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風景獨好會昌縣 脫貧攻堅進行時

2018-09-12 07:18于龍廣
老區建設 2018年13期
關鍵詞:集體經濟補償貧困戶

□ 本刊記者 于龍廣 汪 瓊

高排鄉團龍村民宿

“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边@句膾炙人口的詩句,說的是國家級貧困縣和羅霄山片區特困縣——江西會昌。90年前,“八一”南昌起義軍南下廣東途中奪取的第一次大勝仗——會昌戰斗就是在此打響;90年后,這個蘇區紅色小城正在努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目標是脫貧摘帽,同奔小康。

正是稻谷飄香的仲夏時節,頭頂炎炎烈日,記者來到會昌縣的珠蘭鄉、莊口鎮、高排鄉、周田鎮、西江鎮等地,希望用手中的筆和鏡頭記錄下會昌縣脫貧攻堅戰的火熱進程。

近年來,會昌縣按照“摸清底數、區分類型、找準問題、分類施策”的思路,堅持治標與治本結合、“輸血”與“造血”并舉,開發扶貧與保障扶貧兩輪驅動、區域發展與精準扶貧統籌推進,以突出抓好四個方面來全面推進全縣精準扶貧工作,由原來的“大水漫灌”轉變為“精準滴灌”,力爭在2018年底前與全國、全省、全市同步建成小康社會。

產業發展呈現勃勃生機

“只要肯干,在咱們村能掙錢的事情多了!”7月底,會昌縣珠蘭鄉大西壩村白蓮合作社的400畝白蓮即將迎來豐收,合作社董事長楊運華說,村里的大人小孩又要忙起來了。摘蓮子、剝蓮子、捅蓮心,放暑假在家的小孩兒一天也能賺上幾十塊。目前,白蓮合作社吸收了21戶貧困戶,他們以土地入股或者流轉出租的形式加入合作社,年底有一份穩定的分紅或者租金,再加上在合作社打點零工,一年能增加一筆可觀的收入。

除了白蓮合作社之外,在外事業有成的大西壩村村民陳泉山返鄉創辦了果蔬合作社。目前新建大棚蔬菜基地36畝,搞起了“生態旅游、觀光、采摘一體”的產業,目前已經有13戶貧困戶入社,預計每畝凈收益可達到3-5萬元。

幾年前,因為放心不下兩個孩子,在深圳打工的大西壩村村民周東北回到了家鄉?!皠偦貋淼臅r候真是有勁沒處使,想脫貧卻沒路子,只能守著家里幾畝地?!比缃?,站在自家新蓋的二層小樓前,周東北曬得黝黑卻精神奕奕。他的2畝多土地流轉進了白蓮合作社,每畝有300元的租金;平常會去兩個合作社打工,一天的工錢有150元;他還在山上種了雷筍,加上有木工、油漆工的手藝,周東北去年一年的收入五萬余元,是村里勤勞致富的典型。

產業是經濟發展的基礎,沒有產業支撐,貧困群眾很難脫貧致富,扶貧開發也難以持續。會昌縣對因缺產業、資金致貧的貧困人口,積極探索產業扶貧新模式,因地制宜發展特色富民產業,提高特色產業扶貧開發效益。

珠蘭鄉大西壩村

珠蘭鄉大西壩村貧困戶在接受本刊記者采訪

一是發展立體生態農業。按照“山上茶果林、田間煙稻菜、欄里豬牛羊”的模式,重點發展周期短、效益高的立體生態農業,對貧困戶發展產業給予一定補助,增強貧困戶自身“造血”功能。上級有專項資金補助的,如臍橙(桔柚)、油茶、生豬、茶葉、毛竹等產業項目,面積核實、資金補助按原管理渠道由相關職能部門負責實施,幫扶干部幫助貧困戶申報項目補助;上級沒有專項資金補助的,如中藥材、養蜂、鐵皮石斛等產業項目,會昌縣將從縣本級每年預算的產業化資金和上級下達給該縣每年1000萬元的贛南等原中央蘇區產業化扶貧資金中切塊安排補助資金。

二是在動員貧困戶發展產業過程中要兼顧貧困戶眼前收益。一般來說,扶貧產業大都3—5年才能有收益,當前對貧困戶給予一定的“輸血”扶持顯得尤為重要。會昌縣采取“政府+金融機構+龍頭企業(合作社)+貧困戶”的模式,為貧困戶提供眼前增收渠道,具體做法:采取貧困戶直接向金融機構申請農民住房產權抵押貸款,所貸資金投入龍頭企業(合作社),獲得入股分紅;或采取由金融機構以最優惠的政策向龍頭企業(合作社)發放產業扶持貸款,龍頭企業(合作社)根據獲得的信貸規模按1萬元扶持一戶貧困戶的標準,履行精準扶貧義務,會昌縣按貸款金額5%的年利率為龍頭企業(合作社)提供利息補貼,龍頭企業(合作社)按貸款本金計利每月最低不少于千分之五對貧困戶進行保底分紅。如果貧困戶的土地在龍頭企業(合作社)規劃區內,且愿意流轉的,龍頭企業(合作社)要按最優惠的價格全部進行流轉,增加貧困戶土地流轉收入;對有勞動能力和勞動愿望的貧困戶且愿意到龍頭企業(合作社)務工的,龍頭企業(合作社)在用工需求范圍內,要優先吸納貧困戶勞動力到企業務工,增加貧困戶的務工收入。目前,該縣15875戶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中有1.2萬戶將通過這種模式增加收入,每戶貧困戶每年至少獲得600元的入股分紅。

三是在發展農業產業過程中,高度重視油茶產業發展。全市發展油茶產業推進精準扶貧工作現場會在瑞金召開后,會昌縣切實把精準扶貧與油茶產業發展相結合,以更強的力度、更大的氣魄、更多的投入,把發展油茶產業推進精準扶貧工作落實到位??h林業部門正在抓緊做好全縣油茶產業規劃,把4萬畝的新植任務合理分解到各鄉(鎮)。同時充分發揮遠方林牧公司的示范帶動作用,積極推廣“龍頭企業+基地+貧困戶”的產業發展模式,不斷延伸產業鏈,提高附加值,并逐步完善集油茶種植、休閑觀光、精深加工為一體的產業鏈,走出一條扶貧生態共贏新路子。

貧困人口就醫“四條保障線”實現“一站式”精準結算

近日,家住會昌縣西江鎮紅星村的貧困農民鐘三娣的兒子小彭來到會昌縣農醫中心辦理醫療費用補償手續。貧因人口精準扶貧醫療補償的工作涉及多個部門,小彭很擔心辦事的繁瑣,已經做好了多跑幾趟的準備。但令他意想不到的是從進門到辦妥補償手續只花了十幾分鐘。臨走時,工作人員告訴他,在7個工作日內,他母親的住院醫療各項補償費用會通過轉賬方式匯入其個人銀行賬戶。這么快捷優質的工作效率讓小彭感到特別滿意。

西江鎮扶貧車間廠房

據悉,從贛州市提出“全面打好精準扶貧攻堅戰”以來,會昌縣一直在加大醫療扶貧力度,2016年全市農村貧困對象在原有的新農合補償、新農合大病保險補償、民政醫療救助的基礎上增加了商業補充保險,形成了貧因人口就醫的“四條醫療保障線”。由于四項醫療補償分散在多個職能部門,辦理相關手續會讓群眾來回幾個部門跑,特別是一些貧困戶居住在比較偏遠的鄉村,一天只有一趟班車進出縣城,就醫報賬就更不方便了。為解決這一難題,要把醫療扶貧這項惠民政策真正落到實處,會昌縣創新工作模式,于2016年4月份開始,積極探索實施新農合“一站式”服務窗口和農村貧困對象疾病醫療“四項補償”同步結算模式。

莊口鎮大排村果蔬采摘基地

一是建立一個同步結算系統。要使群眾少跑腿,干部就必須多做事,多想辦法方便群眾。會昌縣按照建設“智慧會昌”的發展思路,決定先從群眾最關心的民生領域入手,試點建設“智慧新農合”,縣財政安排了10萬元專項資金用于開發建設“會昌縣農村貧困對象疾病醫療補償結算報賬系統”。該系統統搜集群眾就醫報賬情況,對符合大病保險、商業補充保險、民政醫療救助條件的群眾,主動打電話告知,做到應補盡補。實行貼心服務:設立咨詢臺,配備專職工作人員,負責解答參合農民新農合政策咨詢、引領參合農民到職能股室辦事。將補償結算窗口與轉診補卡窗口合理安排,適當分離,解決辦事群眾人群擁擠問題,為群眾提供了較為舒適的辦事環境。提供便捷服務:安排專人負責為參合農民復印相關報賬材料,徹底解決了群眾排隊排半天,但因資料不全,又跑去復印店復印的情況。

會昌縣農村貧困人口就醫“四條保障線”實現了“一站式”精準結算,貧困群眾少了“多個部門跑”的奔波,各相關部門也少了多頭開證明的繁瑣,整體工作效率得到了極大提高。截止6月底,全縣已有76名農村貧困對象享受補償政策,醫藥總費用412.75萬元,補償金額共計392.84萬元,其中:新農合補償212.43萬元,新農合大病保險補償54.85萬元,疾病醫療商業補充保險補償85.7萬元,民政城鄉醫療救助39.86萬元。貧困對象住院費用實際報銷平均比例達95.18%。對涉及本縣農村貧困人口醫療補償的各部門數據進行了互聯互通,符合相應補償條件的參合貧困對象在結算系統內可以同步完成各項補償結算工作。

二是成立一個“一站式”辦事窗口。為方便群眾就醫報賬,會昌縣以深入推進簡政放權改革為契機,將原來由縣農醫中心、人壽公司、財保公司、民政局四個部門分別負責的新農合補償、大病保險、商業補充保險、民政醫療救助四項補償工作整合在一起,在縣農醫中心設立合署辦公室,實行“合署辦公,一站式服務”。群眾只需到縣農醫中心,就可以辦好所有符合條件的醫療補償事項。

三是樹立一種“為民服務”理念。做到主動服務:針對群眾對大病保險、商業補充保險、民政醫療救助等報賬條件不熟悉的情況,該縣農醫中心定期主動在信息管理系

扶貧車間建村口 就業脫貧有奔頭

記者來到位于323國道旁的西江鎮扶貧車間園區,乍一看還以為是到了縣城的工業園,走進廠區,只見車間內機聲隆隆,一派繁忙景象。

據了解,西江鎮扶貧車間建設的初衷就是促進會昌北部鄉鎮小微企業集群規范化發展,主要承接電子、服裝、鞋帽等無污染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平臺的打造為貧困群眾在較短時間內解決了家門口就業的難題,助力貧困戶脫貧。

2017年底,一期工程4萬多平方米的扶貧車間全部建成,目前引進企業10家,9家已正式投產,解決剩余勞動力就業1300余人,其中貧困人口400余人,人均工資每月3000多元,22個行政村從中獲得村級集體經濟分紅各5萬元。

“我的制衣廠原來租的是一棟民房,現搬進了政府建設的標準化廠房,貧困戶可優先進廠務工,不僅解決了用工需求,還擴大了生產規模,企業瞬間變得高大上了?!笔⑦_服飾公司負責人劉桂芳說。

“在扶貧車間做事離家近,可以照顧老人小孩,每月收入有3000多元?!毙す鹈肥欠鲐氒囬g翔興鞋業的員工,因家中有慢性病人,2014年被列為建檔立卡貧困戶。作為家中唯一的勞動力,肖桂梅常年在外務工,去年冬聽到扶貧車間招工的消息,她第一時間報名并獲得上崗的機會。

該扶貧車間二期項目將建成標準廠房20棟15萬平方米,引進企業后可解決大量勞動力就業。同時建成移民安置區1個,切實解決偏遠地區務工群眾的后顧之憂。扶貧車間采取“建設—回購—托管”的辦法,由會昌縣林投公司作為業主承辦工程融資和建設事宜,西江鎮負責整合各村扶貧項目資金、產業扶貧信貸通等資金,各村扶貧車間管理理事會為成員單位共同組建西江鎮扶貧車間經營合作社,負責對入園企業進行管理及廠房租金的收取與分配。

凝聚金融力量 助力脫貧攻堅

“多虧了銀行的貸款,讓我順利地擴大了養殖規模,今年我養了2500羽河田雞,行情好的話光養雞的收入就能有5萬多元,我對脫貧致富越來越有信心了?!苯?,現年54歲的會昌縣白鵝鄉梓坑村貧困戶李有洪高興地說。他之前苦于資金短缺,養雞規模小,收益較少。村里的幫扶干部了解情況后,幫助他申請了5萬元的“產業扶貧信貸通”貸款,解決了發展難題。

近年來,會昌縣積極創新,探索多種金融扶貧路徑,深入推進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貸款試點工作,充分利用“產業扶貧信貸通”助推農村產業發展,并通過縣、鄉、村三級共同發力補齊村集體經濟“短板”。通過一系列的金融扶貧政策,該縣巧引金融活水,凝聚金融力量瞄準“窮根”開“藥方”,興產業富農民,實現“造血”式扶貧。

周田鎮火龍果采摘基地

會昌縣是國定貧困縣和羅霄山片區特困縣之一,農民有通過銀行融資發展產業的強烈愿望,但苦于抵押物不足,貸款受限。為了真正讓農民盤活資產,實現可持續性的發展致富,該縣以激活農民住房財產權為突破口,開展了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貸款試點,并于2015年12月被正式列入了全國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貸款試點行列。經過三年多的實踐,“力推五項政策、突破五道關口”的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貸款“會昌做法”已基本成熟,為農民脫貧致富開辟了一條新路徑。

曾生貴是會昌縣麻州鎮增豐村村民,從部隊退伍后,他回鄉經營起了門業。近年來,由于技術的更新換代,深感技術落后的曾生貴想引進更為先進的車床設備,但是由于資金有限,設備一直難以更新?!耙郧敖洜I遇到資金短缺的時候,我會利用自己的信用度去融資,不僅要付利息,而且融資金額也不大。自從有了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政策后,我用自己的一棟自主樓房作抵押,順利從銀行貸出了50萬元用于設備升級。有了這筆資金的支持,今年我在縣城也增開了一家門店?!痹F說。

近年來,會昌縣充分發揮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貸款試點在助力脫貧攻堅中的積極作用,協調多部門聯動,號召多家銀行主動介入,建立完善的制度方案和激勵保障措施,切實減免收費,實行優惠利率,加強保障措施。截至今年1月末,該縣累計發放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貸款3061筆43992萬元,其中累計為60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發放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貸款648萬元。

“利用政府的產業扶貧資金,我們順利地擴大了鐵皮石斛的種植面積,通過種植鐵皮石斛脫貧致富的貧困戶越來越多,現在連其他村的貧困戶都加入了合作社?!睍h周田鎮大坑村紫云山休閑觀光農業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張華玉說。據了解,該合作社通過“產業扶貧信貸通”獲得貸款200萬元,鐵皮石斛種植面積達50畝,吸納周田鎮4個村共300戶貧困戶成為該合作社成員,享受每年600元分紅,并吸納貧困戶用工18人,使260戶貧困戶脫貧致富。

為了有序推動產業扶貧貸款,會昌縣成立了由縣政府分管領導任組長、多個相關單位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工作領導小組,定期召開協調會議,掌握了解產業扶貧貸款發放情況,并于2017年4月出臺了《關于完善“產業扶貧信貸通”政策的通知》。同時,該縣編印了“產業扶貧信貸通”宣傳手冊,組織相關人員開展走村入戶入企政策宣傳,同步開展調查摸底工作,了解掌握貧困戶發展產業的意愿及資金需求情況。除此之外,該縣還積極探索“政府+銀行+合作社(企業)+貧困戶”的3+1產業扶貧模式,不但讓貧困戶增加增收渠道,而且為扶貧企業有效解決了貸款難問題。2017年,會昌縣共發放“產業扶貧信貸通”貸款5516筆、31271.8萬元,戶均貸款5.67萬元,其中發放貧困戶貸款19798.8萬元,惠及農戶4098戶,戶均貸款4.83萬元。

“以前,村里沒有集體經濟,想辦一點事情都難,如今村集體經濟實現了‘零’的突破,村里辦事老表心更齊了。下一步,我們要進一步拓寬致富渠道,合力鼓起村級‘錢袋子’?!睍h高排鄉團龍村黨支部書記陳桂林說。團龍村以前是一個村級集體經濟“空殼”村,村集體沒有任何產業,村里辦公開支僅僅依靠縣財政下撥的3萬元辦公經費,沒錢辦事,更不敢辦事,村“兩委”凝聚力、戰斗力不強。依托各類利好政策的疊加支撐和當地良好的生態資源,高排鄉團龍村打造月季花海、金鳳山旅游、濕地公園等景點,利用舊民居開發“花間集”民宿、“桃花塢”農家樂等鄉村旅游接待場所。2017年,團龍村村集體經濟收入增加近5萬元。

高排鄉團龍村百畝白蓮基地

高排鄉團龍村民宿

新一輪發展村集體經濟熱潮興起后,會昌縣、鄉、村三級共同發力,著力補齊村級集體經濟“短板”,做好錢從哪里來、土地如何集約利用文章,鼓勵先行先試,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會昌縣把發展村級集體經濟作為“一把手”工程來抓,成立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工作領導小組,出臺《關于2017-2019年加快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實施意見》,對發展路徑、推進措施、政策扶持、部門職責、工作保障等進行明確規定。從2017年起,會昌縣財政連續三年每年安排500萬元,用于直接扶持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同時,設立發展集體經濟達標獎,對當年村級集體經營性凈收入分別為5萬元、10萬元、15萬元以上的,每村獎勵1萬元、2萬元、5萬元,用于集體經濟擴大再生產。同時,會昌縣用足用活金融政策,積極支持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對采取“村集體+公司”“村集體+合作社”等模式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每個村最高可申請貸款100萬元用于產業發展、項目投資,收益由貧困戶共享,相關資產歸屬村集體。

如今,該縣還在全市率先完成農村全域規劃,243個村全部建起了功能齊全的村委會、醫療室、文化活動場所,6個貧困村整村退出。一幅幅產業興旺、生態宜居、治理有效、鄉風文明的和諧秀美畫面次第展開。2017年會昌縣244個村級集體經濟總收入為941.34萬元,平均3.86萬元,同比增長317%,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動力。

猜你喜歡
集體經濟補償貧困戶
制定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法和糧食安全保障法列入2022年立法計劃
杜造海:從貧困戶到脫貧致富帶頭人
村集體經濟是如何“無中生有”的?——楊陵區農村集體經濟的成長之道
伊川縣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探索
破解空殼村,黨建如何引領——以漢濱區壯大集體經濟為例
“鞋底墊厚點,也能走得快”——貧困戶崔普選和他的“夢中夢”
PWM的死區補償技術
播州區委離退局開展春節走訪慰問掛幫貧困戶
無功補償裝置在10kV饋線中的應用與研究
貧困戶建檔立卡工作示意圖及參考文本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