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湖流域鄉村耕地利用問題調查分析
——以鄱陽縣為例

2018-11-22 02:21孔譽婧
鄉村科技 2018年27期
關鍵詞:鄱陽縣土地利用耕地

孔譽婧

(江西財經大學旅游與城市管理學院,江西 南昌 330000)

土地,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也是可以持續利用的重要生產資料。而土地資源的日益減少是一個毫無爭議的事實。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發展至今已經在集約化、現代化等方面表現出諸多局限性,而其衍生出的土地利用模式在很多方面也已經不能滿足時代發展的要求。為了探究農村土地利用現狀,挖掘土地利用尤其是耕地利用方面存在的問題,筆者于2017年7月在江西省鄱陽縣29個鄉鎮選取了61個自然村,走訪了647戶農戶,通過調研問卷和訪談的形式了解鄱陽縣農村耕地利用情況。

1 農村耕地利用現存問題

1.1 人均耕地占有量有限且近幾年持續減少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進行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蓬勃發展,城鎮擴張不可避免地占用了寶貴的耕地資源。與此同時,隨著農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農民建新房的利益訴求越來越大,受傳統的“一戶一宅”理念影響,農戶子女分家后建新房成為一種常態,而部分農民錯誤運用了土地使用權,擅自更改土地利用性質而在耕地上違章建設。在被調查的647戶農戶中,有107戶在老房保留閑置的情況下使用耕地建新房,約占所調查家庭的16.54%;在被調查的61個自然村中,近40年來村集體所有耕地總量無一例外地持續減少。

耕地數量減少和農村人口緩慢增長的共同作用造成了人均耕地數量的減少。通過對近4次人口普查數據的分析發現,鄱陽縣農村人口總量維持在一個較低的增長率上,這種增長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人地矛盾。

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鄱陽縣常住人口為1 296 756人,是江西省人口第一大縣。而鄱陽縣7.201萬hm2的耕地總面積意味著作為全國產量大縣的鄱陽縣人均耕地面積不足0.056 hm2,遠低于全國0.083 hm2的平均水平,離國際公認的0.053 hm2的警戒線十分接近。被調查的647戶農戶人均耕地面積如圖1所示。

圖1 受調查農戶人均耕地面積

1.2 分配更新不及時

耕地面積和人口結構的變化要求村集體對于集體所有耕地的使用權分配及時進行調整,但是部分村莊沒有做到及時更新。在被調查的647戶農戶中,有367戶農戶(約占所調查農戶的56.72%)所在的村莊從2000年至今從未依據實際情況的變化重新分配耕地使用權。

1.3 部分耕地存在撂荒現象

隨著農村人口轉移到城市,耕地撂荒問題長期存在,且隨著農村常住人口結構的變化有愈演愈烈的趨勢。調查發現,家中耕地部分或全部撂荒的有66戶,約占所調查農戶的10.20%。而造成當地耕地撂荒的原因主要有以下4個。

1.3.1 農民自身的原因。部分農民全家外出務工將土地交由他人代種,而種植責任人沒有完全盡到責任;或是家中青壯年都到外地打工,承包地留給在家的父母或未成年子女耕種,在家勞動力不能完全勝任種植任務。還有部分農民的土地地處低洼地帶,由于鄱陽縣濕度大且多雨,低洼地帶極易積水導致耕種產量低,因而農戶干脆棄耕不種。

1.3.2 國家沒有出臺專門針對土地撂荒問題的政策。盡管《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先后出臺,但在其中并沒有明確的針對土地撂荒問題的相關法律法規,這就使得在處理撂荒問題上找不到準確可行的依據。

1.3.3 政府對土地撂荒問題不夠重視。土地撂荒問題由來已久,而且近年來還有進一步擴大的趨勢。當地政府并沒有對土地撂荒問題引起足夠重視,沒有對土地進行定期檢查,對土地撂荒情況掌握不清。在本次走訪調研中,部分受調查農戶表示當地政府對于小規模的零散撂荒地塊管理不足。

1.3.4 現行的農業補助政策不盡合理,挫傷了部分種糧農民的積極性。近年來中央政府出臺了一系列強農惠農補貼政策,這些在鄱陽縣都是按照農村承包地面積直接下發的,但下發過程中并沒有核實農戶實際種地的情況,還存在一些暗箱操作問題,部分棄耕農戶同樣享受國家政策,極大地挫傷了實際耕種者的積極性。

1.4 耕地利用相對低效粗放

耕地低效利用在耕地資源緊缺大背景下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關系到糧食安全和國計民生。調研發現耕地利用低效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1.4.1 勞動力不足且對耕作期望低。城鎮化進程的加速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農村人口結構,大量青壯年離開土地、離開村莊到城鎮謀生。在被調查的647戶農戶中,有609戶農戶有家中成員常年在城鎮工作,約占調查農戶總數的94.13%。留守村莊的老人和小孩較低的勞動力水平帶來的往往是土地的薄種薄收。同時,農民對于土地收益的期望長期以來保持在很低的水平,相當一部分農戶耕種的初衷在于消遣時間和自耕自食而非掙錢,對于農業的投入嚴重不足。

1.4.2 農業機械化普及力度不足。在農業機械化發展的今天,農機下鄉已成為一個趨勢,然而被調查的647戶農戶中,仍有194戶農戶在耕種過程中從未使用過農機,約占調查農戶總數的29.98%。鄱陽縣普遍的農機運用方式是租賃農機和農機操作服務,并按耕地面積支付報酬,但是農機過高的成本讓很多人望而卻步。事實上,農藥、農機、化肥3項支出在整個農業生產過程中所耗費的資金占到了農業產值的60%以上,這就迫使人們更愿意采用傳統的方式耕耘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也造成了耕地的低效利用。

1.4.3 土地流轉推動受阻。近年來,土地流轉成為緩解土地粗放低效利用的一項重要制度,然而,土地流轉在實際實施過程中存在著諸多問題。在被調查的647戶農戶中,有260戶農戶的土地全部或部分參與了流轉,約占調查農戶總數的40.19%。通過訪談得知,鄱陽縣的土地流轉主要存在三大問題。一是流轉對象多為村內熟人,流轉動因多為無力耕種,因而在實際操作過程中考慮情分多于考慮經濟效益。二是流轉年限短。絕大多數農戶土地流轉年限在3年以內,短暫的流轉年限意味著土地流入方難以從長遠的角度來經營土地。三是流轉程序不規范。在全面實行依法治國的背景下,契約精神在流轉過程中并沒有得到有效貫徹。流轉時簽訂流轉合同的做法沒有完全普及,口頭約定成為常態。在這種情況下流轉雙方的權益都難以得到有效保障,一旦發生糾紛會嚴重打擊流轉積極性。

2 深化土地利用現狀改革,提高耕地利用效率

當前農村正處于轉型期,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舊農村向新農村轉型,傳統城鎮化向新型城鎮化轉型。如何直面轉型期間暴露出的弊病并及時改進成為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在農村土地利用方面,針對調研中發現的問題提出以下建議。

2.1 加強土地資源有效利用的宣傳

要把保護土地資源提升到戰略高度來看待,要讓保護土地資源的理念深入人心,讓民眾意識到土地資源的重要性,自發地在土地利用過程中注意保護土地,合理利用土地,尤其是注重保護耕地、捍衛糧食安全。

2.2 提高對基層土地利用狀況的監管力度

“早發現”才能“早治療”,在政府層面通過嚴格的行政審批和違法監管控制土地資源的隨意開發,及時發現土地撂荒等直接浪費土地的行為,建立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的耕地保護評價機制,以政府為重要的引導力量推動土地有序流轉,并加強管理,以提高耕地利用效率,減少低效用地現象[1]。

2.3 建立長效的宅基地退出機制

在切實保障農村居民居者有其宅的情況下,建立健全宅基地退出機制,貫徹落實“一戶一宅”的農村宅基地改革制度,改變農村宅基地只增不減的情況,鼓勵宅基地有償自愿退出。

2.4 深入村級土地利用規劃改革試點

目前,村級土地利用規劃尚處于試點階段,在試點過程中需要及時總結經驗教訓,全面權衡利弊,早日形成完善的可推廣的經驗成果,緩解當前農村土地利用規劃布局混亂的局面。

2.5 全面貫徹落實相關耕地保護政策

貫徹落實耕地占補平衡制度、土地用途管制和基本農田保護等耕地保護制度,切實保障被建設用地占用的耕地得到補充,嚴格限制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控制建設用地總量,對耕地實行特殊保護,保持耕地總量的動態平衡。

猜你喜歡
鄱陽縣土地利用耕地
自然資源部:加強黑土耕地保護
我國將加快制定耕地保護法
鄱陽縣富大種養專業合作社種羊示范場
新增200億元列入耕地地力保護補貼支出
公事公談:傳統鄉村社會協商治理的實踐過程——以江西省鄱陽縣桃溪村“談公事”為例
耕地時節
土地利用規劃的環境影響評價
土地利用生態系統服務研究進展及啟示
胡賢華
濱??h土地利用挖潛方向在哪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