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農村低年級學生不良學習習慣的矯治

2018-09-17 06:24宋娟
科教導刊·電子版 2018年17期
關鍵詞:矯治不良習慣

宋娟

摘 要 低年級學生是學習習慣養成的重要階段,良好學習習慣也是對學生基本的素質要求。筆者在多年實際教學中發現,農村低年級小學生不同程度地存在著一些不良的學習習慣,需要我們教學中加以分析和研究。

關鍵詞 農村低年級 不良習慣 矯治

中圖分類號:G631 文獻標識碼:A

1不良學習習慣一般表現

(1)注意力不集中。學生課堂上不能全身心自覺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注意力保持時間短,一般每堂課在20分鐘左右,有的學生更短,10分鐘都不到,甚至有的自始至終都不在狀態。整堂課不與老師做眼神交流,喜歡“打野”,隨意講小話,做小動作等做一些與課堂無關的事情。

(2)貪玩不愛學習。對學習尚未形成完整概念,個別學生還沒有養成上下學上下課的學習習慣,心思還在“玩”上。在學校一心盼著早點下課好出去“玩泥巴”,回到家只想著“瘋玩”,把學習的事情完全拋在腦后,缺少學習的樂趣和動力。

(3)攥橡皮不認真。做作業的姿勢不端正,心不在焉,經常作業本斜放,眼睛離書本很近,握筆很低,提筆就寫,用筆隨意,字跡不端正、不整潔,手里隨時攥著橡皮,喜歡反復涂改,經常漏題,看錯題意,“出工不出力”,學習效果差。

(4)依賴性心理強。低年級小學生獨立性較差,依賴心理普遍較強,無論遇到大小事,自己從不拿主意,喜歡隨時張嘴就問“這個怎么辦?幫幫我吧!”學習中缺少必要鍛煉,抗挫折能力和自我效能感較差,做事不敢突破,久而久之會影響到學習能力和潛力的充分發揮。

(5)缺乏思考習慣。死記硬背課內知識,少有綜合性的課外知識,老師家長們不教或者不要求的學習事項他們就不會主動去學,一直處在“被動狀態”,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總是希望老師、家長能告訴他們應該怎么做等等。

2不良學習習慣成因分析

(1)家庭因素。在農村,家長們教育觀念相對更新慢,方法簡單陳舊,家長教育能力偏低,他們更關注學習結果,對良好學習習慣培養的重要性認識上還不到位。其次,現在農村很多學生是留守兒童,大都由爺爺奶奶等長輩照看,父母與孩子的良性交流較少,學生因缺少親情關愛,而不能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再次,有些家長缺少對孩子的陪伴,把更多的精力花在了自己或家庭日常事務上,對孩子學習沒有嚴格監督,更多的是應付差事,草草了事,在孩子學習上的投資也少。

(2)學校因素。有些農村小學教學內容單一,教育理念更新滯后,教學管理跟不上,內部管理制度普遍不夠健全,管理教師和學生有效性不強,學生學習習慣培養易被忽視。其次,農村教師隊伍整體教學能力相對偏低,有些教師教學仍是偏知識教育,對學生良好學習習慣養成缺少重視和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積極性不高。再次,家校聯動不夠,學校與學生家庭聯系配合不多,在學生學習監管上沒有形成合力。

(3)社會因素。小學生缺乏一定的判斷能力,自制力比較薄弱,易受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農村基礎文化設施不夠完善,缺少積極健康的文化娛樂活動,導致學生很容易“走偏”,沉迷網絡,喜歡享受,甚至認為學習無用,學好學壞無所謂,最終導致這些學生厭學。

(4)自身因素。小學生由于受到自身及所接觸的人的視界的限制,情緒不穩定,缺乏學習的動機,不知道為什么要讀書,學習目標不明確,普遍心里承受能力、抗壓能力、抗干擾能力、抗挫折能力差,一旦遇到困難就會輕言放棄,感到學習沒意思。

(5)習慣養成本身的難度。養成良好的習慣不是一蹴而就的,去掉壞習慣也不是說改掉就能立馬改掉的。習慣的養成需要一個長期的培養,需要老師和家長對學生堅持不懈的呵護陪伴和訓練。

3良好學習習慣養成建議

(1)從早從小抓起。低年級學生年齡小可塑性較強,易受引導,習慣既容易培養,也容易固化下來,可以說是良好學習習慣養成的最好時期,所以從小學一年級甚至學前班、幼兒園起,就應該引導學生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并不斷加以強化訓練,讓其成為學生穩定的自覺行為。

(2)建立學習自信。信心比黃金更重要,學生只有不斷相信自己,肯定自己,才能克服困難,激發斗志,迎接挑戰。老師家長們要多用親切的語言和藹的態度去啟發、引導他們,多鼓勵和肯定,允許他們在學習上“鉆牛角尖”,帶著寬容平等的心態和他們交流,幫助他們建立學習的自信,激發他們學習的動力。

(3)激發興趣主動參與。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學生積極參與學習的最大動力。興趣不是與生俱來的,是后天培養的結果。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他們對任何事務都充滿著好奇之心,正是培養學習興趣黃金期。老師家長們要多給學生創造表現機會,多給他們搭建平臺,通過設計多種學習活動,讓學生參與其中,并對他們的進步及時表揚和肯定,使學生體會到成功,從而激起他們主動參與學習的興趣。

(4)言傳身教示范引導。俗話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是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典范,是活的教科書,對學生具有更大的說服力和感染力。低年級學生天真可愛,模仿能力和可塑性強,老師是他們心中的偶像,家長又是他們的第一任老師,所以,老師家長們的言傳身教和示范引導在他們學習習慣培養上顯得尤為重要,對他們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是學生身邊最好的教育。

(5)家校聯動形成合力。教育是家庭、學校、社會共同的使命,只有當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密切聯動雙向管理形成合力,統一口徑,步調一致,對他們嚴格要求反復訓練,認真檢查,嚴格督促,直至鞏固,才能共同促進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

參考文獻

[1] 趙興盛,陳燕春.學生不良學習習慣問題成因及矯治[J].新一代,2010(10).

[2] 王慧.農村小學留守兒童不良學習習慣成因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4(12).

[3] 王琴.淺談小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J].學園(教育科研),2012(09).

猜你喜歡
矯治不良習慣
養蠶消毒防病的不良習慣及應對
警惕傷腎的不良習慣
文言文教學之流弊及矯治
下頜打開度受限智障兒童矯治的個案研究
飯后不良習慣有害健康
如何改變生活中的壞習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