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創少兒科普圖書出版探析

2018-11-18 13:56衡友增
新聞前哨 2018年4期
關鍵詞:科學知識科普圖書

◎衡友增

近些年來,《可怕的科學》《游戲中的科學》《劍橋少兒百科全書》《神奇校車》《有趣的科學實驗》《沸騰的科學》《昆蟲記》《世界上最臟最臟的科學書》等一大批國外優秀少兒科普讀物風靡國內圖書市場。在少兒科普類圖書的銷售排行榜上,前三名分別來自美國、英國和韓國,全都是引進版或者經典再版的圖書。引進版少兒科普圖書以故事生動、知識嚴謹、插畫逼真,圖片精美而吸引住了大多數的小讀者。

為什么國內的原創少兒文學、原創漫畫卡通均有暢銷書,唯獨少兒科普圖書一直沒有叫得響的品牌圖書呢?究其原因,不難發現,國內少兒科普讀物存在模仿多,原創少;品種多,亮點少;說教多,趣味少等諸多問題,很難吸引小讀者的眼球。

一、引進版少兒科普圖書也有弊端

英國少兒科普作家尼克·阿諾德,一年只寫一兩本書,他創作的《可怕的科學》系列曾經獲得了國際科普圖書最高獎——安萬特青少年獎。再如,蘇聯著名兒童科普作家維·比安基.其一生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森林中度過的。他從事創作三十多年,寫下很多優秀的科普作品,代表作有《森林報》和《少年哥倫布》《寫在雪地上的書》等。作家要創作少兒科普作品并非一日之功,科普創作不僅難度大,還要精雕細刻。要耐得住寂寞,塌得下心來才能創作出優秀的作品。

在引進版的一些科普叢書中難免有西方的文化背景潛移默化地在其字里行間。在講述科學知識的一些示例中,必然會關聯其本國的生活環境、文化背景和價值觀。這些對中國的小讀者來說都是陌生的,也會導致中國的小讀者在閱讀時無文化背景的支持,難以身臨其境,缺乏體驗感。少兒在生理、心理和自我認知上都處于模糊的、不確定的狀態,如果在閱讀中潛移默化地接觸過多的西方文化和價值觀,這樣對于傳承優秀的中華道德文化和弘揚社會主義價值觀也是不利的。

二、國內少兒科普作家青黃不接

我國老一代的科普作家如高士其、周建人、董純才、顧均正、賈祖璋、艾思奇等,他們都是中國現代科學傳播者與啟蒙者,創作了很多科普佳作,曾經影響了幾代人,但是這些人漸漸老去。根據科學普及出版社對少兒科普作品較為豐富的78名作家統計,其中60歲以下的只有9人。而在生物和醫學領域,年輕的少兒科普作家更是鳳毛麟角。從事少兒科普作品的創作者不僅要有豐富的學科知識儲備,還要有很強的語言文字駕馭能力,還要是文理兼得的復合型人才。編寫的知識內容不能理論化和專業化,不能讓小讀者感覺枯燥,難以理解。另外還要容科學性、思想性、藝術性、通俗性、可讀性、趣味性、互動性、原創性于一體。所以,少兒科普創作對作者的要求非常高,想成為優秀的少兒科普作家的更是難上加難。另外,科普創作人員的勞動成果得不到尊重,科普作品的稿酬也較低,投入和產出的不成比例,使一些科普作家轉向少兒文學創作領域,而逐漸放棄少兒科普創作。這種情況下也很難吸引年輕人再投入到科普創作中去,這就造成了國內少兒科普作家青黃不接的局面。

20世紀90年代初我國科普編輯不過千人,如今我國科普編輯也不過幾千人。這與13億人口的大國相比,我國科普編輯的數量實在是太微乎其微了。

三、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的《十萬個為什么》幾十年來一直被模仿,現在各類冠以《十萬個為什么》的圖書就有百余種之多,各種版本的《少兒百科全書》居然有二十種之多。國內少兒科普圖書存在相互模仿,不注重內容質量,同質化等問題。

傳統少兒科普圖書的核心意涵在于科學知識的傳播與灌輸。而在獲取知識的途徑日益多樣的當下,少兒科普圖書的核心內容應更側重于激發少兒的對科學知識的興趣,樹立其勇于探索科學的信心。在閱讀科學知識的同時學會用科學的頭腦思考問題,學會用科學的手段解決問題,最終達到培養少兒的科學素養的目的。

1986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美國化學家達德利·赫希巴奇小時候受到 《國家地理》的雜志的影響而癡迷于科學,正是這本雜志,使小赫希巴奇對科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并成為他走上科學之路的啟蒙老師。1989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加拿大分子生物學家西德尼·奧爾特曼也是受到塞里格海茨所寫的《原子的說明》一書才對原子物理學癡迷一生。所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少年兒童尤其如此。

四、如何避免少兒科普圖書成人化傾向

少兒圖書的成人化問題不只出現在中國,國外也曾出現過少兒圖書成人化的問題,只是他們早已認識到,并迅速得到了改善。

避免少兒科普圖書成人化問題。首先,要在選題策劃階段就重視少兒讀者的實際閱讀需求,避免知識堆積,說教式語言;其二,文字內容要有趣味性和可讀性,增加趣味性。其三,強調互動性?;訁⑴c的目的是增強小讀者自我肯定心里需求,同時也可以增強其自信心。其四,少兒圖書的購買權應該還給孩子。讓孩子們自己決定“買”什么書,“看”什么書。

好的科普書,全是作者憑著某種強烈的興趣和愛好編寫出來的,全是深陷孩子們的意境中,思維中,游戲中寫成的。這樣的少兒科普書是作者與小讀者心靈的碰撞,感情的交流。

五、科學家和少兒科普編輯重任在肩

中國科學院院士劉昌明認為,科學家寫科普責無旁貸,一個科學家有所成就,不僅體現在知識上,同時也體現在是否能把知識變成大家都能了解的東西,講出其應用前景。要善于理論與實踐結合。

許多諾貝爾科學獎獲得者、著名科學家都是科普創作的愛好者?!稌r間簡史》《果殼中的宇宙》《喬治開啟宇宙的秘密鑰匙》就是由著名英國物理學家史蒂芬·威廉·霍金所寫。著名的英國化學家西奧多·格雷的著作均非常暢銷,如《瘋狂的科學》《神奇的化學元素》等書在全球眾多國家和地區都有出版。

國內有的出版社正在采用“專家+編輯”的合作模式編寫少兒科普圖書,就是先由某領域的學科專家編寫專業方面知識內容,然后再由文字編輯用孩子們喜歡的語言形式把這些枯燥的知識表現出來,并配以插畫完善。

年輕的少兒科普編輯要做既懂教育又懂科學的新生代。學會依據小讀者的年齡特點,將難懂的科學知識用通俗的語言,用濃郁的趣味性和奇特的想象力打動小讀者的內心。在傳遞科學知識,教授科學方法的同時,培養小讀者的科學精神,提高他們的科學素養。

六、少兒需要什么樣的科普圖書

人們認為科普就是傳播科學知識,其實,科學精神、科學思維和科學方法才是科學普及最重要的內容,尤其是對少年兒童。比如設計實驗、觀察記錄實驗現象、分析數據、形成結論等探究活動,都需要從小訓練,進行科學啟蒙。?

在《可怕的科學》這套書中,小讀者可以按照書中介紹的步驟親手制作出栩栩如生的“鮮血”:而只需要水、食用色素、糖漿、面粉這些隨手就可以找到的材料。小讀者不僅可以以動手操作,還能從中了解血液的組成成分。用大碗、保鮮膜就能模擬出地震,感受地震的魔力;用水、碗和鏡子還能制造美麗的彩虹。

在《101個神奇的實驗》這套書中,豐富有趣的現象,淺顯易懂的解釋,生動形象的插圖,帶領小讀者通過親手實驗發現水和植物的神奇變化,吸引小讀者在書中尋找神奇現象背后的科學奧秘,與科學知識親密接觸的同時深深地愛上科學。

韓國超級漫畫書《我的第一套科學漫畫書》就是把科學與故事結合的成功例子。這套系列圖書以獨特的漫畫形式,用幽默的語言講述扣人心弦的冒險故事,飽含豐富多元的科學知識以及易學易用的生活技能。系列叢書不僅小讀者陪著主人公一同感受曲折冒險經歷,而且更能讓小讀者在讀故事的時候學到很多科學知識。

少兒科普圖書應向小讀者傳遞的是一種科學精神和科學的思維方式,要有理念、有邏輯、有故事、有知識、有互動。用有趣的故事吸引讀者讀進去;用通俗易懂的知識吸引他學進去;有可操作的科學實驗吸引他鉆進去。

猜你喜歡
科學知識科普圖書
圖書推薦
科普達人養成記
基于科學知識圖譜的滑雪運動研究可視化分析
歡迎來到圖書借閱角
2000-2017國外關系從句研究動態的科學知識圖譜分析
社會化知識及其客觀性探析——兼議朗基諾的科學知識觀
科普連連看
科普連連看
微科普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