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絲路漢關

2018-09-21 11:30王雄
中國鐵路文藝 2018年7期
關鍵詞:函谷關新安縣絲路

王雄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泵慨斠髡b起唐朝詩人王昌齡的這首《出塞》詩,就不由讓人產生一睹漢關雄風的渴望。有學者認為,盡管詩人是在借秦月、漢關比喻戰亂不止,但古代確實存在漢關,它就是今日河南新安縣境內的漢函谷關。古絲綢之路第一道門戶,史稱“漢關”。

就函谷關而言,很多人并不陌生。相傳老子騎青牛出關,紫氣東來,在函谷關寫下了《道德經》。歷史上,所謂關東關西,就是以函谷關為界。但是,這個函谷關是指河南靈寶的秦函谷關,史稱“秦關”。

函谷關,即古代的關口?!昂毕蛔右?,“谷”即山谷,“函谷”的意思,就是以山谷為匣,遏其要沖的關口。古人保家衛國,為了防犯外敵入侵,都會在邊關、險要地段路口,設置關口。所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就是指邊關要塞的關口。

讀史得知,函谷關最早可追溯于西周,原為桃林塞,為虢國封地。東至新安,西至潼關,四百八十里。絕谷深委,巍峰插天,統稱“崤函”。到春秋時期。秦孝公從晉國手中奪得崤函之地,據險設關,以抵御東方諸侯的進攻。這是中國歷史上建置最早的雄關要塞之一。戰國中期,秦國在“崤函”要塞之東筑關城,名東關。在秦嶺、黃河、衡山嶺構成的天然屏障中,唯有函谷一道貫通東西,故之“函谷關”。這就是秦關的由來。

秦關曾經是戰馬嘶鳴的重要關口和古戰場,又因老子而聞名。公元前241年,楚、趙、魏、韓、燕合縱攻秦,至此關而敗還;公元前207年,劉邦西入咸陽,遣兵守此關以拒諸侯軍。千百年來,眾多海內外道家、道教人士,都要千里迢迢來到秦關朝圣祭祖。

我國歷史上曾有過三個函谷關。一是秦關。位于今河南省三門峽靈寶市北15公里處的王垛村。西據高原,東臨絕澗,南接秦嶺,北塞黃河。二是漢關。位于今河南省洛陽市新安縣城東500米的東關村,地處“兩京古道”,緊靠黃河岸邊,關于谷中,深險如函。三是魏關。始建于曹魏時期,其位置今已不詳。

歷史車輪滾滾,帶走了多少功名與塵土,曾經的函谷關,今又安在?陽春三月,我來到新安采風。登漢關關樓,眼前滿目蔥綠,一片生機勃勃。領略漢關遺存雄姿,我仿佛看到了當年戰旗獵獵、利劍出鞘的威嚴,聽到了戰馬嘶叫、絲路駝鈴的余音……

據《漢書·武帝紀》載,漢函谷關為漢樓船將軍楊仆所建。至今已傲然矗立了2100余年。

楊仆乃西漢名將。一生戎馬倥傯,南征北戰,追隨漢武帝開疆拓土,彈壓部族叛亂,為鞏固西漢政權立下汗馬功勞,被任命為樓船將軍。細想,這個官名還挺有意味。樓船,古代戰船,因船高首寬,外觀似樓,而得名。因其船大樓高,重心不穩,不適遠航,故多在內河及沿海的水戰中擔任主力。樓船將軍,意指水軍將領,卻又不能遠戰。

楊仆老家在宜陽南灣,即今新安縣鐵門鎮玉梅村。當時國都在長安,以秦關或潼關為界:以西,為關中或關內;以東,為關東或關外。因宜陽南灣在秦關以東,有300里之遙,楊仆被恥為“關外民”。這樣,即使戰功再顯赫,楊仆也不能獲得關中封地,只能當一名被人恥笑的“關外侯”。為此,楊仆很是郁悶。

楊仆想來想去,便有了一個好主意:如果把位于靈寶的秦關東移300里,自己不就名正言順地成了“關內人”?楊仆立即上書漢武帝。他直言不諱地寫道,因“恥為關外民,上書乞徙東關,以家產給用度”。這事似乎不太靠譜,函谷關是依據險要地勢而建,怎能說遷就遷?然而,漢武帝竟然恩準了。顯然,這絕不是楊仆有多大的面子,而是函谷關東遷,有利于擴展京畿領域,加強中央集權,符合“武帝意亦好闊”的政治需要。楊仆喜出望外,傾其家財,“請以家僮七百人”,按秦關模樣,開始在自己家鄉的東邊造城建關。

漢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徙函谷關于新安。遷后仍然用原名。這不是徒慕原來關隘的遺風,而是因為新關的地理環境、建筑布局,簡直就是秦關的“克隆版”。為了區別于秦關,人們稱之“漢關”。

漢關地處秦嶺山脈東段的峽谷之中,西有奎樓山,東有八徒山,南有青龍山,北有鳳凰山,四山環抱。它北至黃河岸,南到宜陽,更有澗河、皂河之水,繞其奔流。南北兩側有高厚城墻延伸山間,形成屏障,唯有通過關樓城門,才可以出入此關。

在此之前,古絲路是從長安為起點。函谷關東移后,長安的轄區擴大了,以關口為界,漢關自然成為絲綢之路東頭的第一道門戶。漢關成為了名副其實的“絲路第一關”。

東漢建都洛陽,明帝時班超受命出使西域,“重開絲路,經營西域”,洛陽成了絲綢之路西行的起點。從此,西域使者、各國商人來往不絕,漢關成了絲路上繁華的商驛樞紐和貿易之城,也見證了東西方貿易的繁榮。

東漢蘭臺令史李尤在著名的《函谷關賦》中,對絲路漢關的場景有過生動描述:上羅三關,下列九門,會萬國之玉帛,徠百蠻之貢琛。蓋紛其云合,車馬動而雷奔……各國使節、富商在此云集,拿出奇珍異寶、各色特產進行貿易,車馬喧喧,人頭攢動。

20世紀80年代,漢函谷關附近出土了不少具有西域特色的牽駝俑、胡俑、駱駝俑等。其中有兩件黃釉男胡俑,深目高鼻,絡腮胡須,身穿翻領長袍,足登長筒靴,手作牽駝狀。顯然,這是當年絲路西域客商的典型形象。

漢關曾經是一座險關要隘。

東漢末年,為抵御“黃巾軍”,漢靈帝在洛陽四周設立八關,置八關都尉,漢關高居首位;南北朝時,北周、北齊對峙,北周在漢關設“通洛防”,以對抗北齊政權。歷史上漢函谷關就被稱為“崤函孔道”“中原鎖匙”。

歷代帝王都很看重漢關。登臨漢關,留下了諸多歷史遺跡。東漢光武帝曾在關內設大駕宮,唐高宗和武則天也曾在此建合碧宮。南北朝時期,這里曾置州郡、州治。隋大業年間,新安縣治也隨之東遷到漢關城。

近年考古證實,漢關由關塞、烽燧和長墻組成,是一條縱貫南北長約60公里的龐大的防御體系。從南到北控制著黃河漕運、崤函北道、崤函南道等三條路徑,進而控制著洛陽、長安間的交通命脈,維系著都城安危。

1997年,考古工作者在黃河小浪底庫區發掘古漕運遺址時,發現了距新安縣城以北約30公里的鹽倉村的古倉遺址。據考證出土的“關”字瓦當,認定其建筑群為漢關建筑群之一。為配合絲綢之路的申遺工作,文物部門對漢關遺址周邊地帶進行了詳細文物調查和勘探,新發現了城墻、燒窯等遺跡遺物。

2007年,漢函谷關被國家確定為絲綢之路捆綁項目,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新安縣邀請專業技術人員,對漢關遺址周邊地帶進行調查鉆探。以關樓中心為坐標點,分別向南北兩山延伸,調查鉆探面積8萬多平方米。調查鉆探發現,漢關南城墻位于青龍山,為長條形,南北走向,與雞鳴臺相連;北城墻位于鳳凰山,長條形,東西走向,與望氣臺相連。兩處城墻均為夯土筑成,質地堅硬,層次分明,為漢代所筑。

與此同時,在窯場村東千家嶺還發現燒窯遺址19座。這些遺址由窯道、窯室組成,有大量的板瓦、筒瓦殘片,與建漢函谷關有著密切的關系。由此證明,漢函谷關歷史記載“北屬于河,南抵散關”的可靠性,對申報世界文化遺產起到了重要的佐證作用。

2012年,洛陽市文物工作者又在漢關遺址,發現一條沿用至現代的千年古道。這條古道是當時唯一進出關道路,也是絲綢之路的必經要道。

無可否認,無論是軍事防御,還是絲路通商,漢關對于維護國家安全、鞏固民族團結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對于保障絲路貿易和促進中西文化交流發揮了巨大作用。

唐宋之后,隨著國家的統一與穩定,歷經戰亂破壞和飽受風雨侵蝕的漢關,漸漸失去防御的功用而被冷落。三國魏正始元年(公元240年),漢關被廢。

2014年,漢函谷關作為中國、哈薩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三國聯合申遺的“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路網”項目中的一處遺產點,成功入選世界遺產名錄。

眼下的古漢關,雖然人去樓空,可雄風猶在。

登高俯瞰,漢關是個狹長的“H”走廊,四面青山三面水,一層紫氣萬層煙。走廊的中心,是明清時期的一座磚石結構的關樓,它是“H”走廊的主體建筑。古老的關樓前,彩旗飄揚,游人如織。清清的澗河從關樓前緩緩流過。南面的國道,汽車穿行;北面的隴海鐵路,車輪滾滾,雙雙延伸著絲路的輝煌。

如今,隨著古絲路的振興,作為絲路東起點的門戶漢關正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識。絲路漢關展示給我們的,不僅僅是昔日的雄關輝煌,更多的是絲路精神的傳承和弘揚。

金戈鐵馬,風雨滄桑。歷史上的漢關,屢遭破壞,多次重修。明萬歷七年、清順治十五年,都曾修整過。如今所見的漢關,就是1923年最后一次重修后的模樣。

據《新安縣志》記載,1923年,任國民革命軍20路總指揮的新安人張鈁,出資重修漢關。修建中,力仿舊制,關洞下半部分盡用古關基石。修復后的關樓高83米,分上中下三層,頂部為四角亭閣,飛檐畫棟,高聳云天。中層為方形閣樓,襟懷澗水,臂倚青山。底層城樓正中有一拱形門洞,供東西交通之用。西邊城門上,“漢函谷關”四個大字為變法名士康有為所題。字體雄渾,筆力遒勁,與漢關渾然一體,相映生輝。

1958年“大煉鋼鐵”的運動中,漢關遭到嚴重的破壞,眼下只能看到下面的兩層。最底層為平垛,為磚石構筑的敵臺,門洞中部有安裝木質城門的肘眼。上層是磚木混合結構的敵樓。關樓門洞的東西兩側,各有楹聯一副,東門是:功始將粱今附驥,我為尹喜誰牽牛。西門是:勝跡漫詢周柱史,雄關重睹漢樓船。

關門南側的一座高高的土丘,就是人們所說的“雞鳴臺”。關門北側離得比較近的土丘,應是“望氣臺”。均為漢代的夯土臺基,南北對峙,中間的通關古道寬約50米,組成了一個中國傳統的闕臺的空間

形式。

同行的洛陽市作協主席趙克紅告訴我,漢關成功申遺有很重要一個原因,就是保持了漢關的原始風貌,沒有現代工藝刻意雕琢的痕跡。

離開新安時,縣委宣傳部長崔玲問我:“您對漢關的感受如何?”我說:“很震撼?!贝薏块L問:“什么讓您震撼?”我說:“古代關口,大都是一個封閉體系,在防御敵人的同時,也關閉了自己。然而,漢關既是封閉的,更是開放的。一個關口,打開了一條通往世界的絲路?!?/p>

崔部長笑了。她告訴我,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新安縣大力傳承絲路精神,工業、農業、旅游三駕馬車奔小康,不斷煥發出新的活力,財政收入居洛陽八縣市之首。

是啊,歷史的印跡會告訴我們許多東西。譬如說,絲路漢關,既是一個古代邊關,卻更是一種現代昭示。這就是,打開封閉的關門,眼前就是一個嶄新的世界。

猜你喜歡
函谷關新安縣絲路
新安縣
新莽時期“函谷關門”畫像磚研究
絲路夢
絲路
夢絲路
絲路謠
新安縣推進新型城鎮化工作調查
新安縣小麥生產存在的問題及高產栽培技術對策
新安縣
睢寧九女墩漢墓“老子西出函谷關圖”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