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陶瓷界千年之謎“中國瓷皇”柴窯

2018-09-14 03:39采訪撰文
藝術品鑒 2018年8期
關鍵詞:學武耀州青瓷

采訪、撰文◆張 敏

五代 天青釉仿金銀器五曲花口盞收藏:西安柴窯文化博物館 圖片提供:西安柴窯文化博物館

在中國古陶瓷歷史上,許多瓷器都曾經被謎團籠罩,比如唐代的秘色瓷、宋代官窯、宋官汝窯等等。但隨著考古事業的不斷發展,這些謎團都一一被解開,然而被研究者譽為“制精色異為諸窯之冠”美名的柴窯瓷器身上的謎卻一直沒有被解開。

人們這樣形容柴窯:“青如天,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但因柴窯迄今沒有明確傳世品,窯址也一直沒有被確定,所以被稱為古陶瓷界的“千年之謎”。

關于柴窯窯址,學術界有各種論述,有“河南說”、“景德鎮說”、“浙江說”、“耀州窯說”等。陜西學者對西安出土的耀州窯青釉瓷進行研究,提出了五代時期的精品耀州窯就是柴窯的觀點。關于柴窯身世的“戰爭”愈演愈激烈,柴窯也因此更被添加了神秘色彩。

柴窯是被公認為“瓷中之皇”,千百年來,揭秘柴窯的學者不盡其數,西安柴窯文化博物館館長王學武就是其中一位。筆者近日探訪了西安柴窯文化博物館,并對館長王學武先生進行了采訪。在為筆者講解柴窯工藝的過程中,王學武館長不止一遍贊嘆道:“真是精美絕倫,今人真的很難想象到一千多年前的瓷器竟然能做得這么好?!?/p>

五代 天青釉高浮雕三朵牡丹雙流壺收藏◆ 西安柴窯文化博物館圖片提供◆ 西安柴窯文化博物館

中華天青第一杯——仿金銀器五曲花口杯收藏:西安柴窯文化博物館圖片提供:西安柴窯文化博物館

疑問:柴窯真的存在嗎?

今天的人常說宋代有五大名窯,“汝官哥鈞定”,而在曹昭的《格古要論》中,柴窯是排第一的,稱為“柴汝官哥定”,“柴窯最貴,世不一見”。

然而今人對柴窯的認知始終處于“柴窯只是個傳說”中,那么柴窯是否像其他古陶瓷一樣,是真實存在的呢?

事實上,許多文獻都對柴窯有明確記載。王學武先生說:“中國陶瓷種類很多,但只有一種瓷器被稱為“瓷中之皇”,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柴窯。在1060年前,它的工藝能做到‘色如天,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很多人覺得難以想象,覺得1000多年前的瓷器不可能做得那么好,而現在大量的實物證明,柴窯瓷器不是傳說,它是真實存在的?!?/p>

明初曹昭在其所著的《格古要論》中曾對柴窯有過明確記載,《格古要論》用七句話描述柴窯瓷器:“柴窯出北地。世傳柴世宗時燒者故謂之柴窯。天青色,滋潤細媚,有細紋,多足粗黃土。近世少見?!?/p>

《格古要論》是中國第一部鑒定書,也是所有研究柴窯的學者都繞不開的一部文獻。在這里,曹昭為我們交代了幾個比較重要的點:柴窯出于古代北地;柴窯是五代時期后周世宗柴榮所建的瓷窯所以稱為柴窯;柴窯是天青色,手感滋潤細媚,表面有細紋飾,多數足底有粗黃土色;明初時期,柴窯就已經非常少見了。

王學武先生說:“五代時期,后周世宗柴榮統治時間不到五年半,在這五年半里,柴榮和南唐打仗打了近乎三年半,最終,南唐將長江以北的地方全部割讓給柴榮。但南唐統治者與柴榮約定,柴榮不能再跨越到長江以南。由于當時柴榮的統治范圍在長江以北,這也決定了柴窯瓷器的燒制首先被限制在了長江以北。所以,越窯、景德鎮窯之南方柴窯說法都是不符合歷史事實的。今天長江以南地區的省市博物館和考古所出土的、傳世的、收藏的柴窯器,幾乎沒有一件。所以,南方收藏界對北方柴窯的了解甚少。我館一個多月前,借在深圳開會之機,帶了六十片標本實物,與深圳、廣東、德化、麗水、安徽、江蘇等省級收藏協會、博物館、工藝大師做學術講座交流,宣傳中國瓷皇——柴窯,受到一致好評?!?/p>

從王學武先生的研究可知,特定的歷史背景決定了柴窯的產地,據西安柴窯文化研究所人員不完全統計,目前故宮博物院、陜西省、遼寧省、內蒙古、甘肅省、法國、美國、日本等地都有極少數量的柴窯瓷器。

中國第一部文物鑒定書 明初曹昭著《格古要論》所記載的柴窯部分圖片提供:西安柴窯文化博物館

疑問:“北地”在哪?

既然柴窯瓷器是真實存在的,那么柴窯究竟產自哪里呢?

全國范圍內關于柴窯產地的爭論基本上都是圍繞著“北地”這兩個字展開的。因為《格古要論》在描述柴窯時,第一句話就是“柴窯出北地”,而這個北地究竟指哪里,則成為無數學者求證的主要問題。

目前許多人對“北地”的概念是長江以北就是北地。但在西安柴窯文化博物館的文獻墻上,我們可以看到,王學武先生經過考察,從古代歷史地圖、金石碑刻、名人記載、史記縣志等四個方面證明“北地”其實是一個古代郡名的簡稱,而并非泛指長江以北的所有地區。他首先用歷史地圖證明了北地的具體所在地。

王學武先生解釋道:“中國在戰國的時候就開始設置北地郡,當時的北地郡在長城一線,用于抵御北方匈奴。秦始皇統一中國之后,在全國設置三十六個郡,這三十六個郡中很重要的一個郡就是北地郡。因為北地郡在政治地理位置上處于一個互相拉鋸的狀態,所以有三遷北地郡這一說。秦始皇時期,北地郡非常大,到了西漢時期,北地郡就越來越小了,東漢時期,北地郡就移到了現在陜西的耀縣‘ ’古城這個位置?!?/p>

“北地郡的遷移最關鍵的歷史時間點是在三國的時候,魏文帝曹丕將北地郡遷徙固定在了現在陜西的耀縣、富平、銅川一帶,并且,之后北地郡再也沒有遷移過。而后的西晉、十六國、南北朝等等各個朝代,北地郡都在現在的陜西耀縣地區,所以柴窯出北地,并不是指長江以北,而是指歷史上真實存在過的北地郡,簡稱北地?!蓖鯇W武先生說。

除了古代地理地圖的證明,在博物館的文獻墻上,西安柴窯文化研究所還展示了歷朝歷代石碑石刻上明顯出現北地郡地名的內容。王學武先生說:“柴窯出北地,那么我們從‘出北地’這三個字出發,利用地理地圖、古文獻、石碑石刻,從戰國時代開始,一直證明到清光緒17年,‘北地’這一具體地名在陜西耀州地區叫了將近1700年。只是現在的人對‘北地’了解少了,再加之‘北地’又有一個‘北’的方位名詞,使一些揭秘柴窯的人‘望文生義’、自解其義,誤導了一批學習者?!?/p>

西安柴窯文化博物館

西安柴窯文化博物館 文獻墻

研究:耀州窯與柴窯

如果“北地”并不是泛指長江以北的所有地區,而是專指北地郡,那么歸屬于北地郡的耀縣是否和柴窯有關系?耀州窯是否也與柴窯有關系呢?

耀州窯燒制瓷器始于唐代,當時所燒造品種十分豐富。五代時期則開始以燒造青瓷為主,其青翠瑩潤的釉面和精致優美的造型,并不遜于當時聲名顯赫的越窯青瓷。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耀州窯遺址中挖掘出了帶“官”字款的素面青瓷殘片,從胎體、施釉工藝、燒裝方法等特征看,學者們認為這是典型的“五代器”。這個時候還出土了大量的五代時期黑胎青瓷,對照古文獻對柴窯特征記載,人們發現兩者之間有些吻合。當時有學者認為,這些應該是五代朝廷所燒造的天青釉瓷,應是沒有被選取的淘汰品,而其中的晚期產品應該是周世宗柴窯的廢品。

“明如鏡” 圖片:本刊記者

“薄如紙”的透光性 圖片:本刊記者

“薄如紙”的透光性 圖片:本刊記者

王學武先生提出更為準確的說法:“秘色瓷是越窯生產的,是越窯燒造中的精品,越窯生產的瓷器非常多,但只有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二能燒造成為‘艾青色’的精品,才能成為秘色瓷。柴窯同樣僅是指五代白胎天青色瓷中仿金銀器的精品,而且只有這批精品才與文獻中記載的柴窯瓷器特征是完全吻合的?!?/p>

從事陶瓷研究及鑒定工作三十多年的故宮陶瓷研究所呂成龍所長表示:“根據他接觸到的情況來看,把五代耀州窯中白胎精品說成是柴窯,不管是從古代地理行政劃分,還是從實物來看,在目前是最有說服力的?!痹谌嗣翊髸门e辦的“第二屆中國柴窯文化高層論壇”上,呂成龍所長代表與會專家發表結論:“與會專家一致認為,從目前所掌握的文獻和實物資料看,在眾多柴窯說法中,唯有五代末北宋初耀州窯天青釉瓷器中的精品與文獻中有關柴窯瓷器特征的描述相符合?!贝私Y論后來在國家文物局主辦的《中國文物報》上發布。

著名文化學者、鑒定家馬未都先生也曾明確指出:“如‘北地’一詞不再爭議,柴窯出五代耀州則順理成章。近年出土面世的五代耀州窯精品,無論殘片還是整器,都讓柴窯的面目更加清晰,讓其歷史終于趨向于真實。最需要說明的是,五代耀州青瓷是當時北方人有史以來見過的最漂亮的青瓷,那時美麗的宋瓷尚未出世。我認為五代耀州窯白胎天青釉中的精品就是柴窯?!?/p>

中華天青第一壺——雙龍雙鳳壺收藏:西安柴窯文化博物館 圖片提供:西安柴窯文化博物館

鑒賞:色如天,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

柴窯,據記載創建于五代后周顯德年間,本是后周世宗柴榮的御窯,從北宋開始成為柴窯。王學武先生說:“柴榮39歲去世后,宋太祖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但在那個‘君臣父子’的禮制社會,趙匡胤的兵變被視為是造反,當時有許多人揭竿而起反對趙匡胤稱帝,宋太祖趙匡胤剿滅了造反者,連以柴榮名字命名的柴窯也從此沒落,成為千古之謎?!?/p>

但古今文獻中卻留下了宛若絢爛流星一般存在過的柴窯痕跡。

周世宗柴榮曾御定御窯瓷:“雨過青天云破處,這般顏色做將來”,以象征未來國運如雨過天青。但現在有許多人將“雨過天青”理解成藍天的顏色,并將這種顏色用來形容汝窯。王學武先生說:“汝窯在文獻中記載地非常清楚,它是淡青色,并非是天青色。再比如說同是青瓷精品的秘色瓷,秘色瓷是青色泛黃的,只有少部分能達到青綠色、艾青色,它們都算不上是真正的柴窯天青色?!?/p>

柴窯除了釉色獨特美麗,胎體更是達到了今人難以想象的薄。

王學武先生說:“汝窯的胎是陶胎,沒有達到瓷化程度,世界標準鑒定古陶瓷有規定,燒造溫度在1000度以下屬于陶的范疇,1000度到1200度或者1250度屬于半陶半瓷,1200度以上,吸水率小于千分之五的,且必須是白胎,才是真正的瓷器。所以,古往今來,中國人不把陶瓷兩個字分開,也是有一定這方面的原因在。同是青瓷的越窯秘色瓷比柴窯早100年,越窯仿制金銀器可以說是已經很薄了,但是越窯是不透光的;汝窯比柴窯晚140年,汝窯也不透光。1000年前,在中國只有柴窯是透光的,并且柴窯不僅僅是因為薄才透光,厚一些的柴窯胎體也是透光的,而一般來說,這種玲瓏瓷的效果到清代乾隆年間才追上?!?/p>

日本曾經有一位研究柴窯的學者,說自己收藏的“柴窯”花觚倒上水之后,水面有倒映出人影的效果,但王學武先生認為,柴窯所謂的明如鏡,指的是釉面的反光效果,而并非是水面倒映人影的效果。

五代 耀州窯青釉刻花提梁倒流壺 現藏:陜西歷史博物館

王學武先生說:“柴窯‘明如鏡’的‘鏡’,指的是古代的青銅打磨鏡,當時的青銅鏡還沒有柴窯的釉面明亮,并且只有柴窯是‘明如鏡’,其他五大名窯中的青瓷都沒有‘明如鏡’的效果?!?/p>

柴窯釉面溫潤,其雕刻工藝也是獨步古今。筆者在西安柴窯文化博物館就看到這樣一件瓷片標本:如果不是在燈光直照的條件下,根本沒有人會看到一小塊的瓷器標本上居然有類似漢八刀和游絲毛雕的工藝。瓷片上有一圈蓮瓣共二十個,每一個蓮瓣上都刻有一只小蟬,形象栩栩如生,工藝登峰造極。

“柴窯和耀州窯的工藝相比起來,耀州窯不剔花,柴窯是減底剔花的,柴窯釉面上的高浮雕效果要達到兩至三毫米,剔刻的時候先是直刀,再是斜刀,最后減地。耀州窯到宋代以后,剔花工藝就沒有柴窯這么細致了,后期的耀州窯刻花就只有刻,沒有柴窯這種高浮雕的效果了。所以說,耀州窯學習繼承了柴窯,但是沒有柴窯精美了?!蓖鯇W武先生說。

在西安柴窯文化博物館內,我們還看到了一些底部帶有官字款的五代精品青瓷碎片,據王學武先生講解,在北方青瓷中,只有柴窯帶有官字款。

在探訪西安柴窯文化博物館當日,筆者還有幸親耳聆聽了柴窯的“聲如磬”。王學武先生分別敲擊了柴窯與汝窯,相比之下,柴窯聲如磬,敲擊之后許久仍余音陣陣,而敲擊汝窯的聲音則是木聲。聞柴窯此聲,使人不得不感慨,五代時期的中國瓷器能燒造到如此水平,真是令人嘆為觀止!

五代 天青釉十一曲筆洗收藏:西安柴窯文化博物館 圖片提供:西安柴窯文化博物館

以史證物,以物證史

唐代中國的瓷器以地域分為“南青北白”,南方青瓷細膩優美,北方白瓷透徹飽滿。王學武先生說:“柴窯在五代時期,學習了北方邢窯,用的是白胎;學習了南方越窯,用的是青釉,所以才創燒了獨特的天青色?!?/p>

探訪西安柴窯文化博物館,讓人深刻體會到1000多年前中國瓷器燒造的巔峰。柴窯燒造工藝獨步古今,雕刻工藝精美絕倫,而伴隨著柴窯的謎題,更是讓人對這個“瓷中之皇”心生向往。

“我們館里的所有實證結果,都來自于六百年前的古人記載,我們只是以史來證物,以物來證史?!蓖鯇W武先生說。他認為,證明柴窯就是出產于五代歷史上北地郡所在地(當時隸屬京兆府長安)的天青釉精品瓷器是件頗具意義的事情。

作為中國柴窯文化全方位研究揭秘的奠基人,研究柴窯這件事,王學武先生已經做了十二年,他也將用一輩子把這件事做下去,將柴窯文化傳播得更深、更遠。

猜你喜歡
學武耀州青瓷
龍泉青瓷
柳學武
博物館青瓷藏品欣賞
我在景德鎮遙望耀州瓷——兩個“瓷都”相距千里
耀州瓷走在“十字路口”——向左是傳統,向右是時尚
耀州瓷:時光雕刻千年——你的美一縷如煙,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
青瓷出越窯
中國如何應對美國的“逆全球化”?
耀州瓷
蒼蠅體格 老虎胃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