良、白痢、臍炎、癱雞、毛色不純正、體重過小者應全部淘汰。育雛期結束,嚴格淘汰病、殘雞。

表1 蛋雞場重點疫病參考免疫程序

5.2 育成雞管理

雞群轉入育成舍,要帶雞消毒?;蠲缑庖咔?d免疫后及3d內停止帶雞消毒。

5.3 產蛋雞選擇

產蛋前,對雞群進行最后一次徹底挑選,對肛門潮濕,雞體消瘦,拉黃白樣和綠樣糞便的個體嚴格淘汰。

6 監測凈化

從源頭控制,開展食源性致病菌的定期監測,在生產各環節實施密集的抽樣計劃,檢測種雞群,直接淘汰陽性種雞。不使用抗生素,采取針對性措施降低雞群的帶菌率。消毒蛋品,降低致病菌雞蛋的帶菌率。對檢測陽性雞群進行跟蹤,對疑似或陽性雞群產的雞蛋必須經過熱處理或銷毀。

在16~21周時,全群進行普檢,淘汰所有陽性雞;若雞群陽性率在5%~10%之間,間隔1個月再進行一次普檢或抽檢;若第二次普檢沒有達到規定的標準(0.1%~0.3%)還需進行普檢或抽檢;若陽性雞比例在0.1%~0.3%范圍內,在產蛋高峰后(300~350日齡左右)再普檢一次;若陽性雞比例為0,則不必進行第二次普檢,可以在產蛋后期進行抽檢。

7 免疫控制

在雞體自身免疫發生變化的情況下,如發病或外界環境發生變化,均會影響食源性致病菌的感染狀態。因此控制好雞群其他重點疫病的發生,做好其免疫對防止食源性致病菌的直接感染或繼發感染至關重要。

根據本場疫病的流行情況制定免疫程序并實施,選擇合適的疫苗和適宜的接種方法。免疫時盡量減少雞群應激,免疫后注意觀察雞群狀況,免疫21d后檢測抗體水平,確保免疫有效。經過多次試驗和研究,現提供一套蛋雞場重點疫病參考免疫程序,見下表1。

8 保健與預防

在雛雞階段可選用益生菌添加劑為雞群建立早期腸道優勢菌群,并持續使用,可預防食源性致病菌對雞群的危害。在產蛋期間可以添加一些中成藥幫助舒緩輸卵管和腸道,添加酶制劑提高飼料的轉換率,減少高產雞產蛋對自身造成的傷害。對飲用深井水的雞群每周最好喂一次酸水。及時更換墊料??刂齐u舍氣流的方向可以減少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的風險。

9 巡查

場內人員要建立巡查制度,每天巡視雞群2次,認真觀察雞群,發現病弱雞及時隔離,并盡快查找原因,決定是否進行全群治療,避免疾病在雞群中蔓延,或者引起繼發感染。選藥時,要用敏感性強、高效、低毒、經濟的藥物。

監管人員定期對養殖場進行巡查,加強對養殖場的監督監管。加強對養殖場動物疫病的抽樣監測,一旦發病,按相關規定做好應急處置工作。養殖場應積極征詢獸醫部門的意見和爭取技術支持,共同做好養殖場的疫病防控工作。

10 外源控制

蒼蠅、飛鳥的控制。雞舍應設置防護網,防止麻雀等飛鳥進入雞舍,以雞舍內隨時不能看到飛鳥為標準,防止飛鳥等的接觸傳播。做好隔離防護,殺滅潛在的寄生宿主如鼠等嚙齒動物,切斷傳播源和傳播途徑。

蛋雞場食源性致病菌的防控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在生產中應密切結合本場實際情況,全面制定和落實防控措施,才能真正控制蛋雞場食源性致病菌。

猜你喜歡
食源性產蛋致病菌
秋冬季高發食源性疾病的危害與預防
食源性寄生蟲病流行趨勢與控制策略
論食品安全與食源性疾病的控制
夏季食品安全頭號殺手——食源性疾病
蛋雞補鈣較適宜在下午
新疆和田維吾爾族老年人唾液中四種牙周致病菌檢出特征分析
種鴨產蛋飼料宜分期控制喂量
缺血性腦卒中患者齦下菌斑中牙周致病菌檢測
母雞喜歡在舒服的地方產蛋
《食品中致病菌限量》標準實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