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父母,如何才能從容面對焦慮

2018-10-19 09:29
中華家教 2018年9期
關鍵詞:媽媽孩子

●清 流

因為焦慮,家長們都在拼命地為孩子積累財富,希望孩子擁有更優越的人生,卻忽略了孩子擁有幸福人生的關鍵因素——獨立人格。所以,很多孩子的物質異常豐富,精神卻并不自由。身處這個急劇變化的時代,單純地為下一代積累財富是短視的,把孩子培養成有知識、有修養、有獨立見解、堂堂正正的人才是正道。那么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具體應該怎么做?

楊紅梅:焦慮并不可怕,要學會自我接納

心理咨詢里有一項技術叫共情,簡單說就是咨詢師要從對方的角度出發,設身處地體驗對方面臨的處境,理解對方的真實感受?,F在我要說的就是關于媽媽的自我接納。

案例1

在國內一家著名精神科醫院兒童門診的診室外,一位媽媽的聊天內容吸引了我的注意。她說這次專程帶小學一年級的女兒從外地過來檢查,她認為女兒有多動癥,已經嚴重影響到學習和生活。就我當時觀察,她女兒主動注意能力不錯,安靜地跟在媽媽后面,情緒平穩,而多動癥一個很核心的癥狀就是主動注意能力差,不分場合地活動過多。

看完這家醫院的門診后,她還要帶孩子去另外一家大醫院的骨科檢查,她說自己老公個子很矮,根據骨齡和身高測算,如果不提前做些干預,女兒可能最高也就長到一米六。

有個人問她,這個身高完全不能接受嗎?她很干脆地回答說,對呀,完全不能接受。感覺女兒就跟她爸爸一樣,長得像,性格也像,要是以后連個子也像他一樣矮,該怎么辦呀?

這時另一個人問她,你跟孩子爸爸關系怎么樣?她忽然情緒失控號啕大哭。細節我們這里不多說,整體上這個媽媽對自己的丈夫和目前的家庭生活都不滿意,她是把自身對完美的渴望,對丈夫的不接納,投射到了孩子身上。

案例2

有一次我坐地鐵,車上遇到一位媽媽帶著孩子。當時是早高峰,車廂里人特別多,媽媽和孩子站在靠近門口的位置,快到站的時候,有個人問孩子,下車嗎?孩子沒說話,后面的人就擠到前面去了,這時媽媽在旁邊急了,大聲數落自己的兒子,說你怎么這么窩囊,咱們明明也下車,你怎么不說,真是窩囊,現在被人擠到后面來了,以后你可怎么辦?媽媽不停地說,孩子頭低得不能再低。

媽媽為什么不直接和擠他兒子的人說呢,是不是可能她也是比較窩囊的人,不敢維護自己的權益,但期待自己的孩子能有這樣的能力。那些她自己曾經無法實現的“完美”,如今光明正大地轉移、托付給小孩。

一個人如果不能接納自己,他就同樣也很難接納別人。其實我們最受不了孩子的那部分,可能恰恰是接納不了自己的那部分,只是有時候我們未必能意識到。完整的自我接納包括接受自我、他人以及外部世界,我希望媽媽們能正確認識自己,正確認識焦慮,接納自己的不完美,接納自己身上的焦慮,也希望媽媽們可以接納孩子,接納孩子的各種可能性,接納自己未來可能面臨的各種“失敗”,同時還希望媽媽們不要過多抱怨外部環境,抱怨時代,抱怨世道,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問題,正視它們,解決它們就好。

在親子關系里,有一種完美媽媽,她們希望給孩子的一切都完美,既不允許自己有失誤,生怕做錯一點點就會對孩子造成傷害;又不允許對孩子有一點點拒絕,要盡一切可能滿足孩子的需求。一旦孩子表現得與她們期待的不同,不那么完美,會讓完美媽媽感到非常挫敗,認為孩子的不完美是由自己的不完美造成的。

與完美媽媽相對應的是足夠好的媽媽,足夠好的媽媽給孩子提供抱持性的環境,不忽略孩子,但也不過度干涉,需要時及時出現,不需要時適時退離。足夠好的媽媽理念最早由英國心理學家溫尼科特提出,他認為孩子的健康成長,并不需要完美的媽媽,只要足夠好的媽媽就可以了。

足夠好的媽媽這種狀態,是一個自我接納的母親在親子關系中的自然呈現。一個媽媽越能夠面對和接納她逐步被拋棄、失敗的命運,就越能做一個好媽媽。

宮學萍:給焦慮一個溫柔的擁抱

我也是一個曾經被孩子入園過程折騰得“說起來都是淚”的家長。兩個女兒入學的時候,我們也是一樣焦灼,一樣不知方向地奔忙,一樣都是在不確定中等待。盡管在具體的程度上講,也許我的焦慮沒有那些背著涼席徹夜排隊的爸爸媽媽嚴重,但是從本質上來看,我和他們又有什么不同?我們不過都是同樣在努力憑借著小小家庭的有限力量,在這個充滿著不公平和不確定的教育環境中,試圖給孩子提供一個稍稍好一點、再好一點的生活環境,試圖讓他們可以因為我們的這些努力而擁有一個更好一點,哪怕只是再好一點點的人生。

更何況,我現在很清楚,我在自己的育兒過程中的那些“不焦慮”,實際上并不是我比別人豁達多少,更多的是很幸運地來源于我所從事的兒童心理學專業本身;而其他父母很多被我們不假思索地評價為“沒必要”的各種焦慮,也僅僅源于他們的不了解和不確定。至少在學習這件事情上,我們無一例外地,都希望自家孩子將來在學習上盡可能的好,得分盡可能的高。只不過——

因為我了解學前兒童處在感知形象思維的認知發展階段,提早的符號學習只會打擾到他們對于外在世界的深刻理解,所以才會放心在6歲之前不把他送到各種學前班里識字數數;

因為我了解記憶力只占人類思維能力的一小部分,所以才不會在一年級逼著孩子用學語文的方法“背誦”九九乘法表格;

因為我了解小學低階的孩子對于學校、學習的情感聯結,較之前三年的課業成績,與他中學以后的學習情況更加密切相關,所以才會放心陪著孩子在小學的前兩年,慢慢享受一點一點從普通變得比較優秀、再到優秀的小成就(而不是要求他從入學開始就保持全班第一)……

但是,如果拋開所有這些專業上的 “提前了解”,如果不是在工作中看過那么多因為過度早教而傷害到思維能力的好孩子,生活中的我,看著身邊的家長們紛紛都在竭盡全力地給孩子花錢、擇校、送輔導班、找私人老師,我又怎么可能不焦慮?怎么可能不隨之去做同樣的事情?跟隨身邊的人,做大家都在做的事情,這本來就是我們每個人在信息不充分,情況不了解的狀態下,最自然、最人性、最普遍會做出的行為反應。我們憑什么去奚落這些行為背后的那些不知所措和不安全?

親愛的爸爸媽媽們,我是不應該簡單粗暴地評價你們的焦慮 “沒有必要”。養孩子,可能是這個世界上最難的一件事。似乎不管我們怎么努力,總是會在一些事情上做不到滿分。幼升小、小升初、中考、高考、出國……我們很難去確定到底自己的堅持和努力,對于孩子來說是不是百分百最好的選擇,也常常會陷在好像怎么做都會有人告訴你“這樣不好”的困境之中。而今天,我唯一能確定的一件事就是,在成為父母這條道路上,除了標準化的指導和幫助之外,更多的時候,我們需要的,是被人理解和溫柔對待。

五招教你和焦慮說“再見”

要有一顆平常心 成功人士教育子女時普遍有一個毛病,就是期望太重,給的壓力太大。大家都覺得自己很成功,孩子就必須像自己一樣優秀。這就是失去了平常心,往往容易出問題。

就像我們熟知的球星貝克漢姆,他的中文文身是很驚人的八個字: 生死有命,富貴在天。這是我們中國的孔子的名言,但是現在的中國人往往卻無視這個道理。在我們過去的教育里,承認生死有命富貴在天,是消極的、不可取的。其實不然,正是承認所謂功名富貴的偶然性,才是從世俗當中解脫出來,保存一點自己的靈魂需求的前提??傊?,不論有多少挫折,只要有好的心態,還是可以很幸福,我們的教育目的就是為了讓孩子永遠幸福,不管刮什么風下什么雨,家庭的幸福,個人的幸福,這才是我們的最終目標。

尊重孩子的獨立性 據調查,百分之八十的企業家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繼承產業。但是做孩子的是不是愿意,能不能勝任,繼承之后是不是幸福,這是不一定的。我們要承認一個事實:孩子是獨立的,不是你的私財。紀伯倫有一首詩,叫《孩子》:“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他們是生命對于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他們通過你來到這世界,卻非因你而來,他們在你身邊,卻并不屬于你?!碑斎?,尊重孩子的獨立性,絕不等于溺愛。很多溺愛孩子的家長,并不是真正地尊重孩子。他們不相信孩子有自己做決定、做事情的能力,所以才處處包辦。孩子物質異常豐富,精神卻并不自由,其實是很痛苦的。許多外國富翁不肯給孩子留產業,這不是不愛孩子,也不完全是要鍛煉孩子吃苦,而是給孩子自由選擇、發展自己人生的機會,這正是一種最大的信任和寵愛。

培養好習慣 尊重孩子的獨立性的前提,是從小就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包括讀書學習的習慣、尊重他人的習慣、鍛煉身體和愛護健康的習慣、負責任的習慣等等。在豎立規矩、培養習慣的時候,懲罰也不失為一種行為訓練的方法,也是一種不可或缺的教育手段。就算不打,也必須有其他的懲罰措施,比如沒收電腦、手機。所以關鍵問題不在打還是不打,而是在于在懲罰錯誤行為的同時,要保護好孩子的自尊心。自尊心被破壞了,比任何錯誤都可怕。有時候打兩下,痛過也就算了,但是“罵”意味著來自父母的否定,對于孩子來說,這是最大的心理傷害。

注意身教 “圣人行不言之教”,有時“不言之教”的影響要比喋喋不休的說教大得多。中國歷史上許多大人物的父輩,也不是平庸之輩,就算是普通人,也都有些志趣和見識,絕不是庸俗的人。大書法家王羲之的父親叫王曠,王羲之十二歲的時候,看到父親總是捧著一本書在看,而且百讀不厭,看完之后又很小心地收在枕頭下。他心里好奇這是什么書,有一天趁父親不在,終于從枕頭下把書翻出來,原來是一本古代的《筆說》,是一本書法論著。王羲之小小年紀,好奇心加上一點天分,也迷上了。后來王曠發現了,問:“你為什么偷我的書?我是怕你還小,等你長大成人后,我傳授給你?!蓖豸酥浤ビ才?,王曠拗不過他,最終還是讓他讀了。從此王羲之的書法便大有長進。這位父親的枕邊放著這種書天天讀,所以哪怕不用教,更不用逼,兒子自然就被吸引,哪怕偷偷摸摸也要學。

打造貴族,注意家庭的“軟實力” 所謂貴族,家教淵源,最重要的并不是金錢。貴族即使失去金錢還是貴族,貴族是無法速成的?,F在國家都強調要發展軟實力。目前我國的經濟發展勢頭太快,物質膨脹速度太猛,精神、文化、意識形態各方面的發展速度卻暫時跟不上。法國前總統薩科齊說: 光是發展物質和經濟不能成為一個大國,一個大國必須是能輸出文化和意識形態的。中國有許多古老的格言,都是在強調家教的力量?!皵蛋倌昱f家無非積德,第一等好事便是讀書?!惫艜吨芤住分?,有這么一句話: “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彼^家庭的軟實力,用通俗的話來說就是“積德”。這個德包括一切美好的品質,有擔當、有責任感、有理想、有文化、有優雅的品位。

猜你喜歡
媽媽孩子
孩子的畫
鳥媽媽
我的媽媽是個寶
孩子的畫
孩子的畫
孩子的畫
不會看鐘的媽媽
孩子的畫
熊孩子爆笑來襲
淘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