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大”前后毛澤東對中國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

2018-10-29 04:39王梅
新西部·中旬刊 2018年7期
關鍵詞:毛澤東探索

王梅

【摘 要】 文章介紹了建國后毛澤東對中國社會主義道路探索的背景。敘述了毛澤東探索社會主義道路過程中的理論成果 :關于社會主義社會主要矛盾的思想;關于中國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的理論 ;關于社會主義體制改革的理論;關于國家的對外開放戰略思想。并探討了毛澤東探索社會主義道路對當代社會主義建設的啟示。

【關鍵詞】 毛澤東;中國社會主義道路;探索

一、毛澤東對中國社會主義道路探索的背景

1、國內環境

建國后,我國經濟的建設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績。毛澤東高瞻遠矚,開始對我國進行各種改造。1954年9月,在北京召開了一次黨內會議,在大會上毛澤東表明:“在幾個五年計劃之內,將我們現在這樣一個經濟上文化上落后的國家,建設成為一個工業化的具有高度現代文化程度的偉大的國家”。[1]上世紀六十年代初,毛澤東對斯諾說:“我們的基本情況就是一窮二白”。[2]在上世紀五十年代,我們國家在很多領域內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是我們也要正確的認識到,我們在很多領域內的建設還存在很多的問題和不足之處,尤其是經濟發展中仍然存在很多的弊端,所以毛澤東在面對這樣嚴峻的國內現狀下,打算要為中國人民謀求一條我們自己的社會主義建設之路。

2、國際環境

(1)外交關系的改善:上世紀五十年代,國際環境變化多端,但是從宏觀的角度來看,國際環境還是向著有利于各國進步的方向發展著。首先,國際上各國之間的關系大體上向著良好的方向發展,這對于我國進行社會主義建設創造了一個良好的大環境。其次,我國在建國后初期,解決了印度和緬甸有關國土分界的問題,印度支那半島和朝鮮半島之間劍拔弩張的形勢有了一定程度的緩和。這都表明了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我國外交手段的日益成熟,外交成績的日益顯著。

(2)蘇聯的社會主義建設方案的缺陷日益表露:上世紀五十年代,蘇聯的社會主義建設模式在社會主義陣營的國家中曾經風靡一時,而我國作為一個剛剛成立的新國家,我們國家當時的外交方針主張的就是要倒向社會主義國家,所以我們的社會主義建設緊緊跟隨的是蘇聯的建設方案,踩著蘇聯的腳印搞社會主義建設,而蘇聯模式也是我國當時最佳的選擇。我們走蘇聯的發展道路,對我國當時的各方面發展都起到了推動的作用。

因此,“1955年底毛澤東就開始考慮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怎么進行的問題。[3]據薄一波回憶:‘在我的記憶里,毛主席是在1955年底就提出了以蘇為鑒的問題?!盵4]

(3)蘇共二十大的召開:1956年2月14日至25日,蘇共二十大召開。在大會上,赫魯曉夫作為當時蘇聯的領導人對前任領導人斯大林的個人崇拜等思想進行了極其苛刻的批判。赫魯曉夫對斯大林的種種不認同以及各種糾錯,使得當時蘇聯人民群眾被禁錮許久的思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放,這使得從毛澤東個人出發,他自己對我們的發展道路有了更清晰的思緒。

二、毛澤東探索社會主義道路過程中的理論成果

1、關于社會主義社會主要矛盾的思想

上個世紀五十年代,毛澤東依據我國的真實發展狀況,在《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的講話中,指出目前我們所處的社會也存在矛盾。首先,他對社會的基本矛盾作了具體的表述。指出:“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矛盾?!雹倨浯?,他仔細剖析了目前社會的性質、特點。他指出在我們的國家里,從根本上來說,我們所追求的利益是一樣的,因此,我們所處的社會存在的這種矛盾,不具有對抗性。同時,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一方面是相互適應的,另一方面又存在著矛盾,這種矛盾的特殊性決定了它一方面能促進社會和經濟的發展;另一方面,“它又還很不完善,這些不完善的方面和生產力的發展又是相矛盾的?!盵5]再次,針對我們社會的這種矛盾,毛澤東還給出解決辦法。最后,關于我們社會存在的矛盾的基本規律,毛澤東也進行了陳述“矛盾不斷出現,又不斷解決,就是事物發展的辯證規律?!雹?/p>

2、關于中國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的理論

20世紀50年代初,我國作為一個剛剛結束國內戰爭而成立的國家,在各個方面的發展還存在很大的問題,社會各方面的發展也比較欠缺,所以面對這樣一種現狀,我們國家當時的社會主義建設緊隨蘇聯的建設步伐是最佳的選擇。但是,伴隨著社會的不斷向前發展和時間的進步,蘇聯的社會主義建設模式的缺陷也日益顯現。在這樣的大背景下, 1956年8月,中共召開了會議,在這次的大會進程中,毛澤東在大會上講道:“要把一個落后的農業的中國改變成為一個先進的工業化的中國?!盵6]在我們自己國家的工業化建設的問題上,毛澤東主要有以下幾個觀點:

第一,對中國工業化的含義做了一個明確的表述。毛澤東有關中國工業化建設的思想是基于上世紀五十年代我國社會發展和經濟建設的大背景。毛澤東認為我們的工業化是不同于蘇聯的,我們的工業化道路注重各個方面的整體發展的基礎上有所側重,不會像蘇聯的工業化完全側重某個方面的發展,不注重工業的整體發展情況。在對于我們的工業化有了這樣的一個認識之后,毛澤東就開始放棄完全照搬蘇聯的工業化建設道路,打算找到一種適合我們自己的工業化建設方案。

第二,毛澤東指出走好我們自己的工業化道路,就要注重工業的整體發展情況,處理好工業發展中各個工業部門之間的關系,而中國工業化建設的主要問題也就是這三者之間的關系。關于搞中國的工業化建設。毛澤東關于中國的工業化道路這一思想是基于我國上世紀五十年代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情況和蘇聯模式問題的日益嚴重而提出來的。這為我們放棄過去踩著蘇聯建設腳印的建設方式作了理論準備。

3、關于社會主義體制改革的理論

在尋求一條社會主義的建設道路的進程中,毛澤東就社會體制改革的問題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并且在后來的社會發展中,逐漸形成一種理論成果。

第一,在政治體制改革方面,毛澤東認為應該讓持有不同主張的黨派也參與到國家的政治生活中,而不是一個黨派完全執政,其他黨派無法參政的政治形式。毛澤東提倡實行民主制度,反對形成蘇聯的個人崇拜式的高度集中的管理體制?!鞍舜蟆闭螆蟾嫱ㄟ^的決議指出:“在我們進入社會主義建設時期以后,進一步地擴大國家的民主生活,開展反對官僚主義的斗爭,具有迫切的、重要的意義?!盵7]

第二,在經濟體制改革方面,毛澤東主張對這種不符合實際要求的體制進行靈活的改革,擴大企業權利、搞活市場經濟。從總的趨勢來看,上世紀五十年代,毛澤東對我國的經濟體制改革的相關認識還不是很透徹,存在很大的問題和缺陷,但整體上能夠對我國的經濟發展規律作出正確反映,符合當時經濟發展的具體需求。

4、關于國家的對外開放戰略思想

上世紀六十年代,毛澤東在結合時代特征和國際背景的基礎上,對兩個中間地帶的含義進行了正確的解釋,他講到:“中間地帶有兩部分:一部分是指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廣大經濟落后的國家,一部分是指以歐洲為代表的帝國主義國家和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這兩部分都反對美國的控制。在東歐各國則發生反對蘇聯控制的問題。這種情況看起來比較明顯?!盵8] 兩個中間地帶的思想是毛澤東對世界力量分化組合的正確認識,毛澤東的這種正確認識,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我國外交 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1974年2月,贊比亞總統卡翁達離開贊比亞,來到中國,毛澤東與其會晤時,提出了“三個世界”的理論,他指出:“我看美國、蘇聯是第一世界。中間派,日本、歐洲、澳大利亞、加拿大,是第二世界。咱們是第三世界?!薄皝喼蕹巳毡?,都是第三世界。整個非洲都是第三世界,拉丁美洲也是第三世界?!盵9] “三個世界“劃分理論表明我國以毛澤東為首的領導人已經放棄了舊有模式、舊有標準下的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

三、毛澤東探索社會主義道路對當代社會主義建設的啟示

第一,三大改造完成以后,關于社會的矛盾的認識。1956年,在《論十大關系》的報告中,毛澤東曾說:“提出這十個問題,都是圍繞著一個基本方針,就是要把國內外一切積極因素調動起來,為社會主義事業服務?!泵珴蓶|曾分析指出:“在這個時候,我們提出劃分敵我和人民內部兩類矛盾的界限,提出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以便團結全國各族人民進行一場新的戰爭——向自然界開戰,發展我們的經濟,發展我們的文化,使全體人民比較順利地走過目前的過渡時期,鞏固我們的新制度,建設我們的新國家,就是十分必要的了?!?[10] 毛澤東對社會矛盾的相關闡釋,對于今天正處于改革攻堅時期的我們來說具有很大的意義,對于建設一個人民群眾安居樂業的和諧社會也具有重要作用。

第二,在我國的社會經濟建設方面,毛澤東在探索的歷史進程中,對我國的經濟建設作了很多的闡述。在《論十大關系》的文章中,他的一些有關經濟建設的思想觀點對于我們今天的經濟發展戰略的制定有著重要的作用。毛澤東所提出的有關社會主義建設的思想理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客觀規律,其理論價值巨大,就是對于今天的經濟建設很實用也很適用。

第三,毛澤東在摸索社會主義道路的程中能夠吸取經驗教訓,進行改正。雖然在這個過程中,毛澤東個人所犯的錯誤給社會發展帶來了很大的不利影響。但黨分別于1958年和1962年積極糾正錯誤。因此,我們無論做什么,要想取得一定的成績,我們就必須正確看待過去我們所犯的錯誤,積極改正錯誤,由此,才能真正的對國家的發展發揮積極的作用。就像毛澤東說的那樣:“在社會主義建設上,我們還有很大的盲目性。社會主義經濟,對于我們來說,還有許多未被認識的必然王國?!薄吧鐣髁x建設,從我們全黨來說,知識都非常不夠。我們應當在今后一段時間內,積累經驗,努力學習,在實踐中間逐步地加深對它的認識,弄清楚它的規律?!盵11]

四、結語

在“八大“前后,關于社會主義建設的相關探索,毛澤東作了很大的奉獻。毛澤東在探索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方面在黨內起了先鋒作用,是探索社會主義建設的先驅。上世紀五十年代,在蘇聯模式缺陷暴露越來越嚴重的情況下,毛澤東帶頭主張沖破蘇聯的建設方式,走自己的路,這無論是從理論方面還是實踐方面來說,這都具有很強的開創性作用。1957年的反右派及其后的“左”傾錯誤雖然一度打斷了探索歷程,但在今天看來,當時的探索都一定程度上觸及了蘇聯模式的框架??傊?,“八大”前后,毛澤東有關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一些嘗試,為后來我國的改革開放和今天的現代化建設都打下了扎實的基礎。

【注 釋】

①② 毛澤東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P214.P215.P216.

【參考文獻】

[1] 毛澤東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50.

[2][11] 毛澤東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3] 薄一波. 若干重大決策與事件的回顧 (上、下) [M]. 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1.P472.

[4] 王欣、孫康 . “八大”前后毛澤東探索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原因 [J/OL],中國知網:http://kns.cnki.net/kns/brief/default_result.aspx.html,2008–06–30.

[5][10] 毛澤東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6] 顧龍生. 毛澤東經濟年譜[M].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3.P382.

[7] 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關于政治報告的決議[N].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11.

[8][9] 毛澤東外交文選[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世界知識出版社,1994.

【作者簡介】

王 梅(1994—),陜西榆林人,本科畢業于延安大學,現就讀于東北師范大學中共黨史專業研究生.

猜你喜歡
毛澤東探索
抗美援朝,毛澤東立國之戰
1949,毛澤東點將
劉文西筆下的毛澤東
錄毛澤東詞一首(草書)
創設探索情境,讓學生在“探”中“學”
面向小學課堂教學的智能闖關游戲設計思路
社會轉型期行政權控制的路徑探索
房地產項目策劃課程案例教學探索與實施
“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下的實驗教學改革探索
吳自立“鬧事”與毛澤東復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