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代京江張氏家族文學創作論析

2018-08-18 05:01劉睿揚
文教資料 2018年7期
關鍵詞:文學創作

劉睿揚

摘 要: 江南歷朝盛出文化大家,鎮江的京江張氏乃江南地區名副其實的文化科舉世家,門內讀書入仕者甚多,其中張九徵、張玉書(康熙朝宰相)父子官職最高,文學成就最突出,詩作頗具唐音特色,氣勢渾雅。張氏父子生平經歷及家學淵源,對其詩作風格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響。

關鍵詞: 京江張氏 張九徵 張玉書 文學創作

鎮江,六朝時曾稱京口,又稱京江,是一座人文生態繁榮的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在江南文化史上有著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在人杰地靈、山清水秀的鎮江,不乏功績斐然的文化世家。清代京江張氏一家則為江南一帶名副其實的地方文化世家,其中張九徵、張玉裁、張玉書、張仕可、張恕可、張逸少等都曾高中進士,張家因科舉名滿四海,尤以張玉書功名最顯赫,康熙時官至文華殿大學士兼戶部尚書(相當于宰相),其父張九徵、兄張玉裁、子張逸少文采亦佳,皆有文學著作傳世。本文選取張九徵、張玉書父子的文學作品,結合其生平經歷和家學傳統進行研究,分析其家族文化的特色成因。

一、京江張家世系溯源及文化啟蒙

京江張家發源于中州。據《京江張氏家乘·凡例》記載:“張氏出自姬姓,見于《詩》及《春秋左氏傳》,此得姓之始也。其載在《唐書·宰相世系表》者,支派最為舄衍,而吳郡、范陽、清河衣冠尤盛。吾族系出清河,派分豫省。自四一公遷潤以來,由元暨明,恭際熙朝僉事公通籍后,科第蟬聯,簪纓赫奕?!盵1]1元至正間,始祖四一公由中州遷居丹徒,歸葬原籍。后公子善甫始占籍鎮江丹徒,遂為丹徒縣人。張善甫次子張德,明建文年間為右軍都督府斷事,為人剛正不阿,朱棣發動靖難之役,張德效忠建文帝,被執不屈,斷臂死。明萬歷年間,張九徵曾祖張浹、祖父張柏時,張家頗為富庶,興行慈善,撥放食糧救振饑荒,扶危濟困,朝廷得知此事,授張柏布政司經歷,從此張家成為世宦大家,發展興盛。明嘉靖年間,張家已發展為京口地方勢力的代表一族,張氏族人好收集書畫金石,并建培風閣(京口城南)供養收藏品[2]412-415。明末張氏退隱山林,不問政事,對待政治、社會秉持觀望態度,仕途少有進展。清初,張鳳儀之子張九徵開科舉之猛勢,為吏部文選司主管,子張玉書榮成文華殿大學士,為康熙朝宰相近二十年。張九徵父子所創立的文化科第成果使京江張氏家族在此時達到頂峰。

二、張九徵生平軌跡及文學

張九徵,字公選,號湘曉,順治二年(1645)乙酉科江南解元,順治四年(1647)丁亥科進士。憑借其精于史傳,博學礪行,從九品行人官,一步步升至位高權重的六部之首吏部重要官員,歷官文選司郎中,考功司員外,參與掌管文官的人事調度和績效考核。后做河南提學僉事,被薦舉博學鴻詞科,崇祀河南名宦祠。其主要著作有《艾衲亭稿》《閩游草》《文陸堂文稿》[3]6。

張九徵宏博大雅,一生七入江南鄉試,三進京江省員,文采之盛足以執任文選司要職,文墨自有性情,其詩崇尚唐音,追求氣節,以文抒發對社會、政治感想。張九徵生于鎮江,創作不乏描摹故土,思鄉情切的詩詞,如寫鎮江南郊竹林中的《鶴林寺》:“昨歲逢僧話竹樓,重來驚見雪盈頭。杜鵑花老人天夢,黃鶴山空禾黍秋。壁破字隨風雨去,還珠像借鬼神留。夕陽莫漫催歸騎,涼月松風好夜游?!盵4]杜鵑春開最盛,風雨飄搖,秋寂寥時,游故地鶴林寺,張九徵也不禁感嘆時光荏苒,滄海桑田,如今人已白發盈頭,只作夜游。己亥年,鄭成功逼犯鎮江,張九徵守城防御,擊退敵犯。既然他誦讀經史,至陳少陽祠念舊事,悼英靈,《謁陳少陽祠》云:“宋代園陵秋草邊,夕陽遺址尚依然。松杉剝落英靈在,父老悲吟諫疏傳。彈指已成厓海月,傷心莫話靖康年。宗公祠墓還相望,兩地忠魂泣杜鵑?!盵4]在這兩首詩作中,張九徵重游鎮江故地,對歷史的感懷用“月”、“杜鵑”的意象表達,以景結情。宋靖康年內憂外患,吏治大亂,半生羈旅為宋諫言,終含冤孤眠的陳東(字少陽),化作青松間凄涼哀傷的杜鵑,只留后人慷慨悲嘆。張九徵不免想起父親張鳳儀生逢明末國勢危殆之際,仍以文人獨有的方式來表達心系家國盡忠孝之道,這一世家學使得張家文脈不息,家族鼎盛。更有“倏然一榻比青丘,臥起三年只小樓。山色愁看霜葉曉,簫聲空度鳳城秋。武陵避世何知漢,荊土依人不為劉。最喜一星占處土,丹陽郭是古南州?!保ā都汉ヱS少移居丹陽》)[4]等詩句贊頌家鄉鎮江。被人舉薦鴻博科,他謙虛辭讓,一首《遣懷》道出其歸隱平淡的心境:“虛名空好羊公鶴,肥遯深慚梁伯鸞。京洛少年爭獻賦,伏生接武賈生難?!盵3]29據徐乾學《張公九徵行狀》載,河南兵荒之后,文化日漸衰微,張九徵獎勵提拔寒門讀書郎,倡行禮教文化,兩河沿岸人士感嘆百年未有此人??滴醵辏?684)八月,張九徵卒于家中,皇帝派遣內閣學士王鴻緒抵達府邸祭奠,并且賜給張玉書兄弟茶酒銀兩。幾日后又逢皇帝南巡駐留揚州,張玉書乘舟拜見,感激圣恩。帝見玉書身材羸弱,下旨多加注意調理,加賜銀兩以撫恤喪事。張九徵一生為人處事,詩詞文賦,舉手投足,字里行間都透露著其對鎮江的癡戀,對于文化的渴望與追求。他砥礪前行,開張氏科舉之盛,為京江張氏家族未來的文化繁榮夯實了基礎。

三、張玉書生平及著作品讀

作為京江張氏一族最杰出的一員,張玉書的功名尤為突出。順治十八年(1661)考取進士,康熙二十九年(1690)官至文華殿大學士兼戶部尚書,康熙五十年(1710)卒,贈太子太保,謚號文貞。由他領銜主編修纂的《康熙字典》《明史》《佩文韻府》等著作,在中國古代乃至今天都堪為經典。張玉書一生曾隨從康熙征討噶爾丹,是獨一從征到漠北的漢臣;多次參與籌策治理黃、淮水利堤防;七十高齡侍隨康熙去往熱河(今河北承德),病終于熱河。一生效力朝廷,功不可沒,是少數為康熙皇帝賞識并重用的漢官。張玉書不僅治理政事深受皇帝欣賞,其學問淵博,談論古今之能力也超于常人,是人們津津樂道的康熙朝名相。

張氏一族是明清以來文宦大家的代表,張玉書的建樹自然與父輩的教誨,世代家學的熏陶分不開?!段呢懝惺觥酚涊d:“自幼穎悟絕人,讀書過目輒誦。顧性端重寡言。笈甫入家塾,尺寸不茍,嶷然如山岳,識者知為廟堂器也?!盵1]17張玉書聰穎過人,具有同父張九徵一般的超群記憶力,有成就非凡事業之潛力,且父親張九徵督教最嚴,嚴謹的學術氛圍和精益求精的家學傳統,使得張玉書從幼年時就出類拔萃,博學古今。幼年在家中,父張九徵抄錄史傳家書,誦經研讀,張玉書耳濡目染中也練就了非凡的記憶力?!段呢懝惺觥份d:“年十六,舉丁酉鄉試,會有摘科場事者,章皇帝召諸中式舉子,三試之,于廷拔府君詩若文置上卷。初計偕與同年夏公沅僦車以北,僉謂試題必備眾體,不專用制義。夏公則就逆旅發篋讀書,不少休,而府君恒拱手危坐曰:‘文體殆數十種。旬月間可盡讀耶?吾輩少年書生驟覲至尊,恐或惶懼,惟當預養此心,庶臨事不擾耳。及試,果異等?!盵1]17因有人舉報順治十四年(1657)乙酉科江南鄉試舞弊,次年,順治帝下詔諸中式舉子試之于廷,覆試之日未完卷者需關押牢獄,考生江南名士吳兆騫等握筆戰栗不止,而張玉書正襟危坐,從容書寫,于殿內一氣呵成最為出彩之文,即所傳《不患無位節題》,實則令人驚嘆。順治十八年(1661)會試,總裁為成克鞏、衛周祚,因成克鞏曾為張九徵順治乙酉科鄉試時座主,張九徵“引嫌違跡,榜前未嘗一至其門”,試后,總裁成克鞏稱贊道:“此少年不惟文章,其風節當不愧古人矣?!盵3]17張玉書進入翰林院任職后,謹聽父親教誨,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晨夕課書于此,每每至丙夜還燃燭苦讀。少宰孫承澤曾于張九徵前贊道:“次公他日必為宰相?!闭垎柶渚壒?,答曰:“吾召客,會天雨。已而,客罷去??妥?,足跡多散亂。惟次公雙腿宛然,此必富貴而壽無疑也?!盵3]18至張玉書簡選為內閣學士,甚受倚重,講幄之勞過于他署,而在生活上卻日食粗糲,心性寡淡,張九徵勸說此非養生之道,以古樂府“殺君馬者,路旁兒”的古訓告誡他“竭馬之力以娛路旁耳目也。吾慮汝之馬力竭矣”[1]8。張玉書方才加餐精細,憐惜身體。張玉書任受命為《三朝國史》《大清會典》《大清一統志》《平定朔漠方略》《政治典訓》《治河方略》總裁,斟酌各局文書。四十九歲,近知天命之年,位至文華殿大學士兼戶部尚書。六十歲,仍酷愛讀書識字,煞羨旁人。李來泰《文貞公傳》載:“往有游京江歸者,語予云:‘仆闌入張園,門徑清幽,寂無人聲。漸近書舍,遙見一翁衣白布袍危坐,手一卷書,旁無侍者。仆遽返,尋園丁問之,曰:即相公也。蓋是時方宅何太夫人之憂云?!盵3]68張玉書七十歲時,以病乞休未果,侍隨康熙赴河北熱河繼續辦事,終因病告終于熱河。

張玉書秉承父親文學風范,有唐風雄厚之音,筆下不乏氣勢磅礴詩作。唐詩氣象來自于詩經、漢魏風骨一脈相承的現實主義傳統和楚辭漢賦的浪漫主義精神,形成于盛唐時代。積極開放的文化態度,充斥著功名立業,安邦治國的精神,氣勢雄渾磅礴。七言古詩《海門》中:“雪濤萬里聲東奔,江門屈注輸海門。怒蛟觸浪互噴激,白黿抱石爭吐吞。蒼茫江海同一色,鳥飛無際隨風翻。早潮夕汐浸坤軸,日出月沒搖天根?!盵5]122江海浪濤氣勢逼人,有如張玉書開闊的心襟和直面古今的雄心壯志?!断⒗蒜忠棺鴦t叔敦讓木諸子》曰:“短棹攜尊觸浪過,將離莫問夜如何。最憐帆遠浮天闊,始信江空得月多。隱隱鐘聲千佛唱,星星岸火一漁簑?;碾u促曙行人去,回首雙峰護薜蘿?!盵5]233唐詩以情勝別家,又獨具韻律,所以渾雅。這首詩音律節奏朗朗上口,用詞簡潔明朗,感情豐腴動人,疊詞的使用更是再添妙筆。面對故鄉鎮江,堂堂一朝宰相,張玉書筆下流淌著數不清的柔情與眷戀,描繪京江風景名勝的文賦詩作不在少數,其中三首寫京江三山的七言律詩頗具代表?!督股健吩妼懙溃骸跋道|尋幽竹徑紆,巖花初落暮啼烏。僧歸枯木聞清磐,人入云霄倚畫圖?!盵5]187焦山的幽靜秀美,襯得張玉書的淡泊寧靜之道。金山作為京江名山,歷代帝王官員,文人墨客獨愛此地,留下不少墨跡,張玉書和金山也有著較深淵源。所作《金山》寫道:“江天閣外夜潮生,玉鑒堂前片月明。孤石倒翻龍臥影,中流忽送雁歸聲?!盵5]187一首七言律詩寫出江天月夜美景,雁歸留聲,龍影在湖,張玉書向往自在悠然的故鄉風情躍然紙上。張玉書不僅是康熙皇帝重任和信賴的大清宰相,也是鄉里與人交好的深情友人,有不少游歷或送別友人的詩作?!恫旨贇w賦別》曰:“同作倦游客,高天一雁歸。停云幾騷首,別路重牽衣?!盵5]160又如《送吳孟舉歸石門》:“殘雪官橋路,鶯啼送客亭。人歸芳草綠,春入片帆青。摩碣收奇字,囊書擁石經。清流真第一,相望暮云停?!盵5]161春意盎然,天高雁歸時,張玉書登高處與友人觀景,看云煙流逝,離別牽掛之情涌上心頭,真情流露,可見其重情重義。

四、張氏家族文化產生的原因

首先,嚴謹的家風及深遠的家學淵源,是京江張氏家族文化鼎盛的根本原因?!凹覍W”作為中國傳統學術及技藝傳遞的傳統途徑,以家族、家庭為基礎,“將血緣親情的表達與文化素質的培養和文化知識的傳遞結合起來”(《中國文化世家》前言),形成以個體化、親情化和世襲化為特征的教育體系[6]3。江南地域名家沿長江兩岸林立,家學成為孕育文化世家的重要因子。京江張家自明清以來重視科考,讀書入仕者頗多,門內進士多達十幾人,包括張九徵、張玉裁、張玉書、張仕可、張恕可、張逸少等。一門家風的形成為京江張氏家族的文化發家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其次,讀書入仕的儒家賢士君臣理念,是封建大家族固有的思想傳統。張九徵為清代吏部文選司郎中,考功司員外,舉薦博學鴻詞科,“學而優則仕”顯示出古代文宦榮耀家族的主要途徑。張玉書子承家業,在科舉的路上越發勇武,孜孜不倦成為文華殿大學士,費心幾十年最終纂修成《康熙字典》《佩文韻府》等巨著,為一朝宰相政績顯赫,文采超群。北宋張載“橫渠四句”寫出儒家道德最高追求:“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边@也許就是張玉書等輩賢士修身治國平天下的價值觀和讀書建設理想社會愿景最好的解答。

最后,多元文化中心的崛起,尤其是江南地區文化世家的繁榮,給予文化人成長得天獨厚的優渥環境,地域文化的興盛使得世族文化得以穩定發展。清代江南地區有不少有名的文化科舉世家,包括京口鮑氏家族、陳氏家族、平湖張氏家族等,這為江南地區文化風氣建設提供了新鮮持久的氛圍,張玉書家族文化昌盛離不開包容開明的長江風氣。

京江張氏傳家學之風,帶著獨有的文化印記跨出家門,邁入朝野。為官為相,張氏一族鞠躬盡瘁;習文登科,張氏一族不忘傳統,繼往開來。其政治運籌帷幄,統領官部;其文化一派豪邁,獨占風騷。用張氏家族的精神品格加深鎮江地域文化的精神文化標記,教化民眾,反哺桑梓,探尋文化血脈,弘揚鎮江傳統地域文化精神。鐘天地之靈秀,匯先賢之精粹,京江張氏家族啟時代文化之風氣。

參考文獻:

[1]京江張氏家乘[M].敬思堂藏板,道光乙酉刻本,1825.

[2]嚴其林.鎮江進士研究[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4.

[3]丁傳靖.張文貞公(玉書)年譜[M].臺北:文海出版社,1981.

[4][清]張學仁,[清]王豫.京江耆舊集[M].柳甡春刻本,1909.

[5]張學華.京口張氏家集[A].清代家集叢刊第83冊[C].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5.

[6]郭婭.中華長江文化大系33·言傳身教:長江流域的家學與家訓[M].武漢:長江出版社,2014.

指導教師:王勇

猜你喜歡
文學創作
梅卓文學創作論
消解、建構以及新的可能——阿來文學創作論
讀友“讀友杯”全國少年兒童文學創作大賽之短篇文學創作比賽征文啟事
讀友“讀友杯”全國少年兒童文學創作大賽之短篇文學創作比賽征文啟事
讀友“讀友杯”全國少年兒童文學創作大賽之短篇文學創作比賽征文啟事
讀友“讀友杯”全國少年兒童文學創作大賽之短篇文學創作比賽征文啟事
讀友“讀友杯”全國少年兒童文學創作大賽之短篇文學創作比賽征文啟事
讀友“讀友杯”全國少年兒童文學創作大賽之短篇文學創作比賽征文啟事
讀友“讀友杯”全國少年兒童文學創作大賽之短篇文學創作比賽征文啟事
論文學創作中的虛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