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代平水縣相關問題考辨

2018-09-04 09:22仝建平
史志學刊 2018年4期
關鍵詞:絳州金史胡天

李 瓊 仝建平

(山西師范大學歷史學院,山西臨汾041004)

河東南路為金代重要區域,其路治長期設于平陽府,金末遷治晉安府,后于晉安府置平水縣。平水為臨汾盆地的河流,平陽因居于平水之陽而得名,平水又是平陽的別稱,金元平陽刻本又稱平水本。平水縣、平陽、平水、平水本這些概念,各有所指又相互聯系,很容易混淆。對于平水縣,之前雖有學者在研究河東南路行政區劃及平水刻本時有所涉及,但沒有專門考證。因此,通過收集相關文獻資料,欲對平水縣相關問題進行研究,將其與平陽、河流之平水、平陽別稱之平水、平水刻本這些概念一個個剝離,厘清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在研究過程中發現李昌憲《金代行政區劃史》、劉振中《平陽版刻圖說》二書中皆因混淆了平水和平水縣而有錯誤之處,文中對此皆有交待。

一、平水縣治所考辨

平水縣,《中國歷史地圖集(第六冊)》中《金·河東北路、河東南路》圖幅旁注文:“河東南路無考縣名絳州平水”[1](P56)譚其驤.中國歷史地圖集(第六冊:宋、遼、金時期).中國地圖出版社,1996.。目前,關于平水縣的治所學界眾說紛紜,大致存在四種觀點。筆者通過查閱資料,逐一考辨這些觀點,探究平水縣究竟治于何地。

第一種:在今山西臨汾市西北。如王颋先生《完顏金行政地理》中有:“平水縣。興定四年,析臨汾縣立平水縣,隸晉安府。按:平水縣,治今山西臨汾市西北西頭東南(《大清一統志》卷一三八:‘西平(平水縣故)城,在臨汾縣西北四十里’)?!盵2](P110)王颋.完顏金行政地理.香港天馬出版有限公司,2005.

《金史》將平水縣置于絳州轄縣中,載:“平水,興定四年七月徙置汾河之西,從平陽公胡天作之請也?!盵1](元)脫脫.金史·地理志下.中華書局,1975.(P637)可知平水縣興定四年(1220)將縣治徙于汾河之西,隸屬絳州。而興定二年(1218)十二月,“升絳州為晉安府,總管河東南路兵,降平陽為散府?!盵2](元)脫脫.金史·宣宗紀中.中華書局,1975.(P341)所以平水縣隸屬晉安府無疑,這一點王颋先生的觀點與《金史》所述一致。王颋先生認為平水縣為臨汾縣析置,治今山西臨汾市西北西頭東南。臨汾縣西部確實位于汾河之西,而且有平水發源于此,但臨汾縣是平陽府的轄縣,而且臨汾縣與晉安府之間還隔著平陽府的襄陵縣,并未直接與晉安府接壤,如何越過襄陵縣隸屬晉安府?雖興定二年(1218)始,晉安府為河東南路路治,河東南路皆屬其所轄,但臨汾縣境更確切的說應屬平陽府所轄。再者,筆者查閱《大清一統志》載:“西平城,在臨汾縣西北四十里?!盵3](清)穆彰阿,潘錫恩等.大清一統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P524)并無“平水縣故”四字,不知《完顏金行政地理》中這四字出現于此處依據為何?故王颋先生《完顏金行政地理》中所述平水縣治今山西臨汾市西北西頭東南,似有矛盾、牽強之處,還有待考證。

第二種:在今山西新絳縣。如毛春翔先生《古書版本常談》中:“就地方說,金刻的中心地區只有平水縣一處。平水在今山西境內,據說其地當在今新絳縣境,地頗偏僻,兵事難以波及,故有坊刻行世?!盵4]毛春翔.古書版本常談.中華書局,1962.(P40)

據《金史》,平水縣為興定四年(1220)七月徙置,興定年間正值蒙古向河東地區大肆進攻之時,金蒙在平陽、晉安一帶互相爭奪,戰爭頻繁,并非毛春翔先生所說的“兵事難以波及”。平水縣在金代屬絳州轄縣,金絳州境內位于汾河之西的有太平縣(治今山西襄汾縣汾城鎮)、正平縣(治今山西新絳縣)、稷山縣(治今山西稷山縣)。稷山縣境內汾河為東西走向,若在其境設縣,只能是位于汾河之北或汾河之南,故平水縣不在稷山縣境內。正平縣在金代是絳州的治所,其境內的汾河段大致呈東西走向,將縣境南北一分為二,東段的汾河大致沿正平縣界呈東北——西南走向。不管哪種走向,均與平水縣位于“汾河之西”的史實不符,由此推斷平水縣治所也不在金代正平縣境,即不在今山西新絳縣境。

第三種:在今山西襄汾縣古城鎮。如齊峰、李晉林《山西平水刻書業與中國古代出版》中:“唐貞觀十年曾徙縣于敬德堡(今襄汾縣古城鎮),疑金末平水縣即此地。恰在太平縣北、汾河之西。不敢臆斷,暫附闕疑?!盵5]齊峰,李晉林.山西平水刻書業與中國古代出版.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6).(P40)

首先,經過查閱雍正《山西通志》載:“《魏志》:真君七年置泰平縣。唐貞觀七年徙縣于敬德堡,今名故城鎮?!杜f志》:太平古城有二,一在縣北二十五里,今為古城鎮,其北即太平關也;一在縣東三十里,即移于關東者,后改為北固縣?!盵6](雍正)山西通志.中華書局,2005.(P1335)可知唐代曾經徙縣于敬德堡是在貞觀七年(633),并不是貞觀十年(636),而且唐代徙縣一事與金末徙置平水縣相隔587年,無法相提并論,僅因二者都曾徙縣且位置相近便認為是同一個地方,略顯牽強。又《欽定續文獻通考》載:“臣等謹按馬考,及唐、宋志無平水縣,而漢、晉、隋河東郡皆無此縣名,查金志此縣注云:‘興定四年徙置汾河之西’,則本有是縣,而非特置,大抵出自五代,或既廢金復,史皆未之詳也?!盵7](清)嵇璜,曹仁虎等.欽定續文獻通考.文淵閣四庫全書本(631冊).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P376)可知金之前各代皆無平水縣,故應為金代所置。雖然史料對于金興定四年(1220)徙置之前的史實也沒有記載,但可以確定與587年前唐代徙縣一事無關。而且《山西平水刻書業與中國古代出版》中說“不敢臆斷,暫附闕疑”,說明這種猜想也是不確定的。

第四種:余蔚《中國行政區劃通史》(遼金卷):“(后置)平水縣,興定四年七月置。治今山西襄汾縣南賈鎮一帶?!盵1]余蔚.中國行政區劃通史(遼金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P783)

金末,蒙古軍南下向河東南路發動猛烈進攻,興定二年(1218)十月“癸丑,下平陽”[2](元)脫脫.金史·宣宗紀中.中華書局,1975.(P340)。平陽府被攻占后,十二月金朝升絳州為晉安府并作為河東南路路治。晉安府處于金蒙交戰一線,守御河南之藩籬,其地位之重可想而知。興定四年(1220),“天作請以晉安府之翼城縣為翼州,以垣曲、絳縣隸焉。置平水縣于汾河之西,朝廷皆從之?!盵3](元)脫脫.金史·胡天作傳.中華書局,1975.(P2587)胡天作在晉安府東部設翼州之舉,既加強了對晉安府東部及南部的管理,又從側翼加強對蒙古的防御,緩解晉安府的壓力。平水縣恐怕也是因軍事原因而置,可使晉安府前線地帶多一層屏障,緩解蒙古對府治的直接攻擊。

在晉安府管轄范圍內且位于汾河之西的,除了前文排除的稷山縣和正平縣,還剩太平縣。汾河在太平縣境內為南北走向,其境大部分都位于汾河之西,若在此置縣,位置與史相符。徙平水縣于汾河之西,說明其縣治距離汾河不遠,如果遠的話,就會以其他比如山川、地名等參照物來確定其位置,以汾河作為參照物,可知平水縣治距離汾河較近。而且絳州段是汾河的下游地區,水流量大,利于取水灌溉,交通運輸便利。因此,若與上述條件相符合,則平水縣應治今山西襄汾縣南賈鎮中北部地區。這里距離汾河較近,且位于汾河之西,距離太平、正平也有一定的距離。最主要的一點是,平水縣位于晉安府治所正平縣北部,可與太平縣一道作為晉安府汾河之西的北部防御屏障,在蒙古軍南下進攻晉安府時消耗蒙古部分兵力。而且平水縣東有汾河作為天然屏障,在防御方面有一定優勢。故余蔚認為平水縣治今襄汾縣南賈鎮一帶是可取的。但是,汾河從南賈鎮東南的下魯村開始直至永固鄉南部都是呈東北——西南走向,若在南賈鎮南部及永固鄉設縣,與汾河之西的史實不符,因此平水縣治可能位于南賈鎮中北部地區。

平水縣雖然縣治位于汾河之西,但其轄境也有可能涉汾河以東,史料無相關記載,故無法得知其所轄四至八到的范圍。

二、平水縣存在時間考辨

關于平水縣的設置時間,李昌憲《金代行政區劃史》中認為平水縣為大定、明昌年間所置,“平水縣(1192前—1220?)按:檢《山右石刻叢編》卷二二,有《重修紀圣亭碑》。該碑金明昌三年(1192)壬子歲夏季月望日由承務郎、前太常博士兼校書郎、云騎尉、賜緋魚袋致仕平水毛麾謹記。則平水應置于此前?!盵4]李昌憲.金代行政區劃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P343)可知李昌憲認為碑文中“平水”指的是平水縣,故平水縣設置應該在明昌三年(1192)之前。但筆者認為此處的“平水”指的不是平水縣,而是平陽之別名?!爸率恕奔崔o官退休之意,可知平水毛麾退休前曾做過承務郎等官職?!督鹞淖睢肪砣酥休d,毛麾于大定二十七年(1187)作《磻溪集序》:“時大定丁未長至日。文林郎、前太常博士兼校書郎、云騎尉致仕平陽毛麾序?!盵5](清)張金吾.金文最.中華書局,1990.(P563)此處記載的“平陽”便與《重修紀圣亭碑》“平水”有所出入。但是,無論是“平水”還是“平陽”,都是指毛麾的籍貫。

平陽是今臨汾的古稱,最初源于春秋晉國的平陽縣。曹魏時析河東置平陽郡,唐天寶時為平陽郡,宋為晉州,金為平陽府,元初為平陽路,明、清仍為平陽府。經過這么多朝代的歷史積淀,久而久之,臨汾地區的人們都習慣以平陽來稱其郡望。宋熙寧九年(1073)的《晉州姑射洞新修功德記》中有:“晉,帝堯舊都,平河之陽,郡曰平陽?!盵1]王天然.三晉石刻大全·臨汾市堯都區卷.三晉出版社,2011.(P23)水之北為陽,故平陽因居于平水之北而得名?!芭R汾地勢高亢,旱田居十分之九……所恃以灌溉者惟平水、通利、利澤、南北永利五渠”[2](民國)臨汾縣志.成文出版社,1976.(P112)“維平水于諸水實長雄……水所溉,東瀕汾,西并姑射,甚廣?!盵3]王天然.三晉石刻大全·臨汾市堯都區卷.三晉出版社,2011.(P45)平水在臨汾農業方面的重要程度可想而知,因此人們也稱臨汾為平水。毛麾,“字牧達,平陽人”[4]姚奠中.元好問全集.三晉出版社,2013.(P754),自號稱“平水老人”,所以“平水”和“平陽”皆指毛麾籍貫,即今山西省臨汾市一帶。況且毛麾作《磻溪集序》時為大定二十七年(1187),比明昌三年(1192)的《重修紀圣亭碑》早五年,應該以《磻溪集序》為準。李昌憲先生對碑文理解有誤,故其認為平水縣置于1192年前是不準確的。

對于平水縣置縣時間,《金史·胡天作傳》載,興定四年(1220),“天作請以晉安府之翼城縣為翼州,以垣曲、絳縣隸焉。置平水縣于汾河之西,朝廷皆從之?!盵5](元)脫脫.金史·胡天作傳.中華書局,1975.(P2587)《金史·地理志》載:“平水,興定四年七月徙置汾河之西,從平陽公胡天作之請也?!盵6](元)脫脫.金史·地理志下.中華書局,1975.(P637)《胡天作傳》和《地理志》皆有平水縣在興定四年(1220)的記載,但一為“置”,一為“徙置”,既然“徙置”比“置”用詞更確切,那么便以“徙置”為準。平水縣在1220年徙置汾河之西,說明最晚在1220年已有平水縣。

對于平水縣廢于何時,史料中也無明確記載。蒙古軍興定二年(1218)十月攻下平陽,十二月晉安府升為路治。興定三年(1219)“靳和以所部歸蒙古,遂分澮水為界,南屬金,北屬蒙古?!盵7](乾隆)新修曲沃縣志.鳳凰出版社,2005.(P33)又“興定三年十一月,城破,貞與府官十余人皆死之?!盵8](元)脫脫.金史·粘割貞傳.中華書局,1975.(P2675)晉安府城破,形勢危急,所以興定四年(1220)才會升翼城為翼州,從側翼拱衛晉安府,防御蒙古南下的進攻。之前平水縣治所可能位于汾河之東,為防御蒙古才于1220年徙置汾河之西,與西側的太平縣在晉安府北部形成一道防御屏障,緩沖蒙古對府治的直接攻擊?!督鹗贰分薪鸫{州管八縣,而《元史》中絳州管正平、太平、曲沃、翼城等七縣,說明元代并無平水縣,可能1234年金朝滅亡以后平水縣就被取消建制。金末為了防御蒙古而置平水縣于汾河之西,金亡后,平水縣防御作用已失,于是元代又恢復金末置平水縣之前七縣的建制。姑且推斷平水縣存在時間可能為1220年前至1234年前后,更精確的時間還有待進一步尋找資料證明。

三、平水縣與平水的關系

平水一詞包含兩種說法,一是指平水,為河流名稱;二是指平陽,即今山西省臨汾市一帶。要想理清平水縣與平水的關系,首先要對平水作一番探究。

平水,民國《臨汾縣志》載:“蓋聞水經云:‘平水出平陽西壺口山,即書所謂壺口也。自壺口而西南二百余里曰平山,水潛出其下,曰平水?!盵9](民國)臨汾縣志.成文出版社,,1976.(P779)可知平水因發源于平陽西南的平山而得名,然后“東徑平陽城南,東入汾”[1](北魏)酈道元撰.譚屬春,陳愛平點校.水經注.岳麓書社,1995.(P93)?!督鹗贰さ乩碇尽份d:“臨汾,天會六年定臨汾為次赤,余并次畿,置丞、簿、尉各一。有姑射山、平水、壺口山、汾水”[2](元)脫脫.金史·地理志下.中華書局,1975.(P634),可知平水為平陽府臨汾縣的水系。按《山西省歷史地圖集》[3]山西省地圖集編纂委員會.山西省歷史地圖集.中國地圖出版社,2000.(P115)中的《水經注》載山西水系圖幅中,平水的流經區域也是在平陽府臨汾縣境內,但是因為圖中所繪河流較多,一些較小的河流就沒有入圖,因此只顯示平水干流的流經區域。但是平水支流眾多,便會流經其他縣境?!度龝x石刻大全·臨汾市堯都區卷》載,平水發源于平山,向東流經平水神祠后,“而平水分流,俗所謂十二官河,以溉臨汾、襄陵之田者也?!盵4]王天然.三晉石刻大全·臨汾市堯都區卷.三晉出版社,2011.(P81)從中便知平水分流后有眾多支流,俗稱十二官河,除了灌溉臨汾之地,又“自臨汾入鄰邑,余潤之迨于襄陵者猶三之一”[5](成化)山西通志.中華書局,1998.(P882),流經臨汾縣南部的襄陵縣。

據《金史》記載,胡天作于興定四年(1220)“封平陽公,以平陽、晉安府、隰、吉隸焉?!盵6](元)脫脫.金史·胡天作傳.中華書局,1975.(P2587)可知平陽府、晉安府都為胡天作所轄,故平水縣也在胡天作管轄范圍內。從名字來看平水縣名中“平水”二字肯定與平水有關,目前沒有資料證明平水是否流經絳州,可能平水的支流由臨汾入襄陵后又繼續向南流,進入太平縣后東流匯入汾河,胡天作在其流經之地設置平水縣,但這僅是猜測。就算平水不流經平水縣,平水既為平陽府重要水系,又是平陽的別稱,憑平水之名氣,胡天作借鑒平水之名給平水縣命名也是完全有可能的??梢哉f平水縣之名來源于平水。

四、平水縣與平水本的關系

平水本在中國版本學上享有盛名,一般指金元時期平陽一帶的刻本。平陽別稱平水,故又稱平水本,但平水本與金末平水縣無關。金代平陽府長期為河東南路總管府,作為金代北方的刻書中心,帶動了整個河東南路刻書業的繁榮。因此,在今山西臨汾、運城地區發現的刻本都可以算作平水本。學界有金代所置平水縣是平水本的刊刻地的說法,如毛春翔認為:“就地方說,金刻的中心地區止有平水縣一處。平水在今山西境內,據說其地當在今新絳縣境,地頗偏僻,兵事難以波及,故有坊刻行世?!盵7]毛春翔.古書版本常談.中華書局,1962.(P40)這一觀點將平水刻本局限于平水縣,顯然是沒有全面了解金末時局、平水本的刊刻狀況以及平水縣的立廢時間而得出的,故結論有失偏頗。

現存于山西絳縣衛莊鎮張上村太陰寺中的元大德元年(1297)《雕藏經主重修太陰寺碑》中記載寔公菩薩在天寧寺做住持時,“糾集門徒三千余眾,同心戮力,于河、解、隰、吉、平水、絳陽,盛行化緣,起數作院,雕造大藏經板,聲震天下?!盵8]柴廣勝.三晉石刻大全·運城市絳縣卷.三晉出版社,2014.(P30)但藏經還未雕完寔公菩薩就圓寂了,之后其門徒于大定十八年(1178)“補雕藏經板數圓備”[8](P31),完成了雕刻藏經的全部工作。劉振中《平陽版刻圖說》認為碑文中的“平水”指平水縣,平水縣與州府并列,“恰恰凸顯了平水在化緣、作院方面的特殊地位和作用,證實了刊本冠名‘平水’之時,仍然保留著平水縣建制?!盵9]劉振中.平陽版刻圖說.臨汾市三晉文化研究會,2013.(P4)筆者認為這樣理解是錯誤的?!兜癫亟浿髦匦尢幩卤分械摹捌剿敝傅牟粦瞧剿h,而是平陽府的別稱平水。平水、平陽皆為臨汾的別稱,不應將二者分開理解?!督鹗贰さ乩碇尽份d:“平陽府,上?!袝??!盵1](元)脫脫.金史·地理志下.中華書局,1975.(P634)《金文最》所載正大六年(1229)許古的《平水新刊韻略序》中:“近平水書籍王文郁。攜新韻見頤菴老人曰?!盵2](清)張金吾.金文最.中華書局,1990.(P596)《平水新刊韻略序》中的“平水書籍”便是《金史》中的“書籍”,“平水”便指平陽,可知金曾于平陽府設立“平水書籍”來管理當地書籍出版事務。平陽以其刻書的繁盛帶動了河東南路刻書業的發展,刻書范圍豈能囿于小小平水縣之內。而且能與河中府、解州、隰州等府、州級別并列的,也應屬于府、州級別,因此碑文中的平水指的不是平水縣而是平陽府。

劉振中《平陽版刻圖說》還提到:“冠以‘平水’的刻本,最早的是‘平水中和軒王宅’的《道德寶章》,刊于平水置縣八年后的金正大五年(1228);最晚的是‘平水中和軒王宅’的《滏水文集》,刊于平水廢縣三十五年前的元統二年(1334)”,他認為這些結論“只能是與平水置縣有關”。但這么認為顯然是錯誤的,因為他把“平水中和軒王宅”中的“平水”當做了平水縣。首先,平水縣可能于1234年前后就被取消建制,不可能在100年后的1334年刊刻《滏水文集》,能在1334年刻書的只能是平陽。其次,如果元統二年(1334)為平水廢縣35年前,那么平水縣就是在明洪武二年(1369)才被廢的,若如此,那么元代平水縣應該一直存在,但元代史料中并無平水縣所屬記錄。因此劉振中先生認為平水縣廢于明朝是錯誤的,“平水中和軒王宅”的刻書并不是刻于平水縣,而是刻于平陽。

目前關于金元時期平陽刻書的成果不多,劉振中的《平陽版刻圖說》便算其一。書中著錄金代平水本國內現存實物十三種及“四美圖”(又名“隨朝窈窕呈傾國之芳容”)、“關公像”(又名“義勇武安王”)刻圖兩幅,現根據此書內容將這些現存金刻本的情況進行整理,如下表。

《平陽版刻圖說》著錄金代平水本國內現存實物情況表

據上表,現存的十三種金刻平水本及“四美圖”“關公像”刻圖中,只有五個刻本可以確定具體的刊刻地,除平水書軒陳氏之外,還有解州天寧寺、平陽張謙、平陽姬家、平陽府徐家,這也又一次證明平水本與平水縣無關,否則解州、平陽的刻本將無法解釋。書中的其他刻本雖然不知道具體地點,但是專家根據版式、刀法等特點,均認為屬平水即平陽所刻。這些刻本大都刻于世宗、章宗時期,可見這一時期典章禮樂之完備,文化藝術之明昌。而平水縣設于金末,存在時間又短,還處于金蒙勢力膠著的前沿地帶,兵事繁多,若將平水本刊刻地認為是平水縣,會極大程度地縮短平水本存在的時間,與史不符。因此,平水本不是刻于平水縣,而是平陽。對于平水縣是否有過刻書,還有待以后出現的資料進一步證明。

綜上,筆者經過對相關史料的分析,認為金代平水縣治今山西襄汾縣南賈鎮中北部地區,存在時間可能為1220年前至1234年前后,其設置是借平水之名,但平水本因刻于平陽,平陽又別稱平水,故后世稱平水本,而不是因為刻于平水縣。

猜你喜歡
絳州金史胡天
胡天妮:種小麥應用智能噴灌設施節水50%
英文摘要
絳州鼓樂的流變與傳統文化的傳承研究
Order Allocation in Industrial Internet Platform for Textile and Clothing
21世紀以來的《金史》研究綜述
天音掌
《金史·結什角傳》箋證
淺談如何在中小學教育中促進絳州鼓樂的傳承與發展
絳州木版年畫:追憶民俗味道
金史研究領域的鴻篇巨著——評《金源文化辭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