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浙北地區農村傳統民居院落空間演變

2018-09-13 02:10董玉瑩金日學
建材與裝飾 2018年39期
關鍵詞:私密性院落民居

董玉瑩 金日學

(1.長春工程學院 吉林長春 130012 2.吉林建筑大學城建學院)

《辭源》:院者,周垣也?!霸郝洹彼闹苡袎υ珖@,是房屋與空地的結合?!霸骸敝阜课葜車目盏??!奥洹敝嘎淠_點。將堂前屋后的空地圍合而成的活動空間,即從室內到室外的過渡空間,稱之為院落。中國傳統建筑的重要特色之一就是院落式的建筑組合。傳統民居院落是農民用圍墻或柵欄圍成的包括建筑、設施、空地以及具有特定生產生活內容的空間結構,是農村文化的重要載體。習近平總書記曾在云南大理的古生態村農家院落座談時說:“這里環境整潔,又保持著古樸形態,這樣的庭院比西式洋房好,記得住鄉愁?!庇纱丝梢泽w現出傳統民居院落在當前鄉村振興中有著不可或缺的地位。

浙北地區偏丘陵,多平原水鄉。四季分明,冬天寒冷,夏天高溫炎熱。雨熱同季,降水充沛。正因為其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種植業發達,糧食作物高產,物種資源豐富。改革開放以來,浙北地區鄉村經濟發展迅速,浙北作為經濟相對發達的地區,針對其農村傳統民居院落空間的理論對于其他區域有較強的借鑒意義。

1 院落布局演變

在庭院空間布局方面,浙北地區由于氣候濕潤,四季多雨,水網密布,人口稠密,院落空間的呈現方式以院墻圍合為主。院落的空間布局根據氣候、地形、習俗等形式多樣的院落空間表達形式,體現出布局的靈活實用。

1.1 條形院落

房屋與院落空間呈條形平行排列,房屋通常成三間或者五間,地基多預先平整。堂屋一般位于幾何中心處,堂屋兩側多為臥室(圖1)。正房與條形院落圍合的空間,其屋前空地一般以植物或農作物圍合,私密性較低。有的是以院墻圍合,相對植物或農作物圍合有更好的私密性和安全性。條形院落朝向好、光照足,傳統上晾曬谷物、晾曬衣服都是在院落進行的。

圖1 條形院落形式(來源:筆者自繪)

1.2 合院式院落

以正房為主,兩側為廂房或者一側為庫房,做廚房、豬圈、廁所之用。形式上呈現一正二橫,正房與兩側廂房自然而然的圍合成了屋前空地。屋前空地一般用于種植瓜果蔬菜或者居民休憩。合院式院落私密性最強,三面甚至四面都被生活空間包圍(圖2)。

圖2 合院式院落形式(來源:筆者自繪)

1.3 復合型院落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對生活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單一的條形院落,經濟的合院式院落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要求。復合型院落通常是將一個整體,挖空出幾個大小不一,功能不同的室外空間,將這些空間與房屋圍合而形成的(圖3)。將原本整體單一的院落分散在建筑周圍,使得院落功能更加多樣化,院落的使用空間更有層次感。

圖3 復合型院落形式(來源:筆者自繪)

2 院落功能演變

農村院落不僅是農村存在的基礎,也是重要的生產空間,不僅可以滿足村民對農產品的需求,也是村民重要的活動空間和滿足精神需求的條件場所。

2.1 生產功能

如今的農村,耕種是農民的主要生活來源,俗話說得好,地是農民的命。農民世世代代在田地里耕種收貨,自給自足。對于村落里的農民來說,利用院落的空間,給家庭帶來一份經濟收入,是祖祖輩輩一直延續的方式,無論院落是大或小,是長或短,是寬或窄,一年四季都會種上當季的蔬菜瓜果,圈養雞鴨牛豬。

院落的生產功能最早出現在奴隸社會時期,奴隸與平民在房屋周邊選擇條件較好的空地,種植糧食,隨著對食物數量和種類要求的變大,人們開始在房屋周邊用籬笆圍成圈,開始養殖家禽。院落的形態開始慢慢形成一定的規模,院落可以滿足農民在飲食方面的基本需求。有些種植養殖數量較多的,可以變賣作為家庭的一部分經濟來源。

2.2 生活功能

隨著自然經濟的解體,商品經濟的發展,農民的生活模式呈現出多樣化的姿態。院落不僅僅用來種植圈養,更多的是為農民提供休憩、交流、觀賞的場所。院落的景觀也在不斷的豐富,農民根據個人喜好,布置景觀小品、景觀盆栽。

對于老年人來說,院子對于他們有著更為特殊的意義。農家院落成為養老的理想場所,首先,院落可以為老年人提供基本生活需求,滿足部分生活需求;其次,老年人可以自己在院落耕種養殖,既能解決部分生活必需品的來源,又能在耕種養殖的過程中使身體得到鍛煉。

3 院落施工材料演變

3.1 籬笆柵欄

用籬笆與建筑圍合而成,保證了院落的私密性,這是最原始的院墻,也間接形成了最原始的院落。但是籬笆圍合的可視性高,相對于其他材料砌筑的院墻私密性性要弱很多。如今籬笆柵欄用來圈種菜地比較多見。

3.2 土坯墻

在浙北地區農村建筑技術還不很成熟的時候,用土制成的土坯墻還是比較常見的。隨著時間的推移,現在保留下來的土坯墻少之又少。土坯磚的組成除了粘土,還有包含其他配料,如稻草纖維,牛糞等。這些材料可以就地取材,成本低,方便加工。土坯墻的砌塊之間通常用泥土作為粘合劑,并在泥層中添加草筋來提高墻體的堅韌性。

3.3 磚石墻

隨著浙北地區農村經濟的飛速發展,農村建筑技術也提高了不少,為了滿足農民的私密性要求,農民更多選擇使用磚石來砌筑院墻。磚石堅固、耐壓、耐磨、防潮、防滲,使用壽命久。磚石間以砂漿水泥勾縫,有的會在外表層刷上一層白色水泥漿,在院墻上部,搭上青瓦,與建筑主體風格相融合。

4 浙北地區傳統民居院落空間的更新

4.1 功能置換與居民需求

隨著城鄉經濟收入差距的逐漸加大,農民紛紛涌入城市,農村的家庭結構隨之發生了改變。家庭人口數量的減少導致部分空間失去原有的功能,其中包括院落空間。由于家庭人口的減少,居民將交流休息空間移至堂屋,院落漸漸失去其原有的休憩交流空間功能。

雖然有部分農民遷入城里,但是隨著人們對生活環境質量的高追求,也有部分城里人遷入農村,他們將建筑進行改造重建,院落成為建筑的重要部分。居民在院內種植盆栽、古樹,增添景觀小品,甚至修建泳池等。

4.2 延續傳統與有機更新

延續傳統對傳統院落的傳承和發揚有著重要意義。延續傳統并不是完全仿照古建筑形式,而是在保留傳統風格的基礎上,加以改造創新,建造出更適合居民居住使用的院落空間。傳統院落的建造保存著承載文化與風俗的痕跡,代表著當地的文化背景與發展歷程?!坝袡C更新”是在保存良好的傳統建筑上,添加適合當地、方便落地的素材,使居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4.3 建筑師居民共同參與

如今農村建設推強加大,民居建設以暴力推倒、快速重建的方式開展,導致原有的院落空間不復存在。甚至有的直接將城市別墅庭院形式直接照搬照抄到農村院落建設中,這種自建方式不能說完全否定,但是在傳承與創新的要求下,需要建筑師與居民共同參與,使得農村民居建設更有節奏性和持續性。

5 結語

傳統民居院落作為傳統建筑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它的發展演變中反映出中國農村社會的變遷。隨著農村經濟的不斷發展,院落由原來的生產空間逐步演變為休憩交流空間,院落景觀越來越被重視。但是在城市庭院的影響下,農村院落大多數都是仿照城市庭院而建,失去了原有的傳統風格。在這樣的背景下,論文以浙北地區部分農村院落的營造為研究對象,對浙北地區農村傳統院落空間的演變進行調研分析,結合新時代發展思想,總結浙北地區傳統民居院落空間的更新方式,為浙北地區農村院落營造提供理論基礎。

猜你喜歡
私密性院落民居
民居攝影
民居書畫
八一作品
民居智庫
民居攝影
辦公展示兩不誤的書桌
學校教育空間的公共性與私密性
探析公共空間的私密性
院落里的黃昏
都江堰:散居院落新生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