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培養幼兒自我控制能力的策略

2018-08-23 11:13楊茜茜
東方教育 2018年18期
關鍵詞:幼兒策略

楊茜茜

摘要:幼兒期是自我控制能力發展的關鍵期,直接影響兒童的學習、生活、社會交往及其優秀品質和良好個性的形成。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識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個人對自身心理和行為的主動掌握,是個體自覺的選擇目標,在沒有外部限制的情況下克服困難,排除干擾,采取某種方式,控制自己的行為,從而保證目標實現的一種能力,幼兒時期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的形成,會一直影響孩子以后的行為。

關鍵詞:幼兒;自控能力;策略

眾所周知,幼兒的自控能力相對于成人來說是很弱的。我們也不要求幼兒的自控能力有多好,他們畢竟是孩子。但是現在,有很多的孩子都表現出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為,容易沖動,我行我素,讓我們擔憂。造成幼兒自控能力較差的原因有:一是家長對孩子的過分寵愛,認為孩子還小,對孩子百依百順,造成了孩子以自我為中心,容易沖動,缺乏自我約束力;二是幼兒受年齡特點的限制,年齡小的孩子會表現出很難控制自己的行為,但是年齡稍大一些的孩子,由于個體差異也會表現得沖動,不能約束自己,這與他自身的心理特點有關;三是現在的家庭,很多是“421”的模式,那么多的成人圍繞著一個孩子,況且,成人教育觀念的不同,勢必導致他們教育方式的差別,兩代人教育觀的差異,這也是原因之一。如此多的原因,對孩子形成一定的自控能力是很不利的。因此,我對如何培養幼兒的自控能力提出一些個人的看法:

一、運用游戲,培養幼兒的自控能力。

游戲是幼兒所喜愛的活動,在游戲中幼兒能夠體驗游戲帶來的歡快。興趣和快樂這兩種情緒體驗相互作用、相互補充,使幼兒在游戲中愿意遵守規則,接受成人的教育。因此教師和家長可以根據幼兒的特點,選擇一些適合幼兒的游戲。在操作游戲中,對材料的操作和擺弄是激發幼兒興趣的源泉。如操作拼圖游戲時,教師有意識地讓幾個幼兒共同來完成。游戲中孩子學會了等待和輪流游戲,即使是很急躁的幼兒也逐漸能靜下來和同伴一起完成拼圖。在這樣的游戲中,幼兒的自控能力表現的比較突出。再如,在角色游戲中,可借助游戲的魅力,讓幼兒在游戲中扮演各種社會角色,承擔責任,從而學習行為規范和行為準則,學習在游戲中遵守秩序,學會等待、合作,從而提高幼兒的自我控制能力。在游戲中幼兒要排隊買東西,排隊領錢,和同伴合作游戲,從中也能遵守一些簡單的社會行為規則。如在運動游戲時,教師可經常采用小組競賽的形式,競賽游戲中,同組的幼兒在等待中相互鼓勵,相互提醒。隨著教師提出的游戲規則,孩子們的自控行為不斷提高,集體觀念也逐步增強。

二、創造環境,培養幼兒的自控能力。

作為幼兒教師,要向幼兒提出前后一致合理的要求和行為規則,讓幼兒養成遵守日常生活行為規范的習慣。因此,教師向幼兒提出的要求應明確、具體的,能讓幼兒知道該干什么,不該干什么,該怎么干等等。

在日常教育中教師還應有意識幫助幼兒學會評價自己的行為和別人的行為,使別人對他行為的評價轉化為幼兒自己的行為評價。當幼兒能夠遵守相應的行為規則時,教師應及時給予表揚鼓勵。如每一次的講評課,都讓幼兒自己來評價自己的行為和別人的行為,哪些事情應該做,哪些事情不應該做,在寬松的環境下讓幼兒學會約束自己,養成較好的學習行為習慣。

三、運用言語,培養幼兒的自控能力。

幼兒能調節和控制自己的行為,首先要掌握好語言。如:幼兒想要干某件事情時,自己先說著“我要干什么”然后再去干。所以在幼兒日?;顒又?,要注意發展幼兒的言語表達能力,加強言語對幼兒行為的調控作用。

在活動前,教師先向幼兒提出活動所達到的目的,提高幼兒自控的動機水平,并在活動中引導幼兒克服困難,堅持達到制定的目標。在活動中,教師積極鼓勵幼兒用自己的語言說出將要去做什么,而不能去做什么,從而對自己的行為起到一種制約作用。如看圖書時,先讓幼兒在看書前說說看書的規則,應該怎么看書,不應該怎么樣,幼兒都能說出來,也能明白。在看書中,如發現問題,就及時讓幼兒來說說看書的規則。這樣,幼兒在自己的邊說邊做中遵守了規則。從而達到提高幼兒自身的自控能力。

四、根據個別差異,培養幼兒的自控能力。

不同的孩子即使是在一個班,同一個年齡階段,同樣的行為規則,有些幼兒能較好地遵守,有些幼兒不能,教師在日?;顒又袘槍γ總€幼兒的不同情況和不同特點提出不同要求。有目的、有計劃地鍛煉幼兒的自控能力。教師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培養:

(一)注重幼兒的自我評價

要提高幼兒的自我控制能力,首先要讓幼兒學會正確地認識和評價自己。例如,只有當幼兒認識到欺負小朋友是不良行為時,他才會不罵人、不打人;只有讓幼兒認識到幫助別人是一種高尚行為時,他才會放棄自己的利益去幫助小伙伴。所以應當不斷提高幼兒的自我評價水平,從而實現幼兒個人行為的自我調控。

(二)注重幼兒的自信心

自信心的增強有利于提高幼兒的自我控制能力。如讓幼兒自己拿勺吃飯,自己擺積木、自己疊被子、自己系鞋帶……雖然他們做得不夠好,可他們心里卻充滿了成就感。作為成人我們應當支持幼兒的這種獨立意識,保護他們的主動性,這是培養幼兒自信心的重要條件。幼兒自己學著穿衣服、收拾玩具,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他們每做成一件事,教師或家長及時給予表揚,使他們從中獲得愉快而肯定的情緒體驗。這種內心體驗,可轉化為幼兒前進的動力,隨著自信心得到良好的發展,他們的自控能力也得到了好的發展。

(三)注重幼兒間的相互鼓勵

幼兒間相互鼓勵的作用是無窮無盡的。如在集體游戲時,能力差的幼兒經常會落于人后,很慢才能完成。他們也因此而顯得不想堅持完成了,但是此時若有老師和同伴的不斷鼓勵,他們便能堅持克服困難,完成任務。有了頑強的毅力,他們的自控能力也就會跟著提高。

(四)注重幼兒的行為習慣

經常重復幼兒的自控行為之后,幼兒的良好的習慣也形成了。如,要求幼兒洗手、喝水等要排隊進行,不擁擠,不爭搶。如果他每次都控制得住,以后就會形成按次序排隊的好習慣。所以,在實際生活中訓練幼兒良好的自控行為,對他們自控能力的形成具有重要意義。

五、家園合作,共同培養幼兒的自控能力。

不同的幼兒來自不同的家庭,家長對幼兒教育觀念、態度的不同,使得幼兒在自控能力方面也表現得不盡相同,只有幼兒園和家庭達成教育共識才能對提高幼兒自控能力有一定的幫助。一是跟一些自控能力特別差的幼兒家長經常保持聯系,共同商討教育的方法,分享幼兒在自控能力方面的點滴收獲。二是要求家長在家也能對幼兒提出一定的規則,如要求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能完成簡單的勞動。

總之,幼兒自控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它應滲透在幼兒園的多種活動和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中。不僅僅是在幼兒園要遵守行為規則,在家里乃至社會上都要學會遵守規則,它要求老師和家長一起共同努力,讓孩子形成一定良好的自控能力。幼兒在成長,他的自控能力也在不斷的提高,相信在老師、家長、幼兒自己的不斷努力下,他們將會成長為有良好自控能力的好孩子。

參考文獻:

[1]《幼兒園教育指南綱要》.2004年4月.江蘇教育出版社.

[2]張丹華、誘因對3---6歲兒童自控行為發展的影響.心理發展與教育.1989.(03).

[3]楊麗珠.對幼兒自控能力培養的實驗研究.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5.

猜你喜歡
幼兒策略
幼兒美術作品選登
幼兒美術作品選登
幼兒美術作品選登
幼兒優秀作品欣賞
我的手機在哪?
優秀幼兒園親子活動展
高考數列復習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
幼兒畫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