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環保稅籌劃要點

2018-10-21 12:27劉國福
科技信息·中旬刊 2018年9期
關鍵詞:籌劃要點企業

劉國福

摘要:現如今,環保在我國越來越重視,環保稅的出臺標志著我國以行政命令為手段的環保制度的終結,開啟了以由市場手段為主導的環保制度新時代?,F如今,綠色轉型才是企業的發展道路。隨著環保稅的出臺,顯然易見的是,不論是國家還是市場,都更加傾向于環保型企業,綠色環保企業存在更大的潛在優勢。因此,企業只有盡快轉型才能抓住機遇。為此,探討環保稅的施行將對企業產生的影響,從而提出企業平穩應對環保稅的建議。

關鍵詞:企業;環保稅;籌劃;要點

引言

2018年1月1日,中國第一部單行綠色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以下簡稱《環保稅法》)開始實施。從國家立法層面上看,《環保稅法》的整體架構業已搭建?!董h保稅法》全文分為5大章節共計28條內容,對環保稅的納稅人、計稅依據、應納稅額、稅收減免以及征收管理等各方面內容做出了比較全面的規定?!董h保稅法》充分授權地方政府主動參與,如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被授權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報同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決定,并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國務院備案后,在法定稅額幅度內制定應稅污染物的適用稅額、同一排放口的應稅污染物項目數等,以充分發揮地方政府因地制宜地調整征管實施政策的靈活性。

1.環保稅開征對企業的影響

1.1個別企業稅負較大,征收困難

根據以往的排污收費制度,許多地區都有一些企業因政策性免征不必繳納排污費,減免排污費的優惠政策成了個別企業減輕負擔的依靠。對于實施環保稅影響最大的便是排污費繳納不規范及受到地方政府部門“優待”的企業。對諸類企業,環保稅稅額增加,企業壓力驟增,征收難度必然加大。高污染、高耗能的企業也將會在短期內承受巨大的環保稅壓力。

1.2相關部門不能協調一致

環保稅作為我國首個保護環境的稅種,對直接向環境排放應稅污染物的企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征稅。其核定部門與征收部門分離。向企業征收環保稅要先由地方環保局對應稅污染物進行核定,再由稅務機關據此征收。其次,作為征繳納稅的核定者,環保部門能否真正發揮作用,關鍵在于是否不受地方保護主義影響。納稅主體權利與義務不清楚,相關稅種之間交錯繁雜,甚至存在沖突,因此,不僅需要與增值稅、資源稅等稅種進行協調,還應與排污費、礦產開發保護費等相協調,逐步完善配套機制。

1.3企業需要如實地承擔環保成本

這主要是因為《環境保護稅法》實施后,征管機制更加健全,征管依據更具權威性。一是,排污收費改為環保征稅后,征收部門由環保部門變為稅務部門,環保部門就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進行企業污染物排放的監督與管理,并且稅務部門和環保部門會定期通過涉稅信息共享平臺交換排污企業的排污數據和涉稅信息。因此,企業在污染物排放數據方面進行造假會更加困難,企業自行申報的排污信息也會比過去更為真實可靠,企業不得不比過去更加及時、足額地繳納環保稅。二是,排污收費改為環保征稅后,執法依據由《排污費征收使用管理條例》變為《環境保護稅法》,從法律的層面限制了以往人為不收以及討價還價征收的現象,企業以及事業單位需要足額繳納環保稅,如果偷稅漏稅則會受到比少交排污費更嚴厲的處罰??梢?,環保稅下企業不得不更加如實地承擔其應負擔的環保成本。

2.企業環保稅籌劃要點

2.1關注地方政策以及地方政府層面的溝通

《環保稅法》規定環保稅的征稅主管部門是應稅污染物排放地所屬地方稅務機關,且環保稅款收入全部劃歸地方所有。同時,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被授予權限,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報同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決定,并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國務院備案后,在法定稅額幅度內制定應稅污染物的適用稅額及同一排放口的應稅污染物項目數。此外,環保稅減免條件中所指“地方規定的排放標準”以及《環保稅法》提及的地方性政府鼓勵措施,也主要依靠地方政府參與制定??紤]到環保稅體制下,從政策制定到征管執行各環節中地方政府被給予的充分授權,企業若存在任何不確定事項,應積極主動地與地方主管稅務局及地方環保部門溝通。同時,大企業還應積極做好準備,以抓住機遇享受環保稅減免稅優惠。首先,企業需提前了解清楚其適用的國家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標準,并完成有關減免稅優惠條件符合標準的自我檢測;其次,企業需要向主管地方稅務機關咨詢具體的享受稅收優惠操作程序,比如稅務優惠備案方式或遞交資料等;最后,為防范潛在的稅務稽查風險,企業應妥善保存所有稅收優惠相關的支持證明材料。

2.2加大企業監督力度

企業應完善內部監督檢查制度,設立特定的部門和人員,對控制污染的設計和運作情況進行日常監督和專項監督。一旦在運作過程中發現問題,及時向上級和有關部門報告,并提出完善的意見和建議。上級領導和有關部門也應重視內部監督,對于發現的問題及時反饋,令行禁止,并建立相應的獎勵與懲罰機制。對于稅務檢查中發現的問題立即糾正,有效利用環保稅政策的優勢增強企業競爭力。

2.3加大科技創新力度,生產綠色環保產品

加強管理是企業面對因環保稅開征而導致排污成本增加的首要對策,而加大科技創新,盡可能地生產無污染、少污染的綠色環保產品,則是企業通過加強管理來應對環保稅開征的必然選擇。若僅僅憑挖掘管理方面的潛力,有些污染仍是無法去除或降低到標準之下,只有通過技術革新才能有效減少污染物排放。尤其是那些高耗能、高污染企業,更應加大科技創新方面的投入,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研發更多的新設備、新工藝、新產品和新材料;加強技術交流與合作,加強技術人員科技創新能力的培養,強化創新激勵機制的建設;同時,還要關注市場需求,除了嚴格控制產品生產過程中的污染物排放,還要開發并生產符合當前市場需求的綠色產品,從源頭上減少污染物排放,降低環保稅成本。

2.4順應環保產業發展新趨勢,實現企業轉型升級

環保稅開征后,高污染企業的稅負會大大增加,但是在買方市場壓力下,企業無法將環保稅負擔轉嫁給消費者。因此在短期內,企業可以通過加強管理來部分消化增加的稅負,但從更長遠的角度來看,企業唯有通過創新技術、開發和生產綠色產品,從根源上減少污染物排放量,進而減輕環保稅負擔。而企業要從過去的粗放型、低端化、高污染的發展模式轉向清潔、綠色環保的發展模式,就應當融入我國環保產業大發展潮流,順應環保產業“產品高端化和成套化”的發展趨勢,借時代發展之力實現企業的轉型升級。企業只有從過去被動適應政策轉變為主動向政府要政策,從單純地污染處理轉變為全要素治理,從單打獨斗轉變為集團作戰,從技術創新轉變為資源、資本、技術和人才的協同創新,才能在更廣闊的領域實現“政產學研金”的深度融合,企業才更有可能、更容易實現轉型升級。

3.結語

實際上,政策性法規對企業的影響并非立竿見影。環保稅初步開征,諸多方面還需進一步探討完善,如怎樣實現充分有效的征管、如何科學合理地測算應稅污染物、怎樣做到既維護社會利益又維護行業企業的利益。換句話說,就是既要加強對不規范排污企業的治理力度,又要防止出現過度征稅的問題,如何掌握好這個度是核心。不能奢望一部環境保護稅法能夠解決所有的環保問題,而應緊密結合其他環保手段,將環境保護稅法與稅收征管法、環境保護法等協調配合、協同共進,才能青山常在、綠水長流。

參考文獻:

[1]傅杭金.環境稅對火電企業成本影響研究[J].知識經濟,2017,(14).

[2]年素英.環境保護“費改稅”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及對策———基于內部控制的視角[J].綏化學院學報,2016,(12).

[3]肖玉霜.環境稅對企業的影響及對策分析[J].商,2016,(33).

猜你喜歡
籌劃要點企業
高新技術企業稅收籌劃研究
A Teaching Plan —— How to Write a Summary of an Exposition
書寫要點(十)
書寫要點
一天的難處一天擔當
一天的難處一天擔當
2018上海企業100強
2016,中國企業500強發布
一天的難處一天擔當
新申請企業一經受理便預披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