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翻譯與讀書

2018-11-28 07:52韓子滿
英語世界 2018年5期
關鍵詞:翻譯者自傳書名

文/韓子滿

翻譯界常常有人說,翻譯是手上功夫或“嘴上功夫”,需要勤學勤練。這當然沒有錯。翻譯是一種實踐技能,沒有實踐,很難達到高水平。但很多學生往往誤解這句話,誤以為學習翻譯只需要練習即可,只要有足夠的翻譯實踐,比如說筆譯達到多少萬字,口譯達到多少盤磁帶時,翻譯能力自然就會提高。有了這種誤解,加之翻譯實踐非常耗費時間,學生們花在讀書上的時間就少了。有的學生甚至一年都難得讀完幾本課外書。就碩士生而言,翻譯專業學生,無論是專業碩士還是學術碩士,不如其他專業學生讀書多,似乎是一種普遍現象。這種怪象反過來又會制約翻譯能力的提高,導致翻譯學習的效率差強人意。具體表現就是很多翻譯專業的學生,盡管翻譯實踐量可觀,還選修了許多翻譯課程,實際翻譯能力卻提高緩慢,甚至不如其他專業的學生。

所以說,要想學好翻譯,切實提高翻譯技能,需要在實踐和讀書之間找到平衡,要兩頭兼顧,不能顧此失彼。對于已經具備一定翻譯能力的學習者來說,讀書甚至比實踐更為重要,是突破翻譯能力瓶頸的不二法門。不過,翻譯學習者的讀書,在為什么讀、讀什么、怎么讀這三個方面,與其他專業人士或一般社會大眾的讀書可能有所不同。

就為什么讀來看,翻譯者的讀書目的往往更加多元、更加獨特。其他專業人士或社會大眾讀書無非有兩個目的:一是了解書中的信息,汲取其中的思想資源,前者比如閱讀科技類書籍,后者比如閱讀學術著作;二是消遣娛樂,獲得情感上的沖擊,比如閱讀文學作品。翻譯者讀書,除了這兩個目的外,還有學習語言的目的,即通過閱讀培養自己的語感,或是模仿書中的語言,從而提高自己理解語言并使用語言表達自己思想的能力。這一點翻譯者和學生及作家的讀書有共通之處,但后兩者往往只關注某一種語言,其語言學習更多的是模仿,著眼點是提高表達能力,使自己的語言表達更嚴密或更優美。翻譯者則不僅要提高表達能力,還要提高理解能力,需要通過大量的閱讀,提高自己理解某一種語言的能力,既包括外語,也包括母語。即使是模仿語言,翻譯者與學生及作家也有所不同。后兩者只需模仿一種語言中的表達方式即可,翻譯者卻往往需要模仿一些表達方式在語言之間的旅行,也就是要模仿他人的翻譯,了解甚至熟記一種語言中的某些表達方式在另一種語言中通常是如何翻譯的。而且翻譯者對語言的關注,貫穿于所讀的各類書。比如同樣是閱讀娛樂性讀物,一般讀者可能只是為了放松心情,翻譯者則有可能在此之外還要關注其中的語言表達,有的時候為了完成翻譯任務,甚至專門找娛樂讀物來讀。比如本人不是追星族,對娛樂新聞也不關注,但在翻譯《舌尖上的智慧》(第四輯)時,就不得不找一些影視明星的書來看,還惡補了一些影視雜志和各大網站上的娛樂新聞,因為這本書里有好幾篇好萊塢明星的演講詞。要想把這些演講詞翻譯好,像是出自明星之口,我就必須了解中國的明星是怎么說話的,了解演講詞中提到的一些影視界的人物,漢語一般是如何翻譯的。實際上,有經驗的翻譯者讀書時往往會情不自禁地關注語言表達,因此降低閱讀速度,甚至會因為過度專注細節而影響了對全書的把握??梢哉f,對語言的關注,是翻譯者的一種職業病。一般讀者通過讀書來了解信息,往往很快就會用上,因為讀書之初就有明確的目的。翻譯者則需要不斷拓展自己的知識面、隨時隨地補充知識,這樣才能應對盡可能多的翻譯任務。也就是說,翻譯者雖然也會通過讀書來了解信息,但在讀書之前,卻并沒有明確的目的。翻譯者從閱讀中汲取思想資源的目的與一般讀者也有所不同。一般人從書中感悟優秀的思想,主要是為了提高自己的修養,翻譯者在此之外,往往還有提高翻譯能力甚至是轉換職業的目的。只有自己的思想境界升華了,才有可能真正譯好學術性、思想性的作品。另一方面,從事翻譯工作久了,改行從事其他職業,也很常見。比如許多外交外事翻譯人員,后來都轉行當外交官了。要進行這樣的轉行,必然要大量讀書學習,儲備必要的知識。著名外交家、翻譯家冀朝柱在自傳中就提到,周總理一直主張外交部的翻譯人員40歲以后要改行當外交官,但前提是他們需要參加學習,要讀書。

至于讀什么,上面的分析已經表明,翻譯者需要廣泛涉獵,各類書籍都需要讀一些,這樣才能形成寬廣的知識面。呂叔湘先生曾經說過,翻譯是雜學,幾乎無所不包。這就要求翻譯者不僅要有一定的閱讀量,閱讀面也需要盡可能地寬,這樣才能應對翻譯工作中可能出現的各類問題。翻譯早已進入了職業化時代,有許多譯者平時只從事某個領域的翻譯,無論是翻譯公司還是翻譯者個人,都形成自己的專長,比如有的擅長做科技翻譯,有的經貿翻譯比較強,但職業生涯中只從事一個領域翻譯的人少之又少。即便是從事某一領域的翻譯,經常也需要翻譯其他領域的內容。比如,外交翻譯屬于政治或外交領域,但領導人引用的詩詞卻是典型的文學,相關翻譯人員如果不讀文學書,就很難翻譯好。說到底,職業翻譯也不過是Jack of all trades and master of some,必須是一個多面手。要修煉到這一步,廣泛閱讀是必不可少的。具體來說,翻譯需要經常閱讀這幾類書籍。一是文學名著,包括母語和外語的文學名著,如有可能,不妨原文和譯文一起閱讀,這不僅僅是提高自身文學修養的需要,也是提高母語和外語能力的最好途徑。文學語言雖然與日常語言可能有一定距離,與各專門行業所使用的語言也不一樣,但畢竟是語言的精華,引領著一種語言的演變與發展,表達形式也最豐富。閱讀文學名著,可以使翻譯者盡快跳出高級語言學習者的瓶頸,實現語言能力的飛躍,達到一個更高的境界。我們常說文筆好才能翻譯好,這里的“文”很大程度上就是文學性,就需要通過閱讀文學作品來培養。同時,通過閱讀譯文,也可以檢驗自己對名著原文的理解是否到位,并學習名家的翻譯方法。二是時政類書籍,包括領導人的講話、中外名人的傳記等,可以只閱讀原文,如果有譯文,原文和譯文對照著閱讀,會更有收獲。閱讀這些書可以開闊我們的眼界,增加我們對世界的了解,提升自己的認識水平。比如閱讀《習近平談治國理政》《朱镕基答記者問》等著作,我們就可以對國家的大政方針有更好的理解,可以增強政策意識,在翻譯過程中不犯政策性的錯誤。與此同時,閱讀這些書,翻譯者也可以了解時政方面最新的表達法是什么,如果能配合譯文來讀,還可以知道這些說法的官方譯文是什么。三是一些專門領域的入門書,比如《科學技術概論》之類,掌握各領域的基礎知識,即便只是一些皮毛知識,以后從事這些領域的翻譯時,就可以做到心中不慌,也知道去哪里查找資料,至少不是一無所知。四是看一些翻譯理論書籍,翻譯理論與實踐的關系,是一個爭論不休但又一直難以形成共識的話題,但懂一點理論對實踐沒有壞處。當然,這里說的理論是廣義的,包括一些談論翻譯經驗的翻譯隨筆類書籍,比如思果先生的《翻譯研究》,也包括一些語言對比的著作,比如連淑能的《英漢對比研究》。讀這些書,有助于增強翻譯者對語言的理解,同時還可以學到寶貴的翻譯經驗??傊?,翻譯者一定要銘記“開卷有益”這句話,閱讀的范圍盡量寬一些。

在怎么讀方面,翻譯者與其他人的區別主要在于特別注重細節、注重語言。為了了解信息或娛樂的讀者,通常來說無須太關注細節,掌握大體情況即可,有的時候過于關注細節,甚至會造成“見木不見林”的現象,閱讀效果反而不好。翻譯者為了提高語言能力和擴大知識面,需要點滴積累,閱讀時就不能不關注細節。比如閱讀古典小說時,多數讀者對于人物出場時的打扮就不會十分關注,甚至跳過去不讀,翻譯者在閱讀時卻往往會逐句琢磨,甚至是對照外語譯文來看,確保自己以后遇到類似語言時,能夠理解、能夠翻譯。閱讀外語文學名著時,文學專業的學生及專家一般來說只要了解整體思想及風格即可,有時也需要關注個別細節,但這樣的細節并不多,也只有在進行特定的研究時才關注,翻譯者閱讀時卻會盡量琢磨每一句話,以便檢驗自己是否真的讀懂原文;語言學習者在閱讀時也注重語言,但他們往往只關注一種語言,翻譯者卻往往會關注至少兩種語言,閱讀原著時想著譯著,閱讀譯著時又琢磨怎么能把原著找來也讀一讀,有時還會下意識地帶著翻譯實踐中遇到的問題來閱讀。本人2004年參加了美國前總統克林頓的自傳My Life的漢譯。書名的翻譯讓我們譯者團隊當時很傷腦筋。英語中經常有all my life之類的說法,通常翻譯為“我這輩子”“我長這么大”之類??肆诸D的自傳從其父親講起,對自己從出生到寫自傳時的人生經歷做了比較詳細的記錄,把書名翻譯為“我這輩子”,意思上完全正確。但當時克林頓才四十多歲,“我這輩子”卻一般出自老人之口,這么翻譯語用上不合適。單看life這個詞,也有“生活”和“人生”兩種譯法。最后出版社選擇的是“生活”。這顯然不是理想的譯法,甚至是不準確的譯法,因為在書里,克林頓對生活的細節著墨并不多。后來讀到網球明星李娜的英文自傳,書名竟然也是My Life,于是立刻找來其漢語原文,原來李娜自傳的漢語書名是《我的故事》。當時興奮得差點跳起來,克林頓書名不就應該翻譯為《我的故事》嗎!兩本自傳的書名其實是一樣的,只是翻譯的方向不一樣,一個是英譯漢,一個是漢譯英。

當然,這里所說的不同只是相對而言的,有的時候也未必很明顯。但無論如何,翻譯者,特別是翻譯學習者,都應該重視讀書、勤于讀書、學會讀書?!白x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寫作如此,翻譯其實也是如此?!?/p>

猜你喜歡
翻譯者自傳書名
第十八屆輸出版、引進版優秀圖書獲獎名單
《李敖自傳》
論翻譯者專業化進程中的重要影響因素
我有故事,你帶錢了嗎?
論翻譯者的能動性
論翻譯者的能動性
翻譯者學術經歷與翻譯質量關系的研究
入學考試——比爾吉特·尼爾森自傳(四)
當小家伙來到這個世界上——比爾吉特·尼爾森自傳(三)
完整的書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