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基層環境管理工作面臨的難題及對策分析

2018-10-21 12:27楚春秋
科技信息·中旬刊 2018年9期
關鍵詞:環境管理基層對策

楚春秋

摘要:近些年,隨著社會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我國現已經形成了較為健全、完善的環境保護法律體系,基本可以實現有法可依。但是令人遺憾的是,基層環境管理工作仍然面臨著眾多亟待解決的難題。就此,本文根據筆者工作實際經驗,針對基層環境管理工作面臨的難題進行詳細的分析,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基層;環境管理;對策

1基層環境管理工作面臨的難題

1.1環保法制體系不健全管理難

現我國已經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的基礎上形成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規,建立起一套較為完善的法律體系,但在一些領域還存在著差距。有的立法缺乏整體的協調性和前瞻性,有的立法相互沖突,缺乏公眾參與,有的法律法規理論性強,操作性差,基層環保部門在執法過程中理解不一致,為執法工作帶來一定困惑。

1.2職權與事權不對稱監管難

“環境資源與保護”作為一種法定權力,已在環境保護專門法律、法規中賦予“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機關”?!暗胤礁骷壢嗣翊泶髸M織法”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也賦予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資源和保護”的職權。鄉鎮政府作為我國公共事務管理的最基本單位,是轄區內最直接面臨的環境問題,是社會事務與政府管理之間最基本的紐帶,但沒有管理環境的權力。也沒有相應的環境保護行政機關的明確法律規定。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生態文明建設的全面推進,鄉鎮政府管理的公共事務,尤其是環境管理事務變得非常復雜,但由于行政層次的限制,權利和權力的不平等,鄉鎮并沒有專門的環保管理機構,也沒有專業人員來管理,經費無法保障,這是基礎環境管理最根本的困境。

1.3基層環保部門監管力量薄弱

基層環境執法隊伍中人員混崗、隊伍人手不足的問題仍然普遍存在。根據環保部2014年的統計,全國8萬名環境監察人員負責150萬家工業企業的現場檢查工作、100余萬件信訪投訴案件的現場調查工作、50萬家企業排污費申報和收費工作、14萬件環境行政處罰案件的調查取證工作、1萬家國控企業在線監控數據的現場核查工作,以及大量的自然保護區檢查、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糾紛的調解處理工作。特別是近幾年,隨著新《環境保護法》實施后,環境執法力度不斷加大,以及依法行政要求越來越高,基層環保部門監管執法能力不足的問題越來越凸顯,主要表現在執法取證裝備差;部分基層執法人員執法水平低,能力素質有待提高,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環境執法。

1.4社會公眾參與程度不夠

每一位居民都有義務、有責任參與到環境保護工作。但令人遺憾的是,很多社會公眾都沒有主動參與環境保護的意識,平時參加環?;顒拥姆e極性、主動性也較差。若沒有正確的引導,良好的參與機制,往往造成社會公眾對自然保護區建設、環境可持續發展等正面環境問題不太重視,但對一些負面環境問題卻極為敏感,加上對信息掌握缺乏和個人知識結構的欠缺,容易使其成為助推謠言廣泛傳播的主力軍,引發社會的恐慌。

2加強基層環境管理工作的相應措施

2.1完善環境管理法律法規

隨著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全面推進,環境管理體制的不斷完善,不符合新形勢要求的法律法規正逐步取消。特別是新《環境保護法》實施,《大氣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環境影響評價法》《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相繼修訂后,為環境保護提供了強有力的法律支持,但在執行過程中,依然存在界定模糊,應盡快制定相應的解釋和行政法規,確?;鶎迎h保部門在執法過程中具有明確性、可操作性,避免出現執法以執法人員的主觀意志為轉移,隨意“自由裁量”。

2.2建立健全環境保護機制

通過完善建設項目環評審批、環境保護“一票否決”制度,杜絕重污染項目的審批建設。通過調整產業結構,使經濟增長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工業企業由資源開發、高能耗、重污染向技術、低能耗、輕污染發展。通過全面規劃,合理產業布局,充分利用自然生態系統的自凈和稀釋功能,最大限度地減少環境污染對環境的影響。但基層環保機構由于缺乏高素質人才,在“統籌規劃、合理布局”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難,有必要建立一支專業化、高層次的環境管理隊伍來統籌、指導各基層環保機構工作的開展。

各級領導干部既要對所在崗位承擔的業務工作負責,又要對崗位職責范圍內的環境保護工作負責,全面落實“管行業必須管環保、管業務必須管環保、管生產經營必須管環?!敝贫?,理清職責、理順關系,建立長效機制,健全部門聯動機制,構建全社會齊抓共管的環保大格局。

探索建立鄉鎮環保機構。為解決在環保執法監管任務日益繁重,但環保部門執法力量越向下越薄弱,鄉鎮環保部門缺乏執法力量,難以滿足執法監管工作實際需要的問題,應謀劃建立鄉鎮環保機構,下沉環保監管力量,依法加強農村環境執法能力建設,積極組織開展村組環保監管員的培訓工作,形成嚴密的網格執法監管網絡,發揮環保網格監管人員的積極作用,因地制宜,精準施策,搞好農村環保監管、環保宣傳,解決農村面源污染問題,切實改善農村環境質量,實現執法監管全覆蓋。

2.3加強基層環保部門的執法監管力度

第一,強化基層環保部門環保業務知識的培訓,定期組織對基層環境監察執法人員進行考核,根據考核結果對考核綜合素質、業務能力等不合格的人員實行“淘汰制”或崗位調整,激活合理的進出機制,不斷提升基層環境執法隊伍整體素質,提高監察執法工作效率。

第二,基層環境管理工作涉及面廣、情況復雜,各執法部門相互間應加強配合,整合各部門執法資源,提高行政執法整體效能,解決突出環境問題。建立健全環保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聯動機制,完善重大案件會商督辦等制度,嚴厲打擊環境領域違法犯罪行為,依法追究環境損害責任人相關責任。按照責任分工將各項監管任務和責任分解落實到縣區、鄉鎮、村,細化到具體崗位和人員,形成縱到底、橫到邊、全覆蓋的環境執法監管新格局。

第三,由于受地方經濟影響,各區縣環境執法的財政投入參差不齊,但總體水平不高。建議省市級環保部門加大對地方財政實力較弱區縣的財力傾斜,補齊設區市、縣兩級環境監察機構應配置的專項執法、現場執法交通工具和取證、通訊、辦公、信息化設備,重點加強重污染工礦企業集中的縣區環境監察機構標準化建設,統一建立移動執法數據平臺,配置移動執法終端,提升環境執法現代化、信息化、規范化水平。研究制定相關政策,探索提出一定比例的環境行政處罰的罰沒款作為執法工作經費,重點用于開展高科技手段的執法工作經費。

2.4提高社會公眾的參與程度

社會公眾一直以來都是基層環境管理工作的主力軍,政府有關部門務必要重視社會公眾的環境保護意識,要采取多種措施來提高社會公眾的參與程度,讓更多的社會公眾能夠積極、主動參與到環境保護中來。與此同時,基層環境保護部門務必要通過多種方式來宣傳環境保護工作,通過組織開展環保宣傳教育進學校、進機關、進社區、進企業、進農村“環保五進活動”,積極構建“學?!獑挝弧鐓^—企業—社會”五位一體的環境教育體系。此外,以生態鄉鎮(村)、美麗鄉村創建為載體,做好農村環保宣傳。通過進村入戶面對面宣傳、環保知識下鄉、文藝宣傳、發放書籍資料、組織各類培訓等形式,大力宣傳飲用水源保護、土壤污染治理、畜禽污染防治、農作物秸桿禁燒、農膜白色污染防治、農村面源污染防治等農村環保知識,引導和鼓勵農民發展低碳農業,大力實施循環農業、生態農業和生態養殖等,樹立綠色生產消費觀念,養成節約環保的生活習慣,為農村環境保護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猜你喜歡
環境管理基層對策
基層巡覽
提高中小學音樂欣賞教學質量對策探討
“深度偽造”中個人隱私的保護:風險與對策
水泥處理的基層和亞基層再生瀝青性能研究
走,找對策去!
我國貨幣錯配的現狀及對策
走基層
基層治理之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