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醫特色治“糖足”,不僅保肢還能保命

2018-11-13 04:36趙非
祝您健康 2018年11期
關鍵詞:壞疽截肢肌腱

趙非

【受訪專家】 曹燁民 上海市中西醫結合脈管病研究所副所長,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脈管科主任,主任醫師、教授、研究生導師。同時兼任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全國中醫脈管病醫療中心負責人,中華中醫藥學會周圍血管病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周圍血管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上海市中西醫結合學會周圍血管病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等職。

門診時間:周一上午,周三全天(特需門診)

1920年10月30日,加拿大安大略省有一位名叫班廷的小鎮醫生,經過多次失敗和不懈努力,他克服了技術難關,首次成功提取了胰島素。1923年,班廷和其老師麥克勞德教授獲得了諾貝爾獎。為了緬懷班廷的功績,1991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和國際糖尿病聯盟(IDF)決定把班廷的生日——11月14日,定為世界防治糖尿病日(2007年,更名為“聯合國糖尿病日”)。

現代醫學發達,糖尿病并不可怕,但真正可怕的是其并發癥,在所有并發癥中,糖尿病足(俗稱“老爛腳”)無疑是最嚴重的一種。

〇 早期干預,引起重視

所謂糖尿病足,其實就是糖尿病患者因血管閉塞缺血組織失去活力,導致神經病變、足部失去感覺,并且合并感染,由此而導致的壞疽。曹燁民教授介紹說,目前臨床上治療糖尿病足,首先就是要降糖,保證血糖控制理想,同時進行一些抗感染的治療,并要做好多重危險因素控制。如果在病發早期進行積極的預防和介入,其截肢率可降低50%。當然若不能改善足部血液循環,對于較嚴重的壞疽,臨床上仍常采取高位截肢術,且截肢后死亡率依然很高。

〇 “糖尿病足”是多疾病因素綜合結果

“出現莫名的腿部‘抽筋,不要認為只是缺鈣;走上幾步就累,不要認為只是年老力衰……因為,對于那些有長期糖尿病史的患者而言,這些都可能是‘糖尿病足的前期癥狀?!辈軣蠲窠淌诒硎?,隨著國民健康意識的增強,大家對于糖尿病的健康危害已經引起了一定的重視。然而,不少糖尿病患者有時往往只關注了自己的血糖,卻忽略其他一些因素,如肥胖、高血脂、高血壓、吸煙等,都可能導致人體的大小血管、神經、肌腱、筋膜等組織發生病變,足部組織代謝失調,循環、營養障礙,感覺遲鈍或喪失,進而易于損傷或被細菌、霉菌等感染,最終形成糖尿病足壞疽。

〇 “糖尿病足”誘因來自三方面

據曹燁民教授介紹,目前臨床上一般認為,造成糖尿病足的原因主要來自三個方面:周圍神經病變、下肢血管病變和感染。神經病變會使患者足部感覺減退或消失,妨礙患者對一些不合適的因素進行調整,如襪子過緊和鞋子過小、洗腳水過燙等,進而就會使足部經常受損,長期還會導致足部肌肉萎縮,最終引發足部畸形、誘發壞疽的危險;下肢缺血則會使已有的潰瘍難以愈合、遷延反復,而且缺血本身又是造成皮膚潰瘍的重要原因,雙重作用下,極易誘發壞疽;此外,糖尿病患者,尤其是病情控制不好的患者,體質差、抵抗力弱,很容易就會被一些外源性的細菌、病毒感染。一旦發生感染,往往難以控制,最終也會導致壞疽的產生。

〇 特色“清法”療效顯著

糖尿病足患者常常會因為病足生壞疽而潰爛、發出惡臭,不僅生活質量大大降低,有的還不得不面臨截肢問題,甚至危及性命。對此類頑疾,近幾年來,越來越多的患者開始求助于中西醫結合療法,因為通過中藥內服外敷,配合中西醫結合外科療法拔毒生肌療效顯著。

1987年,全國著名脈管病專家、全國名老中醫、上海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奚九一教授經過大量臨床和實驗研究發現,在糖尿病足中,非缺血性肌腱變性壞死癥發生率最高,占85%以上,其截肢率最高、危害最大。奚九一教授率先提出了糖尿病足肌腱變性壞死癥“奚氏糖尿病足筋疽”這一新的病理類型和命名。

曹燁民教授是奚九一的得意門生。他介紹說,奚氏筋疽臨床表現為足背、足底、趾跖部紅腫高突,按之可有波動感或已有潰破、腐筋外露、滲出物穢濁惡臭、引流不暢。奚氏認為,筋疽“濕郁筋損”的中醫病機為:“久消氣陰兩耗,筋腱失養;高糖生濕,濕滯筋痹;郁而化熱,筋腐成疽?!北孀C屬熱證、陽證,治則為“急則清之”——急性期采用中西醫結合的“清法”治療,清熱祛濕解毒。內服自制的陳蘭花顆粒,主要藥物有茵陳、苦參、山梔、黃芩、黃連、制軍等;外治方祛腐生肌,清除壞死肌腱。

“一般我們建議,清創越早越好?!辈軣蠲窠淌诒硎?,奚氏療法主張采用獨特的“祛腐清筋術”,切開皮膚、皮下組織,暴露變性壞死肌腱、筋膜;用“啄食法”清除病灶處肌腱、筋膜及周圍已發生壞死的組織,消除積膿及臭穢分泌物,用雙氧水或0.5%甲硝唑液沖洗創面;也使用二寶丹、三七丹等中藥,蘸于棉線條拔毒祛腐引流,注意保持引流通暢。這種外治方法,在保住患者肢體方面發揮了主要作用。

經過10余年的臨床探索和總結,“清法”的總有效率達到了95%以上,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截肢率大大降低,降到4%以下,死亡率1.5%,可謂療效顯著。對患者遠期隨訪2年,復發率為8.9%,重復治療仍有療效。

〇 防控“糖尿病足”四注意

雖然中西醫結合療法降低了糖尿病足的截肢率、死亡率,但曹燁民教授也特別指出,正如糖尿病無法徹底治愈,糖尿病足的神經和血管病變也是不可逆的,最好的方法還是在于日常預防、早期發現、盡早介入治療。此外,糖尿病患者尤其是高危足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護足保健”,具體包括以下幾個要點:

1.不吸煙,已經吸煙者一定要戒煙。已有研究證實,吸煙是糖尿病血管病變發生的一個獨立危險因素,吸煙者比不吸煙者更加容易發生糖尿病足,因此一定要戒除。

2.每天進行足部的自我檢查。除了定期到醫院進行足部檢查外,糖尿病患者還應該每天進行足部自我檢查,可在清潔足部后觀察雙足包括足底有無紅腫、水皰、傷口、裂口以及其他創傷等,以早期發現糖尿病足的隱患及早就治,同時,還應戒除不良的穿鞋習慣,避免赤足在室內外行走或不穿襪子直接穿鞋,減少足損傷的發生。

3.避免足部燙傷、保持足部潤滑。由于糖尿病精神病變導致感覺遲鈍,糖尿病患者對溫度的感覺不敏感,容易造成燙傷從而誘發糖尿病足的發生。冬天腳取暖時避免使用熱水袋、熱水壺等;洗腳時水溫要適中,一般不要超過37℃;洗腳時間不宜過長,10分鐘左右即可;洗腳后應用干凈、柔軟、吸水性好的毛巾將腳擦干,趾間縫處也要輕柔擦干,忌用毛質粗硬的毛巾以免損傷足部;毛巾最好為白色,以便及時發現是否有血跡或者膿跡。糖尿病患者由于泌汗神經損傷致出汗減少,容易導致足部皮膚干燥,從而造成足部皸裂,并可進一步形成潰瘍,繼發感染,可以在清潔雙腳后使用適當的潤滑劑或乳膏以保持足部皮膚潤滑,但不要在腳趾間應用。

4.正確處理雞眼、老繭及足癬。不要自行用剪刀處理雞眼及老繭,也不要用化學藥物、強的腐蝕液治療,應去醫院找專業人員處理。如果有足癬要及時治療,以免足癬誘發足部感染。同時,日常修剪趾甲也要非常當心,趾甲不要剪得過深或過短,否則易引起甲溝炎;應橫剪趾甲,不要將趾甲的邊緣修成圓形或有角度,否則容易損傷甲溝皮膚,造成感染。

(編輯 王 幸)

(投稿郵箱:wx0208@126.com)

猜你喜歡
壞疽截肢肌腱
How to ensure leftovers are safe to eat
Wide-awake技術在示指固有伸肌腱轉位修復拇長伸肌腱術中的應用
掌長肌腱移植與示指固有伸肌腱轉位治療拇長伸肌腱自發性斷裂的療效對比
掌長肌腱移植修復陳舊性拇長伸肌腱斷裂30例
延續性護理在糖尿病足潰瘍及壞疽合并感染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
骨肉瘤手術:截肢并不是唯一選項
老人崴腳后緣何要截肢
壞疽性膿皮病誤診為帶狀皰疹1例
壞疽性膿皮病一例
拇長伸肌腱嵌頓1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