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優質護理模式在心血管內科護理工作中的應用分析

2018-09-12 13:37金玉霞
現代養生·下半月 2018年7期
關鍵詞:護理工作心血管內科優質護理

金玉霞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心血管內科護理工作中采用優質護理模式的臨床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6年9月-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心血管疾病治療的患者80例,將其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各40例患者,給予對照組患者常規的護理模式,給予研究組患者優質護理模式,對兩組患者的滿意度進行對比,并評價兩組患者的心理狀態。結果:兩組患者在經過不同的護理模式之后,研究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研究組患者的SAS評分以及SD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結論:在心血管內科的護理工作中采用優質護理模式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有著較好的護理效果,值得在臨床中大力的推廣應用。

【關鍵詞】心血管內科;優質護理;護理工作

臨床上常見的心血管疾病主要包括了風濕性心臟病、冠心病、腦出血以及高血壓等,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極大的威脅,但是對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療需要較長的時間,患者很難在短時間內痊愈,且病情具有發作頻繁的特點,不僅對患者的身體帶來了較大的負擔,同時也使患者的心理產生了一些不良情緒以及壓力,這對患者的治療有著不利的影響[1],因此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療中還應該進行相應的護理工作,因此在本次研究中,旨在研究分析在心血管內科護理工作中采用優質護理模式的臨床應用效果,具體情況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9月-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心血管疾病治療的患者80例,將其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各40例患者,其中研究組中男22例,女18例,年齡50~76歲,平均年齡(62.46±13.58)歲,對照組中男27例,女13例,年齡5177歲,平均年齡(63.35±13.71)歲,對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進行對比分析,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給予對照組患者常規的護理模式,主要包括指導患者臥床休息,并給予患者吸氧措施,叮囑患者遵照醫囑按時按量服藥,并對患者的不良反應情況進行監測,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等。

1.2.2 研究組

給予研究組患者優質護理模式。

(1)生理護理:大部分心血管內科的患者都需要長時間的臥床休息,從而就可能會導致患者出現便秘等一系列的腸道疾病,所以護理人員要對患者的用藥情況、排便情況、飲食習慣以及活動強度等進行詳細的護理,護理人員應該叮囑患者多吃雜糧、水果以及蔬菜等食物,要保證飲食結構的合理做到到營養均衡,禁止飲食具有刺激性的食物;在每天早上,護理人員要指導患者在空腹的情況下飲下300ml~500ml的溫水,從而促進腸道的蠕動

[2]護理人員每天還要指導患者沿著結腸的走向做腹部的環形按摩,每天三次以上,每次按摩巧分鐘左右;針對大便干結的患者,遵照醫囑指導患者服用促腸胃動力藥,從而改善大便干結等便秘現象;還有大部分患者在長時間臥床休息之后會出現腰背疼痛的現象,護理人員可以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采取相應的按摩方法,同時要注意按摩的速度和力度,緩解患者腰背疼痛的情況[3]。

(2)心理護理:大部分心血管內科患者由于疾病的頻繁發作以及治療時間較長等因素的作用下,導致患者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緊張、不安以及焦慮等不良情緒,造成患者心理上的壓力,所以,護理人員還要針對患者的心理狀態進行相應的心理護理工作。護理人員可以與患者主動的溝通交流,耐心傾聽患者的痛苦,并設身處地的為患者著想,對患者的處境要做到感同身受,如此才能更好的對患者心理壓力進行疏導,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緒。

(3)環境護理:護理人員應該保證患者房間的整潔舒適,并做好消毒清潔工作,護理人員還可以根據患者的不同要求為病房內添置一些植物,緩解病房內單一的色調,同時由于患者需要各種儀器對其的生命體征進行監測,因此護理人員要將儀器的聯線以及導管歸置好,避免其纏繞患者的身體,另外護理人員還應該將病房內的溫度以及濕度控制在適宜的范圍內,根據患者的不同需求在各床位間拉上簾帳,來滿足患者隱私保護的需求,以此來提高患者對病房環境的滿意度[4]。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的滿意度進行對比,并評估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心理狀態。采用SAS以及SDS對患者的心理狀態進行評估,分數越高說明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越嚴重。

1.4 統計學方法

將本次研究中的數據采用SPSS20.0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

2 結果

2.1 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

兩組患者在經過不同的護理模式之后,研究組患者的總體護理滿意度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情況見表1。

2.2 對比兩組患者的SDS以及SAS評分

兩組患者在護理前的SDS以及SA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在經過不同的護理模式之后,研究組患者的SDS以及SA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情況見表2。

3 討論

心血管疾病指的是一系列涉及循環系統的疾病,因此又被稱為是循環系統疾病,而循環系統是指人體內對血液進行運送的組織以及器官,其主要包括了血管和心臟,其發病機制主要與動脈硬化有關聯,其主要的臨床癥狀主要有眩暈、呼吸困難、心悸以及紫紺等[5],其具有死亡率高、發病率高、并發癥多以及致殘率高的特點,也是導致人類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常見的心血管疾病主要包括了高血壓、急性心肌梗死、高血脂、中風、心臟病、心絞痛、冠心病等,針對不同的心血管疾病有著不同的治療方式[6],而一旦患上心血管疾病則需要治療的時間都相對較長,而此病的高發人群都是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群,因此在治療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不良因素對患者的治療效果產生影響,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進行輔助治療[7]。

優質護理模式是一種以“患者為中心”并對基礎護理進行強化的護理模式,其核心是將傳統的護理模式進行改變,并調動護理人員的積極性,從而為患者提供更好更專業的護理工作。其主要是滿足患者在住院期間的合理基本需求,保證患者在醫院擁有良好舒適的居住環境,對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產生的不良情緒進行疏導和緩解,使患者以良好的心理狀態來進行治療,保證治療效果,從而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8]。我院對40例研究組心血管疾病患者采用了優質護理模式,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研究組患者的SAS評分以及SD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在心血管內科的護理工作中采用優質護理模式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以及護理滿意度,從而也減少了醫患糾紛,有著較好的護理效果,值得在臨床中大力的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布合麗其木&#

猜你喜歡
護理工作心血管內科優質護理
心血管內科臨床用藥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護理美學對護理工作者的作用
探討護理風險管理在胸外科護理工作中的應用效果
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內科治療的臨床研究
前列腺增生患者護理中優質護理服務的應用意義探析
護理工作在口腔正畸中發揮的實用價值
優質護理服務在神經內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