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型艦載機牽引車設計趨勢分析

2018-07-30 09:05金嘉琦高雪戚基艷
機械工程師 2018年7期
關鍵詞:牽引車前輪航母

金嘉琦, 高雪, 戚基艷

(沈陽工業大學 機械工程學院,沈陽 110870)

0 引言

艦載機負擔著防空、襲岸、偵探、電子作戰等多種空中指揮戰斗的使命,是包括不同種形式艦上起落艦載機的結合和統稱,現已變成航母作戰編隊攻防體系的主導[1]。艦載機調運作業需與艦載機牽引車協作,不是起飛狀況下的艦載機不論在航母艦面甲板上的挪動,或是在出入機庫都需要依賴牽引車的牽扯或者頂推來完成。在多種海況的特殊環境下,需依靠其自身能力,應對種類不同艦載機的調運作業,以實現對艦載機的移動和停放[2]。這些非常規的作業條件和使用環境等要素,決定了艦用牽引車特有的性質。

1 艦載機牽引車的必要性

航空母艦現已成為海軍必不可少的武器同時也是海上作戰最關鍵的構成部分。憑借著航母,一個國家就能夠在闊別其領土、在不依賴當地機場的情形下實施軍事作戰。直到目前,航母已象征著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

在實訓、作戰等條件下,航母上的艦載機的位置經常隨著艦載機的騰飛、下降及其在庫里與板面上種種勤務保障作業產生著不斷變化,而且多半操作要在隨風浪搖晃的甲板上實施,因此危險系數很大,那么如何才能夠更安全、正確地使艦載機迅速轉移,以滿足調度的需求,是一個至關重要的課題。

由于航母艦載機停放密度大、空間有限、通道狹窄以及海況情況多變等因素,使其作業環境變得更復雜,對牽引車自身也有更高、更特殊化的要求:1)構造緊湊,持有較小的輪廓尺寸,轉彎半徑小,作業更加靈便。同時,車身高度的矮小也是控制整車重心高度以達到對其穩定性的需求。2)制動力與牽引力應不小于拖拉相同輕重機場飛機的牽引車。因為機場的跑道和滑行道的坡度較小,而航母甲板和機庫里會碰到作業面的坡度要大且在不停發生著改變。艦載機牽引車就必須具備更大的牽引力儲存才能支配飛機按照指定的路線平穩挪動并精準地制動到位。3)因為艦上空間有限,需用盡可能少的車型和車輛的數目來滿足相對較多的艦載作業和勤務需求,在關鍵時刻不同車輛零配件能夠相互替代通用和補償的能力。4)滿足對艦載設施的防爆、防腐蝕性能等的特殊需求。5)要求可使用性、可靠性和可維修性較高。

盡管它在許多的方面有其特殊的需求,但從研發的角度考慮,艦載機牽引車對比機場牽引車存在一些有利的條件主要有:1)對艦載航空器的重量有要求,大多不允許超過35~40 t,機種也有一定限制,因其參數與性能所需的涵蓋面小,較易實現標準化和通用化;2)牽引作業時需工作的行程短、行駛空載速度慢、甲板平坦,擁有良好的摩擦特性,也有助于減小發動機使用壽命;3)通常不需要裝配駕駛室,也沒有載人、載物以及運物的特殊需求,這樣也利于減小其設計的結構尺寸并簡化非工作的結構部件[3-4]。

2 艦載機牽引車分類

牽引車依照和艦載機的牽引方式,分為有桿牽引和無桿牽引兩大類[5]。

有桿牽引車是通過牽引桿將艦載機與牽引車連接到一起,牽引車的牽引與頂推作用都是需要經過牽引桿傳交給艦載機。牽引桿獨立于艦載機和牽引車,并且在連接工作時,需要至少一人專門擔負牽引桿的連接工作,一般是將牽引桿掛到艦載機的前起落架上,牽引時經過牽引桿傳遞牽引力,并通過牽引桿控制飛機的方向。這類牽引方式在國內較為普遍。

無桿牽引車則取消了與艦載機連接的中間環節——牽引桿,是將牽引桿及擔負牽引桿連接的人的作用集合到牽引車的聯機裝置——夾持舉升機構上[6]。

有桿牽引車能夠牽引載荷使傳遞直接,整體占地大,轉彎半徑也大,工作速度較慢,穩定性強。而無桿牽引車的液壓夾持-舉升系統結構復雜,制造成本高,維修困難,自身空間小,轉彎半徑較小,僅為有桿牽引的半徑一半不到,行動更敏捷,速度較高[7]。如圖1所示,代表了兩種類型艦載機的牽引車和艦載機間的作用聯系。

圖1 艦載機牽引車和艦載機間的作用聯系

3 國內外艦載機牽引車的發展現況

3.1 國外艦載機牽引車發展

國外20世紀70年代就已經設計出無桿式飛機牽引車,特別是用在航母、機庫、機場等有限的空間場所,供距離短、速度低的調用飛機。20世紀80年代后生產了巨型全功能無桿式牽引車,在作業效率、安全性能等方面取得了較好的成效,經濟收益顯著,吸引了民航的廣泛關注,在歐美地區的應用也日益普及[8]。

美國海軍采用牽引車主要是A/S32A-31A型有桿牽引車,機庫里則多是A/S32A-32型無桿牽引車。如圖2所示,A/S32A-31A型有桿牽引車是一種車身呈扁平造型的矮車身牽引車,最大牽引力37.8 kN,牽引能力幾乎覆蓋了美國海軍現有的主要艦載機和直升飛機。如圖3所示,A/S32A-32型無桿牽引車最大牽引力62.2 kN,最大舉升力71.1 kN,最高牽引速度3.2 km/h。

圖2 美海軍A/S32A-31A型有桿牽引車

圖3 美海軍A/S32A-32型無桿牽引車

3.2 國內艦載機牽引車發展

我國軍用艦載機牽引車的研發開始是在20世紀80年代,第一款有桿牽引車于1992年生產,作為我軍第一輛正式列裝的艦載機牽引車,國產牽引車開始為航母提供航面保障,如圖4所示。20世紀90年代中期,北京金輪公司研發的小型無桿艦載機牽引車面世,分別和蘇 27、J8、J7、飛豹等戰機匹配并有少量用于部隊,是我國艦載機牽引車的一個里程碑式的進展[9]。但由于它的使用受到一定的限制,其技術潛能沒獲得充分展現,為了擺脫其局限性,金輪公司不停地在鉆研,重心放在新技術的研發上,并和海裝駐漢中、閻良軍代表室聯合研制成功了K/DWC_IA無桿式牽引車,這款牽引車不但彌補了國內空缺,還趕超了國外先進水平[10]。

3.3 “遼寧號”艦艦載機牽引車

2012年12月,國產殲-15型艦載機在“遼寧號”航空母艦上的成功著艦,為我國海軍發展史書寫了輝煌的一頁[11],“遼寧號”航母艦上的艦載機牽引車也隨之進入了人們的視線。如圖5所示,當前“遼寧號”航空母艦已經擁有了有桿和無桿牽引車。

艦上無桿牽引車是乘坐式牽引車,整體為三點支撐式布局,駕駛座放于前部左邊,后輪放在后部兩邊,夾持-舉升機構設在后部兩輪間。如圖6所示,艦上甲板應用的艦用有桿牽引車,采取四輪式行走設置,整車似扁平長方體。車身的前后都安有牽引裝置用來連接牽引桿,便于對艦載機的牽引和頂推。牽引車左側中部設置駕駛室,操控工人在其座位上可察看周圍狀況[12]。

圖4 我軍第一輛正式列裝的艦載機牽引車

圖5 “遼寧號”航母艦載機滿載圖

圖6 “遼寧號”艦上的有桿牽引車

4 提出新型艦載機牽引車設計思路及方案

牽引車作為一款服務性設備,其產生與發展和艦載機產品的飛快發展密切相關,每生產一款新型的艦載機,就需要對應生產一款牽引車來與之相配,作為牽引車產品的創造與發展的一次機遇[13-14]。因此,該車具有良好的市場發展前景。

基于我國一直本著“裝備一代,設計一代,研發一代”的研究思路,雖然我國“遼寧號”航空母艦目前已經擁有了有桿和無桿牽引車,但是隨著現代科技和現代戰爭的飛速發展,需要有高瞻遠矚的發展眼光,需要研制新一代牽引車機型?;诖?,提出了航母艦載機新型智能牽引機車的研究設計方案。具體方案如下:1)采用液壓傳動,使低速大負載工況下它的傳動效率更高,調控更加精準;2)采取加厚的下底板承載的底盤設計技藝,重心低,車身矮,行駛平穩,容易維修;3)新型智能艦載機牽引車設計的夾持舉升機構,擁有技術領先、構造簡單、運行可靠、約束機構完善,進而更好地達到艦載機的使用需求;4)新型智能艦載機牽引車具有行動自如的能力,能夠在高密度停放的艦載機的甲板與機庫狹小的場所自如高效地運作;5)新型智能艦載機牽引車能夠在有桿與無桿兩種牽引模式間進行自由轉換,有良好的相容性;6)新型智能艦載機牽引車采用鋰離子蓄電池供電,提高了工作效率;7)新型智能艦載機牽引車具有高度智能化功能。

5 新型艦載機牽引車

新型艦載機牽引車由四大部分組成。分別是承載機構(車體),控制系統,液壓傳動系統,夾持-舉升機構。并使用SolidWorks軟件對牽引車各部分進行三維模型建立。

5.1 承載機構(車體)

車體采用左右對稱結構,設計簡單,方便維修,可夾持機輪的最大寬度為0.67 m,最大牽引力22 kN,如圖7所示。

圖7 牽引車承載機構

5.2 轉向行駛機構

整車的轉向行駛機構由無線遙控器和車上的攝像頭相匹配控制方向,帶動輪轂電動機,后輪驅動,前輪隨動,如圖8所示。

5.3 控制系統

工作人員與牽引車不直接觸碰,牽引車與艦載機相接時,全程就靠一個專業工作人員經過遙控裝置實行控制,自動化程度高,不需人工協助。牽引車體與遙控器分置,通過牽引車前方的攝像頭接受信號控制牽引車的行駛。由于是遙控控制,工作人員能夠在最安全的地方察看艦載機與牽引車,遠距離控制牽引車的作業及和艦載機的對接與分離。進一步發展,還可采用控制室有序操控各牽引車。

5.4 液壓傳動系統

夾持-舉升裝置是新型牽引車特有的一套裝置設備,靠液壓傳動。在連接艦載機時,首先依靠提升液壓缸伸長與收回,帶動夾持-舉升機構打開、閉合、升高,當艦載機前輪進入夾持-舉升機構接著壓緊前輪,啟動有關裝置將飛機前輪抱緊,同時抬起前輪使其遠離甲板[15],這些動作都是由液壓系統帶動的。

5.5 夾持-舉升機構

由液壓系統將機構前臂伸出并打開,當被牽艦載機前輪駛入打開的夾持機構范圍里,這時反向回轉至鎖緊夾持機構,從而再通過液壓系統將前輪抱緊并向上提拉升高,達到指定位置后,升起前輪使前輪離開地即可以牽引艦載機行走,如圖9、圖10所示。

圖9 夾持-舉升機構

圖10 夾持-舉升機構操作流程

6 結 語

航母艦載機牽引車不僅要有常規岸基牽引車的種種作業性能,而且也要具有適應高濕、高鹽霧和海水腐蝕等殘酷的海上作業環境,還需要有抗破壞、抗輻射等強的適應性。艦載機牽引車已經不僅僅是要有牽引性質的普通車輛,而是艦載機在調運作業時不能或缺的軍用裝備。艦載機牽引車的設計是對普通牽引車的借鑒和在事實運用的需求相互交織的結果,艦載機牽引車的使用和發展,既來自于過往經驗的繼承和影響,又有當代技術的創新和融合。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獨到的創新設計思想,必將會出現更多更加完美的新型艦載機牽引車服役于當今我國的航母之上。

猜你喜歡
牽引車前輪航母
航母召喚,艦載機返航
基于ANSYS分析的前輪油缸銷軸改進
基于靈敏度分析提升某重型牽引車車架剛度的研究
航母愛出糗
我愛航母
在航母上起飛
降低鐵水罐牽引車故障影響時間的研究與應用
前輪和后輪
某重型牽引車傳動系匹配分析
拆前輪不蹭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