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濃度羅哌卡因用于超聲引導下肌間溝臂叢神經阻滯的麻醉效果

2018-08-29 11:32王勇兵卓秋貴
中國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 2018年8期
關鍵詞:肌間麻醉藥臂叢

王勇兵,卓秋貴

(漳州市第三醫院麻醉科,福建 漳州 363000)

臂叢神經阻滯是將局部麻醉藥注入臂叢神經干并使所有支配的區域產生神經傳導阻滯的麻醉方法,常用于手、上壁、前壁及肩部的各種手術。其阻滯效果好、成功率高,且在超聲引導下實施麻醉,能夠提高麻醉成功率[1]。但臂叢神經阻滯會引起神經功能障礙,加之被阻滯的神經在用藥前已經出現損傷,使用麻醉藥后會進一步加重神經功能障礙[2-3]。研究結果表明,不同濃度局部麻醉藥的麻醉效果不同[4]。本研究探討了不同濃度羅哌卡因用于超聲引導下肌間溝臂叢神經阻滯的麻醉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來源

選取2017年6月至2018年2月漳州市第三醫院收治的擬行上肢手術的患者82例。納入標準:美國麻醉醫師協會分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為Ⅰ—Ⅲ級,均能耐受手術;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及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5]。排除標準:長期使用抗凝血藥者;有局部麻醉藥過敏史者;合并肝腎功能異?;蜓合到y功能障礙者;糖尿病者[6]。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A組和B組,每組41例。A組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16例;年齡22~65歲,平均(43.5±2.6)歲;ASA分級:Ⅰ級17例,Ⅱ級13例,Ⅲ級11例。B組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18例;年齡22~67歲,平均(44.5±2.7)歲;ASA分級:Ⅰ級15例,Ⅱ級14例,Ⅲ級12例。兩組患者基線資料的均衡性較高,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由同一位麻醉醫師完成麻醉,患者入手術室后,嚴密監測生命體征,并給予面罩吸氧。麻醉阻滯前靜脈注射咪達唑侖0.03 mg/kg和芬太尼1 μg/kg,囑患者保持平臥,常規消毒鋪巾,并在超聲探討的定位下,在探頭上套上無菌套,設置探討頻率為6~13 MHz,獲取臂叢神經的超聲影像,在超聲引導下進針至目標神經,注入麻醉藥。A組患者給予0.3%羅哌卡因(規格:10 ml∶90 mg)20 ml進行麻醉。B組患者給予0.4%羅哌卡因(規格同上)20 ml進行麻醉。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的麻醉效果、麻醉阻滯起效時間(包括橈神經、尺神經、正中神經及肌皮神經)。記錄術后24 h內患者并發癥情況,包括惡心、嗜睡、呼吸抑制及煩躁。

1.4 療效評定標準

患者術中無痛,術中未追加麻醉藥或追加芬太尼<3 μg/kg即完成手術,為麻醉效果良好;患者術中出現疼痛或躁動,術中追加芬太尼>3 μg/kg方可完成手術,轉為全身麻醉,即為麻醉效果差。

1.5 統計學方法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的麻醉效果比較

A組患者的麻醉效果良好率為92.68%(38/41),明顯高于B組的82.93%(34/4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438 9,P=0.035 1)。

2.2 兩組患者麻醉阻滯起效時間比較

A組患者橈神經、尺神經、正中神經和肌皮神經的麻醉阻滯起效時間明顯短于B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麻醉阻滯起效時間比較Tab 1 Comparison of onset time of anesthesia block

2.3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A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B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例(%)]Tab 2 Comparison of complications between two groups [cases(%)]

3 討論

肌間溝臂叢神經阻滯麻醉是上肢手術患者最常用的麻醉方式。以往臨床多通過盲探操作形式進行麻醉,因此麻醉成功率不夠高,且會給患者帶來一定損傷,并引發一系列并發癥[7-8]。隨著超聲技術在臨床的廣泛應用,在超聲引導下實施肌間溝臂叢神經阻滯麻醉,可在直視下進行穿刺,保證穿刺的準確性,提高麻醉阻滯成功率。

選擇理想的麻醉藥是確保麻醉效果的前提,羅哌卡因與布比卡因的化學結構類似,但與布比卡因比較,羅哌卡因的安全性更高。羅哌卡因屬于純鏡像體長效酰胺類局部麻醉藥,能起到鎮痛和麻醉的雙重效應,低劑量可產生感覺阻滯并伴有非進行性運動神經阻滯,即使加用腎上腺素也不會改變羅哌卡因的阻滯強度和持續時間。研究結果表明,羅哌卡因是介于利多卡因和布比卡因之間的藥物,羅哌卡因的麻醉效果好,對中樞神經的毒性小,能夠產生感覺和運動阻滯分離的特征,是區域神經阻滯的首選藥物[9-11]。但若加大羅哌卡因的劑量就會引起中樞神經系統及心血管系統的不良反應,還會增加麻醉風險。馬冬梅等[12]的研究結果表明,羅哌卡因存在一定程度的神經毒性,同時具有減少血供的作用,可能加重或誘發神經內血供失代償,從而加重神經損傷,延緩上肢功能的恢復。因此,臨床對于羅哌卡因的最佳劑量選擇尚未達成一致。本研究結果顯示,A組患者的麻醉效果良好率明顯高于B組;A組患者橈神經、尺神經、正中神經和肌皮神經的麻醉阻滯起效時間明顯短于B組;A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B組,上述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低劑量羅哌卡因的麻醉效果更理想和安全,與劉巖等[13]的研究結果相符。

綜上所述,小劑量羅哌卡因用于超聲引導下肌間溝臂叢神經阻滯的麻醉效果顯著,鎮痛效果理想,術后并發癥少。

猜你喜歡
肌間麻醉藥臂叢
世界首例無肌間刺鯽魚問世
超聲引導下肌間溝聯合腋路臂叢神經阻滯麻醉效果的臨床研究
右美托咪定和地塞米松作為臂叢神經阻滯添加劑的臨床療效
三級庫藥品管理模式在麻醉藥管理中的臨床應用探討
超聲引導下肌間溝結合腋路臂叢神經阻滯用于患兒上肢手術的價值
超聲引導臂叢神經阻滯用于上肢手術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
草魚肌間骨形態學觀察與分析研究
3D臂叢解剖動畫在麻醉解剖教學中的應用價值研究
3.5%利多卡因眼用凝膠的研究進展
常用局麻藥的藥代動力學研究概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