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人類幸福工作”的使命與當代大學生的歷史使命

2018-08-27 08:35李瑩瑩
報刊薈萃·上半月 2018年8期
關鍵詞:使命大學生

摘 要:用馬克思“為人類幸福工作”的使命來指導、教育當代大學生成長成才,首先,要當代大學生明確什么是“為人類幸福工作”的使命;其次要他們明白為什么要確立“為人類幸福工作”的使命;最后結合當代學生的特點,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如何才能真正“為人類幸福工作”。

關鍵詞:為人類幸福工作;大學生;使命

一、正確認識馬克思“為人類幸福工作”的使命

馬克思在中學畢業論文《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中首次提出“在選擇職業時,我們應該遵循的主要指針是人類的幸福和自身的完美?!雹龠@是馬克思選擇的職業觀,也是馬克思確立的崇高使命。正確認識馬克思“為人類幸福工作”的使命,一方面要知道馬克思“為人類幸福工作”的使命。馬克思不同于只是用不同方式解釋世界的一般哲學家,他自確立“為人類幸福工作”的使命后,盡管因觸動當局者利益被驅逐出境,生活落魄,但他置千難萬險于度外,矢志不渝,致力于為無產階級的解放和全人類自由而全面發展工作。

另一方面要正確認識馬克思的使命與中國共產黨的使命之間一脈相承的關系。馬克思說“如果選擇了最能為人類而工作的職業,那么,重擔就不能將我們壓倒,因為這是為大家作出的犧牲;那時我們享受的就不是可憐的、有限的、自私的樂趣,我們的幸福是屬于千百萬人民,我們的事業將悄然無聲地存在下去②”。毛主席在《為人民服務》中對我們共產黨和共產黨所領導的革命隊伍的使命做了界定,“我們都是來自五湖四海,為了一個共同的革命目標走到一起”“完全是為著解放人民的,是徹底的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薄爸袊嗣裾谑茈y,我們有責任解救他們,我們要努力奮斗。要奮斗就會有犧牲,死人的事是經常發生的。但是我們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數人的痛苦,我們為人民而死,就是死的其所?!敝袊伯a黨自誕生以來就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接過了馬克思崇高使命的接力棒,始終將為人民服務,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作為自己的神圣使命。

在當代中國,“為人類幸福工作”就是指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為絕大多數人服務,這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核心,是共產主義思想與中國傳統文化“民本思想”的有機結合。

二、用“為人類幸福工作”使命指引當代大學生人生方向

人在社會生活中,扮演各種各樣的社會角色,總要擔當各種各樣的任務和責任。用“為人類幸福工作”使命指引當代大學生人生方向,基于以下三個原因:

首先,樹立“為人類幸福工作”的使命是黨和人民對當代大學生的要求和寄托。大學生是黨和人民事業發展的生力軍,從大學生的數量來看,大學生是一個龐大的群體,每年都有七百余萬大學生畢業;從大學生的質量來看,大學生是一個重要的群體,接受高等教育,具有較高的科學文化素質和思想政治素質。當代大學生只有自覺地樹立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意識,才能主動地將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融為一體,發揮一批批大學生的力量助力中國夢的實現。

其次,用“為人類幸福工作”的使命指引人生方向是大學生成長成才的內在要求。大學生處于生理、心理由不成熟向成熟過渡的階段,當代大學生只有用為人民服務這個神圣使命指引人生方向,才能使自己在為他人、為社會做貢獻的同時,從他人、從社會那里獲得物質上的收益、才智上的鍛煉、精神上的提升。

最后,“為人類幸福工作”是大學生抵制各種錯誤人生觀影響的武器。當代中國正處于經濟全球化、世界多極化、文化多元化、社會信息技術迅猛發展時期,在大學生的成長思想開放,存在著諸如:理想信念缺失或不堅定、拜金主義和享樂主義盛行、社會責任感缺乏出現極端個人主義等不可忽視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這也反映了他們沒有正確處理好完善自身與造福社會的關系,忽視了個人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只有用“為人類幸福工作”的使命引導當代大學生的人生方向,才能扣好人生的第一??圩?。

三、當代大學生的歷史使命

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際遇。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作為確定的人,現實的人,你就有規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務。至于你是否意識到這一點,那都是無所謂的。這個任務是由你的需要及其現存世界的聯系而產生的。③”當代大學生成長于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時期,思維上的開放性和多元性也遠遠大于以往任何一茬人,同“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實現完全吻合,大學生是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要主動擔負起時代責任和歷史使命。

首先,要樹立為人民服務的使命觀,正確處理完善自身與服務社會的關系。換言之,就是要將我的夢和中國夢平衡好,處理好個人理想和社會理想的關系。對當代大學生而言,完善自身、個人夢想的追求的必然歸宿是服務社會、中國夢的實現。

其次,要樹立堅定的馬克思主義理想信念。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理想信念主要是指社會政治方面的理想信念,但它體現在人們的生活、職業和道德生活等各個方面,堅定馬克思主義信念,就是要用馬克思主義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分析、解決實現使命過程中的困難和誘惑。再次,要努力提高以思想政治道德法制素質、知識能力素質和身體心理素質等為內容的綜合素質。思想政治素質在綜合素質中處于關鍵地位,決定著大學生的政治意識、看齊意識;知識素質是能力素質的基礎,能力素質是知識素質的外化;健康的身體素質是良好的心理素質的物質基礎,良好的心理素質是健康的精神機能。

最后,要注重實踐的根本作用,積極參加社會實踐。社會實踐是實現歷史使命的必然途徑,是實實在在的行動,當代大學生要在社會實踐中與時代同步伐,與祖國同呼吸,與人民共命運,提升自己為人民服務的黨性修養,提高自己為人民做事的能力。只有這樣,當代大學生才能擔起并推動歷史使命的實現。

注釋:

①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59.

②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59-460.

③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329.

參考文獻:

[1]李張容.當代大學生的歷史使命及其確立依據——兼論其擔負歷史使命的思想政治素質要求[J].學術論壇,2016(3).

[2]何會寧.青年大學生歷史使命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0(9).

作者簡介:李瑩瑩(1994—),女,山西長治人,碩士生在讀,思想政治教育專業。

猜你喜歡
使命大學生
第29屆世界大學生 冬季運動會精彩掠影
大學生就業趨勢
大學生“雙創”進行時
暑假調查 45%的大學生僅給自己放十天假
新形勢下做好基層黨校工作的對策和建議
論川端康成作品中的民俗美
農民工子女融合教育:教師的角色與使命
黨中央給大學生留下啥印象?
慢養心靈,靜待花開
新學期大學生網球裝備精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