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以女性為題材的詩歌中體味曹植

2018-11-28 05:24
文學教育 2018年26期
關鍵詞:思婦才氣建安

黃 彬

曹植的一生始終在生命崇高的高度上展開對君子之志的追求,曹植的詩歌在反映時代精神和社會現實上首屈一指、冠冕群英。曹植的詩歌代表了建安詩性文化的最高峰。曹植獨步建安詩壇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曹植的才氣。子建才氣成為一種持久關注的文化現象。曹植的才氣在其以女性為題材的詩歌中得以充分的展示。

一.風流傳千古:曹植的才氣受人關注,備受推崇

魏晉南北朝時期:曹植的文學天才,在其生前已眾所公認:“曹子建七步成章,世目如繡虎”。(《世說新語》)。一代之雄的曹操,對之也不能不動心,備加贊賞。十九歲的曹植登上銅雀臺,神速的作賦一首,曹操贊曰:“言出為論,出口成章?!苯ò仓T子中贊許他的更不乏其人,邯鄲淳“嘆植之才,謂之天人”,楊修將他的作品視為如同孔子著述一樣光芒萬丈,“仲尼日月,無得逾焉”。劉勰評價“子建思捷而才俊,詩麗而表逸”。謝靈運認為“天下之才共一石,曹子建一人獨占八斗”。

唐宋時期:王通對曹植的人格和創作提出全盤肯定的評價“君子哉,思王也,其文深似典”。(《文中子事君篇》)張戒“曹劉始,至今一千年,能與比肩者,杜甫一人,古今之人推陳王為一”。宋代,秦觀、蘇軾、歐陽修等著名詩人對曹植贊賞有加。

明清時期:沈德潛評價曹植“使才而不沉才”。毛一公《陳思王集后續》:“夫漢魏諸侯王以文著名者,獨淮王、東阿號巨擘”。吳淇在《六朝選詩定論》中對曹植詩歌創作的總評是:“子建之詩,隱括《風雅》,組織屈、宋、洵為一代宗匠,高踞諸子之上”。

近現代:魯迅先生在魏晉文學的深湛研究中,對曹植的文學才能表示贊許。朱自清在《經典長談》里贊許曹植是建安時代的“大詩家”,肯定他“在曹丕作了皇帝后,頗受猜忌憂患的情感時時流露在他的作品里,詩中有了‘我’,所以獨有大家”。茅盾指出:“漢以后,繼承現實主義傳統的作家,在每個朝代都有代表人物,我們可以舉出曹植、陶潛、李白等熟知的名字,那時候建安的人從‘樂府歌辭’吸取滋養,寫出了一些反映現實的詩篇。曹植是這一派詩人的代表?!保ā兑环唸D—中國文學的過去現在和遠景》)范文瀾認為“代表建安文學的最大作者是曹操和曹植,大抵文學史上每當創作旺盛時期,常常同時出兩個代表,一個是舊傳統的結束者,一個是新作風的倡導者。曹操曹植正是這樣的兩個人物?!保ā吨袊ㄊ泛喚帯罚?/p>

二.曹植的詩歌出現大量以女性為題材的原因

曹植是一個少有的天才,但他的命運卻充滿著痛苦與坎坷。他與曹丕既是兄弟又是君臣,曹丕對他的迫害,既是政治打擊又是骨肉相殘。這使他不能像禰衡咒罵曹操、王粲詛咒董卓那樣去表現他對曹丕的不滿。而魏晉又偏偏是一個重情的時代,一個感傷的時代,一個人性覺醒的時代,作為一個天才的詩人,他的感傷與無奈要比常人多得多。

曹植在青少年時期具有極良好的生活環境和極優秀的藝術才能,自視甚高、任性放誕、充滿浪漫的詩人精神,對前途充滿信心,在特殊的政治環境中又有著極強的參與政治的心理需求。此時的人格精神是清徹的,是沸騰著青春熱情的,他有可能建功立業。但在爭太子的斗爭中失敗之后,便走上了完全相反的另一條道路。他在曹丕稱帝之初的軟弱的反抗其實不過是表示自己的不滿而已。但在曹彰去世之后,這種不滿和反抗也變成了一味的求告。對此,曹植心中深感委屈和壓抑。他從一只“繡虎”、一個“天人”,變為一個囚徒,從一個皇子變為一個罪臣,其心理上的變化與差距是不難想象的。他的屈從并沒有使他心甘情愿地逆來順受,他的反抗也不能使他直面抗爭。他正生活在這種屈從而不情愿、反抗而不大膽的狀態之中。于是也只能通過詩歌來排解自己的郁悶了。因為與曹丕的特殊關系,曹植在詩歌中只能以曲折隱晦的方式進行抒情。對曹植而言,他缺乏前代的藝術借鑒,只能進行新的創造。借女性形象來表現自己的功業之思和對完美一生的追求。這種創造既有自身的天才,更有著時代的影響。

漢儒以經解詩,對《詩經》進行曲解是非常明顯的事實?!睹娦颉匪^“上以風化下,下以風刺上”正是對詩歌的政治化解釋。在這里詩歌已完全成為調解統治者與被統治者之間關系的政治倫理手段。而這種調解,也就是“美刺”,又必須是在“溫柔敦厚”的原則下進行。這就是所謂的“詩教”?!霸娊獭钡挠^念在漢代影響巨大,它要求文學藝術在“美刺”時政和表現自己的感情時要“樂而不淫,哀而不傷”、“怨而不怒”。因而自《詩經》以來的比興手法受到格外的關注?!耙源宋锉缺宋铩?,“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一方面避免了直接的批評,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表達抽象的和難以言說的內容。魏晉時期儒學衰微,但這種藝術手法卻并未消失,反而在經過漢末大動亂的慷慨激昂之后,在曹丕的時代又一次全面發展起來。這一點,在曹丕和建安詩人后期的作品中表現得很鮮明,上引諸人作品皆如此。而無奈的曹植更是自覺地運用這種藝術手法來表現自己的委屈和苦衷,此其一。其二,從東漢后期開始,文人們開始大量創作女性題材的作品,如張衡的《同聲歌》、《四愁詩》、《怨詩》等都是如此。

三.在女性題材的詩歌中張揚才氣

“香草美人”與“閨怨思婦”是中國古代文人詩歌中以女性為描寫對象的兩個基本主題。然而這兩者卻有著本質的差異?!跋悴菝廊恕弊郧蟠蠖贾卦趯憽懊廊恕?,大致又可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以女性為追求對象,男子思慕渴求而不得美人一顧。這里的“美人”代表著某種理想或力量,如《離騷》中的求神女、宓妃、簡狄、有虞之二姚。這種“求女”并非追求“愛情”,所以不能將其納入“愛情詩”之中。另一種則是以美人為道德情操的體現者,多用于自比。如《離騷》中的“眾女嫉余之娥眉兮,謠啄謂余以善淫”,此為自比于美人。在《離騷》中,不論美人是用于自比還是作為追求的對象,她們都沒有明顯的“形象”,而只是一種文化的符號,是一種觀念的載體,或者說是一種象征。屈原之后,張衡、曹丕等人也有類似之作,也同樣將“美人”視為符號或象征?!伴|怨思婦”則是以女性之哀怨相思為表現內容,大致也可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表現女子渴望男子之垂憐而又萬般無奈,另一種則是表現女子真切地思念遠出在外的丈夫的悲苦。這后一種類型在表現形式上又明顯地區分為以女性的口吻自訴衷腸和以男性的眼光去細細描繪并充滿同情地揭示女性的哀怨。其代表便是《古詩十九首》,此種類型,在曹植之前除了表現女性的哀怨與對女性的同情之外并無更深的內涵。在曹植手中,這種傳統發生了深刻的變化。

首先,在對“香草美人”傳統的繼承中,曹植突破了僅僅把美人視為一種文化的符號或象征的局限,將其變為典型的藝術形象,使其神彩面貌與精神世界同時得到了充分的展現。其代表便是《洛神賦》與《美女篇》。作者與洛神之間的人神殊途,雖然也是在暗示著自我與理想之間的隔斷,但哀怨悲傷,“常系心于君王”的洛神不僅有著極為鮮明的形象,而且也有著女性對男性的某種“盼望”,與《離騷》中的求女不成有明顯不同,即男性時代的特征更為明顯?!睹琅穭t是直接以女性之口來訴說自己的不平與感傷,其中蘊含著極深的政治與人生的慨嘆,其意義遠非“美女”所能涵蓋,或者說其意義幾乎與“美女”本身無涉。這既是因為時代的進步使詩歌藝術有了與先秦極大的不同。曹植在詩文中對外“妖”內“嫻”的外美和內美結合的“美女”的描寫反映出他的一種愿望,即以“美女”比喻他要追求的完美人生境界,是一種完美人生世界的象征。女性美體現著他的追求精神美。曹植的作品中描寫的美女是將人生追求、人生理想附著與她們身上,通過她們的一顰一蹙使詩人的內在情感得到形象化的表現。其詩作中女性所達到的完美境界即是曹植所要追求的完美人生境界,顯示了這位大家圣手的才華。

其次,在對“閨怨思婦”傳統的繼承中,曹植突破了單純地對女性心理的描繪與表現,更專注于對自我感受的展示。最典型者為《七哀》。作者借思婦之口,用女性的題材來抒寫自我的悲哀,通篇皆為女性之情事,而主旨卻非常鮮明地表現出作者本人的哀傷?!峨s詩·攬衣出中閨》把獨守空房的女主人公對丈夫的懷念刻畫的入木三分,她在思念的同時又充滿疑懼,擔心丈夫變心:“佳人在遠道,妾身孤且煢。難會難在逢,芝蘭不重榮。人皆棄舊愛,君豈若平生?”曹植身在遠離京城的封地,時刻掛念京城,思婦的擔憂正是他對明帝的疑慮,思婦希望丈夫不辜負自己的深情“倘終顧眄恩,永副我中情”也正是作者對明帝的期望。古往今來,不知有多少人唱出這些哀怨之歌,從《詩經》的《君子于役》到唐代王昌齡的《閨怨》,雖不乏佳作,但都沒有曹植的詩寓意深遠,他的詩把思君之念托之夫婦,因此更具特殊意義,正是“借他人酒杯澆自家塊壘”。這種做法不僅在曹丕的女性題材的詩歌中沒有,在同時代的“建安七子”的以女性為題材的詩歌中也沒有。

曹植以女性為題材的詩歌達到無人能及的高度,他的才氣得到充分的張揚。曹植是詩歌王國——中國中才氣詩人的杰出代表。

猜你喜歡
思婦才氣建安
許昌市建安區舉辦“講建安故事 誦愛國詩詞”比賽
86年冬,在建安紅磚樓詠詩
讀書養才氣
從以女性為題材的詩歌中體味曹植
蘇軾和李清照詞中的女性形象及其對比
同一敘事模式下的不同意蘊
在不幸的婚姻里抱團取暖
聆聽心花綻放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