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電影創作與紅色微電影的傳播研究

2018-08-07 08:17劉順松
商情 2018年28期

劉順松

[摘要]微電影創作是社會經濟發展的產物,將微電影與紅色主題進行融合形成紅色微電影具有一定的宣傳教育意義,而加強對微電影創作與紅色微電影傳播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實踐意義與價值。文章主要對微電影創作的相關要素與內容進行了闡述,基于此基礎之上分析了紅色微電影的傳播模式與手段。

[關鍵詞]微電影創作 紅色微電影 傳播研究

微電影就是微型的電影,是一種可以通過網絡新媒體平臺進行傳播的影片,時間在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之間,適合在移動狀態或者在空閑時間中觀看,其具有“微時”、“微周期制作”、“微規模投資”的特征。而微電影的內容繁多,其融合了幽默搞怪、時尚、潮流、工藝教育等不同主題內容,可以通過短片視頻的方式呈現,也可以通過劇集的方式播放、將微電影與紅色主題進行融合,就是以弘揚民族情懷以及愛國精神為主要目的電影題材。

1.微電影創作流程

微電影的創作主要包括了項目策劃、組織創作團隊、現場拍攝、后期制作、作品發布等流程,其主體如下:

1.1項目策劃

創作者綜合自己的想法,撰寫劇本、撰寫分鏡頭腳本、選演員及視鏡、選景、規劃拍攝時間、內容、計劃以及在拍攝過程中各種突發事件、應對計劃的策劃書。確定拍攝的內容、要求、精度、時間以及預算等內容。

1.2組織創作團隊

就要創作者基于策劃書,對專業人才進行組織招募,綜合實際狀況對其進行訓練,明確各個崗位的具體責任與義務。

1.3現場拍攝

現場拍攝就是在項目策劃基礎之上,按照拍攝計劃進行影片拍攝,準備好攝影攝像器材、服裝、道具及布景工作,做好拍攝時現場燈光、錄音、場記工作。

1.4后期制作

在拍攝完成之后要進行后期的制作,主要就是通過初剪、精剪、配音、配樂、特效包裝、調色、字幕等進行有效處理,經過一系列的工序,讓影片達到預期效果。

1.5作品發布

多數的作品都是上傳視頻網站,而一些精品微電影可以通過電影發行公司進行排期上映。

2.微電影的多元化傳播

眾所周知,微電影的特性是多元化,純電影藝術,植入產品廣告,廣告場所,自我欣賞,記錄真實。就通信手段而言,它也是多渠道、網絡、手機、電視、微信……在電視上播放縮微膠片的性能或質量是一個很大的錯誤。就微電影而言,它的創作目標是瞄準網絡,尤其是情節的1到2分鐘情節。廣告被成功地植入了情節中,并且可以在網絡上被廣泛地觀看和轉發。電視臺當然不會播放這樣的微電影,但不能說在互聯網上播放的微型電影的質量要比電視上播放的微型電影的質量要低。事實上,在正常情況下,故事片確實在拍攝,很難拍攝巧妙地將產品廣告插入情節中的微型電影。就拍攝經費而言,差距是非常大的。以30分鐘的電影為例,一般情節是20-60萬;要植入的情節至少有100萬個,而且創作要比一般情節難得多。

為了滿足微電影的電視播放,平均播放時間約為30分鐘,不少于20分鐘。在國際上,30分鐘電影通常被稱為短片,微型電影在20分鐘以下。歐洲和亞洲的一些國家在10分鐘或甚至少于5分鐘的時間內定義微電影。一些電影節在3分鐘內定義了網絡微電影。在韓國,有一部3分鐘的微型電影叫“感恩節”,它被翻譯成不同的詞。它已經在網絡和微信傳輸中達到數億次。我們能認為這樣一部微型電影并不像電視廣播的影響那么大嗎?縮微膠片的最終目的地必須是互聯網,而不是電視。自微信問世以來,國內外已經出現了多個電影節,其中包括“分鐘”縮微膠片大賽。因此,微電影創作應了解微電影的廣泛使用,了解微電影的多重傳播,了解微型電影的終極屬性。

當然,我也看到紅火微電影能給電視臺帶來一定的收視率,也會給廣大觀眾帶來不同的視覺欣賞。因此,筆者不否認電視劇的微型電影愛好者的創作。然而,由于微型電影可以作為宣傳工具,它也可以作為一種產品推廣藝術,并且可以是一種“自娛自戀”的玩物,它也可以是“放氣”“監督”的經驗證據,也可以是一種生活經歷的記錄。我們不必關注微電影創作成就的“廣播”。畢竟微電影的功能是多用途的,傳播更是多元化的。

3.紅色微電影的傳播現狀分析

在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社會經濟體制以及社會結構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變遷,而社會公眾對于微電影也較為關注,一些紅色題材的影視作品以及網絡視頻也深受人們的喜愛,人們也逐漸的進行了紅色微電影的拍攝以及傳播。

2.1傳播紅色革命精神

紅色微電影的本質就是以紅色為主要題材,通過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紅色革命文化精神的傳承為主要理念,進行文化的傳播。而紅色文化在發展中逐漸形成了自己的話語系統以及文化生產方式,無疑給人們的情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在一定程度上轉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以及表達方式。紅色微電影不僅僅是將革命性以及政治性進行統一融合,其也凝聚人們對革命烈士的緬懷與情感,蘊含著人們對特殊歷史時期的情感與價值理念,是一種珍貴的歷史記憶。而在黨的十九大的精神與綱領的引導之下,人們對于培育民族自豪感、使命感,挖掘民族情感以及文化價值、在復興夢的引領之下,倡導培育核心價值觀念,通過紅色微電影加強對中國共產黨的光輝歷史的宣揚,通過用各種紅色記憶挖掘內心的情感,讓人們在觀看過程中不忘初心,追求信仰,這是一種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的深度詮釋。

紅色微電影的內容相對的較為廣泛,其涉及到各個方面的不同內容,對抗日戰爭、解放真正、辛亥革命、革命烈士等進行了演繹,挖掘其內在的價值與精神。例如,為了迎接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新華社通過《紅色氣質》紅色微電影濃縮了中國共產黨95年的光輝歷程。在整個微電影中通過現代化的技術與手法,將歷史照片與三維特效進行融合,對我黨的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國家富強的道路進行了展示,揭示了共產黨人的信仰以及追求。

2.2創作主體范圍相對狹窄

在整體上來說,紅色微電影相對與其他類型的電影題材來說,內容相對較為狹隘,主要的創作團體主要為政府機構、大學生以及獨立導演制片人。而其中政府部門是紅色微電影的主要創作內容。例如,在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之際,中共永定區委宣傳部以及組織部就創作了一部以革命斗爭為題材的微電影——《血脈》,通過對紅色交通線的革命歷史為主線,生動的反映了永定老區人民為了革命為進行了殊死搏斗,展示了共產黨人的信仰。這種通過政府機關單位制作的電影是在國家主流意識的引導之下,進行思想意識傳播以及精神建設、文化構建的有效模式與手段。

而通過在校大學生以及獨立導演制作人創作的紅色微電影也是較為重要的內容。湖北工業大學青佑之光實踐團隊拍攝的紅色微電影《一人一井岡》,通過實地調查與拍攝制作,進行校園推廣,是紅色革命文化傳播的主要方式。在校大學生自己創作紅色為微電影可以在實踐中強化自身的思想品質,在實踐中了解革命歷史,進而深入挖掘其內在的價值與內涵。

同時,在一些微電影網站上也有部分紅色微電影,但是整體數量相對較少,不通過搜索幾乎無法發現,這種狀況是不利于紅色微電影的傳播與發展的。

2.3目標受眾定位相對較為單一

在整體上來說,我國的紅色微電影的受眾較為單一狹窄。多數的紅色微電影因為內容的影響,導致其主要的受眾多為老年群體,青少年群體對于這些微電影缺乏興趣,而一些微電影在拍攝過程中缺乏實踐、內容空洞浮夸也無法滿足青少年群體的審美需求。

多數的微電影主要就是利用網絡平臺進行傳播,網絡是主要的群體。而青少年對于紅色文化無法深入理解,這樣就導致了其傳播困難的問題。多數的紅色微電影都是以革命、歷史為主要內容,通過對英雄事跡的講述,通過富有傳奇色彩的清潔設置可以加強對青少年的吸引,滿足了青少年的好奇心以及崇拜英雄的思想。對此,微電影要想通過紅色為主體加強對年輕人的吸引,必須要保障制作精良、內容題材富有意義,要拓展目標定位,加強宣傳。

3.紅色微電影的創作方法

3.1政策傾斜,適當的資助

在紅色微電影的創作過程中,作為中堅力量的學生缺乏足夠的資金支持,給電影的拍攝帶來了一定的影響。對此,相關政府部門、高校以及以紅色為主要內容的旅游景點,可以綜合具體狀況適當的給學生一定的資金支持。相關政府機關要利用自己的政治資源優勢,給學生的創作提供便捷,構建濃郁的人文關懷氛圍;高校必須要給學生一定的支持,要積極鼓勵學生創作,為學生的創作提供必要的資金支持、專業指導;而一些以紅色為主體的博物館、旅游景點等要為紅色微電影的拍攝提供適當的場地以及各種資源支持與幫助。

3.2整合媒體資源,梳理營銷意識

在現階段的發展中,多數的紅色微電影均缺乏完善的新媒體營銷意識。在媒體融合階段,要想拓展影響力,必須要整合各種媒體資源,通過視頻玩網站、微博、微信、社交網站等方式進行微電影的宣傳。對此,可以通過對各種直播網站、APP資源進行整合,加強對各種紅色微電影的宣傳,讓人們更多更深入的了解紅色微電影。

在網絡時代,網民的主要群體就是中青年群體,而手機網民的數量也在不斷的增長,多數的網民會利用碎片時間應用各種技術設備,而紅色微電影可以利用自己的優勢,與各種視頻網站進行合作,利用社交網站的傳播優勢,通過微博宣傳、微信推廣,利用各種方式與手段進行傳播。

同時,在微電影的拍攝過程中也是適當的利用名人效應。通過對知名的演員以及導演自身的名人效應,加強對紅色微電影的宣傳。在現階段,雖然名人參與紅色微電影相對較少,但是其作用是不可小覷的。對此,要積極整合各種資源,利用名人效益加強對微電影的宣傳,讓人們認同微電影,了解微電影;當然,也必須要重視微電影自身的質量與水平,一部微電影如果粗制濫造,即便是其應用了再多的名人,也不會獲得公眾的認可;而微電影制作精良在加上名人效應勢必就會在根本上增強其知名度,進而提升宣傳效果。

3.3整合資源,共同發展

紅色微電影要想發展必須要整合社會資源,要加強與政府、學校以及其他相關部門的合作,推動其共同發展。紅色微電影因為自身內容的特殊性,政府機構必須要在政策手段、資金費用以及宣傳上基于一定的支持;而一些紅色旅游景點也要配合微電影的拍攝,這樣不僅僅可以提升微電影的拍攝質量,也會增加旅游旅游景點的知名度。而紅色微電影在宣傳過程中整合各種資源,可以提升其知名度以及影響力,要綜合具體的劇情狀況,巧妙的融合各種社會資源,進而做到互利雙贏。在微電影《紅色氣質》的拍攝過程中,在電影中的各種圖片素材都是來自新華社中國照片檔案館。通過與新華社中國照片檔案館的合作,不僅僅提升了微電影的拍攝效果與質量,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新華社中國照片檔案館的知名度。新華社中國照片檔案館是現階段全世界館藏量最大且內容較為繁多的照片檔案館之一,其收集了最在1892年以來的各種歷史影像,是我國館藏量最大的照片檔案館。在《紅色氣質》中通過對一張張照片、一組組群像的定格,打開了中國發展的近代史冊;通過對李大釗、瞿秋白、方志敏、趙一曼、楊靖宇、左權、彭雪楓、雷鋒、焦裕祿、王進喜、吳吉昌等等不同時期的共產黨人的展示,充分的展示了這些共產黨人的與眾不同的“紅色氣質”。在《紅色氣質》中將不同時期的共產黨人跨越時空,歡聚一堂,通過三維虛擬現實技術還原歷史,通過鮮活的故事與新媒體技術進行融合,讓人們仿佛穿梭在歷史長廊之中,看到過去與現在的對話,受到中國紅色信仰的渲染與影響。

結束語:

在社會經濟的持續發展過程中,微電影行業逐漸呈現了“微電影+”的全新發展形態與模式,通過網絡大電影的形式拓展了內容。而將“微電影+”與紅色教育進行融合,利用紅色微電影形式進行文化的宣傳與引導,是一種全新的模式。在紅色微電影的傳播過程中還是存在一定的問題與不足,而要想解決此種問題就必須要整合資源,拓展內容,不斷的詮釋、創新微電影的內容,通過政策傾斜、整合媒體資源,樹立營銷意識、主義、資源共享,共同發展等方式不斷的提升紅色微電影傳播的質量與效果,進而凸顯其社會價值,這對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承與發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來說有著積極的意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