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的“田園”課程建設

2018-10-20 10:13吳志慧
內蒙古教育·綜合版 2018年8期
關鍵詞:田園課程體系建構

吳志慧

社會在發展,時代在進步,科技在不斷更新。教育要培養能夠適應未來社會的人才,顯然僅僅依賴國家基礎課程的傳統教學是不能滿足學生發展的需要的。更重要的是,老師在過去的傳統教學中發現了諸多問題,這些問題甚至制約著學生的全面發展與個性化發展。

例如,在每年春季開學初的語文教學中,語文老師都會遇到:教材中講的是春暖花開、萬物復蘇;而實際由于地域特點,我們這里還會漫天飄雪。在一堂語文課上,老師問學生:“你們知道現在是幾月嗎?”“三月!”“你們知道現在是什么季節嗎?”“是春季!”“對!那么春天是什么樣子的呢?”很多學生按照課本中的詞語來回答,什么“春暖花開”啊,“鳥語花香”啊,只見一個小男孩站起來說:“春天雪花飛舞?!碑敃r,老師就尷尬了,因為如果按照所謂的正確答案,雪花飛舞應該是冬天的特征,孩子是錯誤的?可前兩天剛剛下過雪啊,這怎么能說孩子是錯的呢?是啊,我們這里的春天總是要比教材中的春天遲來一個多月。這遲來的一個多月給學生造成的理解上的混亂該如何解決呢?只有帶孩子們走出課堂,走進生活,走進大自然,他們才能夠真正地去了解生活,認識大自然。

因此,天山口小學的教師們開始大膽地進行校本課程的開發及“田園”課程建構。

這項工作開展初期,很多老師摸不著頭緒,還有的老師不理解,說:“這學生就連書本上的那點兒知識都學不會,還開發出些新課程,這不是給學生增加負擔嗎?”還有的老師開玩笑地說:“瞧咱們多厲害,都開始自己編教材啦!”

但牢騷歸牢騷,老師們仍然迅速地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學資源和課程的開發中。從書籍中、網絡上查找資料學習,查找先進經驗學習……還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進行課程開發和學校課程建構的理論知識與先進經驗的學習,老師們快速成長起來,改變了以往“教材育人”的思想,深刻鉆研如何用課程育人,如何建構有利于學生全面發展、個性化發展、可持續發展和終身發展的課程體系。

因為老師們意識到孩子們之所以變得“五谷不分、四體不勤”,是因為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家長們包辦代替的越來越多,孩子們幾乎沒有實踐的機會,這就導致他們越來越脫離生活;手機電腦成了日常玩伴,孩子們脫離了大自然;如果學校再一味地以幾本教材為全部教學內容,那么,孩子們自然就越來越“高分低能”。學校不是工廠,孩子更不是得高分的機器,我們應充分地認識到,我們是要培養能夠適應未來社會發展,并能夠為社會發展做出一定貢獻的人。所以,在于宗剛校長的帶領下,天山口小學的全體老師行動起來,將國家基礎課程與各種社會資源、自然資源進行整合,開發出各種課程,構建成較為完整的“田園”課程體系。

在開發課程的過程中,老師或潛心鉆研所教學的基礎課程,結合本校學生特點,開發出相應的拓展課程;或觀察、調研,整合資源,開發出有助于學生個性發展的課程;或到鄉間收集資料信息,開發出能夠引導孩子們了解和熱愛家鄉的“鄉土課程” “田園素養課程”“田園體驗課程”等四大類,近三十門課程。每一門課程都是老師們對學生的用心和愛。

如今,“田園”課程已經走進了課堂,孩子們也已經走進了“田園”課程,在“田園”課程的濡染中,孩子更加靈動,更加有責任心,更加完整!

隨著社會的發展,隨著孩子們的變化,天山口小學的“田園”課程也會不斷地完善和改進,這是老師們永遠的、用“心”來做的工程。老師們堅信,只有通過“田園”課程,讓孩子們體驗各種各樣的經歷,將所學的內容轉化為他們自身的經驗,才能夠真正地實現孩子們自身的變化與發展。

猜你喜歡
田園課程體系建構
消解、建構以及新的可能——阿來文學創作論
殘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構和救贖
為“田園CEO”成長添把火
以創新課程體系引領學生發展
民法課程體系的改進和完善思路*——以中國政法大學的民法課程體系為例
建構游戲玩不夠
田園樂趣多
田園美景
緊抓十進制 建構數的認知體系——以《億以內數的認識》例談
加強青少年中醫傳統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課程體系構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