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意識形態工作在精準扶貧攻堅中的引領作用

2018-08-27 04:24廖求明
南方企業家 2018年11期
關鍵詞:引領作用精準扶貧黨建

廖求明

摘要: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注重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廣西翔路建設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翔路公司”)在助力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過程中,充分發揮黨委領導政治優勢,高度重視并融入意識形態工作,堅持“志、智”雙扶為內容,打造“黨建+精準扶貧”工作模式,做到“真扶貧、扶真貧”,鑄造了一把精準脫貧的攻堅利器。本文就該公司精準扶貧工作案例,淺析黨的意識形態在精準扶貧工作中的作用,如何運用科學有效的方法,為基層企業脫貧攻堅工作貢獻一些思路。

關鍵詞:國有企業;意識形態; ?精準扶貧;“黨建+”; 引領作用

國有企業意識形態工作對精準扶貧攻堅的重要性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一直致力于解決貧困問題,從農村體制改革扶貧、國家大規模開發式扶貧到國家“八七”扶貧攻堅計劃,再到新世紀農村扶貧開發,取得了一定的脫貧成效。黨的十八大以來,截至2018年末,我國農村貧困人口已從2012年末的9899萬人減少至1660萬人,貧困發生率從2012年的10.2%下降至1.7%。在脫貧攻堅戰進入決勝時期,剩余貧困人口的貧困程度更深、自我發展能力更弱、脫貧難度更大,他們不僅是物質貧困還有較嚴重的思想和文化貧困。主要表現,一是貧困地區偏遠、偏僻,貧困戶分散,不利于扶貧工作的開展;二是因上一個原因導致貧困地區教育落后,貧困地區人們無法接收新時代新思想,逐漸形成貧困思維,阻礙了扶貧方案落地實施;三是貧困與教育惡性循環,貧困地區人們越來越跟不上時代的飛速發展,限制了既定扶貧措施的力度與效度;四是受思想局限,各地區對脫貧攻堅的認知參差不齊,基層扶貧工作隊伍政治敏感、政治意識還不夠高,這就要求創新扶貧思路和舉措,需要從意識形態層面入手突破思想壁壘。

意識形態工作為精準扶貧做好方向引導

意識形態是一定社會的觀念上層建筑,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號召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讓我們對意識形態工作的極端重要性有了更清醒、更堅定的認識。作為國有企業,職責使命所在,我們自覺地不斷強化扶貧工作意識,扶貧責任意識,把意識形態工作作為參與精準扶貧、脫貧攻堅的重要工作來開展,把干部職工意識形態統一到精準扶貧、脫貧攻堅的行動中去,堅決打贏這場關鍵戰役。

意識形態工作為脫貧攻堅補足精神動力

面臨脫貧攻堅決勝時期的種種挑戰,國有企業始終牢牢掌握著意識形態話語領導權,唱響主旋律、傳遞正能量,營造起國企踐行社會責任、關注支持并參與脫貧攻堅的良好氛圍。國有企業具有立體全方位的宣傳陣地,重視思想文化建設,堅持不斷創新宣傳形式、豐富宣傳內容、拓寬宣傳陣地,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致力于在統一思想、凝聚力量、鼓舞干勁、增強實效上下功夫,以自身改革發展穩定推動地方社會經濟發展,以實際行動為打贏脫貧攻堅戰補足“精神動力”。

意識形態工作是助推脫貧攻堅的有力抓手

抓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建設的重要內容,國有企業堅持實行黨組織書記“第一責任人”,班子成員“一崗雙責”,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意識形態新格局,領導干部的政治意識、大局意識和憂患意識不斷增強,重視守住用好意識形態主陣地,把好意識形態方向盤,緊緊抓住“失不再來,時不我待”的發展意識,用好機遇,不斷研究和探索扶貧攻堅的新思路,切實把機遇轉化為精準扶貧、脫貧攻堅的動力,同時主動協調主流媒體,積極實踐精準脫貧新舉措,大力宣傳脫貧攻堅創新典型、先進經驗做法,有效推動脫貧攻堅。

打造“黨建+”意識形態,助力精準扶貧

廣西翔路建設有限責任公司作為負責實施所承接的62個普通國省干線公路項目的前期工作、建設管理及項目移交等全過程管理、建設總里程4500公里的國有企業,積極探索公路建設與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結合的方式方法,主動參與對區內邊遠山區和貧困地區的“精準”扶貧。

強化黨建引領,精準制定扶貧方案

該公司注重把意識形態延伸到公路項目最基層,做到公路修建到哪里,黨支部就覆蓋到哪里,意識形態工作也延伸到哪里,扶貧工作也就開展到哪里。黨委組織成立扶貧辦公室,利用基層開展征地拆遷工作之際,安排工作隊員深入項目沿線貧困家庭走訪調研、收集貧困戶的家庭人口、勞動能力狀況、主要經濟收入來源、致貧原因、子女入學情況、就業意向等基本信息,拜訪當地人社局和教育局等相關單位了解貧困家庭就業、入學情況,全面剖析面臨的困難,實事求是制定幫扶方案。

充分整合資源,全員聚力脫貧攻堅

翔路公司立足公路項目建設實際,整合承建公路項目的設計、施工、監理等參建企業,因地制宜,積極為貧困戶勞動力輸送、大學生實習、勞動技能培訓等提供平臺,有步驟有計劃地開展貧困幫扶措施。同時整合公司內部資源,組織基層黨支部參與購買貧困戶特色養殖產品的愛心扶助活動,實現就地消化,就地脫貧,有效加快了項目沿線脫貧攻堅步伐。

創新“黨建+”模式,脫貧攻堅成效顯著

經過不斷地探索實踐,翔路公司形成了一套“造血和輸血協同互動”的扶貧新方案,即將路網建設與脫貧攻堅有機銜接,創新“黨建+”精準扶貧模式,重點打好“黨建+”和就業、教育、技能、愛心扶貧的組合拳,并積極培育“黨建+”工作品牌,系統推動企業參與脫貧攻堅工作。

實施“黨建+”精準扶貧取得顯著成效

“黨建+”就業扶貧,“家門口就業”鼓足脫貧動力

翔路公司承接的公路項目面向環江縣貧困戶勞動力提供測量工、現場施工員等管理崗以及砌筑工、鋼筋捆扎、焊工、保安等勞務崗,提供免費崗前體檢、崗前交底、后期跟蹤服務、一對一“導師帶徒”、免費食宿等一站式就業服務。經過推薦動員,10人實現了就地就近就業,部分勞動力已成長為技術骨干,收入水平得到明顯提升,家庭人均收入跨過貧困線,實現了“一人就業,全家脫貧”。

“黨建+”教育扶貧,以“扶智”阻斷貧困代際傳遞

一是結合公路項目建設實際,為貧困學子提供與他們所學專業對口的施工、財務、文秘等實習崗位,安排青年骨干指導教學,組織參加企業文化活動,幫助他們積累社會實踐經驗,以授人以漁的方式,積極促使貧困群眾在發展實踐中長見識、長本領。二是頒發助學金,解決就學資金。在貧困大學生即將結束實習之際,翔路公司動員廣大職工為“環江學子助學金”募集資金,發放給貧困學子,幫助解決其返校路費及學習生活所需,遏制因學致貧,阻斷貧困代際傳遞。

“黨建+”技能扶貧,以“扶志”鞏固精準脫貧成效

翔路公司建立“就業扶貧技能培訓基地”,面向貧困群眾勞動力免費提供扶貧政策、安全知識、操作技能、權益保護等教育培訓。培訓基地成立以來,共各公路項目培訓基地開展橋梁、砌體、路基等技術工種技能培訓達1600余人次,有效提高了職業素養和勞動技能,激發脫貧內生動力,消除“等、靠、要”的惰性思想,推動貧困勞動力向產業工人轉變,最終完成“輸血式”扶貧向“造血式”扶助轉變,實現可持續穩固脫貧。

“黨建+”愛心扶貧,落實產業扶持實現就地脫貧

結合貧困地區實際地理環境、人文風俗情況,開發供應鏈市場,幫助貧困地區開發產業自力更生。如翔路公司組織在建路網項目與環江縣明倫鎮三個對口扶貧村7戶特困戶簽訂了《愛心認購協議書》,以高于市場價200元的“愛心價”認購特困戶養殖的香豬,幫扶不能外出務工的特困群眾發展香豬養殖,受到貧困戶和員工的歡迎。據估算,該措施每年可為每個貧困戶增收1.2萬元。

結語

修一條路,扶一路貧。國有企業深化“黨建+”精準扶貧舉措,用扶志扶智的方法,徹底斬斷窮根,是貧困群眾在精神上先富起來,才能從根本上幫助貧困群眾擺脫貧困。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企業,要持續加大參與精準扶貧力度,為貧困邊遠山區打造更多旅游路、產業路、扶貧路和富民路,釋放出更多的建設紅利,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進一步彰顯國企的政治責任感和社會責任感。

(作者單位:廣西翔路建設有限責任公司)

【參考文獻】

[1]袁利平. 論習近平教育扶貧戰略思想[J]. 甘肅社會科學, 2018, No.234(03).

[2]陳瑩. 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的工作建議——以貧困心理學為視角[J]. 經濟師, 2018, No.353(07).

[3]黃占兵. 堅持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助力內蒙古打贏脫貧攻堅戰[J]. 實踐:思想理論版, 2018.

猜你喜歡
引領作用精準扶貧黨建
作為一名藏區小學教師要以師德教好學生
幼兒園教學管理人員在“園本教研”中的引領作用
引領要扎實發展更高效
新形勢下切實解決國企黨建工作弱化虛化問題的思考
發揮學生黨建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引領作用
“精準扶貧”視角下的高校資助育人工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