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施三年增綠工程助推林業經濟發展

2018-09-10 22:39柴巖
中國國際財經 2018年9期
關鍵詞:林業經濟生態發展

摘 要:本文主要從東營市河口區促進林業經濟發展的主要做法及成效入手,對林業發展的主要問題進行分析,并結合實際,提出具體的意見,旨在加快推進林業經濟發展。

關鍵詞:三年增綠;林業經濟;生態;發展

自山東省東營市開展林水會戰,實施三年增綠工程以來,河口區精心組織,高標準實施,以建設“智慧林業、生態河口”為目標,堅持生態與產業共進,保護與開發并舉,改革與發展互動的原則,有力地推動了轄區生態建設和林業經濟發展。

一、主要做法

(一)科學規劃,統籌安排。結合河口區現代化農業示范區規劃和“十三五”林業高效發展規劃,制定并印發了《東營市河口區三年(2016-2018)增綠計劃總體方案》,重點推動發展和引領“一廊一帶三環”項目建設,利用三年的時間,合計總投資2.02億元,植樹造林面積7.35萬畝,濕地修復面積5590畝,檉柳林封育10000畝。

(二)強化領導,落實責任。為保障三年增綠工程按時完成,河口區超前謀劃、提前部署,及時將各項任務層層落實分解,逐級傳導壓力,成立三年增綠工作協調領導小組,具體負責實施三年增綠計劃的綜合指導、協調推進、組織實施和考核驗收等工作。區林業局、農業局、國土資源等重點部門實行科級干部包鎮街制、工程進度日報告制及重點工程區級領導會商制,確保三年任務順利提前完成。

(三)政策保障,全民參與。設立三年增綠工程建設專項賬戶,不斷增加資金投入。積極發動造林大戶、林企、林合組織、家庭農場等造林主體投資林業,對環城防護林、用材林、經濟林、路域林、水系林,沿海防護林基干林帶等工程制定了科學的補貼辦法和標準,對造林補貼采取前高、后低的方式,以此引導群眾連片規?;炝?。

二、工作成效

(一)三年任務,兩年完成。全區三年增綠工程實施以來,兩年來累計完成投資3.4億元,流轉土地45000畝,新增造林面積95800畝,提前一年超額完成市級下達的任務,造林規模居各縣區首位。在造林實際成效上,嚴格實行五月驗收造林面積、十月驗收成活率、次年驗收保有率的“三驗”模式,確保種一片、綠一片;在樹種選擇上,堅持因地制宜、適地適樹原則,優先選擇黃河三角洲區域內刺槐、小葉白蠟、白榆、國槐等耐堿、耐旱、耐寒等優良樹種,擴大混交林面積,減少純林比例。

(二)重點項目,扎實推進?!耙焕纫粠h”建設成效顯著,其中,在河口區西北門戶,以新戶鎮、義和鎮為中心,依托國家未利用地開發建設項目,營造片林2.06萬畝,營造5萬畝優質林果基地,全力打造河口區西黃河故道特色經濟林基地。在河口區北部,重點實施了沿海防護林基干林帶建設,著重抓好現有沿海防護林全面加寬、補植和修繕。在河口主城區,建成了東、西、北三面環城的U形防護林,共造林2.3萬畝,逐步建成了較為完備的中心城區防護林體系。

(三)林業增效,農民增收。以西翼黃河故道為核心,以義和、新戶兩個鄉鎮為主體,引進富硒蘋果、冬雪王桃、滿園紅油桃、核桃等優質果樹,打造黃河口高效生態農業產業觀光帶。2017年底,全區經濟林總面積達到4.2萬畝,結果面積2.5萬畝,年均果品總產量突破4.2萬噸。規范發展林業專業合作社,全區共注冊林業專業合作社39家。

三、存在問題和不足

雖然通過實施三年增綠工程,河口區現代林業經濟發展呈現出蓬勃發展的勢頭,但在具體的工作中仍存在部分問題:

一是三年增綠工程進展不平衡。個別地方注重城區造綠,忽視城郊、鄉鎮造綠。有的地方綠化規劃設計比較單一,專業技術掌握不全面,樹種搭配不合理,層次感不強,亮點示范項目較少。鄉鎮之間因涉及油田、軍隊等管轄區域問題,在造林、營林方面存在不小差距。

二是地質條件差,造林難度大。河口區造林地多為退海之地,土壤鹽堿化嚴重,生態環境脆弱。全區宜林地大多數為荒堿地,地下水位較高,淡水資源缺乏,土壤返堿非常嚴重,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較低,導致造林成本逐年增加。適生樹種少,適合沿海鹽堿地造林的樹種少,致使造林樹種單一,林分結構不合理。

三是現代化林業產業體系尚未形成。林業產業總產值偏低,林業二、三產業不發達,林業產業鏈較短,產品附加值低。速生林、經濟林管理普遍粗放,苗木標準化生產及市場供求滯后,林企林農技術裝備落后,產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和整體效益不高,工藝流程簡單,林業資源綜合利用率較低。

四、意見及建議

一是加大財政資金扶持力度。進一步完善森林生態效益獎補機制,落實國家森林生態效益獎補政策,逐步提高補助標準。擴大保護森林生態的受益群體,對家庭(農)林場、種植大戶、林合社等造林經營主體優先給予補貼,突出生態補償政策的公平性,充分體現“誰保護誰受益,誰種植誰受益”的為民辦實事宗旨,促進農民增收。

二是強化基地建設,培植龍頭企業。本著因地制宜、特色鮮明的原則,積極向上級爭取造林項目和優惠政策,圍繞本地特色的刺槐林、白榆林和蘋果、葡萄產業園建設及林下經濟等產業基地,為林業產業發展夯實基礎。加大招商力度,積極引進項目、資金和先進的管理經驗,扶持培育林業龍頭企業,實施林業經濟精加工、深加工,增強企業對產業建設的輻射帶動能力。

三是扎實開展各種林業創建活動。開展好山東省森林城市、森林鄉鎮、森林村居創建活動,借助創建活動,鼓勵和引導各鄉鎮、行政村把植樹綠化納入美麗鄉村建設的重要內容,制定創建規劃和獎補政策,切實提高創建積極性。充分利用城區周邊閑置土地建設城郊森林公園,擴大綠地面積。抓好鄉鎮農村道路、溝渠、村莊周圍等土地綠化,發展集中連片、融合一二三產業的綠色美麗新農村。

作者簡介:

柴巖,東營市河口區湖濱新區開發建設管理辦公室。

猜你喜歡
林業經濟生態發展
區域發展篇
2016生態主題攝影月賽
圖說共享發展
2016生態主題攝影月賽
西藏林業經濟發展問題研究
圖說創新發展
2016生態主題攝影月賽
教師發展
盱眙生態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