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道德與法治“點對點”教學模式淺析

2018-08-30 20:16龔承成
成長·讀寫月刊 2018年8期
關鍵詞:點對點自主學習素質教育

龔承成

【摘 要】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道德與法治教學尤其是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追求的更多是使學生通過學習養成“學會學習、學會思考、養成正確的思想觀和價值觀”的目的?!包c對點”課堂教學模式是把課堂教學分為三個環節:知識獲取→能力提升→情感激發。該模式是通過師生共同對教學問題的探究,學生的主動參與,在探究活動中得到深層次的情感體驗的一種學習活動。他體現了優化課堂教學模式,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全面落實素質教育的思想。

【關鍵詞】素質教育;自主學習;優化課堂教學模式

教師以教書育人為本,作為一名道德與法治教師我們的主要工作就是上好每一節課,按時并且高質量的完成每節課的教學內容,并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因此在我的教學過程中我一直立志于尋找一種最有效的教學模式來進行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的教學,經過長期實踐,我發現“點對點”的教學模式對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具有重大借鑒意義。下面我將結合自身在教學過程中運用“點對點”模式進行的《透視“追星”》一課的課堂實例談一談“點對點”教學模式的具體運用。點對點教學模式的中心主要是圍繞教學目標,以激發學生興趣為手段,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的一種教學模式。

如《透視“追星”》一課,教學目標有三:(1)知識目標:認識到“追星”是一種正?,F象,理解“追星”的原因,了解“追星”的利與弊;(2)能力目標:正確認識“追星”現象,能夠深刻剖析“追星”的利與弊,學會將“追星”轉化為自己前進的動力;(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走出盲目“追星”的誤區,樹立正確的“追星”觀念,做自己的主人。在這課的三維目標指導下具體做到以下幾點:

一、采取學生自主學習為主,教師引導為輔的方式,獲取知識目標

教師讓學生利用教師自主編訂的《導學案》,通過預習教材讓學生自主完成導學案的自主學習部分,然后以小組形式展示答案。完成后,教師通過板書展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讓學生對基礎部分質疑,提出問題,學生分小組自主解答,對學生不能解答的由老師來解答。通過這樣使學生既能發現問題,也能解決問題,促進生生互動,師生互動,達到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素質教育目標。

二、采取學生分小組討論,教師重難點講解的方式,獲取能力目標

通過導學案合作探究部分讓學生分小組討論所列問題,然后請每小組發言人上臺講述自己是否有追星的現象,自己崇拜的明星是誰,為什么崇拜他(她),讓學生在講述中理解“追星”是一種普遍現象。并且從每小組發言人講述的崇星現象中讓學生總結“追星”的原因,然后組織辯論賽活動,把學生分為正反兩方分別分析“追星”的利與弊,達到解決“追星”利與弊這一重點問題。最后以某位同學正確的追星方式為示范,說明只要正確的追星就能夠促使自己不斷進步,把追星轉化為自己前進的動力,從而達成本課的教學能力目標。在這一階段充分發揮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優化了老式的“滿堂灌”教學模式,充分體現了素質教育思想。

三、采取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的方式,促進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的實現

新改編的道德與法治教材是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的基本載體,也是對學生進行情感、態度、價值觀教育的重要教學媒介。在《透視“追星”》一課中,我通過設計活動環節“我秀我星”達到生生互動,設置問題“追星”本質無優劣,適度的追星有什么積極作用?過度的盲目追星又會有什么消極的作用?通過小組辯論賽對對碰,讓學生積極參與討論,教師適當引導,并配以相應圖片和視頻,加深學生對其的理解和興趣,從而達到學生自主明辨是非,選擇正確的追星方式,推動學生把追星的積極方面轉化為自身前進的動力。這一階段通過循循善誘,方向引導的方式,讓學生自主產生對待追星的正確態度,而不是教師一言堂的知識呈現,學生被動的接受。

四、點對點模式開展中應注意的問題

1.點對點教學模式的關鍵是對教學目標問題的設計上,好的問題能夠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引導學生思考。故問題必須緊扣教材、抓住重點、把握難點。提出的問題既要凸現基礎知識,又要刺激思維,開發智力,培養探究能力。同時又不能過于的生澀難懂,必須讓學生能夠在教材當中能夠找到相關表述,給予教學目標問題的參考,才能讓學生思考得有方向。

2.小組討論和展示環節應采取豐富多樣的形式。如口頭講述、角色扮演、多媒體演示、小品、辯論賽等。本節課我就采用了口頭講述故事、辯論賽、多媒體展示圖片和視頻的方式,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要注意在學生討論成果展示時,教師要指導學生表述條理清晰、言簡意賅、通俗易懂,這需要一個訓練的過程。

3.教學環節必須合理銜接。點對點教學模式是一種復合式教學模式,教師在使用時必須注意好三個環節的合理銜接,即過渡很重要。過渡語言不能太生澀,太累贅,過渡的思路要清晰,讓人有一種順其自然之感。故這種銜接是知識的合理銜接、思維的合理銜接和語言的合理銜接。

4.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在其中扮演的是一個組織者的角色,學生是具體的參與者,因此要尊重學生的獨到見解,真誠交流自己的感受和體會,使學生在合作中學會學習、學會交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的主導作用。

5.要實現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的實現必須要在前兩個環節做好鋪墊,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在感受中收獲,在收獲中成長。

“點對點”教學模式是在道德與法治三維教學目標的充分運用下,結合新課改提倡的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運用小組討論的方式,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充分體現了素質教育的教學目標。另一方面在教學改革進行的如火如荼的當下,每種模式都有其優勢的一面也有其劣勢的一面,重要的不是要采取何種模式,而是哪一種模式適合自身當下的教學環境,俗話說“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探索永遠在路上!

參考文獻:

[1]文佳慧.小組合作教學模式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中的運用研究--以西安鐵一中濱河學校為例[D]陜西:陜西師范大學,2017.

[2]安海.教師在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改進教學方法[J]山東省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9(03).

[3]張麗.淺談初中教育教學中如何構建高效課堂[J]才智.2017(14).

[4]王雪飛.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的互動教學方式分析與研究[J]考試周刊.2017(76).

猜你喜歡
點對點自主學習素質教育
“點對點”幫2萬名農民工返崗
OptiX155622H設備點對點以太網透傳業務故障分析
論美育中的音樂教育與素質教育中的音樂教育
如何有效滲透素質教育理念
便攜式點對點可見光通信終端的實驗研究
點對點紅外通訊裝置的設計
關注基礎教育階段中的素質教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