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媒體教學模式在課程中的改革與應用

2018-11-28 11:33賈金利
文學教育下半月 2018年12期

賈金利

內容摘要:我國計算機網絡飛速發展,新媒體技術也因此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事實證明,新時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對教育的影響非常大,這其中也自然包括小學科學教學??茖W技術的提升,也讓人們接受信息的方式發生了很大改變。從現今實際的小學科學教學來看,其中還存在不少問題,學校并對小學科學課程并不重視,學生也對小學科學課程缺乏興趣等,這些問題嚴重阻礙了小學科學教育的提升,對學生探究意識以及創新性思維的培養十分不利。因此,將新媒體教學模式運用在小學科學課程之中,對其改革十分有利。將兩者有效結合起來,對小學科學的教學方式和內容進行革新,從而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這樣就可以有效提升小學生科學的學習效果。本文對新媒體教學模式在小學科學課程中的改革與應用展開分析。

關鍵詞:新媒體教學模式 小學科學課程 改革與應用

小學科學課程與語文數學這類的傳統課程存在著不小差異,這門課程對于探究以及實驗十分重視,其會將學生在平時容易接觸的事物以及現象作為主要的探究對象,從而有效的把學生的實際生活和學科有機結合??茖W當中有不少的試驗以及觀念內容,這都需要小學生具備良好的觀察以及思維能力,通過對小學科學課程的學習,學生就能夠形成良好的習慣,并且擁有扎實的科學素養,由此可見,在小學教育當中,小學科學課程的重要性。學校和教師都應該對小學科學教學重視起來。媒體技術在我國的發展勢態很好,對我國的教育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將新媒體教學模式運用其中,能夠給小學科學課程帶來更為方面的知識,不僅如此,還可以有效的提升小學生對于科學學習的興趣與探究欲望,從而讓他們展開自主的學習。

1.新媒體的特征

新媒體利用了大量的技術,比如數字技術、網絡技術等,其比起傳統媒體擁有更強的互動性,且信息的傳播十分的及時。新媒體的資源十分豐富,提倡共享,可以滿足不同個性的用戶,還可以讓共同興趣的用戶結成社群[1]。新媒體信息傳播方式十分多樣。新媒體讓很多人都擁有了自己的自媒體,社會大眾也能夠并不僅僅是信息受眾,普通網民也可以自己發布信息,并對信息進行監督和接受。比如現在很多名人都開通自己的微博,他們會轉載一些信息。

新媒體信息傳播方式有很多,這是傳統媒體所不具備的。新媒體具體有很多,比如人們常用的微博、微信、QQ等都是,人們可以通過這些應用發布自己想要的發布的信息,這樣別人也可以點贊和評價,有興趣的甚至還會將其轉發,這樣就實現了信息傳播。不僅是手機應用,用戶也可也通過電腦上的博客等來進行信息的分享和傳播。不僅如此,新媒體信息傳播,其內容還十分的豐富[2]。

2.現階段小學科學課程教學現狀

2.1學校對小學科學課程并不重視

因為過去的教學觀念的長期影響,導致了現如今小學教育當中還是經常出現不重視副科的情況,這也讓不少學校忽視了科學課程的教學,科學課程的課時較少,有些時候還會將其安排給主課。

2.2小學科學教師素質不夠高

因為小學科學課程的開設時間并不算長,很多地區的學校并沒有相關的高素質教師,一般來說,不少學校的科學課程教師都是那些高齡以及其他課程教師擔任的,相關的專業教師很少見,這些教師并沒有深厚的科學知識,往往草草培訓便直接上崗任教,自然對小學科學教學的質量產生了很大的影響[3]。

3.3小學生學習積極性不夠

因為大多學校對小學科學課程不夠重視,教師的專業素質也不夠,導致了不少小學生并沒有正確深入的認識到科學課程的內涵,無法從中找到學習的樂趣,自然也導致了他們對科學課程不感興趣,學習積極性也不夠。

3.新媒體教學模式給小學科學課程帶來的影響

現如今,我們生活在發達的信息時代,網絡的普及很高每天都有大量的信息涌入我們的生活,這對于新媒體的發展十分有利,我國教育也由此引發了一系列改革。新媒體多樣的載體形式,比如文字、圖片、聲音以及視頻等,這新媒體方式可以讓我國小學科學的內容變得更為豐富,其呈現方式也更加多樣。具體來說,小學科學課程有了新的載體,雖然小學科學課程的內容與實際生活有著深入的聯系,十分重視對學生探究動手能力的培訓,但實際上,不少教師大多還是通過知識灌輸的方式進行教學,新媒體不同于傳統的教學方式,其擁有諸如影視、圖片、文字等類型的教學內容,可以及時的讓學生收到其內容。

不僅如此,新媒體改變著我們的生活與學習方式,學生自然是喜歡豐富有趣的教學內容,傳統的科學教學方式顯得單一無趣。學??梢酝ㄟ^微信公眾號、QQ群、微博等建立科學相關的學習討論平臺,教師、教學、學校三者要聯手合作,在課堂、學校內、課外的時候都引導小學生更多的接觸到科學知識,讓學生從平常的生活中感受到科學現象。

4.新媒體教學模式在小學科學課程中的改革與應用

新媒體教學模式在小學科學課程中的改革,最為關鍵的是需要對小學科學課程體系進行優化,而教師也需要轉變教學觀念,重新定位自身的教學角色,不僅如此,還需要新課改的要求進行改革。

4.1對小學科學的課程體系進行優化

新媒體時代小學科學課程的教學當中,最急迫的任務就是優化課程體系。首先學校需要對小學科學課程重視起來,適當的增加其課時,不僅如此,還需要加強其中實驗內容,讓學生更多的參與到實踐動手中,有效激發他們的探究欲望以及創造性思維,讓他們可以將學到的科學知識運用在實際生活當中。新媒體時代的到來為小學科學課程改革提供了巨大的便利,新媒體以信息技術為中心,在資源的搜集與整理上有著傳統媒體難以比擬的優勢,尤其是大數據技術興起后,更為新媒體搜集小學科學課程所需要的各種教育教學資源提供了巨大的便利。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認識到新媒體的便捷性,以此為依托,優化課程體系。

4.2教師的角色的轉換

小學科學課程教師要從教的角色轉變為學的角色,科學課程教師需要接受新事物,對新媒體教學相關的技術和方法進行學習,親自去感受新媒體教學模式的特點,從而學到對自身教學有用的東西,提升教學能力。因為不少教師其本身并不科學專業畢業的,他們科學相關的知識底蘊比較薄弱,因此學校必須加強對他們系統長期的培訓,不僅如此,教師自身更是要改變自身的教學觀念,自主積極的學習相關的知識,提升自己科學視野與底蘊。而在此之前,還需要根據教學對象挑選合適的教學內容,如此才可以有效的進行學習,教師才能夠在后續的教學將這段時候所學真正發揮出來。除此之外,學校加強對教師新媒體技術培養,并且需要給教師提供新媒體教學模式需要的配置,教師必須擁有與時俱進的教學態度,其本身應該對新媒體有一定了解,具備合格的教學能力。

4.3結合新課改的要求進行改革

小學科學課程的教學需要小學生掌握基礎的科學知識,樹立正確的科學觀念,不僅如此,他們擁有科學知識的實際運用能力,并且養成良好的日常習慣,比如他們看待問題,需要保持科學的態度,且要敢于想象創新,熱愛自然和生命。更為深入的,小學科學課程還有著提升小學生發現和提出問題的能力,并且擁有高昂的求知和探索欲望,自愿積極的參加科學有關的活動,并在這個過程中,不斷的學習,加強自身的團隊意識,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

不過,實際中的小學科學課程并沒有做到這一點,因此,將新媒體教學模式運用在小學科學課程的改革當中。新媒體是以信息技術為依托的媒體,既包括門戶網站,也包括新型的手機APP。相比于傳統媒體而言,新媒體無論在傳播理念、傳播內容,亦或是傳播方式、傳播效果上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新媒體對課程教學活動有著正反兩方面的影響。首先,新媒體可以拓展教學資源,創新教學方法。新媒體以網絡信息技術為中心,既可以從網絡中搜集下載與教育教學活動相關的各種資源,也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更好地開展小學科學課程教學活動。

4.4傳統小學科學課程教學方式和模式的轉變

新媒體給小學科學課程教學提供了大量的資源,學生也能因此得到個性化、多樣化的學習體驗。因為互聯網以及數字技術得到了很大的發展,這也讓現如今的網絡平臺擁有了大量的媒體工具,這給教師與學生的教與學更多的選擇,教師完全可以結合實際需要以及小學生的心理特點來選取最合適的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方式。所以在小學科學課程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對新媒體當中的小學科學課程類的知識展開篩選與分析,有效的整合起來,然后教師則需要通過新媒體對學生進行實踐教學,利用新媒體教學模式中豐富的媒介以及手段最大程度的激發學生對小學科學課程的學習興趣以及潛能,需要加強培養小學生的探究意識,以及創新思維,還有將科學知識運用實際生活的能力。不僅如此,教師還需要在教學當中研究心得教學方法,比如提問、探究式學習等。

根據上文論述可以得知,新媒體作為重要的媒體形態,在當前社會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對小學科學課程教學也有著不容小覷的影響。小學科學課程對于小學生正確堅實科學觀念以及探究思維意識的培養有著重要的作用,這對他們將來的學習意義深遠。將新媒體教學模式運用到小學科學課程教學當中,通過這樣教學方式,將小學科學課程教學與現實緊密結合,讓學生更為深刻的理解科學內涵。

參考文獻

[1]趙杰.小學科學課程實施現狀及影響因素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8.

[2]曲鐵華,張啊媛.改革開放三十年小學科學課程目標和內容的演進及特點[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5,31(03):20-24.

[3]殷梅青.20世紀90年代以來發達國家小學科學課程改革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4.

本文系2018年度河南省教師教育課程改革研究項目(2018-JSJYZD-041)階段研究成果

(作者單位:鄭州師范學院傳播學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