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力資源流動對農村經濟發展的影響

2018-10-21 16:36金春花陳英
農家致富顧問·下半月 2018年5期
關鍵詞:外流農村經濟對策建議

金春花 陳英

摘 要 榆中縣和平鎮作為甘肅省省會蘭州市的東大門,是典型的農村人力資源流動地。本研究通過實地走訪調查分析了和平鎮農村人力資源流動(外流)的現狀、原因,給農村經濟帶來的機遇、問題,探討了農村人力資源流動對農村經濟發展的影響。結果表明:⑴ 和平鎮農村人力資源外流有鄉鎮內、鄉鎮外省內、省外和省外國內遷移等類型,其中鄉鎮內和鄉鎮外省內的流動性較大;⑵ 和平鎮人力資源流動呈外出農民工規模持續增長、農民工結構(年齡、文化及從業結構)進一步優化及務工人員收入明顯增加等特點;⑶ 農村人力資源外流主要受城鄉分割與二元體制、工業和城市化的現實需求及經濟利益驅使等影響;⑷ 人力資源外流轉移了農村閑置勞動力,增加了農民收入,但是帶來城鄉收入差距明顯,農村勞動力流失、土地荒廢, 人才匱乏,農業現代化發展缺乏后勁等問題。⑸ 政策建議:制定公平公正的農民工就業政策、優化和完善城鄉勞動力和市場勞務需求信息庫、提升農民受教育程度、提高農村勞動力科技水平。

關鍵詞 人力資源;外流;農村經濟;影響;對策建議

隨著我國城市化和工業化的飛速發展,農村勞動力資源大規模向城市流動,為城市和發達地區的經濟增長和農村經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然而,在當前城市和農村大融合的背景下,農村勞動力資源外流反過來對城市和農村經濟發展帶來許多消極影響(陸慧, 2004; 李旻和趙連閣, 2008)。因此,開展農村人力資源的自我調劑對城市和農村經濟發展的影響研究,對于加快城鎮化建設步伐與構建和諧城鄉社會關系具有深遠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勞動力資源自我調劑是指勞動力資源為獲得更高的勞動報酬而在地區、產業、部門、就業狀態、企業乃至工作間的轉移。農村勞動力非農就業尤其是大規模勞動力外流對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影響是農村勞動力流動問題研究的熱點問題之一(張永麗, 2009, 2016)。以往研究較多是在新遷移經濟學的框架下研究農村勞動力數量變化對農戶經濟收入的影響。外國學者Rozelle et al(1999)和Taylor et al(2003)對我國河北、遼寧兩省的調查結果表明農村勞動力轉移效應對農村家庭經濟收入產生較大負向影響,而外出務工的的匯款效應則在一定程度上或者部分彌補其消極影響,國內學者王子成(2012)通過迭代三階段最小二乘法估計也得出了相同的研究結論;而錢文榮等(2011)的調查結果表明,江西省農村勞動力外出遷移并未給農業經濟收入帶來明顯的不利影響,只會使非農經濟收入的顯著降低;但從流動的異質性角度分析可知,外出遷移者是家庭戶主則對農業經濟收入帶來顯著影響。蒲艷萍(2010)對我國西部地區農村的截面數據和西部省份面板數據的研究認為,農村勞動力外流對農村居民收入、人均純收入等具有顯著影響。時紅艷(2011)對陜西省安康市的調查數據分析也得出相似的研究結論。從農村人力資源質量變遷的角度出發,研究較多集中在農村剩余勞動力老齡化、女性化、低質化等問題對農村家庭經濟收入帶來的影響,但這些研究結論并未達成廣泛的一致。胡雪枝等(2012)從全國農村固定觀察點的種植決策、要素投入水平、單產等角度分析發現,農村人口老齡化并未對我國糧食安全帶來不利影響。李旻等(2009)從遼寧省的農村固定觀察點的生產技術、經營狀況、收入和生產結構的角度分析發現,全省勞動力老齡化問題整體上對農業經濟發展帶來不利影響。目前研究較多關注外出勞動力數量、質量變化給外出打工家庭經濟收入帶來的影響;很少有研究針對農村勞動力流動變遷對農村經濟發展造成的影響展開分析,特別是在現階段我國現行的農業生產模式下,農業剩余勞動力轉移到底是不是促進農民增收的長效機制、對農村經濟發展的貢獻到底有多大、家庭人力資源變遷對于農村經濟造成的影響是萎縮還是擴張等問題還不清楚。

為了解答以上的問題,本文以典型的農村人力資源流動地-榆中縣和平鎮為研究對象,采用社會調查的數據分析和平鎮農戶人力資源變遷對農村經濟發展的影響,以此提出針對性的政策建議來引導農村人力資源的合理流動。

1 研究區域概況與數據來源

1.1 研究區概況

和平鎮位于甘肅省蘭州市榆中縣西部,東連定遠鎮、南靠七里河、西接東崗鎮、北臨來紫堡鄉,管轄和平村,袁家營,沈家河,祁家坡,高營,菜子山,路口,邵家泉,范家營,馬家山,豆家山,直溝門,陳家莊等13個行政村,人口約10萬人,其中農業人口占30%左右;全鎮總面積143km2,耕地2533hm2。省市縣駐鎮行政事業單位25家,企業90余家。2016年全年農業總產值1967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9623元。作為甘肅省省會蘭州市的東大門,榆中縣和平鎮地理位置優越、交通條件便利,勞動力資源豐富等特點,是研究人力資源流動對農村經濟發展影響的理想選擇。近些年,隨著產業結構的大力調整和城鎮化建設的不斷推進,榆中縣和平鎮農村勞動力流動速度不斷加快,規模愈加擴大。

1.2 數據來源與樣本分析

作者于 2014年至2017對和平鎮管轄的 13 個行政村進行實地調研,以戶為單位隨機入戶采訪獲得所需數據資料,問卷獲取信息的來源分為兩類:一是客觀數據信息(農戶家庭基本信息,收入情況等);二是主觀數據信息(農戶享有社會服務與保障等)。共完成問卷 850 份,有效問卷 693份,其中外出務工農戶 441 戶,無外出務工農戶 252 戶。被調查總人口數為 2430 人,勞動力人口為 1944人。問卷涉及內容包括:一是農戶家庭基本情況(年齡、性別、文化程度,婚姻狀況等);二是農戶勞動力自我調劑的相關信息(農忙時回流,永久回鄉創業);三是農戶家庭收入的基本信息(農戶家庭的經營性收入,財產性收入,務工收入等)。

2 結果與分析

2.1 榆中縣和平鎮農村人力資源外流的現狀

由表1可知,榆中縣和平鎮農村人力資源流動(外流)有:鄉鎮內、鄉鎮外 省內、省外和省外國內遷移等四種基本類型,其中鄉鎮內、鄉鎮外省內和省外的人力資源流動性較大,省外國內人力資源流動引起的人口數量上的變化基本上不明顯,鄉鎮內和鄉鎮外省內的勞動力就業遷移對農村人力資源流動產生較大的影響。

根據表1,2,3和4的分析結果可以看出,榆中縣和平鎮人力資源流動基本上呈以下特點:⑴ 農民工外出規模持續增長,因找不到工作的返回人員明顯減少;山區勞動力有向鄉鎮外省內流動的趨勢,而川區勞動力則主要在鄉鎮內流動,且山區和川區的勞動力在省外國內的流動趨勢不明顯(表1和表2);⑵ 外出農民工結構進一步優化,年齡結構上,外出農民工主要以21-49歲年齡段為主;文化結構上,小學及以下文化程度外出農民工所占比例較大;從業結構上,外出農民工從業以二、三產業為主(表3);⑶ 年外出務工人員收入變化明顯,低收于人群減幅較大,外出農民工收入明顯增加(表4)。

2.2 榆中縣和平鎮農村人力資源外流的原因

2.2.1 城鄉分割與二元體制影響

和平鎮城鄉差距主要表現在城鄉居民在收入、可使用的教育資源、醫療服務上、消費領域以及就業等方面。以就業方面的差距為例,和平鎮人口抽樣數據結果顯示,非戶籍遷移占全部遷移人口數量的51.2%,說明農村居民通常是跨區就業,表5就總結了戶籍遷移和非戶籍遷移的地區流向特點。

2.2.2 工業化和城市化的現實需求

由表6可知,隨著經濟持續增長、產業結構調整和整體市場化的進程,和平鎮勞動力流動的規模和范圍都擴大了,而且近年來有加劇擴大的趨勢。2014年以來和平鎮農村外出勞動力數量大幅度提高,流動半徑相應增大,2017年外出農村勞動力總數達到1279人,這說明工業化和城市化快速發展能夠為農村勞動力創造出越來越多的就業空間,農民外出務工機會增多,農村勞動力轉移速度加快。

2.2.3 經濟利益驅使

2014年-2017年和平鎮城鄉居民收入差別情況如表7所示。根據世界銀行1998年對36個國家研究報告指出(李夢超和劉嗣明,2013),城鄉之間收入比率超過2的極為罕見;絕大多數國家農村收人占城市收入的2/3或更多一些”,而和平鎮目前情況卻幾乎接近這一標準,說明和平鎮城鄉收入差距明顯,在短時間內縮小城鄉收入差距任務非常艱巨,農民增收前景很不樂觀。

2.3 人力資源外流對農村經濟帶來的機遇

轉移了農村閑置勞動力,農民可支配收入增加。由表4可知,2017年和平鎮農民工勞務經濟收入總量3930萬元,比2015年增加587.6萬元,增長17.6%,其中2017年漲幅最大的是月收入2001-3000元以上的農民工達到2014.8萬元 ,比2015年同期相比增加20.9%;在500元以下和500-1000元之間的農名工月收入在2017年下降的比較明顯,與2015年相比分別下降59.3% 和23.2%;月收入在1001-2000元和3000元以上的均有所上漲,。這充分說明人力資源外流轉移了農村閑置勞動力,增加了農民可支配收入。

2.4 人力資源外流對農村經濟帶來的問題

據作者粗略統計,和平鎮近年來共累積的荒地達到650畝,土地荒地率達1.6%。其原因是由于青壯年勞力都外出就業,家里剩下老、弱、病、殘、孕和孩子,故而土地荒廢現象嚴重。作者對和平鎮和平村做了相關統計,該村戶中,就有因家中缺乏勞動力,而將自家土地轉讓他人耕種,但是這種現象由于是租借土地,租賃者只顧獲取農業收入,不考慮濫用化肥而導致的土壤污染,不愿意進行土地輪休等方式提高土地肥力,進而造成地力衰退。因而,很多勞力缺乏的家庭選擇將自家土地進行拋荒。

現代化農業生產要求勞動力具備以下條件:可持續的發展理念;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在此基礎上還要定期參與相關的農業職業培訓,懂得一定的經濟管理方面的知識;具有能夠改變原有陳舊的農業生產模式,并能將先進的科學技術應用于現代化農業生產當中。由于農村勞動力資源向城市大量流動,從而導致農村勞動力和農業科技人才不斷缺乏,加之留守老人適應了傳統的農業耕作方式,對學習科學知識的積極性很低,農業科技培訓很難開展,不愿意接受先進的生產方式,現代化農業生產難以提高,一些農業新成果、新技術難以在農業生產實踐中推廣應用,嚴重限制了農業現代化的發展。以上問題表明農村勞動力大規模流動就業,阻礙了農村農業勞動生產率的提高,進而影響到農村經濟的發展。

3 討論與結論

3.1 討論

在農村剩余勞動力存在時,勞動力外流有利于對流出地的經濟增長,致使農村內部資源的重新配置。此外,勞動力外流也必然對非流出勞動力的邊際收入產生積極影響(李實,1999;陸慧, 2004 )。 因此。從長遠和總體來考慮,提高農村經濟收入的有效途徑是大規模創造非農就業機會,大幅度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提升農民抓住非農就業機會的意識,拓寬就業渠道和收入來源,增加農村經濟收入(李旻和趙連閣,2008)。在許多發達國家和新型市場化國家的城市化過程中,最先流動入城的是在農業生產與農村經濟活動中的那些農村剩余勞動力,由于他們在農村經濟生產中處于劣勢才流動到城市中尋求就業機會;而那些擅長農村生產活動的“農業生產高手 ”則留守農村,成為農業規?;洜I與經濟發展的主體。值得一提的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經濟利益驅動型是促進人口遷移流動最直接、最基本的影響因素,也是人口遷移流動的主要原因。本研究結果表明,和平鎮2017年農民工勞務經濟收入比2015年增長了17.6%,其中2017年漲幅最大的是月收入2001-3000元以上的農民工,且月收入在1001-2000元和3000元以上的均有所上漲,。這充分說明人力資源外流轉移了農村閑置勞動力,增加了農民可支配收入。這一研究結論與李實(1999)關于勞動力流動收入效應的研究結果相一致。然而,根據2014年-2017年和平鎮城鄉居民收入差別情況可知,和平鎮目前的城鄉之間收入比率已經近乎接近2,說明了和平鎮城鄉收入差距有明顯增大的趨勢,且在在短時間內縮小城鄉收入差距任務非常艱巨,農村經濟增收前景不樂觀。因此,為了合理調控和平鎮農村人力資源的流動,筆者提出以下解決方法:⑴ 制定公平公正的農民工就業政策,創造城鄉勞動力公平就業、競爭的政策環境;創建適合農民工轉移就業的社會保險體系和成立維護勞動力合法權益機構,加大對農民工合法權益的保護力度,改善農名工就業環境。⑵ 優化和完善機制,建立健全、能夠及時更新的城鄉勞動力和市場勞務需求信息庫,為農村勞動力和各用人單位提供信息服務;積極創新服務模式,各政府部門要依據勞動力流動的具體情況建立和完善相關的城鄉統一的農民工就業、失業等信息登記制度,并對部分轉移性就業的勞動力實行幫扶;⑶ 加大農村勞動力教育投資力度,提升農民受教育程度;加強農業科技技術培訓,提高農村勞動力的科技水平。

3.2 研究結論

縱觀全文,可以得到以下結論:和平鎮農村勞動力向城市轉移對整個農村經濟發展產生了很大影響。人力資源外流轉移了農村勞動力,雖然增加了農民可支配收入,但是也導致外流的勞動力在農村經濟發展和外出打工之間產生矛盾,這種矛盾的產生對農村發展的弊端在于造成城鄉收入差距明顯、短時間內縮小城鄉收入差距存在嚴峻挑戰;勞動力流失,大量土地荒廢;人才匱乏,農業現代化發展缺乏后勁等問題,農村經濟發展前景不樂觀。因此,為了促進和平鎮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如何處理好勞動力外流在農村經濟發展和外出打工之間的現實矛盾是當前和平鎮迫切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

參考文獻:

[1]陸慧. 農村勞動力流動對農民收入影響的效應分析[J]. 江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4, 3(1): 54-56.

[2]李旻, 趙連閣. 農村女性勞動力外出打工對農戶收入的影響—基于遼寧省的實證分析[J]. 農業經濟問題, 2008, 5: 88-95.

[3]張永麗. 農戶勞動力資源配置及其對農業發展的影響[J]. 農業技術經濟, 2009, 2: 4-16.

[4]張永麗, 魏雷. 農戶勞動力資源配置的微觀決策[J]. 華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6,15(4): 52-64.

[5]Rozelle S, Taylor JE, De Brauw A. Migration, Remittances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in China[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9, 89(2): 287-291.

[6]Taylor J E, De Brauw A, Rozelle S. Migration and Incomes in Source Communities: A New Economics of Migration Perspective from China[J].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2003, 52:75-102.

[7]王子成. 外出務工、匯款對農戶家庭收入的影響—來自中國綜合社會調查的證據[J]. 中國農村經濟, 2012, 4: 4-14.

[8]錢文榮, 鄭黎義. 勞動力外出務工對農戶家庭經營收入的影響—基于江西省4個縣農戶調研的實證分析[J]. 農業技術經濟, 2011, 1: 48-56.

[9]蒲艷萍. 勞動力流動對農村居民收入的影響效應分析—基于西部 289 個自然村的調查[J]. 財經科學, 2010,12: 74-82.

[10]時紅艷. 外出務工對農戶收入影響機制的實證研究—基于陜西省安康市3縣1106 個農戶的調查與分析[J]. 學術論壇, 2011, 34(4): 158-163.

[11]胡雪枝, 鐘甫寧. 農村人口老齡化對糧食生產的影響—基于農村固定觀察點數據的分析[J]. 中國農村經濟, 2012, 7: 29-39.

[12]李旻, 趙連閣. 農業勞動力“老齡化”現象及其對農業生產的影響—基于遼寧省的實證分析[J]. 農業經濟問題, 2009, 10: 12-18.

[13]李夢超, 劉嗣明. 人力資源流動對農村經濟發展的影響-以湖北省為例[D]. 華中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2013.

李實. 中國農村勞動力流動與收入增長和分配[J] .中國社會科學, 1999, 2: 17-33.

資助項目:國家自然基金項目:村民關聯度與農地利用的關系研究—以甘肅河西走廊為例(71263003)

作者簡介:金春花(1989-),女,甘肅榆中縣人,本科生,主要研究方向為農業與農村發展。E-mail: 347076737@qq.com

通訊作者:陳英(E-mail:)男, 博士,教授,研究方向為地資源管理,E-mail: 445475911@qq.com

猜你喜歡
外流農村經濟對策建議
不外流
對煤炭企業專業技術人才外流的思考
生態農業視域下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道路探究
以電子商務帶動農村經濟發展的相關思考
我國融資租賃業發展現狀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
關于惠城區發展農業的調研報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