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警惕精神的物質化

2018-11-16 09:07趙潤佳
閱讀與作文(高中版) 2018年10期
關鍵詞:物質化養母謊言

趙潤佳

在這逐漸豐富的物質化社會,在日益美好的物質化生活中。那一些不可缺少的精神也在變得物質化,值得人們警惕。

“獎孝金”這幾個字的出現,顯得十分悖理,“獎”“金”放在孝字的兩邊讓人感到十分不適。為何這樣的字眼會出現,為何孝和金錢會到一起這是精神物質化的結果嗎?在這日益豐富的物質化社會中,是必然嗎?

護理院設立“獎孝金”的目的,是為了讓子女們多陪一陪老人們,在這種“獎”“金”的驅動之下“孝”才得以體現。在這個被護理院所認為的善意的謊言的背后,是逐漸物質化了的心靈。不知道他們是否想過,那些孤獨敏感的老人,在這善意的謊言被戳破之后,會是怎樣的傷心?不知他們是否想過,那些真正關心體貼的兒女被“表揚”后會陷入怎樣一種“道德陷阱”?真正的孝道,這種傳承了上千年的精神文化,就要被物質化的金錢所替代嗎?

當然不必。

歷史上有多少人因孝而被世人所傳頌,老萊娛親,懷橘遺親,文帝親嘗湯藥等等。一個個一篇篇令人感動的故事,都是作為孝文化的一種深入人心的美好精神。不知在當時物質文化沒有那么豐富的時候,是否這一些敢為“孝”先的精神是否會多一些。但在當今社會這種敢為孝先的精神依然在傳承。感動中國人物孟佩杰,在五歲時她的父親就去世了,被送給養母的她。在她八歲時養母因病,臥床不起,她一邊讀書一邊悉心照料養母。在上大學時又曾把養母接到學校附近照護。這豈不是當今社會的孝老愛親精神的體現?哪里又需要“獎孝金”來推動呢?

年僅八歲的孟佩杰就懂得如何報答親情,但那些為了“獎孝金”去看望護理院的老人時,他們有何感想。從小到大父母老師的教育教導著我們要做一個有孝心的人,到了大居然要靠著獎勵來完成孝行,不認為這是一件十分幼稚的事情嗎?堂堂大人都不如八歲的小孩,或者說就像小孩一樣?這何嘗不是一種物質化的靈魂,使他們本來純真的靈魂被物質化的生活,變得如同一具空殼。

雪是冰的,但可以用火熱的靈魂將它融化。不要讓物質化的社會,固化了我們的靈魂。讓純真之花在冰雪中綻放。

(指導教師 快樂如風)

猜你喜歡
物質化養母謊言
晨光下的獨舞
謊言
《洪范》五行的本義
“非物質化”的激勵方法
物質化的另一面
揭穿謊言
謊言
重情養女,孝義獨扛一個家
感動的淚水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