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絡政治工作如何『排兵布陣』

2018-11-26 07:37韋德專
軍營文化天地 2018年11期
關鍵詞:軍營官兵微信

文/韋德專

習主席在全軍政治工作會議講話中強調:政治工作過不了網絡關,就過不了時代關,要研究把握信息網絡時代政治工作的特點和規律,推動政治工作傳統優勢與信息技術高度融合。這一重要論述,提出了軍隊政治工作必須解決的時代課題。面對信息網絡時代的新形勢新變化,應當順勢而為、乘勢而上,在“排兵布陣”上做文章,使網絡成為推動政治工作創新發展的強大引擎。

“一盤棋”的思維搞規劃

“謀定而后動”“未戰而廟算”,網絡政治工作的創新發展必須要以“一盤棋”的全局思維進行長遠規劃和整體設計。只有規劃和設計上的“步步精心”,才能避免探索和發展過程中的“步步驚心”。怎樣下好這盤棋?關鍵就在“走”“合”二字上。

一是要“走出去”。經濟學上有一個概念叫做“眼球經濟”,是指依靠吸引公眾的注意力來實現經濟效益的最大化,其核心就是想方設法地吸引大眾的眼球。當前,在強大的新媒體推波助瀾下,受眾獲取信息的渠道更廣泛、更快捷,因而眼球經濟比以往任何一個時候都要活躍。受此啟發,軍隊網絡政治工作也要借助網絡走出去,直面社會公眾,以展現軍營獨特魅力的方式牢牢吸引公眾的“眼球”。拿宣傳工作來講,如果僅僅是“在軍揚軍”,雖說沒有“王婆賣瓜”之嫌,但因官兵自身處于軍營內部,難免會引發審美疲勞,無法保證持久的吸引力。反之,宣傳工作“窗口向外”,卻不失為一條康莊大道。軍隊的新風尚、好形象在網上贏得群眾點贊,官兵的自豪感和集體榮譽感就會油然而生。相較于直接的教育灌輸,這種方式更能深入官兵的內心,其效果有如為官兵上了一堂出彩的政治教育課。從這個層面上來講,政治工作借助網絡“走出去”,再“回饋”進來,這一良性循環的閉合回路必將有效推動政治工作的持續發展。

二是要“合起來”。近年來,全軍上下高度重視軍營網絡建設,現已基本實現了“政工網絡進班排”的目標,軍營網吧也初具規模,較好地豐富了官兵的文化生活。但比照上級標準要求和官兵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還存在著運行維護成本高、利用率低的短板。隨著智能手機進軍營,移動互聯網登上了軍營的歷史舞臺,給政治工作帶來了新特點新變化。面對新形勢新挑戰,網絡政治工作要主動作為、乘勢而上,緊盯官兵信息需求,緊跟網絡發展態勢,充分利用移動互聯網終端的數量優勢,在和政工網傳統優勢互補中精心打造“二合一”網絡工程。如何發揮“二合一”網絡的最大合力?關鍵是要分好工,立好“招牌”。政工網突出專業專職特點,主打軍營內部的辦公、教育、文化和娛樂活動等;移動互聯網則側重匯聚官兵集體智慧,主打對外宣傳,展現“四有”新一代革命軍人的良好形象。兩者密切配合、優勢互補,就能有效形成合力。比如,利用政工網開設“休假報批系統”,使官兵報假批假只需輕點指尖就能 “一步到位”,避免了基層機關兩頭跑,便捷而高效;政工網上建起“移動圖書館”,官兵在政工網上填寫借閱單后,就能坐享“送書上門”的貼心服務;搞政治教育,把智能手機請進教育課堂,借助互聯網的海量信息資源和互動優勢,利用特色手機APP組織心理測試、小游戲等課堂互動,打造有聲有色的精品課堂,教育效果事半功倍、深入人心;在暢通民主渠道、征集官兵意見建議時,借助新媒體如手機QQ“悄悄話”等個性功能,可以讓官兵丟掉思想包袱,敞開心扉說真話、吐實情,為單位發展大膽地建言獻策。

“一場仗”的戰法謀運用

信息化時代,網絡平臺種類眾多、功能強大、各具特色,呈現“百花齊放”之勢,技術手段的多樣化為網絡政治工作的創新發展提供了廣闊天地。古語有云“韓信點兵,多多益善”,但“運用之妙,存乎一心”,探索信息網絡時代政治工作的特點規律,有如上陣打仗,講究的是一個“排兵布陣”,勝敗的關鍵就在于能否根據不同網絡媒體的特點和功能,為它們找到精準“戰位”和絕佳“陣地”。

一是裝上大數據“準星”。大數據,又稱“巨量資料”,是指通過分析和處理采集到的海量數據而得出科學結論。日常生活中,我們常??梢愿Q見大數據的“影子”:購物網站常常跳出自己選購過曾有購買意向的商品。這是怎樣做到的呢?答案就是大數據。通過分析客戶瀏覽和購買商品的記錄,網站可以系統預測出客戶的性別、職業和愛好等信息,從而為客戶推薦相關的商品種類。再比如,NBA現在的專業化水平之所以舉世矚目,和曾經進行的一項大數據試驗密切相關。2010年,NBA在聯盟部分球館試點,引進了一種特殊的運動追蹤攝像頭,它們散布在球館的6個角落,可以全過程、無死角地捕捉和收集場上數據,經過分析處理后,這些數據成為教練安排戰術、制訂球員針對性訓練計劃的重要參考依據。因為指導訓練成效明顯,這項技術不久就在NBA的所有球館中推廣開來。這些應用實例告訴我們,大數據的核心在于判斷、預測和決策。借助這項技術,我們可以對官兵的思想反映和文化需求作出科學判斷,并準確預測其發展趨勢,預先做好相關服務準備,這就好比為政治工作裝上了“準星”,活動開展就能有的放矢。

在開展政治工作中,常常要了解官兵的內心世界,但這些信息抽象而感性,傳統的體態觀察、心理座談、問卷調查等方法因為受個體差異、主觀因素的影響也難以保證可靠性,再加上軍營環境相對封閉、嚴格,要想獲取官兵真實的內心反應往往要煞費苦心。智能手機進軍營為我們拓寬了思路,作為當前官兵獲取資訊的首選,智能手機逐漸成為了解官兵內心世界的一扇窗,而打開窗戶的其中一把鑰匙就是“大數據”。在開展思想政治工作時,不妨用好“大數據”這位官兵思想反映的代言人,請它上門、請它發言、請它賜教。最直接的一個運用,要想了解官兵一段時期的關注焦點和思想反映,可以從官兵手機上網的搜索關鍵字熱度這一數據中發掘;要想知道當下官兵對文娛影視的熱衷程度,手機上網瀏覽視頻文件的次數、播放時長和下載量就是一項精確的參考,等等。在準確掌握官兵思想反應的前提下,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找準關鍵、對癥下藥;在全面了解官兵需求的基礎上,開展文化服務工作才能有聲有色、更具實效。

二是搭起自媒體“平臺”。自媒體平臺近年來發展迅猛,一躍成為互聯網時代的“新寵”,其平臺主要有微博、微信、貼吧、論壇等。其中,微信因能發送快捷的實時信息、提供平等的交流平臺而廣受青睞,也最為矚目。在軍媒方面,無論是軍隊微信公眾號,還是軍迷自發創辦的微信公眾號,都以新穎靈活的形式展示著中國軍人良好的精神風貌,贏得了廣大官兵和眾多網友的認可,發展呈現一片燎原之勢。以“軍報記者”為例,它已成為外界了解中國軍隊的權威窗口。再比如2014年以一篇《部隊的三行情書》走紅的“一號哨位”,推送的文章中點擊率達“10萬+”的不在少數,展示出一定的影響力。這些正氣昂揚、積極向上的微信公眾號,應當成為部隊建設的有力抓手。借助優質微信公眾號的信息資源或創辦單位微信公眾號,在官兵中間隨時隨地地推送學習資料、發布權威消息、交流工作經驗、宣揚身邊典型,在溝通、閱讀和轉發信息中傳遞正能量,持續激發官兵訓練熱情。

三是建好組群區“基站”。結合各類平臺特色,重點搞好“一組一群一區”建設,即干部討論組、基層微信群、軍屬微社區。干部討論組突出議事,主要為干部網上開展學習研討和思想互動提供全天候的場所;基層微信群以“人”聚合,重在溝通交流,主要用于基層官兵日常交往、閱讀分享、活躍氣氛;微社區,是基于移動端的論壇社區,能連接微信、QQ、空間三大平臺,坐擁海量資源,被稱作“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網上家園”。通過組建屬于隨軍家屬的微社區,志趣相投的家屬可在文學、體育、居家等各種興趣圈中進行互動和交流,在拓寬交際圈的同時也豐富了隨軍家屬的業余生活。建好用好“一組一群一區”這個有力“基站”,不僅能促進官兵之間的交流,又可穩固部隊“后院”,使正能量在軍營得到全方位傳遞,并面向社會形成規??捎^的輻射效應。

“一肩挑”的擔當守陣地

古有“師有名為正義之師”“討伐檄文”,又有“戰場喊話”“大義勸降”,這都在昭示著一個不變的真理:贏得輿論才能贏得人心,齊振三軍之氣,緊緊地攥住勝戰的籌碼。步入網絡信息化時代的今天,輿論爭奪戰在互聯網這片新興的陣地上正愈演愈烈。

網絡媒體以其信息容量大、傳播速度快、影響范圍廣的優勢,常常被敵對勢力作為輿論戰的重要工具蓄意利用。當互聯網上大肆鼓吹“軍隊非黨化”“軍隊國家化”,當妄議軍隊等負面信息接踵而來,我們驚悉:敵對勢力正試圖以“網”鑄刃,對我軍官兵的理想信念、價值觀念和道德情操發起沖擊。當入伍的新戰士對人民軍隊疑慮重重、頻頻發問,當我們面對困惑的孩子們又講起黨史軍史和英模事跡,我們發現:這場爭奪戰的觸角已經從軍營延伸開來,敵對勢力正憑借互聯網廣大的覆蓋面對網民實施思想滲透,企圖封堵我軍的潛在兵源。一項調查結果顯示,近年來非自愿入伍戰士的比例呈上升趨勢,而網上涉軍負面謠言的誤導是他們入伍意愿動搖的主要原因。難以想象,若不是見證過人民軍隊犧牲奉獻、對人民子弟兵飽含深情的親人的鼓勵和支持,這些十七八歲的小伙子當中有多少人會與軍營無緣,長此以往,“征兵難”的窘境又將何等嚴峻!再回顧過去兩年,從黃繼光、邱少云質疑事件開始,一股“唱黑打紅”的勢力在互聯網上四處橫行,對我們引以為豪的戰斗英雄肆意抹黑,妄圖以此削弱國民的戰斗意志,惡意歹心何等猖獗!

網絡輿論陣地上已“狼煙四起”,敵對的挑釁已經發動,我們避不開,也繞不過!在這個陣地上,回避就是割地,失語就是投降。三軍將士無論是誰,都要接受“過好網絡關”的政治考量。為此,來自黃繼光、邱少云、董存瑞等英烈所在部隊執筆撰文,在互聯網上相繼發布《黃繼光堵槍眼時,我在現場》《打仗時,軍人從來不管什么“生理學”》等文章,將英雄的歷史壯舉真實還原在廣大網友面前。軍隊新媒體力量在網絡平臺上據理力爭,有識網友熱切響應,終使我們的英雄免遭辱沒,強有力地捍衛了網絡輿論陣地。

總結這一場場網絡輿論戰的制勝之道,歸功于全軍官兵把捍衛軍隊榮譽的責任“一肩挑”的那份擔當,歸功于全軍官兵“你來唱,我來和”的集體發聲,歸功于全軍官兵打贏意識形態主動仗的意志決心。當網絡輿論陣地的硝煙散盡,當風波平息、流言匿跡,強軍興軍的正能量向著遠方無限傳遞?!?/p>

猜你喜歡
軍營官兵微信
軍營游
微信
在軍營下棋的歲月(一)
軍營里的“大餐”
微信
微信
朝鮮官兵高呼“捍衛金正恩”
軍營之旅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