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課標理念下中學生英語學習厭學心理的應對策略探究

2018-11-17 09:31唐琴米雪琴
新課程·中旬 2018年9期
關鍵詞:新課標理念應對策略

唐琴 米雪琴

摘 要:英語是中學生必修的基礎性課程,英語學習也是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然而,當前不少中學生由于種種原因存在學習英語厭學現象,嚴重影響著英語教學的正常進行和新課改理念下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站在新課標理念的高度,就中學生英語學習厭學心理,提出了一些應對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新課標理念;英語厭學;應對策略

當下,諸多不良因素干擾著中學生學習英語,如學習方法不當、學習興趣不高、學習動力不足、學習目標缺失等。而這些不良因素是導致厭學心理的諸多因素中最主要的因素,這些心理障礙直接影響了英語教學質量和學生心理健康發展指數。新課程的理念要求我們更新觀念,轉變角色,以人為本。在教學中關愛學生,尊重學生,改變教學中過于注重知識本身傳授的傾向,注重教學結果更注重于教學過程。教學生學會合作,學會學習,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筆者以新課程的理念,高度重視并積極尋求解決中學生英語學習厭學心理的應對策略,供同行

參考。

一、切實落實素質教育,從根本上消除厭學

新課改強調要落實素質教育,優化教育教學工作中的評價機制,提升教師教書育人水平,減輕學生負擔,從根本上消除厭學。不能單一地將教學質量作為學校的生命線,也不能僅依據考試成績建立對教師工作的評價機制,更不能把成績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手段。應遵循素質教育的客觀規律,開展有利于中學生身心發展的,有利于展現個性的活動,減輕學習英語的心理負擔,從根本上消除厭學。教師應積極學習并貫徹落實素質教育,更新教育觀念,提升教書育人能力,高度重視并積極尋求解決中學生英語學習厭學心理的應對策略。力求在新課改理念下,學生學習英語心理壓力變小,學習英語自信心強,從根本上消除英語厭學心理。

二、樹立“以人為本”的新課改理念,科學育人

(一)培養學習興趣,激發學習動機

新課改強調從學生的身心發展以及需要的客觀規律出發科學育人,中學生擁有強烈的好奇心,因此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產生強烈的學習動機,表現為興致勃勃、孜孜不倦、津津有味的學習過程。因此,教師和家長要有意識地、科學地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激發其學習動機,提高其學習積極性,有效避免與預防厭學的產生。學校通過舉行各種各樣的英語特長比賽,在競爭中激發學生的成功欲望,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從而讓他們擁有為樹立遠大的理想、實現自我價值而學習的決心與動力。

(二)教師要允許學生犯錯,培養他們的創造精神

新課標強調“學生是發展中的人”,因此教師要允許學生犯錯,面向全體學生,把學生的每一次犯錯都當成教育全體學生的契

機,而不是一味地批評與排斥。當他們犯錯時,首先要了解錯誤的根源,減少他們的失望情緒,以寬容的態度進行積極的引導,在錯誤中吸取教訓,在錯誤中獲得發展,培養他們的創造精神。

(三)實現“以人為本”的新課標理念,需要教師轉變角色

做學生的“良師益友”。當下學生多為順境中成長的獨生子女,叛逆性強,抗挫能力低,面對外界的競爭與壓力,很容易產生厭學。新課改理念強調尊重、相信學生,與學生平等對話。作為“人類靈魂工程師”的教師要尊重關愛學生,特別是對待有英語厭學情緒的學生,教師應該用無限的耐心對這些學生進行指導,要時刻關注他們的學習態度、學習方法、情感變化、個性特點等,分析出其英語厭學心理的相關原因?!爸褐?,百戰不殆”做孩子們的“良師益友”,有的放矢地對學生的英語厭學現象進行預防和緩解。

三、構建師生互動的和諧課堂,在交流合作中凸顯學生主體地位

新課改強調,教學是師生雙方共同參與、互動交流的過程,教師教學目標的實現離不開學生的配合,學生能力的提升離不開教師的幫助,這就需要將學生的主體作用與老師的主導地位相結合,營造積極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在現代教育教學理念中,多把教師視為“平等中的首席”,教師應充當好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的角色,在友好合作中幫助學生,在擺正教師主導地位的同時,激活學生的主體作用,充分調動教與學兩方面的積極性。營造寬松和諧的氣氛,可以適時地將學生引入英語課內外活動中,為學生創設參與英語交流的情境,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

四、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教會學生學習

新課改理念倡導“要我學”向“我要學”“我會學”的轉變。踐行新課改理念的教育家陶行知說過:“先生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生學?!碧绽舷壬€說:“給孩子一些權力,讓他們自己去選擇;給孩子一個條件,讓他們自己去鍛煉;給孩子一個空間,讓他們自己往前走?!眰鹘y的“填鴨式”授課模式往往是教師講得多,而學生聽得不多,更不要說自學了,從而導致課堂效率不高而厭學。因此,“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會學生如何學習并培養自主學習。讓學生由“要我學”“我要學”轉變為“我會學”“輕松學”,有效地預防和緩解了英語厭學的發生。

五、調動各種教育因素,形成教育合力

排除厭學心理是一項長期、艱苦、復雜的工作,需要社會、學校、家長的共同努力。建構起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全方位、多角度的教育體系,只有調動各種積極的教育因素,切實減輕學生負擔,實現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踐行新課標理念,科學施教,因材施教,才能有效地遏制厭學的蔓延,使學生健康地

發展。

參考文獻:

[1]孫賡.中學生厭學心理問題研究與對策[D].華中師范大學,2008.

[2]李小容.英語教學過程中的“教”與“學”的關系[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七卷)[C],2014.

注: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7年中學生學習英語厭學心理研究課題(課題批準號:GS[2017]GHB3073)研究成果。

編輯 杜元元

猜你喜歡
新課標理念應對策略
淺議新課程標準理念下的小學數學作業設計
新課標理念下小學高年級語文課外閱讀的方法與策略
新課標理念下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策略
魚·漁·喻:教學的三重境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