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酸檢測與酶免檢測平行篩查血液在基層血站的應用效果評價

2018-08-16 07:53陳艷萍
實驗與檢驗醫學 2018年4期
關鍵詞:血站獻血者核酸

陳艷萍

(安陽市中心血站檢驗科,河南 安陽 455000)

輸血傳播病原體篩查是為確保血液及血液制品的安全,對輸血相關傳染病進行預防和控制的一種保障血液安全的重要手段,且一直以來備受世界各國關注[1]。目前,國內對獻血者往往常規采用酶聯免疫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開展梅毒螺旋體血清學及HIV、HBV、HCV檢測,雖然此種篩查模式能夠使輸血傳播疾病的風險得到極大地降低,有較高的敏感度,但對血液的準確篩查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2]。而近年來發展的核酸擴增技術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techniques,NAT),具有高度敏感及特異性,可明顯縮短梅毒螺旋體血清學及HIV、HBV、HCV病毒的檢測窗口期,保障血液制品的安全性[3]。為了進一步提高篩查血液的敏感度,為此,本文探討核酸檢測與酶免檢測平行篩查血液在基層血站的應用效果評價。

1 資料與方法

1.1 標本來源 選取2016年1月-2017年7月本基層血站無償獻血者標本34680例,獻血者均符合國家《獻血者健康檢查要求》中相應的要求。均對每位獻血者進行血液采集的同時留取ELISA和NAT兩種樣管,所有血液標本采集后保存于2~8℃冰箱,采樣后4h內進行1500g室溫離心20min低溫離心,離心后臨時保存于2~8℃,并在24h內進行NAT檢測。

1.2 方法

1.2.1 儀器 ELISA檢測使用 (瑞士HAMILTON公司)Hamilton Star全自動加樣儀和FAME酶免分析儀)。核酸檢測使用 (瑞士HAMILTON公司)的Hamilton Star全自動混樣儀,Cobas Taq Man Analyzer核酸擴增檢測儀,其通過混樣和數據管理服務器(PDM)連接組成羅氏診斷Cobas's 201血液核酸血篩平臺(CAP/CTM),Cobas Amp Li Prep核酸提取儀,(美國ABI公司)ABI 7500實時熒光定量PCR儀,(日本KUBOTA公司)低溫大容量離心機KUBOTA 8730。

1.2.2 試劑 上??迫A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批號200909051、200912011、201003041 的 HBsAg 檢測試劑;北京萬泰生物藥業有限公司批號:C20121221、C20130305、C20130406 等 抗-HCV 檢測試劑盒;上??迫A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批號:201212031、201303021、201304011 等) 等 抗-HIV1/2檢測試劑盒;美國羅氏診斷公司批號P011692、R01529、R01528 等 NAT 試劑),配套耗材均由各試劑公司提供,(美國雅培公司)乙肝血清學補充試驗試劑。

1.3 觀察指標

1.3.1 對獻血者標本進行核酸檢測與酶免檢測平行檢測,按試劑盒說明書嚴格操作,結果判定:標本HBsAg/抗-HCV/抗-HIV1/2對2種試劑反應為陽性則判為陽性,反應均為陰性則判為陰性,對于反應陰性或只有1種試劑反應陽性的標本均進行NAT。

1.3.2 NAT檢測 實驗嚴格按照操作儀器及試劑盒說明書步驟,若單個Pool結果為陽性的再對其進行拆分,結果判定:NAT陰性:混樣有陽性而拆分陰性的標本;NAT陽性:混樣有陽性拆分也有陽性的標本。

1.3.3 將核酸檢測陽性標本進行分項定量檢測和乙肝血清學補充試驗,檢測出的陽性標本作HBV DNA、HCVRNA和HIV RNA分項定量檢測和乙肝5項檢測。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軟件分析本研究的所有數據,采用χ2檢驗計數資料,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核酸檢測結果 經ELISA篩查HBsAg、抗-HCV和抗-HIV-1/2無反應性及僅1種試劑為反應性的標本共32456例,經核酸NAT檢測陽性標本72例,陽性檢出率為0.21%;如表1所示。

表1 核酸檢測結果

2.2 分項定量檢測篩查結果 72例NAT檢測陽性標本進行分項定量檢測,定量檢測HBV DNA陽性36例,陽性率為75.00%(36/48),未檢測出HIV RNA陽性和HCV RNA陽性。

2.3 乙肝血清學補充試驗 72例NAT檢測陽性標本 ELISA 篩查 HBsAg,抗-HBs,抗-HBe,HBeAg,抗-HBc,最終確認陽性標本48例,確認陽性率為66.67%(66/72)(陽性率比較 χ2=239.68,P<0.05),見表2。

表2 48例標本乙肝“兩對半”血清學模式

3 討論

核酸擴增檢測技術(NAT)是直接通過采用分子診斷技術對病原體核酸進行檢測的一系列技術的方法的總稱,包括核酸提取、擴增和檢測三種基本步驟[4]。因為病毒抗原及抗體蛋白結構的變異,易導致“窗口期”漏檢,而NAT具有較高的敏感性、特異性和自動化的特點,在病毒感染后數天便可檢測出標本中極微量的病毒核酸,從而使 “窗口期”縮短,減少漏檢導致的輸血后病毒感染[5-7]。

本研究探討核酸檢測與酶免檢測平行篩查血液在基層血站的應用效果評價,結果發現,經ELISA篩查HBsAg、抗-HCV和抗-HIV-1/2無反應性及僅1種試劑為反應性的標本共32456例,經核酸NAT檢測陽性標本72例,陽性檢出率為0.21%,遠低于東莞(0.9%)[7],而高于我國其他地區報道的數據0.06%、0.081%,分析原因可能是人群分布的區域差異所致[8,9]。

本研究還發現72例NAT檢測陽性標本進行定量檢測,ELISA 篩查 HB-sAg,抗-HBs,抗-HBe,HBeAg,抗-HBc,最終確認陽性標本48例??梢娫揘AT的靈敏度是很高的,可使病毒檢測的 “窗口期”縮短,有利于篩出隱匿性HBV感染的[10-12]。對75例標本通過補充實驗和追蹤檢測進行確認,確認HBV感染36例,確認陽性率75.00%,未能確認HBV感染12例,可能原因包括:由于工作人員不當的操作造成檢測結果顯示假陽性;或送往確認標本時對血樣的運輸、保存不當造成,如過長的運輸時間、過高的環境溫度等使核酸物質分解;或在留存確認血樣時因為在血漿中病毒顆粒的泊松分布使病毒濃度分布不均,致使留取血樣病毒濃度降低,使確認時未能檢出[13-15]。

綜上所述,核酸檢測與酶免檢測平行篩查,兩種手段相互補充,可使輸血傳播疾病殘余風險極大得到降低,預防經輸血傳播的病毒性疾病,從可有效地保障血液安全。

猜你喜歡
血站獻血者核酸
全員核酸
核酸檢測點上,有最可愛的平江人
第一次做核酸檢測
[聚焦6·14]世界獻血者日來臨前,了解一下無償獻血流程吧
核酸檢測
影響單采獻血者保留的相關因素分析
血站檔案管理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研究
當前血站檔案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淺談信息技術在血站工作中的應用
分析重復獻血者與初次獻血者血液檢測結果比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