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化環境下小學科學課堂的合作學習分析

2018-08-27 08:35劉大偉
報刊薈萃·上半月 2018年8期
關鍵詞:科學課堂信息化環境小學教學

摘 要:小學是學生認知的啟蒙階段,也是學生行為習慣基礎奠定的關鍵時期,在這一時期,為了確保學生正面意識與習慣的養成,合作學習的開展十分重要,特別是在科學課堂上,自主的知識探索十分重要,所以為激勵學生積極自主的參與進課堂中,教師更應當深入思考合作學習策略的應用,并且要結合當前的信息化趨勢思考改革策略,以確保合作學習在科學教學中的優勢得以體現。

關鍵詞:信息化環境;小學教學;科學課堂

信息化時代的來臨,給社會各個領域的發展都帶來了改革的契機,對于小學的科學教學來說亦是如此,科學是一門涉獵廣泛的豐富多彩的科目,對于學生的認知建設有著重要的意義,而借助信息平臺,能夠讓學生了解到更多的事物,看到更廣闊的世界,這與科學教學的本質是相符合的。而合作學習模式也正與學生小學階段的學習需求相符合,是在科學教學過程中有很大應用優勢的重要教學方式,所以文中將進一步對其應用展開分析,提出有利意見。

一、信息化環境下小學科學教學中合作學習的重要意義

合作學習是教學領域中長久存在的一個概念,主要是指學生為了完成共同的研究探索任務,進行明確的責任分工,開展相互配合幫助的學習。意在幫助學生養成相互理解配合的習慣,在共同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實現自我價值。這樣的教學思想,顯然與當前的教學需求相符合,特別是在小學階段,對于學生良好意識與習慣的養成是各科教學的首要任務,所以合作學習方式的應用十分重要,而且小學的科學教學,涉及的內容十分廣泛,具有研究性的特點,更是適合開展合作學習的科目,在科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合理利用合作學習方式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能夠讓學生更快投入課堂,掌握學習探索的主動權。但是在以往的時代背景下,缺乏信息技術的支持,學生的課下研究與任務的完成依然多數要依靠教師的指導,因為學生并沒有能夠隨時獲取相關信息的途徑。但是在當前的信息化背景下,小學科學的合作學習卻面臨著完全不同的局面,信息技術的發展與普及,使得學生有更多的途徑去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獲取所需的信息,所以合作學習也能夠真正向著完全由學生主導的方向發展[1]。而教師只需要針對學生無法在網絡上查找到的,或是無法理解的部分內容給予一定的提示,這樣會讓學生進一步擺脫對教師的依賴,積極投入到學習探索過程中,收獲更多,所以我們有必要針對小學科學教學中合作學習方式的應用進行探討,確保合作學習優勢的體現。

二、信息化環境下小學科學課堂合作學習的應用策略

(一)擺脫教學限制

無論對于哪個科目的教學,過度的局限都是最為不利的要素,固定的教學十點、地點,內容,會讓學生所認知的世界受到局限,所以為確保教學的質量與效率,教師必須要盡可能擺脫各方面條件的限制,小學科學的合作學習亦是如此。特別是在信息時代下,學生的許多疑惑,都能夠借助自主的網絡查詢去獲得相關信息,對于合作學習來說更是有利的局面。所以教師應當更積極的順應趨勢開展更加自由化的合作學習,讓學生擺脫桎梏,自主的展開合作探索,體現自身的能力。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下針對某一堂課程的內容去共同制作一期科普小報,不同的學生可以負責不同的版塊,缺乏了解的信息,可以從網絡上去查找,而不是一定局限在教材內,與課程主旨接近即可,在各版塊制作完成后,可以相互審核,提出意見以確保各版塊內容更完善,之后在組合起來,成為完成的一期小報。在這樣的任務環境下,學生有了更大的發揮空間,有了獲取信息的途徑,自然會更加積極的放開手腳去做,這有利于學生自我價值實現,也有利于學生合作能力的強化[2]。

(二)合理規劃分角色

合作學習在于相互的配合,所以小組成員之間,必須要密切配合,要有各自不同的優勢,才能確保起到相互促進的作用,在科學課堂的合作學習過程中亦是如此。所以為確保學生的各方面優勢得以體現,教師的合理角色分配是重要的基礎。學生具備不同的特長,在合作過程中,可以擔任不同的角色,起到不同的作用,例如以制作一期科普的小視頻為目標,擅長寫作的學生,可以事先收集相關內容,組織成視頻解說的臺詞,擅長朗誦解說的學生,則可以擔任解說員,對節目的內容進行講解,擅長實踐執行的學生,則可以對一些實踐環節(如科學小實驗等)進行現場操作。根據學生的能力去合理進行角色分配,學生自然會認識到自身的能力所在,可見這是實現學生自我價值體現的重要過程,是讓學生更加積極進取的動力。

(三)將合作學習與生活實際相融合

科學是在人類社會發展需求下所誕生的知識,是促進社會發展的動力,也是實際應用于社會的知識,所以如果過度傾向理論化,脫離了實際,便違背了科學的本質。為此教師必須要進一步將理論與生活實際結合起來開展教學,以學以致用為核心目標,去規劃合作學習,設定學習研究的目標,確保學生能夠理解知識在生活中的體現,并且養成在生活中不斷發現知識的習慣。要讓學生了解生物,不妨讓學生去實際體驗飼養并觀察不同的生物,了解其生物特征、生存環境等各方面信息,并了解到生物之間的共通點與差別性等等,學生在實際研究探索的過程中會愈發體會到自己通過書本獲得的認知是有一定局限的,并且不斷去進行更深入的研究,這是科學學習最有利的局面[3]。

三、結語

信息化的時代,給各科教學都帶來了很大的正面影響,小學的科學教學亦是如此,在信息化的背景下,小學科學的合作學習過程中,學生能夠獲得更多的素材,所以學習與研究的效率自然更高,因此教師應當更積極的開展合作學習,促進學生的學習自主性提升。

參考文獻:

[1]謝日旺.信息化環境下小學科學課堂的合作學習[J].小學科學(教師版),2018(03):32.

[2]張英.多媒體在提高合作學習效率中的策略[J].中小學電教(下半月),2017(01):96.

[3]張屹,白清玉.信息化教學模型APT的構建與設計——以小學科學課程“掃一掃,更精彩”為例[J].湖北教育(教育教學),2015(05):27-28.

作者簡介:劉大偉,吉林省榆樹市靳家小學校。

猜你喜歡
科學課堂信息化環境小學教學
讓科學課堂更加有序、有效
創設情境,引發頭腦風暴
淺析信息化環境下中小企業內部控制
游戲教學法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
淺論小學課堂激勵性評價遵循的原則
利用家庭資源延伸科學課堂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