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華對現實社會的批判性救贖

2018-10-13 09:34伍麗燕
青年時代 2018年19期
關鍵詞:第七天余華

伍麗燕

摘 要:余華小說《第七天》由“虛”入手,“以死觀生”,通過“死人”的吶喊,來喚醒“生者”對這個社會制度、規則進行變革的使命。余華采用對現實生活罪惡事件的反思和批判訴說一種期盼社會及社會中的人通過追求公平正義而得到真正救贖的愿景,本文將深入探討余華這種對現實社會批判性救贖的成因及表現。

關鍵詞:余華;第七天;批判性救贖

法國《世界報》曾評論余華為“一個現代中國的巴爾扎克”,德國《法蘭克福評論報》則評論“余華并不是要揭穿或者控訴什么,他的寫作興趣在于描寫人類的行為”,美國的《時代周刊》指出“余華對當代中國社會的素描,其尖銳性無人可比”。余華的確是一位顛覆大師,他對現實世界有著敏銳的觸覺,他能夠用他的文字還原比現實更真實的“現實”,一種平常冷酷的書寫模式讓全世界讀者產生一種被折服的“快感”。

筆者在閱讀完余華的《第七天》后,義憤填膺之感油然而生。盡管余華使用“死者”的口吻敘述,但是也難以掩蓋其背后的“真實性”。有人詬病余華此篇小說是新聞素材的堆砌,絲毫沒有融入作者自身的創作特色,筆者對此持保留態度。盡管余華的“創作色彩”不濃,但筆者認為他在作品“虛”和“實”之間的“度”把握得很好。以“死者”楊飛的口吻切入本來就讓人進入一種“假”的預設,如果發生在“假”人身上的事情并不以社會新聞為依托,而是“一假到底”,豈不是會讓人當成茶余飯后消遣的故事?不僅覺得毫無痛感,反而還有點好笑,那如何能達到“從作品反思現實”的教育作用呢?非法賣腎而死、嬰兒遺體當為醫療廢物丟棄、強拆后的草菅人命、男子男扮女裝賣淫、高官情婦暴露后自殺等等的社會熱點對大眾來說并不陌生,但余華把這些新聞素材重組并不是因為他想在小說中“偷工減料”,而是想借著一個串一個的事實給讀者視覺轟炸,呈現一個集中式的“病態”社會。當大眾對這些新聞只是一笑置之時,余華把他們的重量記在心里;當這些社會“負能量”積攢到“爆發”時,便是余華用筆發出的對這個社會最有力而真切的批判。有人說余華用荒誕的筆觸講述了一個故事,這個故事比《活著》更絕望、比《兄弟》更荒誕,讓讀者體會到一種劇烈拉鋸式的疼痛和虐心,一種寒冬臘月被囚禁于積年冰川里的寒冷,一種茫?;囊吧硇木闫:鬅o著無落的絕望。但余華表達的僅僅是一種對現實的絕望嗎?難道這種絕望的程度還要比他之前描寫的兄弟相互殘殺帶來的觸目驚心更深嗎?筆者認為余華的寫作已經從“暴力”過度到“溫和”,從他的《許三觀賣血記》足見其對社會的觀察不止是揭露和批判“黑暗面”,更多回歸人性本善的觀照,留下“光明的尾巴”。這種光明并不是謳歌式的,而是帶著批判式的眼光來進行審視,是一種對“作惡”后的禪意回歸。

眾所周知,余華慣用的“套路”是“死亡敘事”,所以在《第七天》里也不例外。但是這次的“死”不同以往的“死”,之前的作品是“由生到死”,而《第七天》則是“由死觀生”?!坝缮剿馈钡慕Y局再加上余華一貫的血腥暴力書寫風格給人一種冷酷嚴峻的不安,很多人懼怕從他的筆下看到自己也必將走向“死亡”的結局,或者是反感他對人性及社會的冷漠化處理。即便是帶有溫情地書寫生的磨難,也給讀者產生一種“死”之感召的不安。而“由死觀生”的“死亡敘事”卻不會讓人產生對死亡的恐懼,因為“結局”已定,由“死”看“生”,在生時的執念或者對錯也許就不是那么重要了。筆者看到的不是單純“死亡的可惜”,而是“死亡的必然”——因為社會的不公、貧富差距的懸殊導致了小人物必然走向毀滅。余華想通過“死人”的吶喊,來喚醒“生者”對這個社會制度、規則進行變革的使命,是一種期盼社會能通過追求公平正義而使社會中的人得到真正的救贖。此時楊飛等小人物的死亡是有價值的,他們承載著社會中因為有人反思他們的死亡而努力改進、變得更好的使命,他們承擔著“死有葬身之地”的生前救贖任務。

也許很多讀者都會產生疑問,故事說的是七天里發生的事情,為什么小說的名字叫《第七天》,而不叫《七天》呢?筆者認為,《第七天》里的“第”其實是有一定特殊含義的?!兜谄咛臁啡∶靡嬗谑ソ浀哪蔷洹吧褓n福給第七日,定為圣日,因為在這日神歇了他一切創造的工,就安息了?!薄镀咛臁啡绻凑展P者的理解,是指一個客觀記錄活動的動態過程,他可以隨意指代任何時間段里的七天,他們的故事在歷史長河里是“重復的”,就像一星期的輪回,也是人類一代又一代的更替,有生有滅,有滅又有生。但是《第七天》里的“第”,側重表現某個特殊的“時間點”,這個能改變人類命運的時間點,由一定的程序發展而來的結果,是獨一無二不可替代的。到“死無葬身之地”是楊飛等人宿命的必然結果,生前的欲望、悲憤、無奈都幻化成死后因沒有墓地、無法安息的“貧窮式”平等;社會出現的官僚腐化、價值觀混亂、暴力執法、食品安全、城市鼠族等不公平現象是社會對罪惡容忍的結果。余華強調“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的因果報應,而第七天就是“果”的呈現。上帝造人的第七天是安息日,余華誠然也想借助這樣的典故來說明生前的紛擾其實在死后都將化為一抔黃土,極樂世界歸于平靜,“空中沒有鳥兒飛翔,水中沒有魚兒游弋,大地沒有萬物生長”——沒有一切的人事紛爭。但其最本質的是想借助“果”提醒生存于世的人別作惡,是一種發自心底對現實社會的批判性救贖,一種最真誠和滿懷善意的警醒。

余華對現實有著一種強烈的責任意識,現實生活的好壞與我們每個人都息息相關。中國文化中沒有基督精神發展的土壤,中國人也缺乏對神的敬畏,所以社會才會出現不公現象?!兜谄咛臁肥怯嗳A初次借用西方創世理論在中國語境下植入基督精神。用中國的故事加上西方的信仰來炮制人類的終極關懷,這種寫法雖然并不算獨創,但卻因“由死觀生”這一切入點而饒有趣味。中國人對極樂世界的想象總是有天使般美好的天堂或是住著牛鬼蛇神的恐怖地獄,但從未想過也會像人間一樣有喜怒哀樂,也會有執念。把人的活動范圍擴大化,也正是把現實社會對人的影響深層化,“由死觀生”也是從另一方面呈現出的“由人觀人”,所達到的反思性和批判性可能比“由生觀生”更強烈。余華批判性是有原因的,他痛恨無疾而終,他痛恨社會的不公,他用“諷刺似”的口吻實現救贖而非放縱,目的是讓社會更好地向前發展。

余華的《第七天》向來是褒貶不一,新聞事件的“串燒式”寫作似乎并沒有體現作為一名作家的獨具匠心,但其“由死觀生”的切入角度和借用西方創世理論在中國語境下植入基督精神的大膽嘗試確實讓人嘆為觀止。余華實現的并非是狹隘式的批判,他通過一種“虛”的預設映射一種“實”的存在,在“揭露”問題后,并不是一味否認和悲觀處理,而是更多地帶有人性本善的觀照,對社會的發展留下“光明的尾巴”??少F之處在于,這種光明并不是謳歌式的,而是帶著批判式的眼光進行審視,是一種以“因果循環”宿命論為載體來炮制對人類命運的終極性關懷;是一種借死亡來承載的使命,為了更多的人最終實現“死有葬身之地”的生前救贖。

參考文獻:

[1]陳少華.當先鋒“沉降”大地——余華《第七天》底層寫作的倫理困境[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05):163-167+192.

[2]常立.論余華《第七天》中的虛構與現實[J].小說評論,2013(05):112-117.

[3]付建舟.余華《第七天》的創作意圖與其敘事策略[J].小說評論,2013(05):95-100.

[4]洪治綱.尋找,是為了見證——論余華的長篇小說《第七天》[J].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13(11):153-162.

[5]劉江凱,胡佳倩,周紫渝.發現并重建“善良”——余華《第七天》的“經典”與“當代”問題[J].南方文壇,2014(02):93-97.

[6]劉霞云.超越苦難與生死的高尚書寫——評余華新作《第七天》[J].長江師范學院學報,2013,29(05):77-83+139.

[7]張麗軍,計昀.“鬼魂書寫”的后死亡敘述及其精神限度——論余華新作《第七天》[J].北京社會科學,2015(02):41-46.

[8]周明全.以荒誕擊穿荒誕——評余華新作《第七天》[J].當代作家評論,2013(06):120-125.

猜你喜歡
第七天余華
一顆假糖的溫暖
余華作品譯介目錄
活著,是生命的常態——讀余華的《活著》
《第七天》:暴力與死亡敘事的溫柔轉變
余華《第七天》的言說與困境
余華《第七天》中的荒誕書寫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