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腸內外營養支持治療在ICU機械通氣患者應用價值研究

2018-09-12 13:37侯士明孫奉朝
現代養生·下半月 2018年7期
關鍵詞:營養狀況

侯士明 孫奉朝

【摘要】目的:探討ICU機械通氣患者采取腸內外營養支持治療的臨床價值。方法:研究對象取2017年5月11日至2018年3月22日64例ICU機械通氣患者,動態隨機化分組,對照組及觀察組各32例。對照組實施腸外營養,觀察組予以腸內營養。觀察兩組營養狀況、不良事件發生情況。結果:觀察組干預后血紅蛋白、血清白蛋白為(11.80±1.16)g/L、(42.03±3.88)g/L,高于對照組數據,P<0.05;兩組不良事件發生概率無顯著差異,P>0.05。結論:在ICU機械通氣患者營養支持中,腸內營養支持應用效果更佳,可顯著改善患者營養狀況。

【關鍵詞】腸內外營養支持;ICU機械通氣;營養狀況

機械通氣患者治療中,營養支持作為重要手段,可顯著改善患者營養狀況,患者因能量消耗、攝入障礙等因素,極有可能出現營養不良現象,進一步影響機體免疫功能,導致感染風險大大增加[1],對肺泡表面活性物質穩定性造成嚴重影響,不利于呼吸系統功能恢復。營養支持通??煞譃槟c外、腸內,臨床發現,腸外營養支持的長期應用,可能會造成消化道黏膜萎縮、細菌易位等現象。本文旨在分析ICU機械通氣患者采取腸內外營養支持的臨床價值,以期為實際工作奠定基礎。

1 臨床及研究方法

1.1 臨床資料

取2017年5月11日至2018年3月22日的ICU機械通氣患者(64例),動態隨機化分為兩組。

對照組:年齡平均(45.09±4.88)歲,男女比19:13(共32例);其中,10例為腦卒中昏迷,9例為肺心病,7例為重癥肌無力,6例為腫瘤。

觀察組:年齡平均(45.21±4.56)歲,男女比22:11(共32例):其中,12例為腦卒中昏迷,8例為肺心病,5例為重癥朋無力,7例為腫瘤。

兩組上述資料比對差別微弱,P>0.05。

1.2 研究方法

對照組實施腸外營養支持,機械通氣四十八小時后,予以靜脈營養混合液,由微量元素、脂肪乳、葡萄糖、電解質、維生素等成分組成,根據一定順序混勻,靜脈滴注,二十四小時均勻滴注。

觀察組采取腸內營養支持,留置胃管,行二十四小時持續滴注,腸內營養液鼻飼,第一天予以總熱量的百分之三十供給,注意消化不良、反流等事件的發生,于四十八小時內逐漸增加熱量供給,靜脈營養補充不足部分,營養液應確保溫度為三十七攝氏度左右,第一天速度保持每小時二十毫升,之后,每天增加每小時四十毫升,直至每小時125毫升。

1.3 實驗指標

觀察兩組血紅蛋白、血清白蛋白、機械通氣時間及不良事件發生概率。

1.4 統計學處理

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T檢驗(血紅蛋白、血清白蛋白、機械通氣時間),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卡方檢驗(不良事件發生概率),數據分析采取SPSS21.00軟件,存在對比差別以兩者之間P<0:05表示。

2 結果

2.1 兩組營養狀況及機械通氣時間對比

干預前,觀察組血紅蛋白、血清白蛋白分別為(9.72±0.80)9/L.(32.25±2.80)g/1-對照組數據為(9.50±0.44)g/L,(32.40±3.11)g/L。

干預后,觀察組數據為(11.80±1.16)叭、(42.03±3.88)叭,高于對照組數據——(10.07±0.58)g/L,(36.89±2.03)g/L,P<0.05。

2.2 兩組不良事件發生情況時比

在不良事件發生情況方面,觀察組可見1例敗血癥,概率為3.13%,對照組出現腹瀉2例,概率為6.25%,兩組差異性不大,P>0.05。

3 討論

機械通氣治療作為廣泛使用的有效方法,可顯著改善患者生命體征,實際過程中,因疾病等因素患者可能會出現不同程度營養不良狀況,直接影響疾病治療及預后,故而,采取營養支持對于病情發展意義重大。不恰當的營養支持可能會造成胃腸道并發癥,甚至引發臟器衰竭。在營養支持方面陽],可分為腸內營養、腸外營養,腸外營養支持的長期應用,極有可能造成免疫功能異常、腸粘膜萎縮等現象,與此同時,還能夠會導致磷酸結核、葡萄糖進入骨骼、肝臟,進而引發呼吸衰竭,腸胃內應激反應可通過腸內營養支持抑制,進一步促使蛋白質合成。

呼吸衰竭患者所耗能量比平常更高,予以能量供給、營養補充,可顯著改善呼吸功能,利于盡早撤離呼吸機。血紅蛋白、血清白蛋白作為代謝、營養監測指標,能夠直接反映出病情預后發展,腸內營養支持能夠有效避免腸源性炎癥反應,進而促使機體分解代謝減少,機體蛋白質合成。相比腸外營養而言,腸內營養支持更具優勢,其能夠有效糾正機體高代謝、高分解等狀況,從而改善營養條件,促使呼吸肌盡快恢復。同時也應注意,腸內營養支持雖具有較多有點,但針對腹瀉、反流性食管炎、營養液潴留等患者,予以機械通氣治療,其對肝腎等重要臟器會造成一定不良影響,患者腸道功能無法滿足實際需求,腸內營養過量也會損害腸功能,影響菌群分布、運動狀態,實際過程中,應注意聯合腸內及腸外營養,保證臨床體征穩定性,逐漸過渡為經口進食。

此次結果可見,兩組干預前營養狀況無顯著對比差異,P>0.05,干預后,觀察組血紅蛋白、血清白蛋白為(11.80±1.16)g/L,(42.03±3.88)9/L,相比對照組更高,P<0.05;兩組不良事件發生概率無顯著差異,以腹瀉、敗血癥較為常見,經相應處理后恢復正常,P>0.05。

綜上所述,在ICU機械通氣患者營養支持中,腸內外營養支持均可改善預后,相比而言,腸內營養支持臨床價值更高,可顯著改善患者營養狀況,利于疾病治療及預后效果提高,值得進一步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韓永艷.腸內外營養支持治療在ICU機械通氣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6,8(16):60-62.

[2]張利云,ZHANGLi-yun.腸內外營養支持治療在ICU機械通氣患者應用分析[J].中國醫藥導刊,2015,35(01):27-28.

[3]張寶民,秦偉,陳冬,等.腸內營養支持治療在危重癥機械通氣病人中的臨床應用[J].腸外與腸內營養,2013,20(05):270-273.

猜你喜歡
營養狀況
早期腸內營養護理干預對ICU重癥患者營養狀況及并發癥的影響觀察
加溫輸注腸內營養對ICU患者營養狀況和并發癥的影響
結構性營養護理管理對ICU腦卒中患者營養狀況、并發癥及滿意度的影響
健康教育對胃腸道腫瘤患者營養狀況和生活質量的影響分析
開腹與腹腔鏡手術對胃癌患者營養狀況的影響分析
早期腸內營養對缺血性腦卒中合并吞咽困難患者營養狀況及結局的影響
飲食護理干預對鼻咽癌出院患者營養狀況的影響
上海市長寧區虹橋街道中小學生營養狀況分析
飲食護理干預對食管癌患者放療期間營養狀況的影響
肺結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營養狀況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