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零售背景下商業銀行信貸結構調整策略

2018-11-16 03:10劉杰
銀行家 2018年11期
關鍵詞:存貸按揭信用卡

劉杰

近年來,在國內經濟增速放緩、利率市場化不斷推進和金融監管力度加強的市場環境下,負債成本明顯提升,對公業務收益率普遍下滑,同業資產面臨壓降,息差管理壓力加大,積極布局零售領域成為各家商業銀行業務轉型的重點。鑒于此,本文深入剖析了商業銀行向大零售轉型的內外部市場環境,以及大零售發展對信貸結構的影響。在此基礎上,就商業銀行信貸結構調整提出了相應的政策建議

大零售轉型的市場環境

一般來說,大零售是商業銀行零售轉型的一種理念,核心要義在于堅持以客戶需求為導向,以消費類信貸為抓手,以小微金融為突破口,在傳統個人銀行業務基礎上,全面推進個人客戶、小微企業的立體式營銷和一體化經營。因此,大零售是一個綜合金融服務的概念,包括組織架構、營銷手段、產品設計、網點布局等。從信貸角度看,商業銀行向大零售轉型有其必然的內外部市場環境。

外部環境

從外部市場環境看,大零售是商業銀行面對經濟增長和宏觀調控政策轉變的必然選擇。

經濟增長逐漸轉向消費、投資“雙輪”驅動。近年來,國內經濟增長逐漸由投資“單輪”驅動轉向消費、投資“雙輪”驅動。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第三季度末,消費對GDP增長的貢獻率高達78%,較2014年提升近30個百分點。與之相對應的是,投資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由48%降至目前32%,凈出口的貢獻率年初以來持續位于負向區間。在此形勢下,國內大眾消費和理財需求迅猛增長,商業銀行紛紛聚焦大零售戰略,不斷深化金融高科技在零售業務中的應用,零售業務實現快速發展,收入貢獻持續提高。

實體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導致系統性風險偏好較低。年初以來,國內實體經濟下行壓力明顯加大,持續近一年半的“一刀切”式金融去杠桿在取得顯著成效的同時,也帶來了信用供給體系的結構性收縮,表現為表外融資規模,表外融資出現“塌方式下跌”,債券融資渠道梗阻,民營企業等弱資質信用主體現金流面臨極大壓力,債務違約風險頻發,股票市場持續低迷,導致系統性風險偏好較低,進而由于負反饋作用造成預期惡化,投資意愿低迷,信用供需兩端面臨雙重萎縮局面。受此影響,商業銀行信貸投放更加偏向于短久期零售貸款,對公貸款投放意愿不足。

利率市場化倒逼商業銀行加快零售業務轉型。隨著2015年10月央行取消存款利率上浮限制,利率市場化改革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盡管目前存款利率仍要受到央行窗口指導和利率自律定價機制的軟性約束,但市場主體議價能力明顯提升,存貸利差面臨收窄壓力。年初以來,央行連續采取定向降準政策,引導存貸款利率下行和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的意圖較為明確,貸款利率已逐步見頂。同時,短端貨幣市場利率與央行7天逆回購利率(2.55%)基本接近,一年期存單利率保持在3.6%附近,與同期限MLF(3.30%)利差僅30bp,市場化資金利率進一步下行空間不大。因此,商業銀行NIM難有明顯增長空間,對穩定高收益率貸款需求增強,發展高收益零售業務的意愿較強,個人經營性貸款、消費貸款、住房按揭貸款以及信用卡貸款等領域信貸資源投放有望加大。

內部環境

從內部環境看,商業銀行受資本、流動性以及定價等方面的約束,同樣存在向大零售轉型的動因。

商業銀行資本補充壓力依然較大。在央行推動寬貨幣向寬信用傳導的政策導向下,商業銀行信貸投放力度明顯加大,疊加債轉股和資管回表的推進,商業銀行資本補充壓力不斷加大。今年3月監管層出臺了《關于進一步支持商業銀行資本工具創新的意見》,但并未針對資本補充制定具體的優惠政策,商業銀行資本的外源式補充渠道和工具尚不明確。同時,國內股市持續低迷導致商業銀行定向增發和可轉債推進緩慢,內源式資本補充仍顯不足。鑒于此,風險資產權重系數相對較小,資本占用較低的零售貸款更加受到商業銀行青睞。

存貸款增速剪刀差推升存貸比,信貸資源稀缺性增強。今年三季度以來,商業銀行存貸板塊資金來源與運用不匹配現象較為明顯,部分商業銀行新發放貸款已超過年初制定的投放計劃,存貸比壓力進一步加劇。

截至7月末,觀測數據顯示,主要全國性商業銀行存貸比平均水平為86.67%,較去年年末提升5.6個百分點。分結構看,五大行存貸板塊資金來源與運用匹配度相對較好,大型股份制銀行存貸比均值為94.32%(較去年年末提升5.09個百分點),在商業銀行中最高,其中部分銀行存貸比已超過100%。中小型股份制銀行存貸比盡管低于五大行和大型股份制銀行(7月末為86.01%),但較去年年末提升近13個百分點。存貸比雖已不再作為監控指標進行考核,但前期監管層已對部分存貸比較高的商業銀行進行了窗口指導,在一般存款增長依然乏力的情況下,新增信貸投放將進一步加劇存貸比上行壓力,信貸資源稀缺性增強。

前期政策紅利效果邊際遞減,部分流動性監管指標已開始承壓。年初以來,央行先后三次降準并擴容MLF擔保品抵質押范圍,部分金融機構利用小微和綠色貸款申請MLF,在吸收增量資金的同時也釋放出一定規模的優質債券,使得LCR等流動性監管指標明顯改善。然而,隨著近幾個月信貸投放節奏加快,前期政策紅利基本消耗殆盡,存貸板塊資金缺口不斷擴大,對LCR產生較大負向影響。同時,商業銀行NSFR達標壓力依然存在,觀測數據顯示,股份制銀行中除招商銀行外,其他機構并表口徑NSFR總體位于100%~102%范圍內,安全邊界仍顯不足。在此形勢下,流動性監管指標達標壓力使得商業銀行貸款投放久期有所下降。

大零售對商業銀行信貸結構的影響

近年來,在大零售轉型的深刻背景下,商業銀行不斷加快信貸結構調整,新增信貸明顯向零售領域傾斜,信用卡、消費貸迎來爆發式增長,住房按揭貸款則在快速增長后進入平穩期。

信用卡增長進入快車道

作為商業銀行零售業務的“大梁”,信用卡在大零售戰略轉型和本輪信用擴張環境下,迎來了新一輪快速增長。

授信額度大幅增長。截至2018年第二季度末,商業銀行信用卡貸款余額約14萬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近4萬億元,卡均授信額度達2.2萬元。信用卡累計發卡量和人均持卡量分別為6.38億張和0.46張,同比增長22%和35%,累計發卡量已超過借記卡。其中,工商銀行、建設銀行、招商銀行和中國銀行累計發卡量均突破萬億張。這表明,信用卡消費已成為居民消費支付的重要手段。

收入貢獻不斷加大。從收入情況來看,近兩年來,上市銀行卡類業務收入占非息收入比重不斷提升。其中,股份制銀行卡類業務對非息收入的貢獻明顯高于四大行,光大、平安、中信和華夏卡類業務收入占比超過50%(由于部分上市銀行并未公布信用卡業務收入情況,故統一用銀行卡手續費及傭金收入近似替代)。

住房按揭貸款增長回歸平穩

事實上,在所有信貸資產中,住房按揭貸款的不良率最低,屬于優質信貸資產。然而,住房按揭貸款的增長受國家政策調控影響較大,自2016年下半年開始,國內政策導向逐步轉向“緊貨幣+強監管”,商業銀行負債成本明顯抬升,資產端合意優質項目儲備不足,息差管理壓力不斷加大。在棚改貨幣化和房地產調控政策放松的推動下,商業銀行住房按揭貸款大幅增長,2016年期間住房按揭貸款投放量高達5.68萬億元,較2015年增長2.6萬億元,占全部貸款比重近45%,月均投放量4700億元。隨著“3·17”新政的出臺以及國家因地制宜完善貨幣棚改化安置,房地產市場調控逐步收緊,住房按揭貸款月增量由前期的5000億~6000億元回落至4000億~4500億元水平??傮w而言,住房按揭貸款由于其資本耗用少、不良率較低、利差空間適中,在大零售轉型戰略下始終是商業銀行信貸投放的重要組成部分。

消費貸增長迅猛

消費貸的爆發式增長始于2017年,央行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居民短期貸款新增1.83萬億元,同比增長181.8%。消費貸的火爆,既有商業銀行在大零售轉型過程中,對消費市場挖潛需求較強,進一步加大了消費貸的推廣力度;也與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收緊,住房按揭貸款受限等因素有關,居民變相將消費貸投入房地產市場。年初以來,消費貸增長迎來高峰,截至9月末,居民短期貸款新增1.85萬億元,規模已超去年全年水平。究其原因,一方面消費增速有所下滑,國家對于鼓勵消費的政策導向較為明確,國務院也出臺了促進居民消費的相關政策;另一方面,消費貸利率普遍為7%以上,加之資產久期短、資本耗用少等因素,更加受到商業銀行青睞。

對商業銀行信貸結構調整的建議

在積極布局零售領域的同時,應高度關注消費貸、信用卡等業務的風險。隨著消費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不斷提升以及國務院促進居民消費增長的相關政策逐步落地,深耕零售市場是商業銀行特別是中小銀行實現業務轉型的必由之路。近兩年來,商業銀行在消費貸、信用卡等業務領域明顯發力,月均增量保持在1700億元以上,2018年三季度月均增量高達2500億元。然而,消費貸、信用卡在實現“井噴式”增長的同時,也面臨不良率高企、資金流向難以監控等問題。鑒于此,商業銀行在積極布局零售領域的同時,應高度關注消費貸、信用卡等業務的潛在風險,加強對信用卡相關聯的本行借記卡資金流向的監控,充分運用大數據分析,動態監控持卡人的用卡行為,對套現行為及早進行識別與管控。

重檢“短資產、長負債”策略,可考慮適度拉長貸款投放久期。近年來,貨幣政策和監管政策均有意引導商業銀行執行“短資產、長負債”的資產負債擺布策略,特別是今年三季度以來,商業銀行在零售端發力的同時,明顯加大了6個月以上存單發行力度。從當前市場形勢看,明年定向降準依然可期,央行引導存貸款利率下行和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意圖較為明顯,貸款利率已逐步見頂。鑒于此,商業銀行應對既定“短資產、長負債”策略進行重檢,可考慮適度拉長貸款投放久期,降低利率風險。

繼續支持穩定高收益貸款投放,實現住房按揭貸款平穩增長。目前,商業銀行對公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約為5.2%,零售住房貸款利率約為6.4%,零售非住房貸款利率約為7.3%。為了更好地判斷不同貸款的配置價值,我們靜態剔除稅收和資本占用成本后可得到貸款的實際收益率。

從表1中不難看出,對公貸款實際收益率最低,零售非住房貸款最具配置價值。然而,從信貸風險角度看,不同貸款分化較大。一般來說,對公貸款不良率普遍在3%以上,消費貸不良率基本處于6%~7%的水平,而目前國內零售住房按揭貸款不良率不到0.5%,屬于較為優質的信貸資產。鑒于此,商業銀行應繼續支持穩定高收益貸款投放,實現零售住房按揭貸款的平穩增長。

(作者單位:中國光大銀行總行資產負債管理部)

猜你喜歡
存貸按揭信用卡
招商銀行:招行兩大APP支持信用卡免費還款
信用卡資深用戶
我國商品房按揭法律關系研究
注意!有些信用卡不激活也收費
銀行卸除存貸比枷鎖 釋放6.6萬億
不要按揭你的煩惱
信用卡之“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