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改革開放養豬40年:用初心開創未來,將改革進行到底
——訪天津市寧河原種豬場

2018-11-22 03:41本刊編輯
豬業科學 2018年10期
關鍵詞:寧河場長種豬

本刊編輯/王 苗

圖1 天津市寧河原種豬場場長 李繼良(農業技術推廣研究員)

白露三秋近,清霜十月初,金秋十月小編來到了風景宜人的天津,有幸采訪到了寧河豬場的李繼良場長。1978年,當地政府積極響應改革開放的號召,做出大力發展生豬養殖業的重要決策,在寧河區委、區政府的正確指導下,寧河豬場在東棘坨鎮艾琳村南的一片鹽堿地上拔地而起。經過40年風霜洗禮,在歷任場長嘔心瀝血、精心規劃、親力親為的帶領下,寧河豬場由單一經營養豬的小豬場發展成為集種豬繁育、飼料生產、種豬精液供應、沼氣生產、有機米生產、獸藥超市、無公害豬肉專賣為一體的占地133.3 hm2的集團式國有企業。談及這些年變化的感受,李場長的眼眶濕潤了,“功崇惟志,業廣惟勤。跟隨企業發展的這些年,感受頗深的是每個人的青春、心血、汗水都無私地奉獻給了這133.3 hm2土地,奉獻給了我們值得驕傲的養豬事業。寧河人團結一致、風雨同舟,讓這片土地告別貧瘠,誕生出奇跡?!?/p>

圖2 天津市寧河原種豬場所獲榮譽

推陳出新 技術革新

20世紀90年代初,雖大力提倡“引進來”,但國內養豬界對豬種的認識還停留在本地品種上,對國外種豬優點的了解也不夠充分,況且當時國內豬場的資金狀況并不樂觀,寧河豬場也不例外。雖然受到各種條件限制,但聰慧的寧河人還是意識到養豬品種革新的重要性,并率先做出了貸款引進丹麥長白豬的重要決定?!按伺e受到了當時農業部領導的高度重視,賈幼陵司長親自來場視察,告誡我們中國是世界第一養豬大國,并鼓勵我們百尺竿頭須進步,十方世界是全身,要不斷在趕超世界先進水平上做貢獻?!崩顖鲩L向我們介紹到當年這項決策的影響。

在改革開放政策的指導下,1993年寧河豬場被農業部確定為“國家級重點種畜禽場”,擴大多種形式的國際和地區間的科技交流合作,有效利用了全球科技和種質資源。1999年得到了農業部948項目的支持,直接從原產地引進丹麥長白、英國大約克、美國杜洛克種豬,成為當年國內唯一一家將世界著名豬種全部引進的原種豬場。2004年配套建成了豬的人工授精站,引進國際優秀公豬精液,為提高種豬品質出了卓越的貢獻,對中國三元豬雜交配套的發展具有深遠影響。

發展才是硬道理,技術革新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動力。在“引進來”的同時,寧河豬場狠抓育種工作不放松,創新育種技術,致力于種豬品牌化建設,在國內豬育種技術率先實現了三次歷史性飛躍:

1)第一次飛躍:從1984年起,寧河豬場結合“天津丹系長白豬選育研究”項目,首次把數字B超儀、種豬測定欄、計算機軟件技術用于種豬性能測定和遺傳評定,完成了育種技術的第一次飛躍。尤其1992年所選育出的“天津丹系”長白豬,經張仲葛、李炳坦等9名專家鑒定,其主要技術指標均達到當時國內領先水平,部分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獲得了天津市科技進步二等獎。

2)第二次飛躍:從1996年起,承擔起國家農業部“天津市寧河原種豬場良種工程建設”等項目,采用圖像式B超、電子秤、群體自動測定、最佳線性無偏預測(BLUP)育種值選擇等新技術,使種豬的遺傳基礎和選育技術實現了第二次飛躍。1997年“丹系”長白豬選育工作榮獲天津市第二屆科技興市突出貢獻獎,同年獲中國國際農業博覽會名牌產品稱號。

3)第三次飛躍:從1999年起,依托“引進豬種高產仔抗應激高品質種豬分子育種的研究”項目,應用分子遺傳標記輔助選擇技術,自主培育出高產仔、抗應激、肉質優良的“天河”牌種豬,實現育種技術的第三次飛躍?!疤旌印迸品N豬榮獲農業部農牧漁業豐收獎一等獎,2001年榮獲中國國際農業博覽會名牌產品,被國家六部委評為“市場知名品牌”,成為在全國叫得響的品牌,也做到了“走出去”,走出國門,走向世界?!疤旌印迸品N豬不僅銷往全國30多個省、市、自治區,還代表中國種豬品牌出口柬埔寨,企業通過了GAP良好農業規范認證和高新技術企業認定。

圖3 人工授精站

圖4 天河牧業大廈

圖5 天津丹系長白原種豬

與時俱進 開創未來

科技創新,人才為本。一流人才隊伍是科技創新的主體,要提升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人才是企業發展核心的要素。自1978年以來,寧河豬場一直致力于開發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這與人才創新的發展是密不可分的。

“從一個固定資產區區不足40萬元、名不見經傳的小養豬場,發展到資產擁有4.2億元的集團式企業,與我們相伴同行的是科技引領和不改初衷的自主創新。各級領導和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的關注、支持,使企業成為高端技術的試驗場;名牌院校、科研院所的青睞,使企業成為知識傳承的教學平臺;優秀人才慕名而來、矢志扎根,使企業成為有志青年的創業園;科研基地和工作站的建立,使企業成為種豬育種的活種源。鍥而不舍的創業、創新、創優,積聚了一支現代化科技隊伍,形成一個創新型企業?!碑斈杲▓龅睦钫駥捓蠒浵蛭覀兏锌母镩_放以來寧河豬場科技創新的突飛猛進。建場初期,面對技術人才短缺、生產技術落后的不利形勢,老書記創造性地實施了“借智興場”、“筑巢引鳳”、“育才興場”三大引才、育才工程。

1)科技發展創新——借智興場

20世紀80年代初為發展創新,寧河豬場先后與中國農業大學、天津市農業科學院等十多家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建立了長期穩定的技術合作關系,聘請國內知名專家、教授擔任技術顧問。以技術合作為支撐,承擔高精尖項目,推進自主創新,用強大的科技成果轉化能力與前沿技術接軌,提升了企業核心競爭力。主持承擔、參與完成了40余項國家和天津市科研、推廣項目,促進了寧河豬場科技創新的跨越式發展。1997年投資500萬元在寧河縣城建成集科研、商貿、技術服務于一體的天河牧業大廈。結合農業部良種工程項目、國家發改委“天津市農業可持續發展示范工程”項目,籌集2000萬元資金,興建了當時國內領先的全進全出單元式流水線生產的核心選育場。

李場長回憶起1997年正好也是陳清明教授退休之年,回顧陳教授十幾年如一日無私奉獻、嘔心瀝血的工作情景,尤其在母豬產仔和選育關鍵時刻,誰也記不清有多少個不眠之夜忙碌在豬舍里。豬場的進步發展離不開像陳教授一樣的前輩們的辛勤汗水,不管未來科技如何發展,這些優秀品質也一直激勵著后來人在前進的道路上不忘發展的初心。

2)人才引進創新——筑巢引鳳

20世紀90年代,寧河豬場全面實施“人才強場”戰略,為了營造良好的用人環境,出臺了薪酬、住房、家屬就業等優厚待遇的引才政策。對來企業工作的本科生,企業分配兩室一廳住房,碩士生分配三室一廳住房,并幫助解決個人終身大事、家屬工作、子女入學、落實戶口等實際問題。幾年來成功引進50多名博士后、碩士生和本科生來場落戶創業,這為后來科研工作站的建立夯實了人才資源的基礎。

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的技術交流模式。積極參加國內外養豬技術交流會,與國內外著名的專家學者當面探討,同時業務骨干定期被選派到科研院所進修學習,2000年建立了全國畜牧行業首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通過專家手把手教、學員面對面學的方式,提高了寧河人的技術水平,使一大批“土專家”成長為具有較深理論功底的“多面手”,人員素質的整體面貌煥然一新。目前,專業技術人員占職工總數的55%,形成了一支年輕化、專業化的高素質研發人才梯隊,為打造科技創新型種豬育種企業積蓄了雄厚的人才資源。

3)育種技術創新——育才興場

進入21世紀后,國家大力提倡“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2015年寧河豬場與中國農業科學院開展廣泛合作。建立國內首家、國際第三家的豬基因育種科研基地和基因組編輯豬制備基地,培育出抗豬藍耳病種豬群,充分發揮全國畜牧行業首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天津市種豬行業首家院士專家工作站的優勢,應用GPS計算機管理系統、BLUP法種豬育種值分析和分子遺傳標記輔助選擇,不斷提升種豬育種水平和生產效率。

李場長在回憶往昔中總結到:在創新發展道路中,寧河豬場塑造了“一個目標、兩件法寶、三種精神、四個理念”的企業文化?!耙粋€目標”即:永遠爭做行業的領航者;“兩件法寶”即:艱苦奮斗、科技興場;“三種精神”即: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敢為人先的拼搏精神、鍥而不舍的公關精神;“四個理念”即: 誠信、品質、服務、創新。40載的風風雨雨將這些優秀的企業文化深深地鐫刻在每一位寧河人身上。

圖6 泰康飼料廠

圖7 板橋第一分場

圖8 種豬測定中心

圖9 場內荷塘

完善設備 科學養豬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痹谄髽I的生產經營活動中,研發、生產歸根到底都離不開設備。所以設備管理水平是企業的生產發展和市場競爭的重要標志之一。李場長從以下四個典型角度向我們介紹了寧河豬場自改革開放以來設備方面的發展:

1)飼料廠:按照豬場集約化發展的要求,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模式,不斷延伸產業鏈條。1992年建一座3萬噸飼料加工廠,1995年建屠宰場、肉類加工廠實施龍頭帶動,實踐產、加、銷一體化模式。2004年寧河豬場建成了年產10萬噸的現代化飼料廠,通過了HACCP質量管理體系采用國內先進的配方、工藝和設備,開發生產豬、牛、雞,三大系列98個品種的專用飼料,將集約化、標準化發展到了配套供應層面。

2)板橋分場:2013年在板橋鎮興建了板橋第一分場,占地10 hm2,總投資4500萬元,采用國際領先的聯棟式建筑養殖模式,安裝了全自動控溫、輸料、噴霧消毒、刮糞等設施設備,體現了高科技的養豬水平。

3)測定中心:興建了全國首家自己獨立使用,年測定種豬4000頭的種豬測定中心。引進荷蘭種豬飼料轉化率自動測定系統,引進世界先進種豬基因資源,并與中國農業科學院合作,采用多維組學技術培育種豬新品系,進一步提高了種豬選育的科學性和準確性。

4)疫病凈化:作為農業部首批畜禽場疫病凈化示范場,高度重視豬群的疫病凈化工作,并與天津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合作,定期實時監測凈化,確保達到農業農村部對種豬場疫病凈化標準的要求。

圖10 污水處理廠

圖11 水稻基地

循環農業 綠色環保

跟隨李場長的腳步走進寧河豬場場區,不僅聞不到豬場的臭氣味,黃燦燦的稻田和綠植還隨處可見??吹轿夷樕系捏@訝,李場長笑著向我介紹,作為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寧河豬場一直積極響應國家環保政策,把綠色環保作為場區建設發展的重點,同時始終把帶領農民增收致富作為義不容辭的責任,積極推進產業化經營,服務于廣大農戶。

20世紀80年代末,寧河豬場積極打造“種豬繁育—有機肥制造—沼氣生產一條龍”的循環經濟鏈條。依據生態學原理建成了農、林、牧、漁、加工一體化生態農場,在全國率先采用干清糞、糞尿分離工藝。2002年借助承擔中—德環境戰略項目的契機,籌建有機肥廠和污水處理廠,采用先進的工藝流程,實現了糞污的高效處置和廢棄物的綜合利用,生產的有機肥全部提供給本縣蔬菜生產基地。2004年,寧河縣被國家認定為無公害農副產品生產基地,對畜牧業生產起到了積極的示范帶動作用,推動全縣走上循環經濟的致富路。目前,寧河豬場采用厭氧、耗氧、疊流曝氣、生物氧化和植物吸附相結合的處理模式,實現了污水凈化低成本處理和廢物的綜合利用。

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明確指出:“按照建設生態文明的要求,發展節約型農業、循環農業、生態農業,加強生態環境保護?!?1世紀是實現我國農業現代化的關鍵歷史階段,為實現現代化的生態農業,寧河豬場采取種養結合、循環農業的發展途徑。2012年興建3500 m3沼氣站,生產的沼氣用于發電、供暖、食堂燃氣供應,沼渣、沼液用于蔬菜大棚、花卉基地、有機水稻和有機玉米種植基地建設。在自給自足的同時,還可對外銷售,形成了畜牧、有機肥、無公害種植三大生態產業相輔相成的良性循環,實現了廢物利用,對畜牧業生產起到了積極的示范帶頭作用。

圖12 天津市寧河原種豬場全景

展望未來 繼續前進

改革開放這40年以來,中國養豬業一直邁著鏗鏘有力的步伐前進著,在發展中我們取得了很多成就但也存在很多問題,我們擁有許多優勢但也面臨很多挑戰。寧河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創新為發展動力,以思想領先促發展領先,將改革進行到底。作為這項事業的傳承人,李場長對于寧河豬場的未來發展趨勢,有以下幾點期望:

首先,要繼續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會議精神,順應行業新變革,適應行業新常態。一方面,綜合豬場現有情況,將現有豬場、種公豬站、飼料生產、獸藥生產、生豬屠宰、無公害豬肉、場內大田種植(循環農業)等進行重新組合,成立有限公司,為豬場改制做好前期準備,同時積極聯系國內外相關企業,尋求豬場的快速、健康發展。另一方面,繼續把育種工作放在首要位置,根據市場需要定向培育“天河”牌專門化品系種豬群,積極打造華系種豬為我國種豬的當家品種。實現基礎母豬規模擴大到5000頭,實現年出欄達到10萬頭以上,種豬各項性能指標趕超世界一流水平,種豬市場全國占有率達到2%以上,銷售收入達到3億元以上,年利潤達到3000萬元以上的目標。

其次,積極發揮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對區內重點養殖場、戶因地制宜,采取建立檔案、跟蹤統一管理等服務模式,建立微信群及豬場管理軟件,進行及時有效的分析,做到及時發現及預測場戶的問題,從而實現農民增收、農業增效的效果,以達到帶動全區養豬業發展的目的。

最后,在網絡化、信息化、數據化的今天,要積極應用物聯網平臺,提高種豬生產效率和管理水平,逐步打造互聯網+育種+生產管理+產品銷售的模式。企業的職能是“整合資源,創新價值,創造財富”。品牌是企業的財富,質量是品牌的基石,“馫天河”放心豬肉在質量上具有顯著優勢,借助中國好豬肉商城,打造高端豬肉產品——“馫天河”黑豬肉與“馫天河”風味豬肉,擴大市場影響力,提高品牌知名度,促進寧河豬場的品牌建設。

后記:最后談到為何能從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時,李場長給出了簡短有力的答案:打鐵還需自身硬,企業發展也是一樣的道理。從企業成立之初伴隨改革開放的春風一路至今,從跟隨國內生豬業發展到天河種豬走出國門、走向世界,寧河豬場這一路的成長可謂見證了中國改革開放養豬40年的發展歷程?!伴L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衷心的祝愿寧河人的明天更加輝煌燦爛,在養豬的道路上再創佳績!

猜你喜歡
寧河場長種豬
寧河區舉辦“‘寧’新聚力 合創未來”重點項目集中簽約儀式
2022年中國種豬信息網全年計劃
于方舟
部分地區種豬跌破2000元/頭
天邦股份種豬事業部
死去活來
2020年種豬進口或創歷史新高
蒼鷹是我女朋友
規模養殖場:您的場長合格嗎?
戀曲二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