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形測量》課程教學設計

2018-09-13 02:10張利黃密
建材與裝飾 2018年39期
關鍵詞:全站儀實訓測量

張利 黃密

(黃岡職院技術學院建筑學院 湖北黃岡 438600)

引言

地形測量是高職院校工程測量技術專業的一門專業課和專業基礎課,該課程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必須認真組織課間實習和綜合實訓,加強操作技能的訓練。[1]本文主要從課程開設、課程設計、教學設計、保障設計四個方面進行教學設計。

1 課程開設

1.1 課程來源

通過專業調研,明確工程測量技術專業的就業形勢及專業人員的市場需求情況;根據測量員崗位需求,進行職業分析,從而開設本課程。

1.2 課程性質

《地形測量》是工程測量技術專業的專業基礎課程,其主要任務是培養學生掌握專業所必需的測量儀器的使用及相關技能,從而能夠從事一般工程測量工作,并為后續核心技能課程打下堅實的基礎。

1.3 課程地位

在制定本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時充分考慮了各門主要課程在內容上的先后傳承關系,先修課程和后續課程的銜接得當。將《地形測量》設置為工程測量技術專業第一門專業課程,其后續核心技能課程為《控制測量》、《數字測圖》,本課程的最后幾個學習項目“圖根控制測量”、“地形圖的測繪”、“地形圖的識讀與應用”就是為后續兩門課程作鋪墊。

1.4 課程目標

依據工作任務和職業能力,確定本課程的課程目標。

知識目標:掌握:①四等和圖根水準測量,圖根導線測量,三角高程導線測量,交會法測量,1:500、1:1000、1:2000 地形圖測繪的技術要求;②水準儀、全站儀及皮尺、鋼尺的使用方法,水準儀、全站儀的檢驗方法;③水準路線、圖根導線、三角高程導線、前方交會測量的布設和觀測、記錄、計算作業方法;④高程、平面控制點之記的繪制方法;⑤1:500、1:1000、1:2000地形圖圖式的使用及地物、地貌的測繪方法;⑥地形圖分幅及圖內、外整飾的方法。熟悉:①大地水準面、水準面、水平面三者之間的關系;②高程與高差的關系;③測量工作的基本原則;④水平面代替水準面的限度;⑤高程系、平面直角坐標系的建立和平面直角坐標系象限的劃分;⑥水準測量、全站儀坐標測量的原理;⑦坐標方位角、象限角、坐標增量三者間的關系;⑧地物、地貌的特征點,等高線的特性,等高線、等高距、坡度之間的關系。了解:①測量的基準面和基準線;②比例尺及比例尺精度;③視線高、轉點、視差、水準軸;④水準儀的校正方法;⑤水平角、豎直角;⑥側方交會、后方交會的基本原理和施測方法;⑦地物符號的分類及等高線的種類。

能力目標:①能進行四等和圖根水準測量的方案設計和觀測、記錄、計算;②能進行水平角、豎直角的觀測、記錄、計算;③能使用皮尺、鋼尺、全站儀進行距離測量;④能使用全站儀進行坐標測量;⑤能進行圖根導線測量方案設計和觀測、記錄、計算;⑥能使用全站儀進行三角高程導線測量;⑦能進行交會法測量方案布設和交會法測量、記錄、計算;⑧能進行地形圖測繪方案設計和地物、地貌測繪。

素質目標:①培養學生不抄襲、不偽造測量成果的誠信品質;②培養學生按照儀器操作規程作業,保護小組人身和設備安全,按時、按質、按量完成測量任務的責任意識;③培養學生集體榮譽高于一切的團隊觀念,吃苦耐勞、甘于奉獻、克服困難、鉆研業務、精益求精的敬業精神。

1.5 建設思路

①研究課堂教學與實踐教學的關系,做好兩個課堂的結合;②注重信息化課程資源建設,推進職業教育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③根據課程特點,實施相應的教學方法改革,力求實效;④通過一對一,傳幫帶來培養年輕教師,通過聽課評課促進教師成長。

2 課程設計

2.1 課程描述

本課程以職業能力培養為中心任務,以實踐教學為主線,按教學做合一設計課程內容,組織課程教學。

2.2 課程內容

按照基于工作過程、任務引領知識的教學思路整合課程內容,設計了8個學習項目,在教學實施中,進一步分解成31個學習型工作任務。共計108個教學學時,6個學分。各課程任務的具體課時安排如表1。

表1

2.3 課程標準

根據課程定位,工作任務和課程目標,教學組織,教學內容與能力要求,教學方法與手段,考核與評價,說明與建議等7個方面制定課程標準。

2.4 教材開發

所選教材均選自國家“十二五”規劃教材,輔以建筑工程測量員崗位培訓教材。

2.5 可用資源

包括測量儀器、課程網站、移動學習平臺、動畫、視頻、虛擬仿真實訓系統等。

3 教學設計

3.1 設計思路

整個教學過程以發布任務——分析任務——實施任務——拓展提升為主線進行設計,采用任務驅動、情境創設等教學方法,運用課程網站、微課、虛擬仿真、動畫等教學手段,“理虛實”三位一體的教學形式實現“教學做”合一的教學模式。[2]

3.2 場境設計

本門課程所涉及的場境包括:“理虛”一體化教室,測量實訓室,校內實訓基地和校外實訓基地。

3.3 考核反饋

課程考核主要包括:網絡學習平臺成績,虛擬仿真實訓系統成績,教師對學生的綜合評分,學生的自評和互評,專家評分等五部分構成50%的過程考核成績,以及50%的期末考試成績。

課程反饋主要包括:學生課堂學習,作業,期末考試情況;信息員教學評教信息反饋;院視導聽課評課交流指導;校督導教學過程監督和檢查;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評價意見五個部分。

4 保障設計

4.1 條件保障

“理虛”一體化教室,測量實訓室,校內實訓基地和校外實訓基地。

4.2 隊伍保障

①《地形測量》團隊由6名教師組成,具備兩年以上項目經歷,實踐能力較強;②職稱結構,“雙師”結構,專兼結構合理;③專職教師和兼職教師職責劃分清晰。

4.3 質量保障

構建“行業、社會、學?!比铰搫?,“教師、學生、企業”三元互動,“教學、服務、管理”三面齊動的“333”人才培養質量保障體系。

5 結束語

針對《地形測量》課程,采用新的教學設計理念,幫助學生克服學習理論知識的畏懼感,激發學生實訓學習的興趣和求知欲望,便于學生理解重點,突破難點,真正實現“教學做”合一的教學模式,進而實現教學目的。

猜你喜歡
全站儀實訓測量
全站儀中間法在礦山高程測量中的應用——以河南鎮平縣地形測量為例
全站儀極坐標法監測點穩定性分析方法研究
基于CDIO理念的數控實訓教學改革與實踐
把握四個“三” 測量變簡單
滑動摩擦力的測量和計算
車載全站儀位姿估計方法研究
滑動摩擦力的測量與計算
虛擬情景實訓環境三維模擬
電工電子實訓教學改革與創新
測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