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門第高可畏不可恃

2018-11-12 21:58李業陶
文史春秋 2018年11期
關鍵詞:門第柳氏子弟

● 李業陶

司馬光在《資治通鑒》中借柳玭的話闡述了門第高不可恃的道理。

柳玭,陜西耀縣人,唐代大臣,曾任御使大夫。柳玭出身名門望族,其祖父柳公綽曾擔任戶部尚書、兵部尚書,其父柳仲郢擔任過刑部尚書、兵部尚書。柳氏家族治家嚴謹,柳氏家人都因敬老尊長、重禮守法而被世人尊崇。

司馬光所引用的一段話,節選自柳玭的《戒子弟書》。柳玭告誡家中子弟說,門第地位高貴,是可怕而不是可以自恃的事。同樣一件事出現失誤,門第高的人招來的罪過就會比別人嚴重,死后也愧對祖先,所以說這是門第高可怕的原因。門第高就容易產生驕傲心理,家族昌盛就容易被人嫉妒;他們的美德善行、真才實學,人們未必相信,而稍微有一點美中不足,大家都會去指責他們,所以說這是門第高不可自恃的原因。因此,高貴人家的子弟,學習應當更加勤奮,品行應當更嚴格要求。

這其中有高處不勝寒的意味,因為地位高,尤其引人注目,同樣的過錯,不良影響的后果就可能超過其他人。當然,柳玭并沒有把地位高而可怕的原因歸罪于外部環境,他非常旗幟鮮明地指出,自恃門第高貴,就容易產生驕傲情緒,因為驕傲,就有可能派生出種種不端行為。

家訓是用訓導的手段教育家人如何處世做人的,出發點主要是未雨綢繆、防患于未然,所以,柳玭為了杜絕子弟自恃門第高貴做出不良行為,進一步明確指出了哪些事該做哪些事不該做:“予幼聞先訓,講論家法。立身以孝悌為基;以恭默為本;以畏怯為務;以勤儉為法;以交結為末事;以棄義為兇人;肥家以忍順;保友以簡敬。百行備,疑身之未周;三緘默,慮言之或失。廣記如不及,求名如儻來?!币笞拥艿疵?,好學上進,謹恭謙讓,與人為善。柳玭的《戒子弟書》基本概括了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的核心內容。

柳玭的家教理念,上承先人,下訓后代,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歷史記載,在相當長的年代里,柳玭家族后裔多有文人名士,成為傳統意義上“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的典范。

強調“門第高者,可畏不可恃”,在社會風氣日趨頹敗的晚唐時期很有針對性,時至今日,這一道理依然具有重要借鑒意義。

現代社會也不乏因所謂“門第高”而自恃的事情,也因此形成了“官二代”“富二代”“星二代”之類的社會階層。也還有一些人實際并沒有達到門第高貴的程度,只不過由于目光短淺、小成即滿,便將自己歸劃到“達官貴族”一類,沾沾自喜而不能自禁,忍不住自恃起來。這種錯誤,表現在父母、長輩對子女無原則的溺愛、縱容行為上,甚至子女惹了禍端還要利用自身之“高”進行包庇。表現在子女身上,就是自認為高人一等,躺在父母營造的安樂窩中,養尊處優,驕奢淫逸,不思進取,囂張跋扈,目無法紀。

古往今來,門第差別現象一直存在,今后也必定會繼續產生和延續下去。無論為人父母者還是為人子弟者,都應該牢記柳玭“門第高者,可畏不可恃”之說,傳承良好家風,嚴以律己,修身養性,時時提醒自己不要盲目自恃。

猜你喜歡
門第柳氏子弟
江東子弟多才俊
承啟門第之儀的門鈸
劉墉 從寒門子弟到“華人之光”
論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等級婚姻及社會影響
折一枝青柳,寄一場別離
折一枝青柳,寄一場別離
“教育老兵”李守義:為打工子弟打開一扇窗
試析戲曲《獅吼記》中的柳氏形象
跪出來的情趣
八旬老人創建"農民子弟教育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