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玫瑰全光照噴霧嫩枝扦插技術研究

2018-09-10 06:18楊艷生呂偉偉
林業科技 2018年4期
關鍵詞:玫瑰

楊艷生 呂偉偉

摘要: 利用正交設計,對玫瑰全光照噴霧嫩枝扦插技術進行了試驗研究。以河沙為扦插基質,插穗不同粗細程度、不同激素種類、不同激素濃度及不同處理時間為影響因素進行了試驗,結果表明:玫瑰插穗為皮部生根,最佳插穗為≤0.3 cm的半木質化程度較高的枝條,100×10-6 mg/mL ABT1處理1 h,其平均生根率可達90%,平均生根數量為26條,平均根長為12 cm,苗木移栽成活率達80%。

關鍵詞: 玫瑰; 全光照噴霧; 嫩枝扦插

中圖分類號: S 685. 12, S 723. 2 文獻標識碼: A

玫瑰(Rosa rugosa),為薔薇科薔薇屬,落葉直立灌木;莖有皮刺,單數羽狀復葉互生,小葉5~

9片,橢圓形或橢圓形狀倒卵形,先端急尖或圓鈍。葉柄基部的刺常成對著生,花單生于葉腋或數朵聚生,花徑4~5.5 mm,花冠鮮艷,紫紅色,芳香,花期較長。玫瑰花既是美化、綠化環境的優質觀賞花卉,在園林規劃中應用前景極為廣闊;同時,它又是眾多種類的食品、珍貴中藥材和芳香工業的重要原料[ 1 ]。玫瑰花朵主要用于食品及提煉香精玫瑰油,玫瑰油要比等重量黃金價值還高,可應用于化妝品、食品、精細化工等工業,經濟價值較高。本文進行了玫瑰嫩枝扦插試驗,探索其最佳扦插方法,以便為玫瑰大面積繁殖及產業化生產的實現提供理論指導和實踐基礎。

1 試驗地概況

扦插試驗在吉林市林科院四合實驗苗圃進行。該地地處長白山向松遼平原過渡地帶,海拔190 m,土壤為河流沖擊土,土層厚度為25~30 cm。該地屬北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為3.9 ℃,極端氣溫可達- 40 ℃以下,有效積溫一般年度為2 400~2 800℃;初霜期一般在九月下旬,終霜期在五月中旬,平均無霜期為120~140天;年平均降水量為696.1 mm,年平均日照時數為2 447.1 h。

2 材料與方法

2. 1 試驗材料

選擇生長旺盛、無病蟲害的半木質化枝條,于早晨采集;將采回的枝條放在水龍頭下沖洗,防止枝條水分散失;切除新梢頂端的幼嫩部分,將插穗剪成長8~10 cm,上切口平整,下切口斜剪,每根插穗保留頂端1~2枚復葉;將剪好的插穗每20根捆成一小捆,放于清水中備用。

2. 2 試驗設計

試驗在全光照噴霧裝置下進行,采用L9(34)正交設計[ 2 ],試驗各因素及水平見表1。

2. 3 試驗方法

扦插基質為細沙,扦插前一天用0.5%的高錳酸鉀對基質進行消毒處理;扦插前將插床整理平整,插穗垂直插入插床,扦插深度為插穗高度的1/3,株行距為3 cm×4 cm;扦插后將插穗周圍基質壓實,保證插穗與基質充分接觸。扦插過程中定時噴霧,時間間隔為2 min,保證水分充足。8月下旬調查插穗成活率,并進行移栽,移栽后40天調查移栽成活率。

3 試驗結果與分析

3. 1 極差分析

由表2分析數據可知,從玫瑰嫩枝生根率來看,各因子排序為RC>RB>RA>RD,其中,激素濃度因子對玫瑰嫩枝生根率影響最大,較優因子分別為A1(插穗粗≤0.3 cm)、 B1(ABT)、C1(100×10-6 mg/mL)和D2(1 h)。從生根量來看,因子排序為RA> RD>RC>

RB,插穗粗細程度影響最大,較優因子分別為A1(插穗粗≤0.3 cm)、 B2(NAA)、 C1(100×10-6 mg/mL)、 D1(0.5 h)。從根長來看,因子排序為RB>RD>RC>RA,激素種類影響最大,較優因子分別為A1(插穗粗≤0.3 cm)、 B1(ABT1)、 C2(200×10-6 mg/mL)和 D2(1 h)。

3. 2 方差分析

利用SPSS對數據進行方差分析[ 3 ]。由表3可知,因子A(枝條粗細程度)對玫瑰嫩枝扦插生根率及根長影響呈極顯著,對根量影響呈顯著;因子B(激素種類)對生根率、根長及根量影響均極顯著;因子C(激素濃度)對生根率和根量影響顯著,對根長影響不顯著;因子D(處理時間)對生根率、生根量及根長影響均不顯著。

3. 3 移栽試驗

玫瑰全光照噴霧嫩枝扦插生根后,要適當控制水分,促進根系木質化,其根長一般在8~10 cm;根系木質化后要及時進行移栽,選擇陰雨天氣進行移栽,移栽株行距為10 cm×10 cm;移栽到大田后,初期管理要精細,澆水及時,注意防曬,40天后調查移栽成活率達80%。

4 結論與討論

4. 1 在本試驗條件下,對玫瑰嫩枝扦插生根影響主次關系為:激素種類>插穗粗細程度>激素濃度>處理時間;劉云強等[ 4 ]的研究結果為:對插穗生根率影響的主次關系為:激素種類〉激素浸泡時間〉激素濃度,與本研究結果略有差異。

4. 2 玫瑰插穗為皮部生根,初步選擇出玫瑰嫩枝扦插最佳組合,其中插穗粗≤0.3 cm效果最好。這與玫瑰半木質化程度相關性較大,較細的插穗多為2年生枝條上萌生的新枝,較粗的枝條為當年萌生枝條,半木質化程度較差,成活率較低,篩選出生根的適宜組合為100×10-6 mg/mL ABT1、處理1 h,其平均生根率可達90%,平均根量為26個,平均根長為12 cm;生根量的適宜組合為100×10-6 mg/mL NAA、處理時間0.5 h;生根長度的適宜組合為200×10-6 mg/mL ABT1、處理時間1 h。

4. 3 試驗結果顯示,苗木移栽成活率可以達到80%。今后要更加注意苗木移栽后的初期管理問題,以提高苗木移栽成活率。

參考文獻

[1] 張文, 王超, 張晶, 等. 食用玫瑰的研究進展[J]. 中國野生植物資源, 2016, 35(3): 24 - 30.

[2] 劉盛. 林業試驗設計與多元統計分析[M]. 吉林: 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3.

[3] 盧文岱. SPSS for Windows統計分析[M]. 北京: 電子工業出版社, 2009.

[4] 劉云強, 張廣燕, 張立今, 等. NAA、 IBA、 3721生根液對玫瑰綠枝扦插及移栽成活率的影響[J]. 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06, 8(4): 20 - 21.

第1作者簡介: 楊艷生(1973-), 男, 講師, 主要從事林業育種研究工作。

通訊作者: 呂偉偉(1981-), 女, 碩士, 副高級工程師, 主要從事苗木培育工作。

收稿日期: 2018 - 05 - 23

(責任編輯: 潘啟英)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ender branch cutting of Rosa rugosa under full sunlight and water spraying was studied.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thickAbstract In this paper, tender branch cutting of Rosa rugosa under full sunlight and water spraying was studied.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thickness of cuttings, different hormone types, different hormone concentration and different treatment time on the tender branch cutting of Rosa rugosa were studied by using orthogonal experimen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Rosa rugosa cuttings were rooted in the skin, and the best cuttings were semi-woody branches with a high degree of wood quality of 0.3 cm. 100 ppm ABT1 treated 1 hour. The average root rate was 90%, and the average root amount was 26. The average root length was 12 cm, and the survival rate of seedling transplanting was 80%.

Key words Rosa rugosa; Full sunlight and water spraying; Tender branch cutting

猜你喜歡
玫瑰
玫瑰飄香
褪色的玫瑰
玫瑰(外一幅)
粉漾玫瑰
粘土玫瑰DIY
不是那么回事
玫瑰
玫瑰愛說話
玫瑰金的溫柔
玫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