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內高校社科類學術型社團的發展困境與對策分析

2018-11-13 19:41劉璐上海大學
新生代 2018年21期
關鍵詞:社團學術成員

劉璐 上海大學

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深入,高校學生社團逐漸成為校園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社科類學術型社團不僅成為大學生豐富課余生活、擴寬人際交往的重要渠道,更是同學們開展專業學習與研究的第二課堂。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背景下,社科類學術型社團可以在大學生創新精神培養和實踐能力鍛煉之中發揮更大的作用。關注社科類學術型社團的發展困境,并嘗試在發現問題的過程中找尋對策,具有重要意義。

1 社科類學術型社團的基本概念

高校學術型社團是由有志于某一學科或某一研究領域的學生,以學科知識為背景、以學術研討、課題研究、教學實踐為主要活動形式而組建的群眾性學生自治組織(熊繼承,2009;趙露,2013)。以國家學科分類與代碼標準(GB/T 13745-2009)為參考依據,本研究所指的“高校社科類學術型社團”,主要是指“校內一群有志于社會學、法學、教育學等社科類學科發展、根據自己的專業與興趣自愿組織而成的群眾性團體”,該類社團具有開放性、平等性、非功利性等特點。

2 社科類學術型社團的發展困境

通過對社科類學術型社團負責人及社團成員、社團指導教師、學校社團管理組織、校院團委負責老師等不同群體開展訪談,綜合來看,社團存在以下問題:

2.1 時間場地缺乏

就時間而言,由于白天課程安排緊張,大多數社團選擇將活動開展的時間調整至當天全部課程結束后。此時社團成員往往較疲憊,社團活動質量受到一定影響。

就場地而言,教室使用流程復雜,場地的位置、容量、使用時間等受到限制。此外,社團活動對場地提出不同要求,很多場地難以滿足社團的多重需要。

2.2 經費來源狹窄

據了解,社科類學術型社團的經費來源主要有以下途徑:

(1)校內經費來源:

①掛靠學院的撥款。這是社團最主要、最穩定的經費來源。社科類院系規模普遍較小,有限的經費需兼顧諸多方面,對社團的支持常有心無力。

②向社團成員收取的社費。社科類學術型社團極少向成員收社費,即便收繳也只是象征性地收取少量費用,無異于杯水車薪。

③學校社團管理部門的補貼。學校社團管理部門以社團等級評定作為撥發補貼的依據,等級越高補貼越多。發展較為成熟、規模較為龐大的社團競爭優勢明顯,而社科類學術型社團一般規模較小,獲得補貼的機會較少。

(2)校外經費來源:

①贊助商的合約。校外贊助商質量良莠不齊,社團在與簽約時存在隱患,風險較大。

②校友企業的捐贈。校企支持主要源于校友對專業的認同感,可遇難求。

社科類學術型社團的校內活動包括讀書、討論等活動,需購置耗材、圖書、打印復印資料,校外活動的交流也需要交通費等開支,僅依靠學院撥款難以填補。此外,隨著影響力的擴大,社團會邀請兄弟高校社團前來交流,場地費、設備費等都價格不菲。

2.3 管理指導不強

創立團隊對社團充滿熱情,首任社長也常常具有突出的領導力。而個別社團后續接任的社長在能力方面仍然有待提升,社團管理經驗不足,導致社團松散甚至面臨解散的境地。

除此之外,社團的指導教師大多為社科類專業教師,自身往往承擔科研和教學壓力,時常在參與活動時感到分身乏術。

2.4 現場效果欠佳

讀書會、討論會等社團交流活動,形式較為單一。社團多低年級本科生,缺乏深度導引的閱讀,使社團成員對文章的剖析力度停留在較淺層次。另外,個別社團活動頻率安排欠妥,社團成員沒有充足時間閱讀思考。由此導致讀書討論常常流于形式,質量有待提升。

2.5 成員流失容易

社科類學術型社團偏重學術、重視研討,很多同學在入社后發現與之前的設想相差甚遠。沒有相關專業基礎的同學參加活動時會有“專業詞語晦澀難懂”、“跟不上節奏”等感受。流于形式的讀書討論也令部分同學參加社團活動的熱情不斷減耗。升入高年級后的學業壓力、同輩群體的生活態度、實習就業的生涯規劃等因素都對社團成員造成沖擊,社團成員參加活動的頻率降低乃至最終退社的事例數見不鮮。

3 社科類學術型社團走出困境的對策分析

3.1 豐富活動,提升質量

在傳統活動中,可以引進當下熱點,貼近同學們的生活。例如讀書會書目可以適當穿插時興的暢銷書;引導大家用專業視角思考社會熱點,促進理論與生活的有機結合。也可以適當引進趣味性強的活動,如學術話劇排演、知識競賽、辯論賽等。積極擴大與其他專業的交流,促進學科交叉。

3.2 自力更生,巧借平臺

社團日?;顒涌蓢L試借用學生宿舍樓的空置房間,既可豐富社區文化建設,也省去成員長途往返的麻煩。除了現有經費外,可通過承接社會調查等方式獲得報酬,也可以參與創新創業項目申報以爭取獎勵。關于圖書資料費用的支出,可嘗試與學校圖書館合作,或者組織高年級募捐,促進資源循環使用。

3.3 本碩聯動,增進交流

當前,社科類學術型社團的成員多以本科生為主。碩士和博士的加入,不僅可以擴大社團規模,也可將討論引向更深的層次。邀請研究生分享學術成果,既是低年級成員學習寫作最直接的方式,也為研究生提供討論的空間。社科類學術型社團作為一種非正式組織,可以通過社團成員之間感情的增進,促使社團逐漸形成凝聚力,減少成員流失。

3.4 校院搭臺,跨類合作

學校與學院可以借助交流互訪的平臺,助推學術型社團的發展,使其走上更加廣闊的平臺。諸如在校院舉辦的大型活動中,提供給社團一定的展示的舞臺,積極鼓勵社團承辦或者協辦某些活動與項目。尤其是跨類的學科交流合作過程中,學術型社團要積極把握機會,努力構建多學科的視角。

猜你喜歡
社團學術成員
主編及編委會成員簡介
主編及編委會成員簡介
主編及編委會成員簡介
主編及編委會成員簡介
學術是公器,不是公地
學術動態
學術動態
中國實踐的學術在場
“多彩”書法社團展示
繽紛社團,綻放精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