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嫩江流域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播的創新性策略

2018-11-26 09:43王婷婷李虹赫牧寰駱雁
記者搖籃 2018年8期
關鍵詞:傳播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

王婷婷 李虹 赫牧寰 駱雁

【摘 要】在經濟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今天,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我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將其發揚光大,得到傳承和傳播,是文化工作者不斷思考的重要課題。本文立足于嫩江流域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現狀,有針對性地提出新媒體背景下嫩江流域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播的創新性策略。

【關鍵詞】新媒體 非物質文化遺產 保護 傳播 創新

一、嫩江流域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播存在的問題

1.對非遺保護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當下,部分公眾對非遺的保護意識還較為淡薄,沒有意識到民族文化的優越性與稀缺性。嫩江流域范圍廣,包含民族多,非物質文化遺產多種多樣,保護的難度很大,需要更加完備的傳承系統和專業素質的人員。

2.缺乏整體全面的非遺傳承體系。許多珍貴的民族文化遺產缺少能夠將其在現代文化中發揚的傳承人,隨著最后一代傳承者的逝世,這些優秀獨特的民族文化遺產再無人能夠復制,這對于我國的非遺傳承與發展來講無疑是一種巨大的打擊。很多經典的非遺現在已無舞臺供傳承者大展身手,最后很可能在緘默中消失在人們的視線里。

3.缺乏足夠的非遺保護經費。關于非遺傳承有很多方面的工作和程序要走,嫩江流域非遺的普查、保護、傳承等都需要大量的資金作為背后的推動力。面對這一龐大的數字,政府每年對非遺保護工作提供的預算很難滿足這一需求,很多工作難以正常開展落實下去。必需的經費得不到保障,使一些瀕臨滅絕的非遺得不到有效記錄、搶救。

4.非遺傳播專業人才匱乏。嫩江流域范圍大,地勢復雜,人口眾多,民族多,所以給嫩江流域的非遺保護工作帶來了一定難度,缺乏專業人才、保護機制不完善也不利于嫩江流域的非遺傳承。

5.非遺傳承與保護的宣傳不足。由于非遺保護在大眾印象中缺乏接近性,導致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保護始終缺乏全社會的合力推進。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僅僅是一種關于各學科之間聯系的學術性研究和保護工作,還與廣大民眾的生活息息相關。因此,在群眾意識層面,要擴大關于非遺保護的宣傳,讓保護非遺的觀念深入人心。

二、新媒體背景下嫩江流域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播的對策

1.借助新媒體推介非遺,增強非遺傳播效果

①借助微電影擴大非遺影響力。微電影作為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相融合的傳播形態,通過其極富張力的藝術表現形式,將非遺的真實性、客觀性與影視媒體的直面性、審美性相糅合,迸發出非遺的絢爛火花。將展現嫩江流域非遺的微電影在各網絡平臺展出,受眾可以使用各種移動電子設備進行觀看,提高非遺的傳播力度與影響能力,推動嫩江流域非遺的有效保護與傳播。

②使用微博傳播非遺信息。微博是大數據文化的產物,在碎片化閱讀的時代,人們更樂意使用微博進行快速閱讀、瀏覽資訊,通過微博平臺進行非遺傳播不僅可以使其在全國范圍實現有效傳播,更能夠吸引受眾熟悉非遺的相關內容,深入了解本民族文化。定期發布關于嫩江流域非遺的有效信息,提高其在國內外的關注度與影響力。

2.構建立體化傳播渠道,拓寬非遺展示途徑

①互聯網。充分利用各級非遺門戶網絡平臺,通過上傳嫩江流域非遺文化的各類作品,為人們提供有效的文化體驗,同時借助先進的電子技術設備,將嫩江流域非遺與各種新媒體形態結合,以多種形態展出,在豐富非物質文化遺產表現形式及內容的同時,拓展新媒體產業內容的多樣性。

②智能手機。在信息技術時代,智能手機的逐漸普及使其成為傳播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媒介。廣大用戶可以使用智能手機在線觀看有關嫩江流域非遺相關內容的視頻,提高非遺的傳播力度。

③數字電影。數字電影的高清攝像技術能使畫質保持穩定,即便是在多重傳播下也不會失真。數字電影的這種強大功能若能賦予新媒體所擁有的時效性、互動性等長處,在傳播嫩江流域非物質文化遺產方面必有驚人效果。

④平板電腦。iPad是一種新興的便攜式個人電腦,因其體積較小、方便攜帶,越來越多的受眾選擇其作為辦公、娛樂的智能電子設備。因此,我們可以選擇通過平板電腦平臺對嫩江流域非物質文化遺產內容進行傳播。

⑤移動電視。移動電視的使用范圍主要集中在公共場所,例如公交車站、地鐵站等地方,那里客流量大,受眾范圍廣,嫩江流域非遺的傳播可以選擇在移動電視板塊設置互動環節,此舉既可以滿足移動電視在公眾場合選擇內容積極向上的要求,又可以擴大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影響力。

3.注重創新傳播內容,開發新的盈利模式

①媒體付費模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播形式可以是多樣的。我們可以利用內容提供商、發行商根據嫩江流域非遺的特色,對其進行創意開發,挖掘更多富有深度的內容,進行二次創作,將所得的成果包裝為特色產品進行二次出售,吸引更多客戶購買衍生出的新型產品,采取多種方法,擴大盈利范圍。

②增值服務收費模式。在傳播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利用新媒體的這種特性,建立嫩江流域非遺網絡交流社區群,組織志同道合的朋友在線上和線下對嫩江流域非遺的相關問題進行討論。該平臺的注冊可以免費提供,但是關于增值服務與線下交易,則需要收取一定的費用來實現盈利。

③電子商務模式。如今,電子商務與電子支付模式越來越被大眾所接納??梢詫⒛劢饔蚍俏镔|文化內容的相關產品放在網絡平臺上,通過電子商務的模式,讓人們能夠在互聯網上挑選自己喜愛的產品,并進行網絡交易。與此同時,還可以在此平臺上發布與非遺相關的廣告,增加信息咨詢等服務,提高產品盈利。

4.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完善非遺文化體系

①提升非遺傳承商業價值。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各種以非物質形態存在的傳統文化表現形式,擁有著極其珍貴的文化價值。非遺所透露出的寶貴精神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蘊更是一個讓現代人洗滌心靈、提升精神文化境界的良好契機。建立具有嫩江流域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景區,組織相關節日活動,加強嫩江流域非遺傳播,向旅客們介紹嫩江流域的由來與發展的歷史,讓人們在浮躁的社會中,接受民族歷史文化的熏陶,獲取精神上的滿足,在有效地傳播嫩江流域非遺的同時又能推動當地旅游業的發展,加快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推動經濟、社會、文化全方位發展。

②創新非遺傳承形式。創新非遺傳承形式可以利用新媒體對嫩江流域非遺進行傳播,同時附上相關的圖片或影視資料,予以廣大公眾新的用戶體驗,擴大嫩江流域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播范圍,增強非遺傳播效果。

③建立非遺傳承網絡課堂。增設嫩江流域非遺傳承網絡課堂,定期邀請專家開展遠程授課等活動,讓更多人能夠通過新媒體網絡平臺了解非遺文化,隨時隨地都能夠學習非遺的相關知識,不再受時空的限制,提高非遺的傳播影響力。

5.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提高非遺傳播水平

①健全人才培養機制,提高人才專業素養。人才是先進文化傳承與發展的傳播者,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播更是需要專門人才的支撐。傳承嫩江流域非遺,需要培養更多具有專業知識的高素質人才。需要設置專門的科研機構促進相關科研工作的發展,有利于該類人才的培養,為嫩江流域非遺保護和傳承建立穩固的人才基礎。

②整合非遺課程資源,完善非遺教育體系。對相關課程資源進行整合,并且積極借鑒國內外對于非遺的保護經驗。在中、小學以及各類高校開展有關非遺的相關課程,逐步完善非遺教育體系,可以有效地提高非遺在年輕一代中的認知度。

③培養特色學術梯隊,實現人力資源互補。嫩江流域非遺的傳播不僅需要有關專家的積極投入與研究,還需要后繼人才作為強大的后備軍,在必要時刻給予幫助。要培養穩定的專業性特色學術梯隊,加強團隊的分工與合作,實現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才資源互補。

④重視交流合作,爭取社會各界支持。實現嫩江流域非遺的有效傳播,在相關組織單位做好宣傳工作的同時,亦少不了政府在資金、政策方面的支持與配合。因此,積極與相關政府部門進行交流與合作,有助于推動嫩江流域非遺的保護與傳播邁向一個更高的層次。

(作者單位:齊齊哈爾大學教育與傳媒學院)

【參考文獻】

[1]盧彰威,孫寧梅,郭勝,左博文.新媒體環境下嫩江流域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和發展研究[J].戲劇之家,2016 (18);[2]黎林紅.新媒體環境下右江流域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數字化傳承[J].新聞研究導刊,2016(22).

【基金項目】本文系黑龍江省省屬高等學?;究蒲袠I務費科研項目“新媒體背景下嫩江流域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播的創新性策略研究”(項目編號:135209607)、2017年度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規劃項目“基于文化傳播背景下講好龍江故事的策略研究”(項目編號:17XWH44)、2017年黑龍江省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資助項目“‘互聯網+背景下黑龍江省達斡爾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保護研究”(項目編號:201710232042)的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歡
傳播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
芻議增強林業生態環境保護的有效途
淺談遺址公園的保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