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翻譯的歸化與異化

2018-10-13 09:44申化英
青年時代 2018年27期
關鍵詞:隱身歸化異化

申化英

摘 要:歸化是一種貼近翻譯目的語文化的一種翻譯策略,讓目的語讀者較為輕松的讀懂譯文,采用歸化策略翻譯的文本,幾乎是讓讀者看不見文本有翻譯的痕跡,在這種情況之下,目的語讀者就很難想起文章的譯者,譯者處于一種隱身的狀態。異化與歸化是相反的翻譯策略,采用異化策略翻譯的文本,側重于傳播異域文化,目的語讀者理解譯本的難度比較大。

關鍵詞:歸化;異化;譯者;隱身

一、歸化與異化的發展歷史

任何一位譯者都會有自己的翻譯目的,為實現譯者自己的翻譯的目的,譯者就會慎重考慮翻譯采用那種翻譯策略和翻譯方法。歸化翻譯策略長期在翻譯領域占據主導地位。歸化和異化是兩種相反但又互補的翻譯策略,近年來,關于應該是采取歸化還異化,成為了國內外相關領域的翻譯理論家和學者討論的熱點話題之一。異化翻譯是德國學者施萊爾馬赫(Schleiermacher)在1813年提出的,他是極力主張異化翻譯。他號召譯者一定要把握好本國文化,在翻譯的時候,要采用異化翻譯策略,他認為德國文化并不比其他國家文化低級,他想讓其他國家的讀者能夠體會到德國文化,讓他自己祖國文化在世界上傳播,但是他并不反對其他國家的文化進入德國,他具有包容,學習多種文化的心態。他的翻譯理論也喚醒其他一些弱小國家的保衛自己的文化意識,從根本上反擊文化霸權主義,提倡各國各民族文化平等,尊重各國各民族的文化。在此基礎之上,美國翻譯理論家勞倫斯·韋努蒂(Lawrence Venuti)在其著作《譯者的隱身 —— 一部翻譯史》中,他回顧了大約三百年以來,翻譯發展的歷史,從翻譯史可以看出,譯者的地位是很卑微的,是幾乎不露面的。對于如何提高譯者的社會地位,當然,一方面是增加譯者的經濟收入,另一方面是多采用異化翻譯策略,讓譯者不再是幕后人。異化翻譯其實也是有利于世界文化朝著多元化方向發展,讓更多國家和民族的文化都繼續被更多的人們了解、欣賞和接受。異化翻譯可以提高少數民族的文化地位,異化翻譯是以原文本的文化為歸宿。歸化是以目的語的文化為歸宿,為了滿足目的語讀者的需要,對原文本進行歸化處理,通順成了翻譯的重要標準之一。歸化翻譯是不能夠取得與原文一致的表達效果,因為原文本的文化價值觀是不能體現在歸化翻譯之后的文本里。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異化翻譯就是把作者和譯者兩個完全不同的人緊密地聯系在一起,譯者完全了解作者的思想與意圖,把作者的思想與意圖恰如其分地傳遞給目的語讀者,譯者要從語言學和文化差異上下足功夫,忠實于原文本,要把原文本的異域風情傳遞給目的語讀者。翻譯完全忠實于原文本是難能可貴,但這也是對譯者一種考驗,譯者的處境也是比較困難,因此譯者是戴著鐐銬起舞。

二、歸化與異化各自的優勢

從17世紀,翻譯興起以來,譯者的隱身長達數百年,“隱身”是用來形容譯者所處的境況。一本譯著,對于出版商來說,最重要是暢銷,具有經濟價值,要使譯著的讀者多,購買者多,當然是采用歸化翻譯的著作,這樣的譯著好似原文本一樣,對于讀者來說,幾乎沒有異域的文化意向,全是讀者所熟知的文化,這樣讀者讀起來通順,易懂。但是,一些作品采用異化翻譯是必要的,異化翻譯是尊重原作者,傳播異域文化的一種手段。眾所周知,《紅樓夢》是一部飽含中國文化的巨著,外國朋友如果想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就應該仔細研讀這部作品。很多譯者對這部作品感興趣,它已經被翻譯成數十種不同的語言,被翻譯成英語的版本中,最出名的就是楊憲益夫婦翻譯的A Dream of Red Mansions,美國翻譯家David Hawkes 和他的女婿John Minford 翻譯的The Story of The Stone 。這兩個譯本的語言都十分精彩,但讀者讀起來會感受到完全不同的兩種文化風格,這兩本譯著都有自己的優勢。A Dream of Red Mansions 對于目的語的讀者來說,是比較難以讀懂的,對于他們來說,是字里行間是充滿了異域風情,里面的文化意向基本全是中國文化,很多英語讀者對中國文化是不熟悉,所以讀起來是比較費勁,所以,據了解,這部譯著在英語國家并不暢銷。The Story of The Stone 對于目的語的讀者來說,讀起來是比較通順易懂的,因為作者在翻譯的時候,基本都是用西方的文化意向代替東方的文化意向。楊憲益的翻譯目的在于向西方傳遞中國文化,基本是采用異化翻譯策略。David Hawkes 原本就是美國人,一方面原因是他從小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基本是采用歸化翻譯策略;另一方面也是體現出了西方文化的強大,是文化霸權的一種體現。事實上,Hawkes 自己也知道他翻譯的《紅樓夢》在文化翻譯上有太多的缺失,但他對中國文化不像楊憲益那樣了解和把握的到位,因此他也不知道怎么彌補這些缺失。在他的譯文中,這種文化方面的翻譯并不是對等的。文化的差異和文化沖突出現在跨文化交際中是很平常的事情。他能夠把中國的經典名著帶給西方讀者,讓西方讀者也能很愉快輕松地欣賞《紅樓夢》,這在世界翻譯史上也是濃墨重彩的一筆??傊?,這兩譯文版本在世界文學翻譯史上得到了極高的評價。

三、舉例說明歸化與異化翻譯的效果

“紅” 在英語里翻譯成“red”, 這中西方文化對“紅”的理解就完全不一樣,在中國文化里,“紅”意味著 褒義,比如紅紅火火,而英語里面 “red” 除了代表一種顏色之外,就是貶義,比如血腥的事件?!凹t”在《紅樓夢》里面出現了上百次,這對譯者的翻譯也是很大的挑戰,其實也是跨文化交際的沖突。楊憲益的翻譯可以使英語讀者感受中國傳統文化,他所采用的異化翻譯是符合世界文化多元發展的需要,讓中國文化列于世界文化之中。有許多代表中國特有文化的詞語,在翻譯成英文時,難度是比較高的。

因嫌絲帽小,致使枷鎖扛;出自《紅樓夢》的(第一回)

H: The judge whose hat is too small for his head

Wears, in the end, a convicts cangue instead.

Y: Resentment at a low official rank

May lead to fetters and felons shame.

“絲帽”在中國古代社會是一種官員的等級,官員通常穿不同的服裝和戴不同的帽子來體現官員的級別。從以上Hawkes 和楊憲益的譯文來看,Hawkes 的譯文并沒有傳遞出文化意向,沒有準確表達出原作者的真正意思。楊憲益的譯文體現出原作者真正意思,譯文十分精彩,把中國的官文化體現得非常準確,向目的語讀者傳遞了原文本的內在含義。

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入西子勝三分。出自《紅樓夢》(第三回)

H: She had more chambers in her heart than the martyred Bi Gan; And suffered a tilthe more pain than the beautiful Xi Shi.

Y: She looked more sensitive than Pikan, more delicate than Hsi Shih.

Note, Pikan: A prince noted for his great intelligence at the end of the Shang Dynasty.

Hsi Shih : A famous beauty of the ancient Kingdom of Yueh.

在楊憲益的譯本,他采取了直譯加腳注的翻譯方式,目的語讀者就知道“Pikan”和“Hsi Shih”分別是誰,就了解中國歷史上的這兩位著名人物,就能理解到林黛玉的美貌與聰明才智。在霍克斯的譯本里,目的語讀者不能夠理解到“Pikan”和“Hsi Shih”.分別是誰,僅僅是傳遞了字面意思,沒有傳遞出原作者真正要表達的東西。

四、結語

是采取歸化翻譯策略還是采用異化翻譯策略,主要還是取決于譯者的所處的環境,學識,文化背景及生活經歷。從尊重各個國家的民族文化角度出發,從世界文化欣欣向榮發展角度來看,筆者認為異化翻譯是非常必要的。

猜你喜歡
隱身歸化異化
農村聘禮的異化與治理——基于微治理的視角
商品交換中的所有權正義及其異化
異化圖像的人文回歸
當前大眾文化審丑異化的批判性解讀
倫理視角下電影翻譯的歸化與異化
歸化翻譯與江西詩法——以《魯拜集》的三個七言絕句譯本為例
以《紅樓夢》三個版本為例探討親屬稱謂詞翻譯的異化與歸化
多元系統論視角下翻譯“歸化”與“異化”的不對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