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師范生教育教學能力現狀分析與培養策略
——基于信息化背景下

2018-12-05 16:35
現代商貿工業 2018年15期
關鍵詞:師范類師范生信息技術

康 俊

(信陽師范學院商學院,河南 信陽 464000)

1 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師范生教育教學能力現狀分析

教育教學能力是教師必備的專業素質之一,是教師履行教育教學職責的能力,是教師資格認定的關鍵。師范生是未來教師的主力軍,高校師范生教育教學能力的高低直接決定著師范生能否順利從準教師向教師過渡,直接決定著基礎教育的質量,也是衡量師范教育質量優劣的重要標準,提升師范生教育教學能力是保證基礎教育可持續發展的基本要求。教育部在2011年出臺了《教師教育課程標準(試行)》,對師范生教育教學能力提出了具體的要求,以提高師范生的培養質量。目前,根據研究人員的調查結果、很多用人單位的反饋信息和師范生的教學實踐體驗,發現當前高校對師范生教育教學能力訓練還遠不能滿足基礎教育教學工作的實際需要。當前由于一些師范院校辦學趨于綜合化、非師范類院校師范教育資源不足、一些高校在師范生教育辦學理念上存在著重學術而輕實踐的思想、師范生培養方案中對教育教學技能訓練課程的重視不夠、師范生培養對象難以有效確定等原因,致使師范生教育教學能力并不理想。隨著中小學各學科新課程標準的制定,對師范生的教育教學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師范生已表現出不能很好適應中小學教學實際,感覺力不從心,例如所學理論知識和中小學教學需要不匹配、缺少對中小學生學習與發展特點的深刻理解與把握、教學設計的自主開發能力不強、課堂管理的能力不理想等。

當前高校對師范生教育教學能力培養中仍存在一些問題,如對師范生的培養目標不明確,沒有深入了解用人單位的人才需求標準,師范專業課程體系設置不合理,教育教學實踐性課程設置較少,為師范生提供的實習機會不多,現代信息技術課程的開設不足,沒有將現代信息技術與師范生教育教學技能培養融會貫通等。教育教學能力的提升是一項復雜的活動過程,各高等院校、師范生自身、中小學等用人單位對于提高師范生教育教學能力都有著強烈的需求。信息技術的創新與迅速發展對師范生職業知識和能力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師范生教育必然受到信息化的影響,時代在進步,經濟在發展,全球信息化程度加大,師范生教育也應緊隨經濟與時代的腳步走向信息化,在師范生培養中應將現代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技能訓練融會貫通。

2 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師范生教育教學能力培養策略

高校應明確師范生培養目標,結合用人單位需求,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注重師范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將師范生培養方案和中小學教學工作過程緊密結合,實現高校師范類專業教學要求與用人單位需求相對接,實現師范類專業課程體系設置與《教師教育課程標準》相對接,提高師范類專業人才培養質量。

2.1 優化調整師范類專業課程體系

通過增設信息技術類課程、強化教育專業課程、增加教育教學實踐課程等途徑不斷優化調整師范類專業課程體系。第一,要科學規劃師范生培養方案,增設教學技能訓練的相關課程,如三筆字、普通話、板書、演講、課件制作等課堂教學技能訓練的相關課程,使師范生掌握現代教育技術和教學設計的思想與方法。第二,增設和中小學幼兒園一線教學實際相關的專題課程,可聘請經驗豐富的優秀中小學教師或幼兒園教師給師范生介紹一線教育教學的實際情況,講解不同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征,講解中小學或幼兒園教學方法,使師范生了解用人單位對教育人才的需求情況和需求標準,使師范生認清自身還存在的差距,并學習一線教師的先進教學經驗。第三,增設教育教學實踐課程。增設校內教學實踐課程,在實踐課程中進行角色互換,讓師范生親身體驗教師角色,任課教師對師范生教學效果給予評價并提出指導性建議,以進一步加強師范生的教育教學能力培養;高??膳e辦師范生教學技能大賽,任課教師對參賽者給予指導,評委提出改進意見,參賽者間通過參賽可以相互取長補短;增設校外教學實踐課程,可以與中小學幼兒園等用人單位合作,安排師范生到合作單位去實習,讓師范生感受真實的教育教學環境。

2.2 將現代信息技術教育與師范生教育教學能力培養深度融合

移動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迅速發展,社會整體信息化程度不斷提高,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和多媒體化的信息技術給現代教育教學帶來了生機和活力,師范生教育也必然受到信息化的影響。信息技術的創新與迅速發展對師范生職業知識和能力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師范生能夠熟練掌握現代信息技術和現代化教學手段,要求師范生具備利用信息技術完成教育工作的意識和能力,能夠將多媒體教學、網絡教學、微課、翻轉課堂等現代化教學手段運用到當前教育教學工作實踐中,能夠充分利用網絡教學平臺和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教學方式,提供優質豐富的教學資源。高校應分析信息化背景下對師范生教育教學能力提出的新要求,將現代信息技術教育與師范生教育教學能力培養深度融合,指導師范生如何在教育教學中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改善教學效果。借助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可以將教師難以表達和學生難以理解的抽象內容更直觀形象地展現出來,可以彌補傳統教育教學的不足,可以促進教育教學任務更好完成,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可以在教學模式設計、教學演示、師生交流、課后反饋等環節采用,現代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形式有很多,如多媒體教學課件、教學軟件、動畫演示、翻轉課堂、交互式電子白板、現代遠程教育、電子教科書等。

2.3 改革創新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高校應本著調動師范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的原則,積極開展教學方法的改革,打破傳統的以教師為主體,以書本為中心的單向傳授法,采取教師與學生雙向交流的教學模式。教師應教授學生“如何學習”、“如何教學”,不但要“授之以魚”,更重要的是“授之以漁”。高校教師應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例如互動式教學、情景模擬、案例引導法、啟發式教學、角色扮演、課堂討論等方法,強化學生能力的培養,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提高教學質量和水平??赏ㄟ^開展大學生科研課題、師范生教學技能大賽、教育信息化大賽、教育教學知識專題講座等活動,來培養訓練師范生的教育教學能力,提高師范生的綜合素質。高校教師可利用電子課件、音頻、視頻、投影、Flash動畫演示等多媒體教學手段,還可利用網絡教學平臺、微課、教學軟件等現代化教學手段,以改善教學效果,還應教授師范生如何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多媒體教學手段改善教育教學效果。

2.4 采取多種形式,為師范生提供更多的教學實踐機會

高校應加強與中小學等用人單位的交流合作,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開發優質教育教學實踐資源,不斷完善師范生實踐教學體系,采取觀摩見習、專項技能訓練、用人單位實習等多種教學實踐形式,豐富師范生的教學實踐體驗,提升師范生的教學實踐能力,增強師范生對未來崗位的適應能力。第一,大力加強師范生教育教學見習,讓師范生觀摩中小學或幼兒園教師一線教育教學工作,可以讓師范生感受真實的教育教學環境,直觀地了解中小學或幼兒園課堂教學狀況,豐富自己的教育教學認識,學習一線教師教學環節設置思路、課堂管理方法、教育教學方法等。第二,安排師范生直接到合作中小學進行教學實踐,促進師范生深入體驗教育教學工作,實習學校安排優秀的學科教師指導師范生的教學活動,實習單位指導教師與高校教師以及師范生一起交流研討,指出師范生課堂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一些改進措施。在實習學校師范生應與中小學生廣泛交流,了解當下中小學生的特點,為畢業后踏上教師崗位做好準備。

2.5 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高素質的師資隊伍是培養優秀教育人才的有力保障,高校應培養建設理論水平較高、實踐能力較強的高素質師資隊伍,帶動師范類專業的發展。高校應經常組織師范專業教師到國內外進修學習,充實其專業知識;每年安排師范專業教師到中小學等用人單位交流學習,做到理論聯系實際;組織師范專業教師認真學習現代教育理論和現代信息技術,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高??善刚埦哂性鷮嵉睦碚摶A、豐富的教學實踐經驗和良好的職業道德的優秀中小學教師,成為高校兼職教師,充實其師資隊伍,聘請的兼職教師可承擔校內教學指導、校外實習指導、專業建設、課程改革等任務。高校還可聘請國內外其他高校師范類專業的知名專家成為客座教授,為師范生和師范專業教師作講座報告,并在人才培養、專業建設、師范生教育等方面給予一定的指導。

[1] 彭宇航.基于《教師教育課程標準》的師范生教育教學能力培養策略研究[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15.

[2] 張紅軍.當前師范生教育教學能力訓練面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河南教育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6):42-45.

[3] 高如民,李麗.高等院校師范生教育教學能力現狀分析與訓練提升[J].教育評論,2016,(5):114-117.

[4] 汪鵬.師范生教育教學能力現狀及提升策略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6,(34):212-213.

[5]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教師教育課程標準(試行)[S].2011-10-8.

[6] 李飛祥.師范生教育教學能力訓練策略的實踐與研究[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16,(2):110-113.

猜你喜歡
師范類師范生信息技術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構建“兩翼三維四能”師范生培養模式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閱讀與寫作:高職師范類學生語文課堂核心教法初探
浙江:中職非師范類專業新教師需進課堂下企業
師范生MPCK發展的策略
淺析師范生PCK知識的構建
中小學師范類與非師范類教師的教學能力差異狀況及成因分析
淺析師范類高?;瘜W實踐教學的改革和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