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餐菜譜藝術菜名英譯的互文性研究

2018-11-28 03:57
文學教育 2018年29期
關鍵詞:菜名互文性菜譜

韓 敏

1.引語

隨著中外交流活動的日益頻繁,中國飲食文化愈加受到外界廣泛關注,成功的英譯寓意豐富的中式菜名成為傳播中國文化藝術的有效途徑。西方菜譜和中餐菜譜的命名方式不盡相同,西式菜譜多以傳達菜品的原料信息為主,少有過多的修飾或是文化背景,相對簡單,而中式菜譜的命名方式因受到源遠流長的中國文化的長期影響,十分講究,既有寫實主義的手法,也有浪漫主義的筆調。很多菜名中包含了極其豐富的歷史和文化內涵。如果英譯處理不當,不僅無法傳遞信息和傳播文化,還會影響客人的食欲,造成外國游客對中國飲食文化的誤解,在日常生活中,也能發現因為一些餐廳中餐菜譜翻譯不當造成的一些笑話,例如將“夫妻肺片”翻譯成Husbandandwifelung slice,這種字面直譯的翻譯方法不可避免會造成外國游客的不解,影響中國飲食文化的傳播,應該在翻譯菜譜時極力避免。

總體來說,菜肴命名主要包括寫實命名法和寫意命名法兩種命名方式。所謂寫實命名法,即在菜名中如實反映原料,烹調方法或風味特色,常見的如涼拌黃瓜,糖醋里脊等。這種菜譜的命名方式較簡單,已將食材原料全盤托出,食客見菜名即可了解該菜品的大概信息,一般情況下,不會對外國游客的理解造成障礙。而另一種寫意命名法是指菜名中采用比喻,象征,引用,夸張,借代,仿擬,雙關等修辭格,在選詞造句上,用三至四個構成精煉的專名,講究音韻和平仄,針對顧客的獵奇心理或風俗人情,對菜名特色加以形容夸張,另立新意,已達到引人入勝的命名方法。(翁 2012)比如大眾所熟知的佛跳墻、東坡肉等,僅觀字面意思食客很難知道這道菜到底是什么,菜品原料食材的構成也完全被掩蓋。這種菜譜命名方法中蘊涵豐富的歷史文化背景和信息,對有一定的中國文化背景的人來說理解起來相對容易,而對于外國游客來說就相對復雜了,食客如果僅拘泥于菜名的字面意思會很難領會這些中菜的含義。

通常,對于寫實命名法菜譜的英譯主要采取直譯,按照菜名譯出原料、烹調方法即可,而對于寫意命名法的菜譜因其與中國文化的密切相關性,翻譯不得當很難起到吸引外國游客,弘揚中國飲食文化的目的,因此在翻譯此類中式菜譜時,講究翻譯的的方式方法就顯得尤為重要。翻譯本身是一種互文性活動,通過不同文本間的相互映射和傳遞能夠幫助實現文化間相互交流和對話的目的,中餐藝術菜名尤其是引用式,典故式菜名中存在大量的、顯而易見的互文文本,這一特征,為互文性理論的介入提供了條件和基礎,也為藝術菜名翻譯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視角,因此本文以典故式和引用式中餐菜名為例分析不同翻譯策略的可行性,旨在為中餐菜譜英譯工作和互文性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鑒。

2.互文性概念

“互文性”這一概念是由法國符號學家朱麗婭·克里斯蒂娃在其《符號學》一書中提出的,她認為“任何作品的本文都像許多行文的鑲嵌品那樣構成的,任何本文都是其它本文的吸收和轉化?!?,其基本內涵是,文本之間存在很大的相關性,透過文本之間的聯系學者能夠體會潛藏在每一個文本背后的含義,每一個文本都是其它文本的鏡子,每一文本都是對其它文本的吸收與轉化,它們相互參照,彼此牽連,形成一個潛力無限的開放網絡,以此構成文本過去、現在、將來的巨大開放體系和文學符號學的演變過程?;ノ男赃@一概念一經提出就受到了國內外學者的關注,翻譯因涉及至少兩個文本之間的互通,讀者需要從一文本中透析另一文本的內涵,會在過去與現在的文化之間形成一定的映射,因而中菜的翻譯與互文性這一概念的相關性就更大。翻譯的種類涉及多樣,以中式菜譜為出發點,研究菜譜翻譯中的互文性對其他領域的研究也會有一定的啟示意義。

3.典故式菜名來源及其翻譯策略

中式菜肴中有很多是依據典故命名,用典涉及名人、帝王將相、傳說、歷史等各個方面?,F將常見典故型菜名的來源整理如下:

1)“左宗雞”:該中菜名稱來源依據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占有舉足輕重地位的帝王將相的傳說。左宗棠是晚清重臣,軍事家、政治家、著名湘軍將領、洋務派首領,曾經帶領十幾萬大軍,掃平西北回亂和新疆叛亂,抵抗俄國的侵略,“左宗雞”是為紀念國家英雄而命名的一道菜。類似以人名或職稱命名的中式菜肴還有“東坡肉”“宮保雞丁”“諸侯鵝”“太爺雞”“娘娘愛”“毛氏紅燒肉”,這一類菜名是因烹調此菜的歷史人物和獨特的烹調手法而得名,如“東坡肉”這一菜名的歷史淵源與中國北宋著名詩人蘇東坡息息相關,他不僅對詩文、書法有很深的造詣,對烹調菜肴亦很有研究?!皷|坡肉”起先是蘇東坡在黃州制作的,那時他曾將燒肉之法寫在《食豬肉》一詩中:“黃州好豬肉,價賤如糞土,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它自美。每日早來打一碗,飽得自家君莫管?!钡瞬水敃r并無名稱,遂以其名字命名。

2)“麻婆豆腐”:源自中國古代民間歷史人物,在清代同治初年,成都北郊護城河上萬福橋頭,有一小店,因其飯熱菜香,經濟實惠,故招來不少顧客。店主陳氏,因她臉上有幾顆麻子,被稱為陳麻婆。她烹制的豆腐又麻、又辣、又香、又香,獨具風味,生意越做越興隆,遠近聞名。顧客為了區別于其他的燒豆腐,遂稱其為“麻婆豆腐”。后來,為了招攬更多的顧客,該店改名為“麻婆豆腐店”。與此類菜名命名方式類似的還有“宋嫂魚羹”“東安子雞”等。

3)“叫化雞”源自中國古代歷史故事,明末清初,有一個叫化子偶然得到一只雞,但他沒有炊具和調料,沒法做熟了吃。于是便將雞宰了,除去內臟,連毛一起裹上泥巴。他又找了一些枯樹枝,點成一個火堆,將雞放進火中煨烤,等到泥燒得干裂了,敲去泥殼,雞毛也隨著泥殼脫落下來,雞是又香又爛。明朝大學士錢牧齋散步路過此地聞到奇香,回家后便如法炮制,并將其命名為“叫花雞”。與這類菜名命名方式相似的還有“神仙鴨”等。

4)“佛跳墻”也是源自歷史典故,這道中菜因其味鮮色香,早已聲名遠播,為很多中外食客所青睞。它的來源是:相傳清代時,福州官錢局宴請布政使周蓮,席間一道菜是用幾種海產品及雞、鴨、羊肘、蹄爪,鴿蛋等煨制而成,極為可口,食者紛紛叫好,有人即興賦詩云“壇起葷菜飄四鄰,佛聞棄禪跳墻來”此菜遂得名“佛跳墻”,在中式菜譜中類似的菜名還有“護國菜”和“大救駕”等。

以典故命名的中菜不在少數,在翻譯包含人名的菜名時,可保留人名以便告知外國客戶這是一道有一定歷史的傳統名菜。事實上,國外西餐菜譜也有不少這類包含人名的英文菜名,如“Caesar Salad”“VictoriaSponge”“Queen Mother’s Cake”“PrinceAlbert Filet of Beef”“Garibaldi Biscuits”“Apricotswith Rice à la Jefferson”“CheeseWellington”這些西餐菜名一般涉及從女王、國王、王子、將軍、藝術家到廚師的姓名。鑒于中西菜名之間有這種共性,翻譯這類包含人名的典故菜名時可以保留人名,如“左宗雞”可譯為“General Tso’s Chicken”;“太爺雞”可譯為“The Magistrate’s Chicken”;“叫化雞”譯為“Beggar’s Chicken”;“麻婆豆腐”譯為“Mapo Tofu”;“宮保雞丁”譯為“Kung Pao Chicken”;“東坡肉”譯為“Poet Dongpo’s Braised Pork”;“宋嫂魚羹 ”譯 為 “Auntie Song’s Fish CubeSoup”;“ 諸 侯 鵝 ” 譯 為“Duke’s Goose”;“娘娘愛”譯為“Lady Li’s Chicken”;“毛氏紅燒肉”譯為“Mao’s Family Style”。這種菜譜翻譯方式因其在西方菜譜中有共通性,對于外國游客來說比較容易理解,即使他們可能通過菜名的翻譯不能完全理解隱藏在菜名背后的傳統和含義,也不會造成一些不必要誤解,包括一些中國食客可能也不能完全了解所有中菜背后的含義,但是只要明白這是與一些名人典故相關的就不會造成太大的誤解。

然而,像“佛跳墻”“大救駕”這類涉及傳統故事的典故菜名一般建議采用“意譯”或“意譯+注釋”法,如“大救駕”譯為“Pork Tenderloin with Rice Cake(a dish of lifesaver)”;“ 護 國 菜 ” 可 譯 成“Wild Vegetable Soup”或“Wild Vegetable Soup (soup forsafeguarding the nation)”;“佛跳墻”可譯為“Buddha Jumps over the wall(Sea food and poultry)”這是因為西餐菜單上極罕見這類只提故事不提其人的菜名,況且這些中國歷史典故對西方客戶來說太陌生、太費解,這種情況下只能舍棄原文形式,追求其實意,或采用注釋告知外國客戶這不是一道普通菜。直譯的方法舍棄了與原文的互文性,尤其是對于外國游客來說只能看到表面意思而不知其深意,釋義的方法雖然能夠較好地體現與原文的互文性,但如果在釋義中過多贅述又會顯得繁瑣。

4.引用式菜名互文來源及其翻譯策略

中餐藝術菜名中有很多引用了中國詩歌和成語,以便喚起食客的審美情趣,愉悅精神,增添餐桌氣氛,現將常見此類菜名進行整理并指出互文來源。

1)“鳳鳴朝陽”:這一菜名語出《詩經·大雅·卷阿》中的“鳳凰鳴矣,于彼高崗;梧桐生矣,于彼朝陽”,實為炸雞配荷包蛋。

2)“采菊東籬”:語出晉朝詩人陶淵明的《飲酒》“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此菜實為蒸菊花卷。

3)“霜葉紅花”:取意于晚唐著名詩人杜牧的《山行》中“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一句,此菜實為蒸大蝦配以雞蛋、番茄醬而成。

4)“黃鸝鳴翠柳”:取名源于杜甫“兩個黃鸝鳴翠柳”的七言絕句,實為兩只蒸熟龍蝦配以芹菜。

5)“春色滿園”:源自宋代詩人葉紹翁的《游園不值》“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實為蔬菜沙拉。

6)“梅花傲艷”:這一菜名取義于南宋愛國詩人陸游《卜算子·詠梅》“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描寫梅花傲骨嶙峋的氣勢,實為番瓜雕刻成梅花形狀再輔以各種食材。

此類菜名能迎合中國人的審美心理,中國詩歌文化的發展由來已久。但中西文化有差異,西餐菜譜中并無此類詩句型菜名,西方人很難把詩歌與菜名聯系起來,況且這些詩句對于他們來說太陌生,更談不上共鳴與吸引力。這種情況下譯者不妨拋棄其形式,取其實意,采用意譯的方法,“鳳鳴朝陽”可譯為“Fried Chicken with Poached Egg”“東籬采菊”譯為 “Steamed Chrysanthemumshaped Buns”;“霜 葉紅花”譯為“Steamed Shrimps with Ketchup”;“半月沉江”譯為“Soup of Black Mushrooms and Wheat Gluten”“黃鸝鳴翠柳”譯為“Double Lobsters with Celery”;“春色滿園”譯為“Assorted Vegetables with Peanuts and Sesame”;“梅花傲艷”譯為“Wheat Gluten with Assorted Vegetables”。這種翻譯方法雖然失去與原文詩歌中的互文性,但能夠簡單便捷的向西方游客傳達菜式的含義,減少因文化差異造成的誤解。這就涉及到翻譯中的取舍問題,互文性的菜譜翻譯雖然能夠幫助游客理解一部分菜品的含義,但嚴重缺失簡潔性,點菜消耗過多時間也會造成游客的心里負擔,所以在這里只能暫時性的舍棄互文性。

5.菜譜英譯策略的互文性評價

所謂互文性在譯文中的體現,即互文性翻譯,指兩種情況:一.原文中的互文關系在譯文中得到完整體現,也就是說,譯文讀者意識到了原文中存在著這種互文關系;二.譯文讀者讀到這句俗諺時,能意識到這句譯文與自己本族語的另一文本存在互文關系,就像中國讀者讀到“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時,知道或有可能知道,此句出自南宋愛國將領文天祥著名詩篇《過零丁洋》。(祖 2010)菜譜翻譯策略涉及直譯、意譯和釋義三種,上文中建議的典故式和引用式菜名翻譯方法,如“春色滿園”“左宗雞”的翻譯方法,以意譯為主,即翻譯出菜品原料及烹調方式即可,但這種方式于原文互文性上是沒有任何體現的,而對于直譯+釋義來說,讀者能通過所示意義了解菜品背后的文化內涵,互文性有一定的體現,如“佛跳墻”的翻譯,但也不能完全實現互文性翻譯的要求,不能全面傳遞中國飲食文化。

6.結語

基于現實需要,互文性翻譯在中餐藝術菜譜的英譯中很難得到完全體現。但是互文性翻譯是有利于外國游客更深刻的理解中國菜的內涵的。要實現有效傳播飲食文化的目的,還需要對中餐菜譜的翻譯進一步加以完善,應按照不同的實際需求來翻譯菜譜,充分發揮互文性在翻譯中的作用,這樣才能起到吸引外國游客的目的,更廣泛的推廣中國博大精深的飲食文化。

猜你喜歡
菜名互文性菜譜
曲阜孔廟雅樂舞的互文性解讀與研究——以陳鎬《闕里志》為中心
“吃”出鄉村振興廣東幸福菜譜推新品
從功能目的論視角淺談中餐菜名的翻譯
冪姆與文學作品互文性分析
套路玩得深,點完餐的我淚流滿面
菜譜
“浪子回頭”中的倫理敘事——《基列家書》與《家園》的互文性解讀
菜譜中的黑米粒兒
菜譜 經典菜翻花樣
網友盤點最萌最“坑爹”菜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