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春花:管理無法發揮績效,是因為你不懂這6點

2018-11-09 06:27
國企 2018年9期
關鍵詞:勝任導向管理者

什么是管理?管理以什么做導向,以什么來檢驗?這是每一個管理者都需要面對和回答的問題。之所以在管理實踐中存在如此多的誤解、偏差以及資源的浪費,是因為大家在管理問題上依然經驗導向,依然按照自己的個性去做發展,依然相信管理者自己的技能。所以我想就幾個關鍵的認識,再界定清楚一些。管理須用問題做導向勿用成就做導向

首先需要強調的是,做管理不能用成就做導向,只能用問題做導向。管理對每個人最大的挑戰就是,它永遠在問題當中,而不是在成就當中。所以每一個優秀的管理者都會告訴你,“我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币虼?,有時我很討厭做管理,因為它總是完成一個目標就會有新的目標,解決完一個問題還會有下一個問題,沒有一個可以終止的時間點。

管理者的定義是——讓你的上司和下屬獲得績效。如果你發現因為你的存在,你的上司沒有成就,下屬沒有成就,那你就不是一個好的管理者。從這個意義上講,管理者自己是沒有績效的,你的績效來自于上司與下屬。

管理具有兩個屬性:實踐與經驗屬性;知識(理論)屬性。很多管理者沒學過管理,卻做得很好,因為管理有實踐和經驗屬性。而有的人從來沒做過管理,比如我自己,教管理教著教著,六和創始人讓我去當總裁。我沒當過總裁,真正去做的時候發現,也還可以。因為你具有管理知識的儲備。管理的這兩個屬性看似對立,實則不然。任何事情只要能找到規律,就能變為知識,那么就可以復制,可以學。

不要把“人”與“事”混為一談

管理所面臨的主要內容是——處理“人”與“事”。但中國人常常把二者混淆,該面對事的時候卻面對了人,該面對人的時候卻面對了事。比如,一個企業找了很多老師講課,老師們講完課后,這個企業找我反映,說其中一個老師講得很爛,不能讓其再來上課。奇怪的是,我看到大家給這個老師的評分卻很高,我問為什么,對方說:“這個老師人不錯,挺刻苦的;課間也挺謙虛;字也寫得挺漂亮。我們覺得也不能砸了人家飯碗,所以我們給他打了89分?!边@件事讓我感到哭笑不得,這就是管理中把人和事混淆了。

管理關鍵在于問題的發掘是否準確到位

如果說上面是糟糕的管理,那下面的案例就堪稱出色的管理了。在南京的劍光同學與他們的伙伴們設立了勵志陽光助學基金,第一期目標是建101所希望小學,并持續負責后續的師資、校舍建設投入等。

志愿者們看到受助的孩子冬天還穿涼鞋,想讓這些孩子穿上棉鞋。如果靠捐贈,只能解決一時的問題。勵志陽光就找了一家世界知名的制鞋品牌商,他們有以舊換新的促銷活動,這樣源源不斷收集了很多城市孩子穿不完的鞋,然后把這些鞋送給殘障人士進行清洗修補,給他們支付10元,雙鞋。殘障人士很開心,因為他們找到了存在的意義,能為社會創造價值。清洗干凈的鞋送給山區的孩子,孩子們也開心。品牌商也樂見其成,因為以舊換新的活動本身就為其帶來了銷售額的顯著增長。

管理的目標來源于對問題的發現,上述案例起源于一個小孩冬天穿涼鞋,勵志陽光基金就設立了目標,如何讓沒有鞋的孩子可持續性地有鞋穿。做管理的人要在問題當中設立目標,用人與組織把目標組合起來。如果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沒有辦法觸動組織背后的人去推動它,那么可能是因為管理者對問題本身的發掘不夠。

管理進步還需要極大地提升

現代管理學之父彼得·德魯克認為,20世紀人類最偉大的發明創造之一就是管理成為科學。管理的作用體現在哪里?先從持續增長角度看。一個地區、國家或組織,最想要的是持續增長。中國今天最大的挑戰就是持續增長。

經濟增長率=勞動投入的貢獻+資本投入的貢獻+全要素生產率(TFP)。所謂全要素生產率是用來衡量生產效率的指標,它有三個來源:一是效率的改善;二是技術進步;三是規模效應。

近40年世界公認保持持續增長的國家有2個,美國和中國。但同樣的投入,美國的產出比中國更高。中國這么多年為了發展,經濟手段、金融手段用了很多,唯獨效用發揮不好的是管理手段。說得夸張一點,幾十年來中國的管理沒有進步。

這就是我們現在要研究管理的原因。從管理角度,用現有的資源、現有的能力,如何提升產出;而不僅僅是從人口紅利、資源規模來談,怎么保證中國經濟快速增長。

管理是結果檢驗和外部評價

怎么檢驗管理好壞?管理其實是結果檢驗和外部評價,不由你自己評價。你與你的同行比,是不是利潤最高、增長最快、銷售額最高?如果是,那就是好的管理。

有的老總說,前30年我不懂管理,公司照樣發展很快。那是因為外部環境一直在高速增長,你趕上了中國改革開放的好時機,供不應求,你怎么做都行,不用多好的管理。不要因此認為管理不重要,也不要因此認為自己懂得管理,很多時候是外部增長的原因?,F在外部環境發生了巨大改變,甚至很多行業產能過剩,所以為什么很多老板吐槽賺錢難,因為市場對企業的要求提高了,新常態的核心詞是產能過剩、顧客稀缺、供過于求。企業如果再不好好管理,很難做下去。

最近有關什么樣的CEO才是一個好的CEO的話題引發了很多爭論。我沒有直接去回答這個問題,因為CEO是否勝任,其所負責的企業經營結果已經給出了評價和答案,并不需要我們再去做額外的評價。人們之所以對這個話題感興趣,究其根本還未完全理解對于管理的評價,是由結果檢驗和外部評價的,人們還是習慣用自己的感受以及自己的經驗去做評價,我非常希望大家形成一個用結果檢驗的習慣與氛圍,這樣管理才能夠做到簡單有效。

管理的核心價值是激活人

對于管理本身而言,的確是處理有關人與事、人與資源之間的關系,而事或者資源都是由人來激發價值的,所以管理的核心價值是激活人,讓人與事、人與資源組合的時候,產出最大化。

在我看來,管理具有三重價值。

第一重價值是發揮員工的價值。讓管理產生績效,最終體現在下屬的成長中,因為企業的績效是來自于員工,特別是來自于一線員工,他們完成定額,實現成本水平,保障產品質量,并直接與顧客溝通。如果沒有他們,不會有企業的績效,也就不可能產生管理的價值。

第二重價值是激發員工的潛力。在我個人的管理實踐中,一直發現每個人所具有的潛能是超乎想象的,不要認為沒有合適的人,也不要簡單認為一個人是否勝任,大部分情況下,只要能夠激發,并配給相應的資源,人們是可以產生績效并勝任崗位的。也正是因為此,我一直認為如果發現員工不勝任,或者做的不夠好,先要探討的是,我們是否激發了他的潛能,是否可以給予他足夠幫助,并讓其找到發揮效能的途徑和方法,如果我們愿意這樣去努力,會看到成效的。

第三重價值是激發團隊的潛力。我曾經參加了第十屆商學院戈壁挑戰賽,這是一個4天戈壁徒步120公里的項目,在我未去戈壁之前會認為自己是完全不可能參與到這個項目中的,因為無論是是體力還是精力,似乎我都無法勝任。但是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22班的同學激發了我,在與大家一起訓練和準備的過程中,我發現這個班不斷釋放出超乎想象的能量,自從這個班子成立了戈10管理團隊,整體上就完全不同了,從完全不了解戈壁挑戰賽,到成功組建A/B/C三個隊,到創造新國大商學院歷史上最大的參賽隊,再到大家完全走出戈壁,每個人都完成了自己的人生跨越,這里也包括我。這就是團隊的力量,組織管理的能量,而在組織管理的核心價值中,就是讓本不能勝任的人可以勝任。

管理有著自己獨特的功能,有著自己獨特的使命與價值。德魯克先生說:“管理是一種實踐,其本質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驗證不在于邏輯,而在于成果;其唯一權威就是成就?!逼诖@些關鍵的認知可以在你的日常管理中,貢獻一點價值。

猜你喜歡
勝任導向管理者
基于任務為導向的長文教學策略
軟件工程勝任力培養及實現途徑
窗口和鏡子
學科哲學導向的高中歷史教學重構
犬只導向炮
取得員工信任,靠什么?
樹立“五個導向”嚴格黨內生活
勝任力模型的“過度現代化”誤區
國內外關于“勝任力”研究綜述
管理授權的六大誤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