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注學生心理健康 全面提高學生素質

2018-10-29 10:58商秀榮張騰芳熊玲芝
中文信息 2018年10期
關鍵詞:學生素養提升心理健康

商秀榮 張騰芳 熊玲芝

摘 要:關注學生心理健康,全面提升學生素質,是義務教育的一個重要環節,素質教育不僅要求學生能完成各科學習任務,更在于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素質習慣,引領學生健康快樂的成長。在這個經濟快速發展的社會,我們要肩負對祖國,對人民負責的重任,培養出一大批具有健全人格的優秀青年。這是一個任重而道遠的艱巨使命,未來的世界是這群年輕人的,因此,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尤為重要。本文就“關注學生心理健康,全面提升學生素質”作出一下闡述。

關鍵詞:學生 心理健康 提升 學生素養

中圖分類號:G6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8)10-00-01

引言

中學生是一群處于特殊年齡段的人群,他們不是小孩,有了一些自己的思想,但是心智尚未成熟,很容易在物欲橫流的社會迷失自我方向。因此,中學生迫切的需要心里上的輔導,和對個人身心教育的培育。我們從事教育工作的人,要肩負起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夠全面發展,具有高尚人格的有用之才。一定要找到合適的方法,全方位引領學生讓心靈得到凈化,讓素質得到提升。

一、學校應當積極承擔起自己的責任

1.心理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

學校是教書育人的地方,“教書”只是育人的一部分,讓學生健康成長,也是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要加強“德育”,全面提升學生素質,培養學生陽光樂觀的面對生活,一個人的心理,不僅僅是對待事物的態度,更是個人素質的內在涵養。目前,教育部出臺的《關于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見》和《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對心理健康教育和素質教育做出了全面的指導,我們要將理論結合實際情況,積極籌措心理健康教育,并且多借鑒別人的先進經驗,力求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從中獲得成長。

2.關注學生的心理,制定教學計劃

作為中學教師,我們應該認真學習教育部下發的各項文件,統一戰線,利用例會,以及各種工作會議,把心理健康教育落實,用文件精神,確立切實的教學目標,讓教師先認識到心理教育的重要性,這樣才能有針對性的對學生做出指導。教育部的《綱要》已經給我們設計好了方法和途徑,針對心理教育的目標、原則做出了重要的闡述,特別是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明確了方法和內容,指引我們有針對性,有目標,有原則的科學有序的“對癥下藥”,讓每一個孩子真正得到身心的發展。因此,這就要求老師們用心思考教學方法,并且目標鮮明的落實。

3.明確辦學理念,分析心理教育的現狀

心理健康教育是培養學生素質的一個重要途徑,但是實施細則卻很困難。只講理論知識,如一紙空談,要把這種理念確立在“德育”環節的重要位置。學校教會學生文化知識,固然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能夠教會學生做人,做一個有素質的共和國公民。為了更有效的培養學生心理素質能夠得到提升,就需要我們教師認真分析如何在“德育”方面取得實質的突破。在這個過程中,既是對學生的負責,也是對教師本身的一個提升,每一次認真思考教學內容的過程,同樣也是成就教師愛崗敬業,熱心教學,甘于奉獻精神的一次道德素養的提升。如今面對快速發展的經濟,許多家庭都是父母和孩子分隔兩地的,另外,多元文化對孩子的影響,或多或少對孩子的價值觀,心理素養造成了一些影響,學生的思想在潛移默化中發生著微妙的變化。有的孩子可能已經表現出了明顯的問題,這時候,教師一定要認識到心理教育的重要性,要察言觀色,對這類孩子給予特殊的關懷,幫助他們走出心理的“困境”。

4.制定目標,確定如何做好學生的素質教育的方案

藏民族地區情況特殊,為保衛我國邊疆穩定,心理素質教育更應該面向全體學生,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確定發展心理教育的規劃思路,始終貫徹中央以及教育部下發的文件精神,并完善學校的相關教育機構。比如,要有心理健康教育老師,至少每周對所有學生進行一次心理健康教育,針對特殊學生,要時常找來交流。并且要把這項制度規范化,要納入到學校工作計劃之中。班主任一定比心理老師更了解自己學生的情況,一定要及時提醒,耐心輔導,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健康,快樂的成長為一個有素質的人。學校也刻不容緩,要組織教室一起學習討論心理健康的落實工作,樹立教師的責任意識,在工作會議中,積極探索,交流,體會,在摸索中尋找心里健康教育的正確途徑。

二、用心探索、扎實行動、做好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1.把心理教育滲透到各項工作

要牢固樹立“一切為了孩子”的教學理念,把“德育”進行到底,時刻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讓學生的心靈在教師的循循善誘中能夠成長。作為老師,這些不僅僅是一個口號,教育部可以統一規劃,可以制定方案,可是,需要成千上萬的老師,把這項工作落實,把理論知識從抽象到具體,然后才能傳達給學生。,而應該扎扎實實地落實行動上,學校要以師為根,以生為本,一切從“心”開始,讓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滲透在學校教育教學的過程中,在學科教學、班主任工作、各項教育活動中都應注重對學生心理健康的教育。應該一學生的成長作為教育的根本,用心做好引領者的作用,讓心理健康教育在學校工作的每一個環節都能得到體現。比如,學科教學應當滲透,班主任要耳提面命,各種教學活動中,都要把這項工作當作核心內容。

2.讓學校每一個角落充滿正能量

中學生是對外來事物接受能力最強的,因此,有一個環境的熏陶,也許勝過很多次的心理輔導。在校園文化建設上,要將心理教育融會貫通到每一項布置中。我們要學習其他學校的先進管理經驗,比如,在學校走廊,可以裝飾傳統文化中關于道德素養的文章,插圖故事,名言警句等。在水房,衛生間,垃圾桶等地方張貼有關文明禮貌的標語。這樣,濃郁的“德育”環境,可以讓每一個幼小的心靈得到熏陶,培養他們正確的價值觀。在不知不覺中,學生學會的不僅僅是墻壁的的文字,更是一種面對生活的價值觀。

3.讓學生感覺到老師長者的親切關懷

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學生可以推心置腹和老師交流的先決條件,師生關系需要和諧,需要平等,需要互相理解,互相尊重。應當面對面的交流,老師不能讓學生感覺像泥菩薩一樣居高臨下的威嚴,而應該給學生父母般的關懷。學生和老師只有在平等的關系下,才能拉近心理的距離。為此,學校要為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而努力,同時要開展師德建設,提升教師“以德修己,以德育人”的覺悟。心理教育這項工作中,學生往往是被動的,這就需要教師主動去了解學生心理所想,給足學生愛的關懷,要因人而異的逐個幫助,讓學生在一個陽光的環境中,讓內心變得強大。

4.完善師資力量,讓心理教育更高效

心理健康教育,理論看似千篇一律,完全可以照本宣科,可是,這是一項任重而道遠的責任,不能敷衍,如今,心理健康教育剛剛在我校開始,面臨的問題很多很雜,也很棘手。其中最關鍵的問題就是沒有專業老師作為教學的領路人,所有的工作都要自己一步一步摸索。光靠自我學習,也許擺脫不了把心理健康教育停留在理論上,落實到口號上的現狀,我們要讓一部分教職工走出校門去學習培訓。班主任日常工作繁重,代課老師教學內容又多,對學生的心理疏導也只能是點到為止,面對這種局面,培養出一部分專業的心理教師顯得尤為重要。

結語

“關注學生心理健康,全面提升學生素質”是一個漫長而艱巨的任務,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在前路一片空白的情況下,需要探索。面對各種社會上可能導致學生素質下降,心理出現問題的因素,“德育”又是刻不容緩的,我們要更快更好的讓邊疆孩子沐浴在黨中央的關懷中,讓他們健康快樂的成長。

參考文獻

[1]王存英,于桂榮.關注學生心理健康[J].中國體衛藝教育論壇,2009(3)

[2]朱燈華.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提高學生素養[J].教育現代化.2006(3)

[3]金玉蓮.加上心理健康教育[J].發現:教育版.2014(2)

猜你喜歡
學生素養提升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淺析如何培養中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效率的策略與方法
提升小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有效策略
如何提升公民生態意識
構建促進中職生禮儀素養評價體系
面對差異,實現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